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絡媒體中內蒙古區域形象呈現分析

網絡媒體中內蒙古區域形象呈現分析 區域形象作爲包含着一個地區政治形態、經濟水平、文化事業、民生圖景以及自然生態等多方面要素的綜合體,既包含了該區域內部的總體風貌和區域內人們的自我評價,也包含了區域外的公衆對該地區的總體觀感和印象。隨着近年來網絡媒體的高速發展,內蒙古應該利用好網絡這一媒介平臺,主動出擊,將發展中的內蒙古形象傳播出去,打破外界對內蒙古長期以往形成的刻板印象。大公報內蒙古頻道作爲內蒙古向外交流的媒介通道,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選取大公報內蒙古頻道中關於內蒙古的新聞報道作爲樣本,通過對樣本的統計分析,梳理和總結大公報內蒙古頻道中關於內蒙古地區的形象呈現的特徵。

關於網絡媒體中內蒙古區域形象呈現分析

一、獲取樣本及數據分析

樣本選取方法較爲靈活,所選取的樣本也許不能代表該網站所有關於內蒙古地區新聞報道的全貌,可能影響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本文抽取大公報內蒙古頻道網站2009年—2014年每個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所發佈的新聞報道作爲樣本,共抽取了718條新聞報道。

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科教文衛、社會民生、能源資源等各個方面,較爲全面地呈現出內蒙古地區的生存狀態和發展風貌。在涉及內蒙古的報道中,報道數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經濟類、能源/資源/環境類、文化類、民生類和社會類,這與內蒙古地區的現實發展狀態有很高的契合度。在抽取的樣本里,經濟類報道份量最大,共131篇,佔比18.2%,主要報道內蒙古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發展前景以及與國內外的經貿交流活動。能源/資源/環境類的報道有101篇,佔比14.1%,排名第二,對內蒙古地區豐富的風力、電力及太陽能資源和煤炭、稀土等能源都進行了較爲詳盡的報道,展現了內蒙古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能源儲備的發展圖景。關於文化類的報道有100篇,位居第三,佔比13.9%。從對於內蒙古地區的文化報道中可見,內蒙古草原文化深厚,地區民族特色較爲突出,擁有爲數衆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財富。此外,民生類和社會類的報道數量分別是93篇和78篇,分別佔比13.0%和10.9%,從中可以看出,內蒙古正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和精神文明大區,人民幸福指數普遍上漲。

依據體裁分類,抽取的報道主要有消息、通訊、特稿、深度報道和啓示或公告等5種形式。篇幅主要集中在1000字以內,將全區作爲整體的報道對象的新聞報道數量最多,共計344篇,佔比47.9%;12個盟市的報道數量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除此之外,關於呼倫貝爾市的報道數量也不容小覷,共計32篇,佔比4.5%,主要集中在旅遊資源的報道上。

從統計樣本來看,關於內蒙古地區的新聞報道從態度傾向上分類,負面報道較少,中立/無態度報道次之,正面報道數量居首位。負面報道共計91篇,佔比12.7%,主要集中於法治類的報道,同時也有社會民生類和環境類的報道。中立/無態度報道共計229篇,佔比31.9%,正面報道共計398篇,佔比55.4%,超過抽樣總數的半數以上。可見,大公報內蒙古頻道中對於內蒙古地區的報道以正面稱讚和肯定爲主。

從信息來源上分類,關於內蒙古地區的新聞報道來自區外媒體的報道總量爲299篇,佔比41.6%,主要是該網站摘自新華社等國內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來自區內媒體的報道數量爲419篇,佔比58.4%,主要是來自《內蒙古日報》等區內大報以及各盟市的報紙。

二、網絡媒體中內蒙古區域形象的呈現

從以上對樣本數據的分析和描述可見,大公報內蒙古頻道對於內蒙古地區的報道是立體化、全方位、多角度的。總體上來說,較爲全面地展示了內蒙古的風貌。

(一)經濟增長速度快,經貿交流廣泛,發展成效顯著

在關於內蒙古新聞報道的718篇樣本中,經濟類報道佔比重最大,多達131篇。可見內蒙古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長,內蒙古則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2009年,內蒙古經濟增長率爲16.9%,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內蒙古的經濟增長率仍然達到14%,創造了“內蒙古奇蹟”。

內蒙古經濟騰飛的結果是吸引衆多的海內外投資和交流合作。如大公報內蒙古頻道2010年5月25日發表的《美國納斯達克代表團訪問內蒙古》、2012年6月15日發表的《內蒙古15家企業在香港投資 協議投資額7.1億美元》等報道都展示了內蒙古地區與外界深廣的經貿交流與合作。

然而,目前內蒙古經濟增長過度依靠資源消耗和投資拉動、經濟結構單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合理等現象仍舊是制約內蒙古地區發展的主要問題。但是,大公報內蒙古頻道中關於內蒙古地區的經濟類報道過於關注經貿交流和招商引資等發展前景和成就,而對其存在的'問題較少涉及。這種報道角度的失衡很難全面地展現內蒙古的經濟發展的真實狀態,也不利於內蒙古地區對自身發展的深刻認知。

(二)能源資源豐富,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特色明顯

在統計樣本中,能源資源類的新聞報道比重也較大,共計101篇,多是正面和中立報道,這種報道的強度真實地展現出內蒙古地區豐富的能源資源現狀。巨大的煤炭、稀土資源儲備,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以及極富地域特色的旅遊資源和草原文化產業,都是內蒙古地區的形象標籤,也成爲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屏障。

內蒙古從東至西經度跨度極大,幅員遼闊,其歷史與旅遊文化資源相當豐富,西南部的鄂爾多斯文化、薩拉烏蘇文化、青銅文化源遠流長,“鄂爾多斯婚禮”和“成吉思汗祭祀”已被載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的呼倫貝爾,境內既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草原,同時還擁有“三少”民族文化和鮮卑文化;而位於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較爲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文化。內蒙古擁有13億畝草原,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等,都是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衆多熱愛自然和旅行的人們心之嚮往的地方。草原旅遊成爲內蒙古的王牌旅遊產業。

然而,伴隨着高密度的旅遊開發,草原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日趨加重,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受到威脅。如2014年6月25日發表的深度報道《內蒙古旅遊:延伸產業鏈的兩難選擇》指出,當前內蒙古草原旅遊也面臨着兩難抉擇:如果增加項目大規模開發草原,則會破壞草場;如果不挖掘項目,則很難留住遊客。爲此,內蒙古開始致力於打破內蒙古旅遊單一依靠草原和淡旺季明顯的局面,延伸產業鏈,發展多種旅遊形式。目前內蒙古已經開始着力培育生態觀光旅遊、民族文化體驗遊、休閒度假旅遊、會展商務旅遊、邊境旅遊、冬季冰雪遊、工業旅遊、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等12大旅遊產品,豐富了內蒙古旅遊的文化內涵。

通過分析樣本可以發現,近年來,內蒙古地區開始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路徑,採取多種措施對資源能源進行保護性開發,順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漸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三)社會和諧,人民生活富足

從樣本中統計到的關於社會民生類新聞報道來看,內蒙古地區總體上安定和諧、社保機制較爲健全、人民生活較爲富足。近年來,內蒙古地區在致力於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忘改善人民生活,採取多種措施來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如2011年1月25日發表的《拿什麼奉獻給各族羣衆—2011年五大自治區民生報告》指出了全國五大自治區在推進民生工程中的重要舉措和成就。其中,內蒙古自治區作爲最早的區域自治地方,在改善民生方面力度較大,成效顯著。此外,政府還對公路、鐵路、通信、電網、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整改,多措並舉,狠抓落實,實現內蒙古地區富民強區的目標。

然而,在關於社會民生類的負面報道中依然可見,當前內蒙古地區的個別城區仍存在公共設施不健全、交通擁堵嚴重、城區規劃不科學等問題。如2012年4月25日《呼和浩特:城鄉接合部成積存垃圾重災區》和2014年5月20日的報道《首府3天兩起路面塌陷:管道跑冒滴漏》都指出了呼和浩特現存的嚴重問題。道路通暢和環境衛生無疑是居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然而這些方面卻是首府呼和浩特多年來城市建設工作中的大問題。在包頭積極打造生態宜居城市,鄂爾多斯積極探索可持續能源發展之時,作爲領跑內蒙古地區的另一隻領頭羊卻陷入了城市建設的怪圈:道路是越修越堵,衛生是越來越差。由此可見,在城市和地區的發展建設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最基本的問題,同時也是工作中的難點,需要城市建設者用科學和全面的方法攻克這一難題。

(四)生態環境依然較爲惡劣,打造生態大區任重而道遠

湛藍的天,潔白的雲,無邊的草原,廣袤的森林,浩瀚的沙漠……這些美麗的景象是人們心中的內蒙古印象。然而,近年來的工業發展和經濟開發,使得這片曾經的淨土變得不再寧靜。隨着資源的無序開採和草場的退化,內蒙古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沙塵暴”成爲外省市對內蒙古的另一個印象標籤,甚至近年來京津冀的霧霾天氣都歸罪於內蒙古的漫天黃沙。

慶幸的是,在各種能源資源依然尚存的當下,我們能夠未雨綢繆,着力於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的雙管齊下。目前,自治區政府正積極打造生態大區,着力改善各種環境問題。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生態建設理念在全區各族人民羣衆心中紮根,通過長期不懈的保護與建設,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重大轉變。如2012年6月15日的報道《內蒙古積極治理烏樑素海富營養化現象》指出,內蒙古自治區積極採取各種環保措施拯救巴彥淖爾市烏樑素海富營養化現象,並取得了積極成效。2011年7月25日的報道《內蒙古:由“黑”到“綠”的和諧變奏》指出,昔日印象裏的內蒙古似乎只有“黑色”的能源資源經濟,而如今,內蒙古正致力於對經濟結構展開大幅度調整,遵循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打造全國“綠色”能源基地。並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內蒙古在國家累計投入170多億元資金支持下,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與保護工程,取得了“生態整體惡化趨緩、治理與保護區域明顯好轉”的良好效果。

三、結語

大公報內蒙古頻道作爲發佈內蒙古相關消息的網絡媒介平臺,其在宣傳內蒙古地區政治經濟形勢和社會文化發展動態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大公報歷史悠久、知名度和公衆認可度較高;其次,網絡能夠摒除空間距離的障礙,且網絡新聞具有可分享的傳播特點。以上幾點原因增強了該頻道宣傳內蒙古地區形象作用的有效性。內蒙古地區要認識到利用新媒體積極建構自身形象的重要性並致力於此,加強政府、企業、社會和媒介多方聯動作用,變被動爲主動,利用多種渠道和途徑傳播和建構自身的區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