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關係該如何看待

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從古至今慢慢地發生變化,但是不可改變的是,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似乎都是非常渺小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人與自然的關係介紹,以供參閱。

人與自然的關係該如何看待

  人與自然的關係簡述

自從人類出現以來,人與自然的關係就一直存在着。隨着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不斷演進,人與自然的關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光流逝,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尋常的時代,現代化的衝擊,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變着人類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也改變着自然的面貌。在即將過去的一個世紀中,世界經濟、政治的格局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本世紀開始時,人類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所擁有的技術方面都沒有力量急劇地改變地球上的各個系統,然而現在,不僅龐大的人口規模及其活動已具有了這種能力,而且許多重要的變化正發生在大氣、水體、土壤和動植物羣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中,人類干預自然的能力(包括創造力和破壞力),在時空和速率上都得到強化和延伸,同時這種與日俱增的能力還不斷受到來自政治、經濟以及人類自身需求的正反饋激勵,結果使人與自然之間原有經過長期演化所形成的相對穩定關係發生了劇烈的變動,代之而來的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嚴重失調和衆多尖銳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則突出表現爲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本世紀以來,人類不僅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且還飽嘗了自身過度干預自然之苦。五六十年代突發並持續至今的環境污染,70年代的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80年代發生在非洲的觸目驚心的大饑荒和不斷加重的全球水土流失,90年代日益突出的全球環境變化,以及仍有佔世界1/5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超過l0億)處於絕對貧困狀態,所有這些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痛的教訓。勿庸置疑,人與自然矛盾的不斷擴大和激化,將可能導致經濟、政治矛盾及相關危機的連鎖爆發,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

危機,特別是全球性危機,往往會成爲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的催化劑和推動力。全面、深刻地認識上述問題,分析原因,尋求消除或緩解的有效途徑,已成爲當代最緊迫和最活躍的主題之一;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走向新世紀、實現社會轉型所面臨的緊迫而又基本的任務。

人們痛定思痛,逐漸認識到當今世界,儘管科學昌盛、技術發達,但人與自然的矛盾非但沒有解決,相反倒是處於更深刻的危機之中。與空前發達的物質文明以及人類影響自然的能力相比,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及對自身的把握能力是很不相稱的。這是當今人類文明的顯著特點,也是產生上述各種危機的根源,因爲這些危機說到底都是由於人類不適當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強度所引起的。其本質是人類自我失控的.危機。

基於這種認識,人類要重新審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系統,改變和調整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術手段,必須正確認識人類的自身行爲、極其產生的後果及影響其行爲的相關因素,才能探索人類社會與自然系統的協同進化規律,實現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及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當代保護自然、反省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社會思潮的推動下,在世紀之交人類面臨社會變革的一系列挑戰的背景下,人與自然關係的研究,不僅成爲衆多學者、決策者以及公衆關注的焦點之一,而且還將使人類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改變不尊重自然的觀念,建立新的自然觀和發展觀,從而爲人類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提供新的行爲規範。

  人與自然的關係所經歷的4個階段

經歷的階段: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與自然關係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依存、開發、掠奪、和諧。在各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不同,在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時也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四個階段簡介:

依存: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原始社會,人和自然是一種依存的關係,人依附於自然。人類一方面直接或通過簡單的生產工具從大自然獲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各種威脅。這一時期,人類被動地適應自然,與自然的關係處於一種原始的和諧狀態。

開發: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青銅器、鐵器的使用及至農業、畜牧業出現後,人類開始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改變自然,使得這種關係進入了開發階段。在這一時期,由於人類開發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還沒有對自然造成較大的破壞。

掠奪:隨着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現代大工業生產出現後,人類的自信心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滿足感,驅使他們去“征服自然”“統治自然”,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奪,在這一時期,掠奪性地開發資源,一方面對大自然造成破壞性的災難,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與懲罰。

和諧:人類終究是有理性的。當這種掠奪式的開發難以爲繼時,人與自然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簡述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必須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19世紀中期,恩格斯曾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論述,其基本觀點在今天看來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有些話已經成爲經典言論,對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

自古以來就存在着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的觀點,特別是到了近代社會,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往往把自己擺在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針對這種觀點,恩格斯明確指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之中的”。隨着自然科學的大踏步前進,“我們越來越有可能學會認識並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們的最常見的生產行爲所引起的較遠的自然後果。但是這種事情發生得越多,人們就越是不僅再次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而那種關於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對立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頁)在恩格斯看來,人不是處於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產物和組成部分。他講的人與自然的一體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爲自然的產物並始終歸屬於、依存於自然的屬性。

事實上,人類作爲一個生物物種的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體的生命活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中,人類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種的智能,並建立起極其複雜而嚴密的社會組織體系。雖然人類同其他生物和無生命的物質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徵,特別具有高度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但是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而且始終同自然之間保持着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沒有人類,自然照樣存在,即自然不依存於人類;但是人類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才能生存,即人類始終依存於自然。

理解人與自然的一體性,有助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正確定位。雖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獨立性,但是人並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駕於自然之上,否則就難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際上是人作爲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同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誠然,人類爲了生存和發展,需要在一定範圍內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爲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對自然的任何改造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人自身,所以絕不能把自然當作可以被隨意改造的對象。自然的某些部分通過改造能夠更好地爲人類所利用,另一些部分則只有保持原貌,避免被人類改造和破壞,才能爲人類所利用。人類改造自然的範圍、方式和程度應當有一種自我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