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研究:宋朝的賜茶文化

中華讀書報“國學”版曾刊登過兩篇茶文化的文章《茶葉改變世界》和《從宋詞看宋人的飲茶藝術》。有趣的是,宋朝筆記裏也有許多宋朝皇帝向臣工賜茶的生動故事,而且賜茶講究頗多。這些珍貴的史料梳理出來甚爲有趣,以供品味評鑑。

國學研究:宋朝的賜茶文化

一是宴席賜茶。在宴會上飲茶宋朝有兩種:一種是“茶酒班”侍奉。如周密《南渡典儀》載:“車駕幸學,講書官講訖,御藥傳旨宣坐賜茶。凡駕出,儀衛有茶酒班殿侍兩行,各三十一人。”可見,皇上外出視察和出巡時還帶上幾十人的'“茶酒班”。

另一種是皇帝親自“布茶”。如徽宗曾親自爲大臣和學士煮茶。蔡京《延福宮曲宴記》:“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指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二是殿試賜茶。科舉考試是宋朝的一件大事,皇帝或皇后都會向考官和進士賜茶。如哲宗向考官張舜民賜茶餅,張舜民《畫墁錄》:“予元祐中詳定殿試,是年分爲制舉考第,各蒙賜三餅,然親知分遺,殆將不勝。”“殆將不勝”是說分給親友都不夠,可見賜茶的珍貴和量少。

再如仁宗的光獻皇后向進士賜茶。王鞏《甲申雜記》:“仁宗朝,春試進士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樓觀之。慈聖光獻出餅角子以賜進士,出七寶茶以賜考試官。”梅堯臣有《七寶茶》詩:“七物甘香雜蕊茶,浮花泛綠亂於霞。”即說此事。

三是慰問賜茶。這有些類似現在的見面禮物或問候禮物,如朝賀時賜茶,《宋史·禮志》載:“中興仍舊制:凡宰相、樞密、執政、使相、節度、外國使見辭及來朝,皆賜宴內殿或都亭驛,或賜茶酒並如儀。”“中興仍舊制”是說南宋建立後仍遵從北宋的賜茶和酒的舊制。

還有一種是臣子在京外,這時皇帝會讓人捎帶茶葉以示慰問,如哲宗祕密讓人向蘇軾賜茶問候。王鞏《隨手雜錄》:“中使至,密謂子瞻曰:‘某出京師辭官家,官家曰:辭了娘娘來。某辭太后殿,復到官家處,引某至一櫃子旁,出此一角密語曰:賜與蘇軾,不得令人知。遂出所賜,乃茶一斤,封題皆御筆。’”

我們發現,這些宋朝皇帝賜茶的故事形象生動,耐人尋味。宋朝皇帝向臣工賜茶,加深了君臣感情,提升了文化情操。臣子對於皇上的賜茶也深懷感恩,比如周必大曾作感恩詩《入直召對選德殿賜茶而退》:“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坐賜茶。歸到玉堂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再如《畫墁錄》中歐陽修對仁宗感恩的情形:“以侈非常之賜,親知瞻玩,賡唱以詩,故歐陽永叔有《龍茶小錄》。”

這使我們不禁想到我國正在推進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和制定《國家勳章法》,十七屆六中全會也提出“抓緊設立國家級文化榮譽稱號”。深入研究宋朝皇帝賜茶給我們啓示

1、賜茶講究多種獎勵手段並舉。宋朝的賜茶作爲一種獎勵制度,還把它與其他獎勵手段綜合運用以形成合力。如《宋朝紀事》:“洪邁選成《唐詩萬首絕句》,表進,壽皇宣諭:‘閣學選擇甚精,備見博洽,賜茶一百銙,清馥香一十貼,董香二十貼,金器一百兩。’”“壽皇”是指60歲以上的皇帝,此處是孝宗皇帝。我們目前正在制定《行政獎勵法》,也一定要考慮多種獎勵手段並舉,以達到最佳效果。

2、賜茶講究法制化和規範化。宋朝賜茶非常規範,並且很有定製,宋朝就專門製作了賞賜大臣的“京挺”,而皇家則有“龍鳳飾”。如《宋史·后妃傳》載:“舊賜大臣茶有龍鳳飾,明德太后(真宗之母)曰:‘此豈人臣可得?’命有司別制入香京挺以賜之。”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我國對於勳章進行立法的必要性。

3、賜茶措施細緻並且很有操作性。如蔡啓《蔡寬夫詩話》載:“湖州紫筍茶出顧渚,在常、湖二郡之間,以其萌茁紫而似筍也。每歲入貢,以清明日到先薦宗廟,後賜近臣。”這裏詳細規定了清明賜茶的來源、程序和範圍,細緻合理,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可見,我們在制定榮譽、獎勵和勳章制度時一定要認真細緻、操作方便。

總之,宋朝皇帝的賜茶制度和模式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制度,是一種思想。作爲當今世界的茶文化大國,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挖掘、探討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