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松下70%原則的管理智慧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被日本稱爲“經營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獨到的理解。我們可以把他的思想總結爲:糊塗用人智慧———70%原則。這種管理思想,是中國“中庸”思想的發展,通過70%原則,在70%的層面上獲得均衡,可以有效地處理用人中的矛盾問題。“水至清則無魚”,也許70%原則能更有效地解決用人中的矛盾。

關於松下70%原則的管理智慧

70%原則聘用人才

松下對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較爲偏好,這與松下公司的發展有關。松下電器創業之初,公司的名氣還不大,它只能吸收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業所不要的人成爲職員。松下認爲,他的事業迅速成長,是這些被視爲次級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來的成果。

其實,“70分人才”有其獨特的優勢。他們一般很容易融入團隊,他們有追逐“頂尖”者的動力,他們心存感激,更加忠誠於公司。

70%原則使用人才

主管在用人的時候,常常有所顧慮,因爲不清楚這個人是不是能夠勝任這項工作。松下認爲,對員工是否能夠勝任一項工作的判斷,最多隻能把握到70%,剩下的30%就只能在他做的時候才能發現。如果知道這位員工有70%的可能性勝任這項工作,那已經很不錯了,就應該讓他去做這件事,在做的過程中再去考查剩下的30%。

70%原則信任員工

主管常常因爲員工中出現一兩匹害羣之馬而煩惱,於是他們對所有的員工都抱警戒心理,不相信所有的員工,認爲所有的'員工都想盜竊公司的機密,制定嚴格的規章來約束員工,不讓員工參與公司的決策。松下認爲,主管應該有很寬廣的胸懷,不要爲一兩個害羣之馬而整天不開心,並且喪失對所有員工的信任。如果公司的員工中70%是值得信任的,主管就應該相信整體員工,就應該以此爲基礎對公司進行管理。

70%原則發現員工優缺點

一個主管要懂得去欣賞你的下屬,應該以7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優點,以3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缺點。鍾會是後三國時期魏國的大臣,鍾會7歲時,他父親帶他和他哥哥去見魏文帝曹丕,他哥哥看到威嚴的皇帝,嚇得汗流滿面,而他卻鎮定自若。文帝見狀,就問他哥哥:“你爲什麼出汗呢?”他哥哥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文帝再一看鐘會,問他:“你爲什麼不出汗呢?”鍾會回答:“戰戰慄慄,汗不敢出。”曹丕驚歎他的膽識與才華,就喜歡上他了。如果曹丕從鍾會的回答中只看到這個小孩有常人少有的野心,還喜歡狡辯,那麼也就沒有後來的鐘會了。一個主管應該同時關注員工的優點與不足,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說:“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我們不妨用70%的原則去分界,以7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優點,以3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缺點,在陽光下看人,而不是站在陰暗的角落裏去看人。

70%原則授權

70%原則授權,即放70%,管30%。松下認爲,主管授權之後,不能過分干涉,要寬容到70%的程度。但如果發現與總體方向不符時,則應該提醒,否則,就等於遺棄了自己所慎重選擇的人才,不關注他們的成長,並且沒有承擔起主管授權後的終極責任。所以主管要管30%,否則就是一種極爲不負責的作風。70%原則授權,才能夠讓被委任者既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又不至於完全脫離控制,發生大的錯誤。

70%原則獲取員工滿意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六七。在主管獲取員工滿意度方面也是如此。松下認爲,一般來說,在10個部屬中,總有兩個和我們非常投緣的;六七個順風轉舵,順從大勢的;當然也難免有一兩個抱着反對態度的。也許有人認爲部屬持反對意見,會影響到業務的發展。但在他看來,這是多慮的。適度地容納不同的觀點,反而能促進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主管總是希望所有的員工都對自己滿意,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達到的。到頭來,主管就變成一位好好先生,俗稱“爛好人”,給人一種沒有主見,不能承擔重任的感覺。並且,如果所有的好人都說你是好人,所有的壞人也都說你是好人,你這個好人就有問題了。所以,主管的工作,如果得到70%的員工的認同,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工作就可以順利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