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教案範文

《蘇州園林》是葉聖陶先生爲一本蘇州園林圖冊寫的序言。如何說設計蘇州園林教學呢?下面是的蘇州園林教學設計資料,歡迎閱讀。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教案範文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篇1

《蘇州園林》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文,這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準確把握了事物特徵的優美的說明文,原是爲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蘇州園林聞名中外,設計者與建築者別出心裁,因此特色鮮明。而本文作者另闢蹊徑,異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這一特徵,從總體上介紹,順暢自然,通俗易懂,不僅展現了深厚純熟的文字功力,更顯示了不同凡響的思維水平。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領略蘇州園林的建築美、畫意美。

2.學習本文圍繞說明對象的特徵,先總後分,由整體到局部條理清晰的說明事物的寫作方法。

3.掌握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理解課文說明語言多樣性、準確性。

4.瞭解我國園林建築藝術,領會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研討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瞭解蘇州園林在設計和建造上的獨特創造,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力。

2.從環境保護和建築遺產的保護的角度談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1、熟悉說明方法,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

2、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說明文的分析掌握。

課前準備:

師生蒐集與《蘇州園林》有關的圖片、資料等

教學步驟和實施

一、導入課文: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足以說明蘇州之美。蘇州的園林藝術歷史悠久,現存園林遠則上千年,近則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處園林,可以說是集歷代江南園林藝術之大成。今天讓我們隨着葉聖陶老先生的足跡,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蘇州園林。

二、出示教學目標(小黑板)

三、檢查預習,出示小黑板,生字詞。

四、介紹作者:葉聖陶,1894年生,我國現代作家、著名語文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他原籍江蘇蘇州吳縣,22歲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蘇州,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葉老病癒後爲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言。

五.現在請大家齊讀一下開頭兩段,把握住蘇州園林的地位和特徵。

提問:

⑴作者對蘇州園林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明確:

a、P105

b、說明方法:用作比較的方法,通過與其他地方的園林比較,說明蘇州園林是各地園林的標本。

⑵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是什麼?(憑什麼能成爲中國園林的標本?)

——P106,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⑶如何達到這一目的的呢?

——P106爲了達到“完美的圖畫”的目的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六、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蘇州園林,去體會蘇州園林的畫意美和文章的語言美

1、請同學讀第三段,思考

⑴蘇州園林中亭臺軒榭等建築的佈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爲什麼要這樣?(亭臺軒榭等建築的佈局突出自然之趣,決不講究對稱。)

⑵這一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特色?明確:作者運用比較和比喻的說明方法,使讀者對蘇州園林的佈局特點有了明確的認識。

2、齊讀第四段,試着給語段分層。(精講)

⑴蘇園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

——本段第一句。

⑵引導分析說明層次。

明確:首先說明“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指有創造美的方式方法;技術,指生產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遊人“只覺得身在山間”。

其次寫池沼。先抓住關鍵,說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後從動靜的配合上說明了蘇州園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講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設計因地制宜,橋樑安排決 不雷同,河岸邊沿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指導學習第5自然段。

⑴自讀這一段,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應注意些什麼?

——注意高樹與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季節不同的花樹的相間映襯,栽種中式的藤蘿、不栽西式寶塔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行道樹。

⑵再逐句來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兩句從正面概括說明栽種上“着眼於畫意”,是空間上使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互相映襯。第四句從修剪和栽種方面說明“着眼於畫意”。第五、六兩句舉例說明蘇州園林樹木的畫意美。

4、講析第6自然段

在蘇園裏安排“鏤空的花牆、無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鏡子”這樣做想達到什麼目的?

——爲了避免一覽無遺、爲了體現柳暗花明;爲了增加景緻的深度、層次和觀賞點;爲了給人“如在畫中、美不勝收”的感覺。

七、簡略地看一下7、8、9三段。

問:完成或達到了四個講究後蘇州園林就可以成爲處處完美了嗎?

——蘇州園林大處十分講究,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小處也“不可忽視”,更進一步說明了蘇州園林的“處處入畫”。蘇州園林各個角落都注意畫意美,門和窗簡樸而別具匠心。蘇州園林的彩繪也“自出心裁”。

八、小結:

剛纔我們簡要地分析了3-9自然段,這幾段是緊緊圍繞“處處入畫”的說明中心來說明的,而且巧妙地照應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爲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之句。

九、下面再進行一些遷移訓練:

1、設計者和匠師們的設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完美圖畫的效果,你能從文中找到例句證明嗎?(從遊覽者的角度來談)

2、遊覽蘇州園林有沒有最佳觀賞角度和觀賞時間?談談你的看法!

——a、“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角度)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如果還有時間,請同學們再閱讀一遍課文,深化理解。或者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十、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從整體到局部說明事物的方法,學習了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感知蘇州園

林的圖畫美。希望同學們課後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說明文的分析掌握。

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教學反思:

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表現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原則。因此,同學們經過自主學習和充分討論探究,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了自己小組的答案和展示形式。在結合課文分析說明文知識點上,只要準確,不求形式創新。但“欣賞品味”這一環節上,就得靠多種形式來展現各組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這種理解和展示中,學生的情感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昇華,學生的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篇2

作者:袁聰蓮 葛明霞

一、導入新課,初識蘇州園林。

1.對對子

教師出上聯,學生對下聯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冠江南

窺蘇州園林之一斑--見全國園林之全豹

(三副對聯由淺入深、由遠及近。以這種方式導入課文,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突出了蘇州園林的地位,使學生對本文的說明對象--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認識。)

教師總結:第一聯,盛讚了蘇州園林的美麗,第二、三聯,寫出了蘇州園林在全國園林建築中的地位。

2.請學生在第一段中找出與上面對聯意思相同的詞語。

(要求學生劃出標本一詞,理解“標本”的含義,幻燈片板書。)

3.教師介紹蘇州園林。

由陳從周《中國園林散記》:“中國園林如畫如詩,是集建築、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的精華,在世界造園藝術中獨樹一幟”引出,並簡略介紹蘇州園林特點、數量以及四大名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基本情況。

“中國園林是世界造園之母,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對蘇州古典園林的高度評價。(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園圖片都製作成幻燈片,教師一邊介紹,一邊展播。教師介紹蘇州園林,作必要的內容補充,爲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和感知蘇州園林的藝術特色作鋪墊。)

二、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

1.學生帶問題欣賞介紹蘇州園林的風光寫實視頻資料。

(視頻資料的解說詞爲課文內容概括,其中1、2兩段爲原文,時間大約6分鐘。如果全文錄讀,太費時。)

(1)這篇課文是介紹蘇州某個園林的特點的,還是介紹蘇州園林總體藝術特徵的?

(2)蘇州園林憑什麼成爲全國園林的標本?爲了追求藝術效果,蘇州園林的設計師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

(播放蘇州園林風光寫實視頻,形象的畫面與概括的介紹互爲補充,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得到美的薰陶,又不露斧鑿痕跡地達到了文本內容與課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

這個部分的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小問題:

(1)這篇課文是介紹蘇州某個園林的特點的,還是介紹蘇州園林總體藝術特徵的?讓學生明確:本文是介紹蘇州園林總體的藝術特徵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紹蘇州園林總體的藝術特徵的?(第2段)

(3)蘇州園林憑什麼成爲全國園林的標本?爲了追求藝術效果,蘇州園林的設計師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麼?

蘇州園林的設計師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目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幻燈片板書:完美的圖畫。)

(4)爲了達到“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個目的,設計者和匠師們又是從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請同學們找出來並大聲朗讀。

學生找出“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這四個句子並朗讀。(幻燈片板書)

(這四個小問題環環相扣,簡潔而重點突出)

教師補充什麼是圖畫美。

(因爲課文有十多處提及“圖畫”、“中國畫”、“畫意”等詞,所以必須讓學生明白,本文的圖畫美是指“中國畫”的佈局、立意、線條、色彩之美,同時也使蘇州園林的特點根植於學生心中,以讓學生獲得一點鑑賞審美的知識。)

最後,以四個“講究”統率哪幾個段落(3-6段),引出第三個教學環節。

三、重點研讀,把握蘇州園林的藝術特色。

1.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3-6段,任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方面探索蘇州園林具有圖畫美的原因(既可獨立探究也可小組合作,或互相探討,或詢問老師,畫出關鍵詞句,並進行圈點批註)

思考: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是如何創作這幅完美圖畫的?蘇州園林的美究竟有什麼特點?(此爲主問題)

(通過此問題的探索,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蘇州園林的特點有全面的瞭解,也對欣賞園林藝術的方法有初步的瞭解,並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2.學生交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品質的訓練,要巧妙地插問,承上啓下,使課堂教學流暢,教師可對學生的回答稍作補充評論,既起到點撥作用又提高學生的認識。

語言是文章的靈魂,本文語言簡潔生動,準確而充滿情趣。要把探求蘇州園林的藝術之美與品味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結合起來,以體現語文課堂的本色。

對於文章提到的藝術特點的品析,應隨即播放相應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消化。)

交流內容預設:

(1)亭臺軒榭的佈局有自然之趣

(此處主要扣住“絕不講究對稱”即可。)

(2)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畫”之感(這一部分重點研讀,爲學生精讀文本提供範例,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

A、假山的特點

假山的總體特點: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具體表現爲三個方面:

造型,它們千姿百態,重巒疊嶂;

搭配,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效果,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都能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教學時用“改詞”、“換詞”、“移詞”、“減詞”等方法引導學生比較、推敲、品味,體會語言的精妙之處。)

辨析“藝術”與“技術”。

學生思考: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刪除“僅”字,說“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是技術”行不行?爲什麼?

爲什麼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是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改成“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技術而不僅是藝術”行嗎?

全在於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身在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能否改成“一生中見過許多山水風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B、池沼設計特點

池沼的設計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宜,根據園林的具體情況佈置池沼。要求學生說出四點:

一是把“池沼作爲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佈置”;

二是水面成河道模樣,設計決不雷同的小橋;

三是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再佈置一些湖石,或種零星花木,宛若自然,目的是爲了“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補充說明:可與《小石潭記》裏的描述“爲坻、爲嶼、爲嵁,爲巖”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比較。由此可見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們所追求的這樣的一種自然之趣,都是爲了取得稱爲一幅畫的效果。)

四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增加了園林的生趣,而且水中養魚種荷,“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一景。

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樑,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可以改爲“決不相同”嗎?不可以,“雷同”是不該相同而相同的意思,突出了蘇州園林橋樑的各具情趣)

用減詞法品味下列修飾限制性的詞語,領悟它們準確的表達作用。如:

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說明比較客觀,不排除個別。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

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

板書--課件展示

(3)花草樹木映襯的畫意之美

這個環節利用抓關鍵詞的方式,抓住“映襯”一詞,讓學生思考:蘇州園林的花草樹木是如何映襯,達到畫意之美的?

A、三個“映襯”:

高樹低樹俯仰生姿

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

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

這個環節既要讓學生領略蘇州園林花草樹木映襯的畫意之美,又要引導學生體會精練而形象富有詩意的語言之美。如:

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它形象寫出了俯下的高樹和仰起的低樹枝交相輝映的情景,富有動畫美。

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繁華和歡娛。“盤曲嶙峋”寫藤蘿的古老,“珠光寶氣”,顯示出藤蘿花的典雅風韻,構成一幅生意盎然的圖畫,烘托出園林的繁華氣氛。)

(4)近景遠景的層次變化之多:

設計花牆和廊子是爲了增加園林的層次和景緻的深度。花牆上有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兩邊無所依傍,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層次多了,景緻深了,畫面就有變化了。

(請學生欣賞滄浪亭的復廊和廊牆漏窗圖片,體會什麼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3.感知細小之處的藝術特點。

原文: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決不容許這幅圖畫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學生找出句子後,引導學生品味“敗筆”這個詞。原意--寫字寫得不好的一筆;繪畫中畫得不好的部分;詩文中寫得不好的詞句。園林中的敗筆指--建得不好的地方……不合圖畫美的設計……欠美傷美的設計。

學生交流7-9段學習所得。內容見下:

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門和窗也具有圖案美和雕鏤美:

色彩有中國畫的淡雅美:

(注:如果學生這個環節沒有提及且課堂時間不夠,就略去或作爲課外作業。)

4.理出課文說明順序,教師小結。

課文先從遊覽者的角度來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後再從亭臺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和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也就是從主要到次要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個整體的瞭解,並以此牽出課文的說明順序,感受課文嚴謹的結構。)

多媒體課件展示板書:

四、作業。

說明文要求作者用準確的語言科學地說明事物的特徵。爲了突出這個事物的特徵,作者往往會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本文使用分類別、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用準確而充滿情趣的語言展現了蘇州園林的獨特魅力,請你模仿課文,選擇一個地方用準確的語言介紹出來。

[評析](葛明霞)

葉聖陶的《蘇州園林》以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對其進行全面深刻的介紹。文章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加以說明,使讀者在得到關於蘇州園林的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一些欣賞園林的方法。

課文是範例。語文教學,教師應有“文字、文章、文化”三種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三方面兼顧。本文是一篇結構嚴謹的說明文,但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充滿情趣,是引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好範本。語言是文章的靈魂。學習一篇文章,注重語言的咀嚼品味,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去感悟、積累語言,提高語文能力,方能體現語文課的價值。教學一篇課文,應有文章的整體意識,從整體上去把握課文,既可長文短教,又可避免肢解文本。像《蘇州園林》這樣的文章,更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教師切不可忽視。

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充實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有所收穫,使他們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應該是最終的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追求是:教師設計的每一個教學案例,即每一堂課,都應該讓學生學會點什麼,哪怕只有一點。

鑑於以上認識,本文的教學分三個環節步步深入:一、導入新課,初識蘇州園林;二、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三、重點研讀,把握蘇州園林的藝術特色。在本教案設計中,抓住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圖畫美,設計了一個主問題--蘇州園林的美究竟有什麼特點?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是如何創作這幅完美圖畫的?設計者和匠師們又是怎樣體現圖畫之美的?通過對問題的探索,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蘇州園林的特點有全面的瞭解,也對我國的園林藝術有了一定的瞭解,進而對欣賞園林藝術的方法有初步的瞭解,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在學習過程中,側重抓關鍵詞句,用“改詞”、“換詞”、“移詞”、“減詞”等方法引導學生比較、推敲、品味,體會語言的準確精妙之處。主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如:默讀、朗讀、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思考等方式)進行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只起引導、點撥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指導,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的訓練。

本文語言精練,文化意蘊豐富。對聯導入,教師的講解評說適當插入有關蘇州園林的知識,引用了一些名家評說和前人詩文,不僅達到激趣的目的,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鑑於學生對蘇州園林並不熟悉,爲了化抽象的語言爲形象,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所以必須精心設計精美的課件,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不露斧鑿痕跡地達到了文本內容與課外延伸的融合。

至於說明方法,因前幾篇文章已學過,因課堂時間有限,也不必面面俱到。所以不作教學的重點,如果學生提到,就穿插在各個教學環節之中。

袁聰蓮,葛明霞,語文教師,現居浙江寧海。本文編校:石在中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篇3

蘇州園林

葉聖陶

教學目標:

1、瞭解蘇州園林在設計和建造上的獨特創造,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2、學習本文總說和分說的結構;理解課文說明語言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總分式的結構和生動嚴密的語言。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類型:講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蘇州園林》。

二、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聖陶,以字行。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煥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三、簡介蘇州園林:

首先讓學生明白,“蘇州園林”不是某個園林的名稱,而是指蘇州這個地方的園林羣體。比較出名的有這些園林:

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網師園、怡園。

四、整體感知

(一) 檢查預習:

軒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樣

重巒疊嶂(zhàng) 相間(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鏤(lòu)空 薔薇(qiáng wēi)

鑑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因地制宜:根據具體地形,設計或選擇適合的事物。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二)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說明要點及說明順序:

1、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讀課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組討論完成結構層次劃分;

(3)全班訂正。

第一部分(1-2)概括說明蘇州園林的地位及特點。 總

亭臺軒榭佈局的自然美。

大處 假山池沼的藝術美。

第二部分(3-9)分類具 花草樹木的映襯美。

體說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花牆廊子的層次美。 分

講究每個角落的構圖美。

細處 門窗的圖案美。

園內建築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總

2、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麼?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課文從遊覽者的角度來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這就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文章是先從亭臺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3、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

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園林建築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說明互相照應,前後提挈。“圖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爲線索貫穿全篇。

五、小結

同學們回憶一下,前兩日我們明確了學習說明文的方法,那麼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學習了明確說明對象及其特徵,掌握說明順序。還剩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特徵方面沒有學習,另外本文還有一個特點是採用多種表達方式。希望同學們下來複習中預習一下。

六、 作業:

抄寫字詞注音,完成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小結時,我叫大家下去找一下本文的說明方法,不知同學們找得怎麼樣了?好,我們這一節課就先來解決說明方法的問題。

二、新授

(一)課堂小測:

默寫出說明方法的種類。

(二)明確說明方法的特點及作用。

見下板書。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作比較:

(1)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打比方:

“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引用:

“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摹狀貌:

“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四)揣摩語句,體會其豐富的內涵;精讀4、5兩節:

1、 根據圖片看課文是怎樣表現出蘇州園林的特點(4-5節爲主)。

(1) 這一節說明了什麼?

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幾句寫假山,哪幾句寫池沼?這是哪種結構形式?

1句、2-3句、4-11句,總分式。

(3) 寫池沼除了寫水還寫了什麼?爲什麼這樣安排?

還寫了橋、石岸、花草、魚。處處寫“畫”。

(4) “藝術”和“技術”能否調換,爲什麼?

不能調換。概念層次高下不同文章重點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換,爲什麼?

不能替換,感情色彩不同。

小結:總分式結構(中心句-支撐句),說明語言的嚴密性

2、 自讀第五節回答問題(不討論,根據第四節爲例做)

(1) 結構形式?(怎麼找出來的?)

總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說了栽種和修剪兩部分)。

(2) 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描寫、議論、說明。

這些體現了說明語言生動性。

三、 總結: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徵,說明順序合理,說明方法得當,既突出了被說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爲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聖陶先生駕馭複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鑑作者說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

六、 作業:

練習:課後練習三、四。

第三課時

《蘇州園林》重點段落分析

(一)遊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遊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着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遊覽者即使就極小範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文中有一個詞語“單調”,形容開窗對着白色牆壁的感覺,請你具體解釋補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單調感覺的原因。

答:有色彩,減少單調感覺;有圖畫,增添觀賞興趣。

2.這兩段文字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哪一特徵?

答: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第一段中的“適當的位置”這一短語是否可以刪掉?爲什麼?

答:不可以。此短語說明設計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確保每一點設計都有美的效果。

4.請你寫出花牆、廊子的特點和作用。

答:特點:牆有鏤空圖案,廊子兩邊無所依傍。作用:增加層次感,增加景緻的深度。

(二)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爲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遊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遊覽者來到園裏,沒有一個不心裏想着口頭說着“如在畫圖中”的。

1.《蘇州園林》作者 ,名 ,著名的 家、 家。我們曾學過他的一篇童話《 》。

葉聖陶 紹鈞 教育 文學 古代英雄的石像

2.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徵是:

“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結合上下文,試分析下列語句所採用的說明方法。

a.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 列數字 )

b.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屈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 舉例子、打比方 )

c.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作比較 )

4.“一切都要爲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中“敗筆”改爲“地方”可否?爲什麼?

不可以。因爲句中的“敗筆”是與上半句中的“圖畫”相照應,換成“地方”,則沒有這層照應了。

5.最後一句要是改爲“每一個心裏想着口裏說着‘如在畫圖中’。”效果會怎樣?哪種說法好?

效果會不好。第一種說法好。第一種說法是雙重否定句,語氣強烈,強調了蘇州園林設計的成功,確實能夠做到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後一種是肯定句,語氣不如前一種雙重否定句強。

六、佈置作業

1.請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佈置情況,要求說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說明方法。

2.預習《故宮博物院》,查找有關圖片和資料。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