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砂器中國茶文化的影響與貢獻

紫砂器中國茶文化的影響與貢獻

關於紫砂器中國茶文化的影響與貢獻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國,由於深厚的傳統文化影響,茶風始起,就被注入強烈的文化意蘊。繼而,亦在茶的種植、採摘、加工、沖泡、品飲的過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學意識,並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種具有獨特的民俗禮儀特徵的象徵藝術。作爲茶飲形式的載體--茶器具,也理所當然地在茶文化的發展中,派生成對茶文化系統本身發展和演變具有一定影響與推動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會有茶飲的文化品位;沒有茶器具的發展,就不會有茶文化的豐富提高。作爲中國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發展中,受到人們的珍視與關注,引導着茶飲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中蓬勃發展,折射了華夏文化的光輝。本文就此以對紫砂器在茶文化發展中的影響和推動,作一相互關係演變的概括性探討。

茶器具——茶文化的派生物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本草》)。茶,就是古代的茶,這也是中國茶飲起源的最早傳說,故唐代茶聖陸羽有“茶之爲飲,發乎神農”的說法(《茶經》)。但在中國茶史上,對茶器具的最早記載卻要晚至西漢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僮約》所述:“烹茶盡具”、“[食甫]已蓋藏”。在這裏,已經有飲茶後將蔡具洗滌潔淨,妥爲收藏好的意思。不過,這時的茶具形態,我們無法從簡潔的文字中再作進一步的瞭解。但至晉代,我們卻可以從杜育《[艹舛]賦》中“器澤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推斷出當時的飲茶方式和茶具特徵。據熊寥先生考證,“器澤陶簡,出自東隅。”意爲飲茶時挑選浙江溫州東甌窯產的縹瓷茶具;“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指是是用類型似無柄葫蘆瓢式的茶盞,取法先祖周部族(公劉)飲酒的方式飲茶。(《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這裏的“器”與“匏”雖然指是都是飲茶用具,但我們仍很難將它們從日常生活的飲食用具中作爲茶器具單獨分離出來,因爲茶器具的產生是和一定的經濟生產力相聯繫的,當時的社會經濟還沒有達到茶器具形成單獨需求的地位。同時,茶文化意識的發展,也沒有要求茶器具單獨存在。

對茶器具的完整描述和記載,直到中唐時期陸羽在其撰寫的《茶經》中才算第一次完成。在《茶經》中,陸羽專闢“二之具”、“四之器”二章,前者茶具指的是採製茶工具,後者茶器纔是指飲茶的用具,這裏對“具”與“器”的稱呼和我們今天的習慣用語相反,“器”指的纔是我們今天飲茶的茶具。陸羽記錄的茶具有廿十八件,大體可以歸爲六類:火具、煮具、雜具、水具、貯具,材質涉及陶、冶、竹、木、石、紙、漆等製品。陸羽對茶具的記載,不但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總結,而且是劃時代的對茶器具在茶文化地地位進行昇華。

唐代是我國經濟前發展的強盛時期,陸羽《茶經》是對唐代茶文化發展狀況的完整概括與闡釋。陸羽根據當時茶飲風尚和茶事規律,提出一整套的茶具、茶器、烹茶、品飲程式,表現出嶄新的茶文化精神,這種精神正是通過茶器具在茶的'呂飲過程中完成禮儀的需要所體現的。經濟的發展形成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茶器具的分立和產生,賦予茶飲形式以新的文化內涵。陸羽對茶器具的記述在唐代的影響極其深遠,以至在《封氏聞見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楚人陸鴻漸爲茶論、茶說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籠統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茶器具在唐的普及與推行,由此可見一斑。

飲茶之風,盛於唐,興於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點茶,所以當時用茶多爲餅茶,製作過程十分複雜。茶的飲用方式制約茶器具的發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質地與構成必然反映時代特徵和差異。唐宋及以前,茶器具的使用多爲陶瓷茶具與金屬茶具並有和,達官貴人甚至盛用金、銀、銅製茶具,這裏一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生產力,表現了豪門競奢的社會風尚;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茶器具生產發展的進步以及茶器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茶器具的存在,是爲了完成飲茶過程的禮儀風尚。用器的過程,即是茶的品飲過程,同時也是領受茶文化精神,內心深省民族傳統意識的過程。唐宋時代繁複的茶器具,不但把中國的茶文化發展引向頂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把中國茶的文化內涵推進狹窄的衚衕。這樣,從茶的品方式到茶器具的發展,也將面臨一個巨大的演變,中國茶文化原精神又將得到新的飛躍。

紫砂器的創始與興起

宜興,古名荊溪,因荊溪河得名。秦始皇滅楚,改名陽羨。晉惠帝爲表彰周[王己],改陽羨爲義興。北宋時,爲避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興迄今沿用。宜興盛產陶土,顏色多爲絳紫,通稱紫砂,亦有紅、綠、黃、白等色,故又被譽爲“五色土”。所做茶器具,多通稱紫砂器。紫砂器的創始,有文字的記載,始見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詩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器泛春華”(《宛陵集》)。其次,歐陽修也有“喜若紫甌呤且,羨君瀟灑有餘清”的詩句(《歐陽文忠公集》)。1976年,在宜興丁蜀鎮羊角山古窯址發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斷代時間爲北宋中期,這也是紫砂器始於北宋時期的佐證。

初期的紫砂,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但紫砂器真正興起在明代中期,這些不但有實物遺存,而且還有較可靠的文字記載。在中國古代茶書中,對紫砂器的記載始見萬曆十五年許次紆的《茶疏》:“往時龔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爲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所作,頗極精之。”其後,在各時期的茶書中對紫砂順的專門描述和記載陸續增多,並有系統闡述紫砂器的專著問世,明代周高起《陽羨名壺系》和清代吳騫《陽羨名陶錄》是其中最著名的二種。

紫砂器興起於宜興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國茶文化大環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時也是中國茶文化發展變革的必然產物。宜興是中國古代名茶產地之一,所產“國山[艹舛]茶”始於三國孫吳時期,著稱於江南。唐代上元年部,陽羨茶更爲“芬芳冠入他境”名列貢茶。詩人盧仝有詩爲贊:“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全唐詩》)飲茶須好水,宜興金沙泉在唐代就是與貢茶同時上貢的煎茶良泉。同時,據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會起,宜興就有製陶業存世,並一直延續到唐、宋、元、明時期的大規模生產。正是這種“絕無僅有”的茶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紫砂資源,造就出紫砂技藝,隨着明代茶飲之風的變革,掀開了中國茶文化新的篇章,賦予茶飲藝術新的文化情趣。

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鑑於連年戰亂、泰世初平,爲體恤民情、減輕貢役出發,下詔廢除團茶,改制葉茶(散茶)。朱元璋的這措施不但減輕了廣大茶農爲造團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帶動了整個茶文化系統的演變,茶的品飲方式發生根本變化,茶器具的構造也應運變異,使紫砂器異軍突起,發展達到高潮,奠定了以後數百年至今不變的茶飲文化程式。

紫砂器受到人們珍視,還在於它具有與品飲散茶相適應的物理特性和實用的藝術價值。近人南海“百壺山館”主人李景康和順德“碧山壺館”主人張虹在其合著的《陽羨砂壺圖考》中總結了紫砂器的這一獨有特性:“茗壺爲日用必需之品,陽羨砂制,端宜論茗,無銅錫之敗味,無金銀之奢靡,而善蘊茗香,適於實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漢魏,旁及花果,偶肖動物,或匠心獨運,韻致怡人,几案陳之,令人意遠,二也。歷人文人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鐫以花卉,或鋟以印章,託物寓意,每見巧思,書法不羣,別饒韻格,雖景德名瓷價逾鉅萬,然每出以匠工之手,響鮮文翰習觀,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蘊香特徵,至今沒有任務物品能夠替代。它的外形藝術創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