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的飲食和注意事項_解析

立秋時節已過,馬上又要到處暑時節,這個時節的到來,意味着天氣將出現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溼度低的情況,但這個時候的氣溫和夏季也差不多,熱的時候就像是夏季的迴光返照,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又該給寶寶吃些什麼,日常護理又該怎麼做呢?讓我們繼續聽Rayman媽媽的講解吧!

處暑時節的飲食和注意事項_解析

[主持人]:那立秋節氣已過,請您給我們家長推薦幾款寶寶的健康食譜。

[Rayman媽媽]:有幾個食譜,媽媽們可以先嚐試給寶寶做一下:

  一、韭菜炒鴨血:

鴨血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銅、鈣等。有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功效。我國民間也有“以血補血”之說,國外稱動物血爲“液體肉”。鴨血有補血和清熱解毒作用。韭菜能促進血液循環,疏利關節,靈活筋骨。由於韭菜含有大量維生素A元,故多吃有護膚、益目、潤肺之功效,使人皮膚滑潤而柔韌,眼明而有神,並少患傷風感冒,寒喘痰咳等病。

 二、滋陰食物隨時吃

秋季乾咳的寶寶,因爲粘膜上的津液缺乏,導致的免疫降低,可以用黑木耳,山藥、魚肝油、各種綠葉菜、甘蔗汁、荸薺、蓮子、藕粉等食物來滋陰,每天適量吃一把寶寶小手能夠抓到的堅果,也是不錯的。處暑開始以後,晝夜溫差變大,降水少,空氣溼度低。正這個時候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說法。這也提醒親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爲夏天的迴光返照。因此,寶寶處暑調養顯得尤爲重要。

[主持人]:除了飲食,我們家長此時在日常護理中還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

[Rayman媽媽]:在秋季,家長朋友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保證孩子睡好子午覺

睡眠對於成人來說,具有消除疲勞、保護大腦、增強免疫、促進發育和利於美容等作用。對於孩子來說,睡眠使身體得到休息,體力得到恢復,對孩子的成長尤其重要,因爲“生長激素”是在睡眠正香時分泌最多。此外,子午覺對孩子來說主要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改善精神狀態、增強記憶力。子午之時剛好是陰陽交接之時,這時人體陰陽盛極而衰,致使氣血產生失衡現象,所以必須靜臥以對。現代研究認爲夜間零時至次日凌晨4時,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時至13時,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這兩個時段最好能進入睡眠。

  2、預防肚臍和腳受寒。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就不建議開空調了,親們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室內空調的使用要得當,建議室內外溫差保持在5℃左右,避免着涼感冒,還應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將家中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混濁、潮熱。有疾病不敢使用空調的孩子,家長要採取物理降溫,如電扇前放盆水,常用水擦洗身體。小孩子新陳代謝旺盛,出汗多,更容易發熱,要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應勤洗澡、換衣服。消暑時別太貪涼,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光腳露肚臍的亂跑了,一定預防雙腳和肚臍受寒,預防陰暑的發生。如果發生受寒症狀,可以採用艾葉包洗澡,或海鹽包熱敷的辦法。(具體用法請參考R媽的書)這個節氣,一般不建議用艾灸,家長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和時間,容易引起內熱,艾灸建議參考專業醫師的意見。

  3、忌情緒大起大落。

處暑時節“宜安靜性情”,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自然逐漸出現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不利於健康,因此,在精神調養上,處暑時節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使情緒安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聽音樂、玩安靜的遊戲等。如果這個時期孩子喜歡玩刺激、活動量比較大的遊戲,或者家庭環境比較壓抑、焦慮的情況下,家長最好在飲食上給予補血養肝、斂心安神的食物,比如:酸棗仁水、清蒸黃花魚、桑葚枸杞膏、山藥桂圓粥、杏仁糯米粥等。

  4、避免中午室外運動。

孩子的運動以“不累”爲標準。早晚可去室外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可以使孩子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但中午氣溫偏高,應儘量避免室外活動,特別是生病期間、身體發虛的寶寶,室外炎熱的天氣,會增加虛脫的發生率。發燒的孩子,建議中午給予100毫升的生理鹽水(礦泉水+一筷子尖的食用鹽)。

  5、宜多食鹹味食物。

處暑節氣肝心少氣,肺骯髒旺,飲食上宜增鹹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飲食上宜多食鹹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薺、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蔥、蒜、韭菜、八角、茴香等。還可多食新鮮果蔬(如黃瓜、西紅柿、冬瓜、百合、白蘿蔔、胡蘿蔔及梨、蘋果、葡萄、荸薺、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蘿、羅漢果、大棗等)、多食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每日最好飲水或豆湯200ml,切不要急着貼秋膘,對脾胃不好的孩子,可諮詢專業營養師後結合藥膳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