寶寶睡覺少是否會影響智力

導讀:寶寶睡覺少會影響智力嗎?絕大多數家長害怕孩子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智力,他們害怕智商不夠讓孩子以後的生活很難立足,究竟寶寶睡覺少會影響智力嗎?

寶寶睡覺少是否會影響智力

睡眠與智力發育的關係

睡眠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作用重大。科學研究發現,嬰兒在熟睡之後,腦部血液流量明顯增加,因此睡眠還可以促進腦蛋白質的合成及嬰兒智力的發育。寶寶如果睡得很好,醒來時精神也會好,白天就能接收更多的信息。如果他睡得不好,醒來時狀態不好,不易接受周圍的事物。

一個兒童睡眠一天需要幾小時和另一個兒童需要幾小時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要橫向比較。

孩子睡眠時間和同齡小嬰兒相比,是有一定差別的。一個孩子的睡眠夠不夠不完全看睡眠時間的長短,還要看對他的身長、發展、智力有沒有影響。最好開始半個月到1個月測一下身高、體重,以後兩三個月測一次(如果他還是睡得少的話),看看他與同齡嬰兒相比是不是差不多。小嬰兒睡眠不足,很快就會反映在發育上。另外,也可以到保健部門去測查一下智力,看看有沒有影響。

國外的一項調查顯示:嬰兒每天睡眠充足與否,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呈正相關。如果睡眠不足,大腦疲勞長時間得不到恢復,將會導致反應遲純、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理解力下降。

專家指出,睡眠不足和睡眠質量下降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年少時張嘴呼吸、打鼾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學習成績還會受到影響。而對於存在嚴重睡眠障礙的孩子,家長應儘早重視,及時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進行治療。

如果孩子挺努力上進,可成績還是上不去,家長會產生一些顧慮:是不是孩子智力方面有什麼問題?可是很多父母看到這樣的數字卻很少往心裏去:有研究表明,5歲的孩子平均每天需要11小時睡眠,9歲的孩子每天需要10小時睡眠,上高中的孩子每天需要9小時睡眠。而我們的孩子有85%存在睡眠不足問題,15%的孩子在課堂上打瞌睡。專家指出,睡眠不足常常是孩子成績較差和出現行爲問題的原因。

睡眠不足對孩子來說,常常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反應遲鈍、易激怒、焦慮、抑鬱等。因此,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可是有些孩子睡眠時間並不短,怎麼白天還是精神恍惚?專家說,這可能就是孩子的睡眠質量出了問題,或者說孩子的睡眠出現了障礙。

寶寶趴着睡覺長智力?

根據《小兒科醫學》報告,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現趴着睡的寶寶智力發育較快,但是躺着睡的寶寶也能夠慢慢趕上趴着睡的寶寶。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則安全無虞。

那麼,到底要讓寶寶怎麼睡,纔會聰明、健康又不會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員建議,晚上睡覺時,最好讓寶寶們躺着睡。

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顧時,再把睡姿調整成趴着睡的狀態。寶寶的睡覺房間最好保持適當溫度、溼度和光線,寶寶纔會睡得又香又甜。

寶寶趴睡的好處

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就是腹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所以寶寶趴睡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驚醒,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趴睡還能使寶寶擡頭挺胸,鍛鍊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羣,促進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趴睡還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發的嘔吐及窒息,消除脹氣。

哪些寶寶不適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喘鳴、肺炎、感冒咳嗽時痰多、腦性麻痹的寶寶,以及某些病態腹脹的寶寶,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症、胎便阻塞、壞死性腸炎、腸套疊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腫瘤、腎臟疾病及腹部腫塊等疾病的寶寶,不適合趴睡。

哪些寶寶很適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異常、斜頸等的寶寶,可以嘗試趴睡,以幫助緩解病情。下巴小、舌頭大、嘔吐情形嚴重的小孩,必須趴睡。另一種狀況要特別注意,幼兒有痰時,常常會嘔吐,一旦有嘔吐,要讓幼兒趴下,使食物流出,纔可再躺下,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仰睡的姿勢最爲安全

對嬰幼兒來說仰睡的姿勢最爲安全,小寶寶的臉部朝上,口鼻可以直接接觸空氣。

另外,有些容易溢奶或嘔吐的寶寶,在仰睡時嘔吐物可能回嗆而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而發生危險,可以選擇側睡。

如果到兩三歲孩子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就不必強求睡姿了,但牀墊和枕頭不能太鬆軟。

夜間是寶寶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一定要保證寶寶夜間持續睡眠時間,避免人爲地過多打擾寶寶睡眠。

手舞足蹈是淺睡眠

很多家長不理解,寶寶晚上睡覺時總喜歡哼哼,有時還會突然揮舞手腳。

據專家介紹,這現象表明寶寶處於淺睡狀態,並不影響健康。嬰幼兒時期淺睡的時間比較多。

比如剛生下來的新生兒,一個睡眠週期差不多45分鐘左右,有一半的時間在淺睡,有一半的時間是深睡。淺睡的時候,小孩表現爲有一些微笑,或者噘噘嘴、做一些鬼臉,呼吸不均勻,胳膊腿動一動,有時哼哼有點聲音,這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大人淺睡的'時候一般在做夢,小孩也可能在做夢。

在淺睡的時候,實際上他白天看到的、聽到的一些東西在大腦裏儲存,也是幫助大腦的發育。白天刺激不夠,做夢的時候也可以接受這些刺激。

白天睡得少怎麼辦?

1、早上讓他有多種體能活動,消耗一些體力。

2、睡前半小時少興奮,不玩活動性遊戲。

3、讓睡覺的地方儘量安靜,拉上窗簾。

4、在中午只睡一覺。把他抱上牀,拍拍、哼哼,不說話。

夜間睡得不踏實怎麼辦?

1、睡前洗個熱水澡,改變一下身體的狀態。

2、把屋內的燈光調暗、關掉電視機、把可以分心的東西拿開。

3、看看被褥的溫度是否太冷、太熱,這很重要。

4、最好讓他一個人睡小牀,小牀就放在大人牀旁邊,好照顧,又使他有安全感。

5、儘量安靜,拉上窗簾。

6、拍他上牀,拍拍、哼哼,不抱他起來。

7、睡前不玩興奮的遊戲。

8、多陪他一會兒,等他睡踏實了再離開。

9、夜裏醒一兩次是正常的,可以拍拍他、哼哼,但是不要抱他起來,因爲一抱起來就有放下的問題,反而會使他全醒了。

睡眠還促進幼兒長高

3歲以後的孩子精力旺盛,睡眠時間比嬰幼兒期要短,每天不午睡,睡眠時間不能得到充分保證,所以要特別注意孩子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孩子要長高個兒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生長激素在一天之內不是均勻分泌的有它的分泌高峯,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0點以後特別是到11、12點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孩子處於深睡眠的狀態,生長激素就會達到很好的分泌高峯,比白天的時候分泌量要多達5—7倍。

儘管孩子精力很旺盛,我們一定要培養其良好的睡眠習慣,最好晚上21點洗漱,爲上牀做準備工作,21:30之前上牀睡覺,21:30—22點之間最好能睡着。孩子經過一個小時的熟睡狀態到23點、24點生長激素也到了分泌高峯,這樣對於孩子長高個有一定促進。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定的道理,很多家長由於上班的關係回來比較晚,一天沒有見到孩子,希望和孩子親熱一下逗逗孩子非常激動,有的孩子11點左右開始入睡,長期下去儘管可能早上能夠睡到9點保證了10個或者1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是長此以往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峯期,儘管睡眠時間是夠的,但是質量不保證,而且對孩子的身高有一定的影響。

總體來說我們希望兒童期的孩子每天保證睡眠應該10—12個小時,上國小以後每天保證10個小時,國中生9個小時左右纔可以。

古人有一句話“能睡的娃娃能長大個”,也是這個道理。

前面講過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高,所以我們的孩子必須保證充分睡眠,晚上21:30之後最好能夠睡着。

夜驚:腦神經發育不完善所致,多數不需藥物治療

夜驚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年齡階段,大多數孩子的夜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內,最遲不超過兩小時。孩子夜驚時的表現令家長很害怕、擔心。有時他會突然坐起,有時還會突然下牀,面露恐懼表情,意識仍朦朧,儘管媽媽不停地呼喚,但一般很難叫醒孩子。孩子常會緊張地抓住抱他的人,似乎仍在繼續遭受強烈的痛苦,面對媽媽的安撫、擁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需要持續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鍾才能平靜。

發生夜驚的孩子,多有緊張、受驚的經歷,如初次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的環境,受到體罰、責罵、外傷及意外傷害等。另外,睡前看恐怖緊張的影視劇或聽此類故事等,也是夜驚發作的重要誘因。

絕大多數孩子的夜驚並不是疾病的表現,不需要藥物治療。隨着孩子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正常睡眠節律的建立,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並消失。但家長也應注意尋找原因,幫孩子去除誘因,夜驚現象纔會越來越少。

夜遊:對健康無影響,可不治而愈但要防止意外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睡眠障礙——睡行症,俗稱夜遊症。這種症狀可有家族遺傳傾向,但絕大多數患兒與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或精神創傷、心理緊張等因素有關。

其實,夜遊對孩子的健康並沒有不利的影響,可以不用藥治療,但需注意一些問題:

1、防止發生意外。把門窗關好,防止孩子夜遊時把門窗打開外出;不在室內放置刀具、汽油等危險物品。

2、不必強行叫醒孩子。如果強行叫醒,可能使孩子出現興奮躁動和意識模糊狀態。媽媽可以輕柔地把孩子領回牀上,讓他繼續睡覺。

3、白天不讓孩子過度疲勞,睡前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讓孩子太興奮。隨着年齡增長,夜遊症可不治而愈。但頻繁的夜遊影響睡眠質量,容易發生意外,還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此時應請醫生檢查治療。

噩夢:揮之不去的夢魘,或產生不良心理影響

噩夢,也稱夢魘,是困擾孩子睡眠的常見障礙。它的某些表現雖然與夜驚有些相同,但夜驚的孩子醒後什麼也不知道,事後不會感到害怕;而噩夢後的孩子驚醒後能生動地回憶起夢境,感到非常緊張、恐懼,甚至到第二天還有清楚的記憶。因此,噩夢對孩子可能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

噩夢常發生在睡眠週期中的眼球快速運動期,也就是多發生於後半夜。孩子在白天受到某些強烈的刺激,如看到恐怖的電視或聽到恐怖的故事,這些都會在大腦皮層留下深深的印跡,到了夜深人靜時,其他的外界刺激不再進入大腦,這個刺激的印跡就會釋放,發揮作用。

在孩子做噩夢哭醒後,媽媽要將他抱起並安慰他,用幽默、甜蜜的語言向孩子解釋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同時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做噩夢的孩子在第二天往往還會記住夢中的怪物,媽媽可以叫他將怪物畫下來,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然後藉助於“超人”“黑貓警長”等卡通形象的威力打敗怪物,安慰孩子。

當孩子第一次獨自睡覺時,會因害怕而做噩夢。要事先跟孩子說明一個人睡的好處,另一方面可開個小燈,以消除孩子對黑暗的恐懼;也可以打開房門,讓孩子聽到父母的講話聲,這樣孩子就可以安心入睡。

還有,噩夢的發生雖然也與心理因素有關,但有些孩子患感冒、寄生蟲感染等疾病時也會做噩夢;孩子生長髮育快,鈣及其他營養素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時,也會做噩夢。此外,噩夢還可能與睡姿不舒服、臉面被被子蓋住或身體露在被子外受涼,以及胸部受壓等因素有關。因此,媽媽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生活,爲他解除各種容易導致噩夢發生的誘因。

打鼾,最影響孩子的智力

兒童張嘴呼吸和打鼾的原因有許多,如慢性鼻炎、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懸雍垂過長等。炎症的反覆刺激,就會讓增殖體和扁桃體顯着增大,堵塞後鼻孔,阻塞上呼吸道,就會出現鼻塞、流鼻涕、聽力下降、睡時張口呼吸和打鼾等症狀。

我們身邊的小胖子越來越多,睡眠障礙的孩子也越來越多。許多家長認爲,孩子小,吃得多,睡眠差卻沒有引起重視。家長們沒有意識到,長期的睡眠障礙常會干擾正常的睡眠節律,使兒童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從而阻礙智力的發展。特別是張嘴呼吸,兒童如在幼年期有打鼾、張嘴呼吸的問題,即使日後停止這些行爲,仍會使青少年期的學習能力受到影響。

家長應積極改善孩子的睡眠質量

1、加強孩子的身體鍛鍊。以改善孩子的身體素質,還會放鬆孩子的緊張心情。

2、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糾正孩子的偏食行爲,補充維生素等身體必需元素。晚上不宜吃太多東西,減輕腸胃負擔可改善睡眠質量。

3、對發生張嘴呼吸和打鼾的肥胖兒童,特別要注意減肥。

4、對張嘴呼吸和打鼾的孩子,應在醫生指導下做一些物理治療(冷凍、激光等),如果病情嚴重,需要手術治療。

5、帶經常發生噩夢、夜遊的孩子去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