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實錄

師:在這組課文中我們認識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感受了夏日裏荷花的美好。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珍珠泉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珍珠泉》實錄

(師板書課題:珍珠泉 。學生開始自讀課文。)

師:誰能說說自己對珍珠泉的瞭解?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及課後的資料袋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

生:泉水一般都在山上。

生:泉水有的是熱的。

生:有的泉水還能點火

……

(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肯定)

師:看來大家知道的還真多。珍珠泉與其他泉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請大家自己讀一遍課文。

(生開始認真讀課文)

師: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對珍珠泉的瞭解?

(教室內鴉雀無聲,沒有人舉手。面面相覷)

師:原來大家回答問題都是很積極的,怎麼過了一個年頭,年齡大了。膽子卻小了。

(激將法。開始有人小心翼翼的舉手,眼睛還不忘四處掃掃)

生:我知道珍珠泉在小山包上。

生:我知道珍珠泉的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生:我知道珍珠泉的泉水很深。

(學生開始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逐漸活躍)

(一生舉手)

生:老師,我不是要回答問題,大家說的我都不理解。

師:這些是大家認真讀課文之後的見解,你再認真讀一遍課文,相信你也會理解的。如果讀完還不理解,我和你單獨討論這些問題。好嗎?

(該生自讀課文。其他學生繼續)

生:珍珠泉很美

生:老師我國還有很多神奇的泉。

(學生指着資料袋)

師:對。13頁的資料袋給我們提供了西藏的羊八井熱泉、河北的“噴魚泉”、臺灣省的“水火泉”,大家也讀一讀,瞭解一下這些泉水爲什麼會起這樣的名字。

(學生開始自讀資料袋。師走近提出問題的那名同學,低聲給他講解)

(讀書聲逐漸停止。老師重新返回講臺)

師:誰能說說這些泉爲什麼會取這樣的名字呢?

生:我知道這些泉的名字都是根據泉水的特點來取的`。

生:我明白了珍珠泉爲什麼叫珍珠泉了。是因爲它冒出的泡泡像一串串珍珠。

生:我從“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知道了珍珠泉的來歷。

(學生積極主動的說着自己的見解。沒有了才上課時的拘謹。)

生:我知道了寫珍珠泉爲什麼先寫小山包了,是爲了告訴我們珍珠泉的地點。

生:老師,珍珠泉裏沒有魚,爲什麼也能冒泡泡?

(我一愣,我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我備課的時候壓根沒想到學生會提這個問題。難道要告訴他是泉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嗎?隨即,話題一轉)

師:“珍珠泉裏沒有魚爲什麼會冒泡泡?”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來討論一下。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生活中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見到水裏沒有

魚,水卻會冒泡泡這種現象呢?

(學生有的皺着眉頭,一副專注思考樣的樣子。,有的互相討論着。不一會兒就有學生站起來)

生:輸液時液體瓶裏會冒泡泡?

師:你知道原因嗎?

生:輸液帶上有一段管子是專門進氣的。毎滴下一滴液體,瓶裏就會冒一個泡泡。我嬸嬸是醫生,我經常去她家玩。

生:用吸管往水裏吹氣也會冒泡泡。

生:太陽照得水溫升高時也會冒泡泡。

(沒想到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很快就聯想到生活中這麼多現象)

生:水裏有髒東西的時候也會冒泡泡。

(看來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了)

師:同學們一下子說出了這麼多的例子,真讓老師感到佩服。現在大家能不能理解珍珠泉了沒有魚爲什麼會冒泡泡呢?

生:能。(學生齊聲回答)

生:因爲泉水一般都是在山上,泉水下面的石頭有地方往裏進氣。

師:準確的說是石頭間有縫隙。

生:泉水裏有其他生物。

生:泉水裏有植物

生:泉水裏有落葉。

生:泉水冒泡與氣體有關。

……

(學生的思維此時已經相當活躍,爭先恐後說出自己的見解。老師微笑着看着大家爭論)

師:大家的發言讓我感到很吃驚,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剛纔我還在思考怎樣回答珍珠泉沒有魚卻會冒泡泡這個問題。聽完大家的高見,我現在只能做一下總結了。

珍珠泉沒有魚爲什麼會冒泡泡這個問題,我們一般認爲都與氣體有關。但是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剛纔有些同學說的與溫度、生物等也有一定的關係。

(下課鈴聲響了)

師:下課。

(師生告別)

自評:

本節課雖然沒有完成課前預設的教學內容,但自然生成的課堂讓我受益頗多,感慨萬千。

原計劃本節課要求學生讀熟課文,理解內容,感受珍珠泉的景美,體會作者描寫珍珠泉時的語言美,積累好詞好句。結果卻順着學生提出的珍珠泉沒有魚爲什麼會冒泡泡?”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來自生活中的智慧、敏銳的觀察力、合理的邏輯推理、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無不震撼着我的靈魂。所以我覺得一節課的好壞不能以能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來下定論,關鍵是要看教師有沒有隨機應變能力,能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準確表達的積極性。在自然生成的課堂上,我發現了孩子們潛在的智慧。尤其是平時的學困生也是發言積極、思維活躍、討論交流,再沒有比看到學困生的進步令人欣慰的事了。引導他們與同伴之間產生心靈的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這不正是我們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宗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