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漢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的比較

摘要:

德漢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的比較

語言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德漢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比較。受不同文化的影響,德漢語言中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有的相同或相近,有的卻大相徑庭。瞭解德漢語言中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的異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兩民族的文化差異,從而避免交流中的分歧。

關鍵詞:德漢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異同

一、引言

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詞彙是語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語言中受文化影響最大的部分,各民族的文化差異都會反映到詞彙上面。長期以來,人類在獵捕、馴化和飼養動物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了各種動物的自然形態、生活習性等,並將這些特徵運用到語言中。因此在德漢兩種語言中都有大量動物詞彙,這些動物詞彙往往蘊含着豐富的感情色彩,具有深厚的內涵。儘管不同語言動物詞彙的概念意義相同或相近,但由於文化差異,會導致不同民族對同一動物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其象徵意義有時相同或相近,有時又大相徑庭。

二、德漢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比較

(一)同一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相同

動物形象生動直觀,在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不同民族的人對某些動物屬性往往具有相同的認識,並且賦予它們相似的文化內涵。因此,無論是德語還是漢語,如果從動物自然屬性的角度去看待動物,其所表達的文化內涵往往相同。

例如“狐狸”一詞在德漢兩種語言中都具有“精明、狡猾、多疑”之義。漢語中“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狐媚魘道”等詞都帶有貶義,德語中“Fuchs”也常用來形容“詭計多端”之人,如:“Er isteins chlauer Fuchs。(他是一隻狡猾的狐狸。)”。格林童話《DerWolf and der Fuchs》(《狼和狐狸》),講的是一隻狐狸由於弱小受制於狼,而最終精明的狐狸利用狼的貪婪除掉惡狼的故事。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看到了一匹貪婪的狼。在漢語中狼也是殘暴貪婪的象徵,“狼心狗肺、狼狽爲奸、狼子野心”等成語都是貶義的。有趣的是,漢語中“披着羊皮的狼”,和德語“ein Wolfim Schafspelzsein”的喻意不謀而合。

豬是最早和人類有關係的動物之一,在不同的語言裏,許多時候都用“豬”去比喻事物。“豬”在中國有極強的貶義色彩,豬形象愚蠢,如此之人經常被稱作“蠢豬”“笨豬”。在德語中,“Schwein”也經常與骯髒、下流的人或物聯繫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豬也是財富象徵,素來就有“金豬送財”和“肥豬拱門”的形象;而德語中,“Schwein”在口語中也有“意外的好運氣”之意,“Schweinhaben”意爲“走運”。

(二)不同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相同

德漢兩個民族長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其思維方式、語言習慣等必然存在差異。有時不同語言中的不同動物可能被賦予相同的感情色彩,具有相同的象徵意義。

從春秋時期至今,“牛”都在中國的農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社會文化論文《德漢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比較》。所以,漢語中牛是“埋頭苦幹,吃苦耐勞”的象徵,勤懇工作、任勞任怨的人常被稱爲“老黃牛”。而在德國,“Pferd(馬)”在農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Pferd”象徵“能幹,吃苦耐勞”,如“wieein Pferd arbeiten(象馬一樣地幹活)”,“dasbeste Pferd im—Stall(最能幹的`夥伴)”等。

中國人對虎非常崇拜,“虎”被認爲是百獸之王,是威猛霸氣、強壯兇悍的象徵,“虎虎生威、虎踞龍盤”等詞霸氣十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來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而在德語中,“Tiger(虎)”沒有任何象徵意義,相反,“Loewe(獅子)”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徵。例如:“wieein Loewe kaempfen(象雄獅一樣地勇猛戰鬥)”,“sichindie Hoehledes Loewenbegeben(敢入獅穴)”。

(三)同一動物詞彙象徵意義不同

德漢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差異,會造成兩個民族對同一動物產生不同情感,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

在中國文化中,“龍”是高貴、吉樣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望子成龍、龍馬精神、真龍天子”等與龍相關的成語絕大多數都是褒義詞。中國人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爲自豪。但如果把“龍的傳人”直接譯成“Nach kommendes Drachen”,那些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德國人一定會非常吃驚。因爲“Drachen”在西方是邪惡的象徵,西方的龍通常被看作寶藏的守門人或考驗騎士和鬥士勇氣的怪獸。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描述了主人公齊格弗裏德爲爭奪巨龍看守的寶藏,同巨龍搏鬥並最後殺死巨龍的故事。在德國,“龍”還是潑婦的代名詞。

(四)動物詞彙象徵意義不對應性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特殊性。德漢兩個民族長期生活在相對獨立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進程中,其語言文化必然不是等效的。

在中國,鶴文化源遠流長。“鶴”是一種吉祥鳥,首先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說法,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或神鹿爲坐騎。中國傳統年長的人去世有“駕鶴西遊”的說法,而成語“鶴立雞羣”就表示它們亭亭玉立、形態高雅,常用來形容儀表和才能出衆之人。“鶴”還象徵着聖潔,清雅,“閒雲野鶴”表示自由自在,不受紅塵所擾。而在德語中,“Kranich(鶴)”沒有任何象徵意義。

在中國和德國,“貓”都是被人喜愛的寵物,但在中國貓幾乎不具有什麼文化內涵。而德語中有很多與“Katze”相關的習語,如:“Dasistallesfuerdie Katze。(這全是白費勁了。)”,“DieKatzeausdem Sac klassen。(泄漏機密)”,“Die Katzeim Sackkaufen。(未見到實物就盲目地購買)”,“Schwarze Katzevon links。

(倒黴運)”,“umetw。herumgehenwiedie Katzeumdenheissen Brei(爲了某事象貓兒圍着熱粥轉)”等。

三、結語

德漢兩種語言中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各有異同,這是與兩個民族的文化差異密切相關的。瞭解並掌握兩種語言中動物詞彙象徵意義的異同,可以在跨文化交際中更完整、更準確地理解另一民族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對促進文化交流、避免文化分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