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5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分數的意義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5篇)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百分數中較爲重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概念和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2、學生分析

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應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交流討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相關信息,讓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4、重點、難點:藉助生活經驗,通過生活實例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下的教學方法:

1、選擇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情境導入新課,爲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資源。新課開始,聯繫學生生活的具體實例引出百分數,再讓學生試着找出日常生活見到的百分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節課主要通過幾條信息讓學生探索、發現規律,進而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理解百分數的讀、寫法,發揮教科書的示範作用。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進一步深化百分數的意義。這樣教學循序漸進,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同時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說學法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

2、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數

給學生一段含有百分數的信息:期末考試,我們班的數學成績情況如下:得優的學生佔65%,得良的學生佔25%,及格的學生佔10%。

師:在這條信息中出現了一種我們沒有學過的數,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數嗎?並讓學生試着說一說,是怎樣理解這裏的百分數的?在生活中你見過百分數嗎?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百分數的意義

(1)出示兩條信息:①長城乾紅葡萄酒的酒精度是

11%;②五糧液酒的酒精度是39%。問:喝同樣多的長城乾紅葡萄酒和五糧液酒,哪個容易醉?爲什麼?

(2)出示信息:某國小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提問學生哪個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佔的比率大。學生通過計算,比較,得出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佔的比率比五年級大。

(3)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2、自學百分數的讀、寫法

分三個層次學習:

(1)、學生先自由看書;

(2)、指名學生彙報百分數的寫法,老師要重點指導百分號的寫法,做示範;

(3)、彙報百分數的讀法,學生容易把分母100的分數的讀法與百分數的讀法混淆,要指出兩者的區別,並出示不同的百分數讓學生讀

3、探究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師提供信息,下列三句話中的分數,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數?哪些不能?

(1)修了一條路的3/5。

(2)楊樹的棵數是松樹的1/4。

(3)一根繩長5/8米。

學生在做出判斷後,組織學生討論百分數和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並小結。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先讀出下列百分數,再用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2)今天來這上課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

(3)由於這次測驗,同學們準備很充分,不及格人數只佔總人數的()

(4)去年植樹節,我班植樹中,成活的棵數佔總棵數的(),死亡的棵數佔總棵數的()。

2、出示信息:

(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佔世界的7%。

(2)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這兩條信息,你想到什麼?

3、出示兩種衣服的標籤:A含棉100%,B含棉75%,如果你是顧客,你會買哪一種,請說說你的想法。

(四)、全課總結。

主要總結三個方面內容:

1、百分數的意義是什麼?

2、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是什麼?

3、百分數的優點是什麼?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說內容: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77至78頁的內容。

2、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本單元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百分數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百分數,並且能夠正確讀出百分數,但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十分準確,學生極易把百分數等同於分母是100的一般分數。因此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與區別,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顯得尤爲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結合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四、教法和學法: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所以在教學中我以學生參與活動爲主線,主要採用情境激趣法、觀察法、指導點撥法、討論法與歸納法等教學方法展開教學,真正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角色。

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達到概念的自主建構,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學生蒐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悟體驗;

1、創設情境,引入分率的比較方法;

我首先播放安陽市打造“國家級園林城市”以來,近期綠化情況的圖片。引出要解決的問題:爲了把安陽建設的更美、更靚,安陽園林綠化管理處準備購買一批樹苗,面向全社會招聘植樹公司,前來報名的有兩個植樹公司(課件出示表一):

表(一)

植樹公司成活棵樹(棵)

A23

B27

我提出問題:如果你是安陽綠化建設的負責人,在招聘植樹公司時,你會選擇哪家公司?學生經過思考和交流不難得出:因爲沒有種植的總棵樹,所以不能判斷出應選哪家公司。

課件出示表(二):

植樹公司成活棵樹(棵)種植棵樹(棵)

A2325

B2730

我提問:現在表格內有了種植的總棵樹,你現在能做出選擇嗎?我預設學生一般會出現兩種方法:

(1)用減法求死亡棵樹(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5-23=2(棵)23÷25==

30-27=3(棵)27÷30==

因爲B公司的死亡棵樹選A公司

少,所以就選B公司。

我的教學策略是:當出現第一種方法時我會用語言點撥,使學生意識到這種方法不科學;當出現第二種方法時我會結合學生的彙報,將每個公司的成活比率在黑板上板書出來。由於不能一眼看出這兩個分率的大小,繼而學生採用通分的方法比較出結果:A公司的成活比率較高,選A公司。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是要通過比較分率,才能獲知正確的結果。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分率上來,爲學生下面更好的理解百分數是一個分率,構築了良好的思維基礎。】

2、完善情境,引入百分數;

我首先發布消息:C公司也要來參加競聘。接着我給出C公司的資料課件出示表(三):

植樹公司成活棵樹(棵)種植棵樹(棵)成活棵樹佔種植棵樹的幾分之幾(成活比率)

A232523/2592/100

B27309/1090/100

C192019/20xx/100

我提出問題:現在又該選誰呢?學生很快用通分的方法,把這些成活比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比較出結果:C公司的成活比率高,選C公司。我會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到黑板上。

我繼續發佈信息:又來了D、E、F三家公司參加競聘。這時我給出D、E、F三家公司的資料,課件出示表(四):

植樹

公司成活棵樹(棵)種植棵樹(棵)種植棵樹佔成活棵樹的幾分之幾

(成活比率)

A2325

92%

B2730

90%

C1920

95%

D4750

94%

E3740

92.5%

F297300

97%

我提出問題:現在又該選誰呢?學生通過觀察表格中6家公司的資料,發現如果還用通分太麻煩了?這時老師用語言點撥提醒,學生很快得出結論:把這些分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後引領學生把表格中的分率進行轉化,很快比較出了結果:選F公司。老師乘機揭示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3

說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和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及方法,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類比、推理、分析、比較以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2、難點:理解解法二,即爲把單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說教學準備:

相關複習題及視頻展示臺。

說設計思路:

1、主線:

複習引入提出問題探討解法歸納總結鞏固應用

小數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互化例1、模擬解答例1關鍵句子的專項練習

由中心句說單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點探討第二種以突破難點

數量關係。解法(單位“1”的量對比練習

複習題爲100%)

改變問題練習

完成作業提高練習

2、呈現方式:

問題探討歸納應用生活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數。

2、填空:

(1)三好學生的人數佔學生總人數的,這句中的單位“1”的量是()

數量關係式是()÷()=。

(2)火車的速度比小汽車快,這句把()作爲單位“1”的量,數量關係是()÷()=,也可以寫成[()—()]÷()=,根據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複習題。(口答)

[複習題1幫助學生回憶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爲學習新知掃清障礙。

複習2幫助學生回憶分數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係,促進學生向百分數應用題的學習遷移,爲發展學生模擬思維能力作了鋪墊。其中後半部分的設計爲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複習3有利於新舊知識的銜接。]

二、新授:

1、例1

(1)將複習題3中的問題改爲“三好學生佔六年級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後由教師總結:用三好學生人數除以六年級人數,再把結果化成百分數。

[例1難度小,學生已會的不要講,這裏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驗,放手讓學生去做,並共同小結,有利於培養學生模擬、歸納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頁的練一練1。

2、出示例2

(1)讀題,弄清題意;

(2)從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先畫什麼?爲什麼?找單位“1”的量及對應的數量。

原計劃造林

16公頃

實際造林

20公頃實際比計劃多的

(3)結合線段圖,從問題出發,求實際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怎樣想?

(主要由學生根據已學過的解分數應用題的思維規律和分析思路,從抓關鍵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獨立解答。)

(4)還可以怎樣列式?(難點)

學生合作討論,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教法,可以根據複習題2的第2題,加以類比,找出理論依據:乘法分配律。

學生看書,說明這樣列式的理由。

(實際造林的公頃數—計劃造林的公頃數)÷計劃造林的公頃數

=實際造林的公頃數÷計劃造林的公頃數—計劃造林的公頃數÷計劃造林的公頃數

=實際造林的公頃數÷計劃造林的公頃數—100%(1)

看書第97頁,說明爲什麼可以把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看作100%來列式?

[這一部分是這節課的難點,教師應讓學生在複習題作鋪墊的基礎上,通過類比,合作交流,豐富學習的經驗和策略,使學生在相互補充、相互啓發的過程中達到共識,從而突破難點。]

3、將例2的問題改成:原計劃造林比實際少百分之幾?

(1)要求學生用兩種方法獨立解答這道題,並說出分析思考的過程。

(2)比較觀察:這兩道題的結果相同嗎?爲什麼?

(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因爲單位“1”的量不同,所以結果也不相同。這裏培養了學生比較的能力。)

[1可以檢測學生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情況,2通過比較,討論合作得出解這一類型題目的方法,使學生對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突出了重點。]

4、完成第97頁的練一練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98頁的對比練習。(說思考過程)

2、完成第98頁第3題。

板演,說出思考過程,分析對比,說出兩道題有什麼不同?

四、總結:

通過師生共同總結,交流反思,你這節課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對於百分數應用題,你還想學哪些知識?

五、完成作業:

第98頁2、4

六、你能正確地解答下面的題目嗎?

1、姜堰市某國小改造辦公樓,實際投資18萬元,比原計劃節約投資2萬元,節約投資百分之幾?

2、蒐集你身邊的數據,編一道反映實際情況的百分數應用題。

[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教室,將所學知識加以內化,同時通過編題,讓學生懂得,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爲生活服務,激發學生的學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後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縱觀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以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

1.藉助直觀操作和展示,在說說、分分、畫畫、寫寫、折折、塗塗等活動中經歷“分數意義”的建構過程,理解單位”1”,溝通分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義,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豐富的現實情境,通過具體的數量感知分數的豐富內涵。

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情感目標:

瞭解到分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感和成功感。

(二)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三)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二、說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採用創設情景、啓發誘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等教學法,並穿插直觀演示。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爲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

圓餅模型、正方形紙、四個蘋果、一米長的繩子,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圖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知: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飢又渴,師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東西。不一會兒,悟空抱回一個大西瓜。師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剛一分好,豬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這時,師傅問:“八戒,你能說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個嗎?你能用一個數把它表示出來嗎?”八戒抓耳撓腮,怎麼想也想不出來該怎麼表示。

聰明的同學,你們能幫八戒說出他手中的西瓜該用什麼數來表示嗎?該是多少個嗎?

通過創設情景引入,不僅對分數有了再現,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分數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學生在故事中產生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從而自然而然的點題。

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 瞭解分數的產生史:

分數起源於分。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勞動要平均分配果實和獵物,逐漸有了分數的概念。以後在土地計算、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測量過程中,當得不到一個整數的結果時,便產生了分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展現了分數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三) 動手操作

操作分數

1、 感知單位“1”

(1)畫一畫,塗一塗,塗畫出圓餅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將正方形紙折成相等的四份,並把其中的一份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分一分,四個蘋果分給四個同學。

(4)剪一剪,1米長的繩子平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學生動手操作完之後,拋出問題,讓生展示激烈的討論: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通過知識經驗的遷移,明白許多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從而突顯單位“1”的豐富含義。

1、理解意義和分數單位。

此環節的設計,是在學生充分感知單位“1”的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同時通過具體的操作明白由於分的份數不相同,因而分數單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的數學結論。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概念的理解。

(四) 學以致用: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基礎知識練習: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說生活中的分數:此題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五、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是一個整體,從而彰顯本節課的重難點:“單位1”,其實旨在向學生說明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東西皆可被看作一個整體,即單位“1”。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第十冊第73—74頁分數的意義。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說明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一些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4.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圖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着重研究的是分數的意義,主要設計思路是儘可能多的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去實踐,從而自己得出分數的意義。在備這節課時我就挖空心思地爲學生考慮,應該準備哪些材料讓學生操作?什麼材料既讓學生容易操作又能進行有效學習?最後決定用一張圓形紙片、一張長方形紙片、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紙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組織學生分小組學習,提高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儘量做到讓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後纔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使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從而使他們獲得發展。

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利用我爲他們準備的材料展開別開生面的研究,在小組合作操作過程中,學生獲得許多不同的分數,然後從這些不同的分數產生中逐漸得出分數的意義。特別是學生在利用三角形紙片和火柴棒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從中很好地體驗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突破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第節的內容。主要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組成。

分數的產生,通過分物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並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分鐵釘、分硬幣的實例,學生對“整體”有正確的認識,既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從而強調出單位“1”。在此基礎上再給出分數單位的概念。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的思考、主動、創造性的學習,但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差,需要老師多關注、多引導,在課堂上多提問,充分的調動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說一說、分一分、折一折、寫一寫等體驗活動,認識分數的產生,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在實踐中領悟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分數的意義。

難點: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爲立足點,藉助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充分調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享受學習的樂趣。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複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後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並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麼,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彙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後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環節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爲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麼平均分後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裏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着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麼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於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於最後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後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並板書——分數的意義。

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着讓學生試着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並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係。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麼是分數單位,接着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裏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爲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瞭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麼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並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塗一塗,由於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塗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於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爲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係,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爲後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環節四:課堂總結,全面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爲了進一步突出重點,我的板書注重條理清晰,易於學生理解。

分數的意義

1、單位“1”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整體

2、分數單位:單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本節課我教學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這是一節概念課。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對分數深入學習和探究,認識單位“1”,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較完整建立分數的概念。通過具體的現實情境,調動學生相關生活經驗來幫助理解概念的內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產生的現實背景,設計了兩幅插圖,前一幅從歷史角度,表現了古人度量物體長度時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測量物體時由於得還到整數結果,而產生了把一個單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後一幅圖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發,給出了兩個小朋友分一個西紅柿、一塊蛋糕、一包餅乾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個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這樣通過測量與分物兩個實例,展示了分數的現實來源,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到分數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在建構分數意義時,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舉例說明1/4的含義,然後運用適當的圖片、圖示從兩方面來說明,1/4可以是一個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在引入分數單位這個概念時,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體實例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時,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逐層深入地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分數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等活動來理解分數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在人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意義及分數單位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爲主體,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直觀觀察思考,讓學生充分感知,再通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突破了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是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把對學生學法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說教學過程

爲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組織教學的。

1、情境導入。

教學中,我直接引入新課,提出“三年級對我們已初步認識了分數,那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然後創設了兩個情景來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從歷史的角度,先創設了古人在測量石頭長度,發現剩下的不足一段,說明分數從那時就產生了。我給出了在現實生活中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物體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通過測量與分數兩個實際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發,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使學生感悟到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教學時,我先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直觀操作來舉例說明1/4的含義,這也是對三年級學習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得到1/4的複習,同時也爲學生創新學習作準備。新知識的生

長點就是讓學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後也可以得到1/4。教學時,我出示了一組一些物體的圖片,讓學生表示出它們的1/4。接着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會驚奇地發現1/4可以是一個物體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的1/4。我就順勢告訴學生這上面例子中的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用分數1/4表示。這也是對教材中小精靈提出的說明1/4的含義的一個完整概括。這種以舊知作基礎,從實例引入,爲後續學習提供了具體的感知材料。

教學中,我結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讓學生把對“一個整體”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們身邊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後,可以表示哪一個分數?”我引導學生想一想能不能舉一些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的例子,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通過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數例子,並說明含義。接下來教學把“一個整體”抽象成單位“1”,具體來理解單位“1”的含義,這是概括和理解分數意義的需要,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讓學生把單位“1”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很自然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

有了這些豐富的感性認識,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單位“1”來說明什麼叫分數?根據學生的認識順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完整建立了分數概念。接着引導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義進行剖析,強化了對分數意義理解,較好突破了難點。

3、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在設計練習時我也是分層次、有梯度來設計練習。“做一做”設計有兩層意義,既是對前面剛學習分數意義描述的具體化和鞏固,也爲以後學習分數單位提供了實例,我結合這道題,引導學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數線表示含義。教學分數單位時,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讓學生自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師的講解來掌握這一概念,培養了學生的一種自學能力。

練習第1題兩道填空題通過具體實際來鞏固對分數概念、分數單位的認識,接下來的3題都是藉助直觀開展練習,鞏固分數概念。第

2題表示的是一個物體的幾分之幾,第3、4題是把一些物體看作單位“1”,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最後的小遊戲,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引領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總之,通過本節課教學,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課堂上,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構數學概念,並能自覺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去。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到位,沒能很好處理預設學生成問題等,請領導和老師多多指導。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8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五年級下冊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張白紙。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儘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爲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於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學生自己尋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建立分數的概念。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二)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用4個簡單的拍手問題,作爲新課教學的切入點,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同時回憶分數的讀寫法、以及分數的產生、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分數這麼重要只學會分數的讀寫是不行的,引入新課分數的意義。

(二)設問導學,探究提示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1/4作例子,讓生小組合作,從身邊尋找素材,如書,本,筆等等動手操作。來表示1/4。參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舉單位“1”。

設計意圖:單位“1” 是教學中的難點。通過學生分一分,藉助動作思維使學生先獲得鮮明感知,即直觀地感知到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然後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使學生理解起來容易,突破了教學難點。動手分一分,還可以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平均分”和單位“1”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這樣爲下面的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1)寫一寫用哪個分數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麼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觀察、寫一寫、說一說使學生再一次獲得感性認識,然後在頭腦中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這樣讓學生經歷了這些分數的形成過程同時,也理解了這些簡單分數的含義。爲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並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設計意圖:創造分數能直觀地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麼多的分數,那什麼叫分數?

(2)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這部分讓學生在建立“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能抽取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屬性,然後把這些共同本質屬性進行推廣。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最後接着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設計意圖:分數單位理解起來不難,所以放手給學生自學。這樣既可以爲學生指導讀書的機會,培養自學能力的同時,也能爲學生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書p63T1—2。

2、書p64T8

3、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分數。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進一步體會: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時也使學生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採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

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9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基本是真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分數的意義》是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第1課時,本節課的教學將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簡單瞭解分數產生的過程,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在國小數學裏,認識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展,單位“1”和分數單位是本節課兩個重要的新概念,是理解分數意義的核心。這部分內容是進一步理解分數、學習分數運算和運用分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基礎,所以必須切實理解。

如何在40分鐘時間裏引導學生提升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建構分數的概念?“1”的擴展是學生理解分數意義的支點,我從“1”入手,以1/4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採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直觀演示,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難點,力圖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感悟,自己建構分數的意義,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就是學習的領袖”。具體設計如下:

  一、巧設情境孕育核心

孩子們從熱鬧的課間回到課堂需要一個動力系統興奮學生的大腦,幫助學生激活思維,“有效的情境”無疑是最好的助燃劑。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現在開始將開始一段全新的學習征途,爲此課始我在黑板上大大寫下一“1”,看到“1”你想到了什麼?哪些事物可以用“1”來表示?一下子把學生的思維集中起來了,單個物體可以用1來表示,這是我們以前都知道的,“我們68個同學可以用1來表示嗎?”“能”、“不能”在學生的爭論中學生漸漸明確“我們68個同學組成了一個整體——五(1)班,可以用1來表示,不僅如此,上課到場的同學、家長和老師也可以用1來表示”,此時教師適時介紹“當我們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休時我們通常用集合圈把這些物體圈起來,在數學中我們一個物體或一個整體都叫作單位1。”由此拓展學生對“1”的認識,爲後面順利建構分數的意義打下伏筆。

  二、先學後教以點帶面

1、有機整合學案導航

本節內容是對三年級時建構的分數的一次擴充,教材大篇幅集中展示了三個知識點:分數的產生背景、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只有貼合學纔是有效的。分數的意義同屬概念教學,很多知識是不必花大氣力去探究的,爲此我結合教材知識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之前設計了一個“先學”的環節,先學什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這是學生茫然的,老師必須幫學生指明,針對本節課我設計了:“(1)分數是怎樣產生?(2)請結合具體例子說出1/4的意義?(你有幾種不同的表示方式?)(3)說一說什麼叫分數?(4)什麼叫分數單位?自己說一個分數並寫出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這四個小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這4個問題是學生學習的柺杖,幫助他們初次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明確學什麼和怎麼學,逐步學會自主學習,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學生開展自學的過程中,老師在學生間穿行,或指導或瞭解學生的學習進程,看似隨意,實在爲後面有效地講解收集信息。

2、抓住本質鑿深鑿透

分數的產生是一個瞭解性的知識,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以課件的形式呈現了三幅圖畫幫助理解,同時呈現小資料引導學生感受分數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受國熱情和學習興趣。分數的意義是重點,“你是怎樣表示1/4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四份,表示了其中的一份;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8份,表示了其中的兩份;有的把4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表示了其中的一個物體;有的把8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四份,表示了其中的一份(2個)……“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相互交換每人就有兩種思想”這就是交流的魅力,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再次利用4顆、8顆、16顆、32顆、64顆、128顆……糖引導學生表示出1/4,“爲什麼都能表示出1/4?它們的相同點在哪裏?”通過這兩個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至此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已由感性邁向了理性的門坎兒。然後再次呈現人體中的分數和班級中的分數引導學生在說一說每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的活動中強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不僅可以表示其中的一份,還可以表示其中的若干份,最後抽象出“什麼叫分數?”幫助學生建構分數的概念。數概念的建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展示交流、相機點撥是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核心環節,教師順應學生在讓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適時引導提升,化“灌輸”爲“對話”,變“說教”爲“點化”,真正實現“以學定教、以導爲輔”。

  三、遊戲展示昇華理解

訓練是數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本節課的展示環節設計了兩個“摸一摸、猜一猜”的小遊戲,引導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再次感悟單位1與每份所表示的物體個數及分數間的關係,進一步深化對分數意義的認識。題目少而精,且富挑戰性和趣味性,把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放在練習的首位,摒棄了以往大量的題海戰術的做法。

總之,整節課我努力爲學生創設民主、和諧、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以“創境引入——先學後教——展示反饋”爲基本模塊引導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後老師在重點處、關鍵處進行適當點拔、講解,提升學生的思維,真正把老師從繁複的課堂講解中解放出來,把學生推向課堂前沿,把課堂轉變爲“學堂”,把講臺變成學生的“舞臺”,讓質疑、爭辯、補充、修正充盈其中,讓分數概念在生本、生生、師生的互動交流中生成、建構。

我們經常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其實,數學教學無需貪多求全、每一節課都有一個核心,只要找準支點——數學知識的本質,簡簡單單就能撬動學生的思維!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2.指導學生在理解百分數也是表示兩個量間的倍數關係的同時,認識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及發展變化規律,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會經常看到或聽到這樣一些數:(出示投影)

(1)在12屆亞運會中,各國金牌情況如下:中國佔40.3%,韓國佔18.5%,日本佔17.4%,其它國家佔23.8%。

(2)五(三)班學生在期末考試中,85%的人獲優秀成績,15%的人成績達標。

提問:誰知道這些數是什麼數?

師:這就是百分數。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比較時,經常要用到百分數。什麼是百分數?怎麼讀寫百分數,是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內容。

板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2.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還要來複習有關知識。

提問:這兩道題的結果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是一個分率。)

導入新課:由上面兩道題可以看出,分數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兩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請你們看看下面題中的分數表示什麼?我們今天學習的百分數又表示什麼?

(二)講授新課

(投影)

1.某國小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六年級三好生佔全年級的幾分之幾?五年級三好生佔全年級的幾分之幾?

提問:第一問怎麼列式解答?

提問:五年級三好生佔全年級人數的幾分之幾?怎麼做?

副標題#e#

提問:根據所得的數,你能一眼看出哪個年級三好生人數的比例高嗎?你能直接比較它們的大小嗎?爲什麼?(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討論:怎樣做才容易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根據什麼?(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小結:像這樣分母不同的分數進行比較時,一般要進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產、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數,這樣便於比較。下面我們把這兩個數變成分母是100的分數。

幾,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級總人數之間的倍數關係。)

2.練習。(出示投影)

(1)一個工廠從一批產品中抽出500件,經過檢驗,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品與產品總數之間的倍數關係。)

(2)學校圖書館有文藝書900本,有故事書450本,故事書佔文藝書的幾分之幾?

3.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什麼?(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提問:請你們想一想,什麼是百分數?百分數表示兩個量之間什麼關係?(分組討論)

小結: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問:百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什麼關係?(倍數關係。)應不應該有單位名稱?

4.學習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提問:百分數和分數比,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相同點:都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不同點:形式不一樣。)

百分數應該用什麼形式表示呢?

(1)寫法:寫百分數時,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採用(%)表示。寫百分數時,去掉分數線和分母,在分子後面添上百分號。例如:

(板書)百分之九十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 寫作108.5%。

(2)讀法:讀百分數時,只要把百分號看作分母是100,百分號前面的數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數一樣讀了。例如:

17%?讀作百分之十七;

0.03% 讀作百分之零點零三;

15.2% 讀作百分之十五點二。

副標題#e#

5.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討論)

百分數是分數中的一種情況。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數量,又可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所以分數後面既可以有計量單位,也可以沒有計量單位;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量之間的倍數關係,所以沒有計量單位。

(三)鞏固練習

1.第125頁做一做,在書上做,然後訂正。

2.第126頁第1,2題,做在練習本上。

3.(投影)判斷:

(1)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

(3)百分數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三)班45人,體育全部達標,達標率100%。

4.填空:

(1)一本書看了40%,表示佔的40%。如果書是100頁,看了頁;書是 200頁,看了頁。

(2)一條公路,修了25%,還剩%沒修。

(3)火車的速度比汽車快25%,火車的速度是汽車的%。

這是一道難度較大的題,因爲有了分數應用題的基礎,可讓學生討論後解答。

5.一個工廠十月份的產值相當於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寫出這個百分數。十月份的產值比九月份的多了還是少了?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

你知道人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都在什麼時候用百分數嗎?(在計算優秀率、合格率、體育達標率等方面。)

師:百分數的應用十分廣泛,所以希望同學們學好百分數並學會在實際中應用。

(五)佈置作業

(略)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引用日常生產、生活中運用的百分數的例子,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通過對分數意義的複習,引出百分數的意義,爲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做了鋪墊。同時初步滲透轉化思想,使學生易於接受新知識。教案通過對分數、百分數的分析、比較,加深了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在練習過程中,重點突出了百分數意義的練習,達到了在知識點的關鍵處或難點處進行重點練習的目的。在教案中列舉了一部分生活中使用百分數的例子,目的是引起學生對百分數的興趣,瞭解百分數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逐步學會使用百分數。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1

今天我所講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百分數的意義是分數意義的延伸,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是國小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教材先聯繫生活實際呈現了程序格式化進度、服裝面料和裏料的成分、汽車銷售情況的百分數,再結合實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最後教學百分數的讀寫,這樣的內容編排,不僅注重了知識的遷移,體現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繫,還有利於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百分數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在知識準備上,他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這爲學生在理解分數的基礎上,完成對百分數意義的自我建構打下了基礎;在生活經驗上,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了百分數,並且能夠正確地讀出百分數,但還不能從數學的角度準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在學習能力上,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看書學習能力、根據具體問題主動預習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與區別,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顯得尤爲重要。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情況的考慮,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結合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目標定位於:

1、我能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我能辨析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和區別,能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體會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優越性。。

  教法學法:

本節課本着“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原則,採用“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藉助導學案,通過“三學一練一測”,即:三學:獨學自探、合學互探、展學提升;一練:隨機練習;一測:當堂檢測,引導學生採用獨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親身經歷“認識——完善——理解——應用”的過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這裏我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節課我雖然採用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流程,但並沒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個環節都進行了適當的點撥,在放手中又適時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學生能在導學案的引領下更有效的展開自主學習,從而節省教學時間,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另外爲了有效解決課內40分鐘完不成既定教學任務這一矛盾,我有意將獨學自探環節的內容作爲預習作業,讓學生在前一天回家獨立完成,之所以這樣做還有另外的兩個原因就是:四年級一年我曾以這個班爲實驗班級,進行了個人市級實驗課題《國小數學教學中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的實驗研究,學生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這種提綱式預習作業對他們來說完成起來難度不大,另一方面將獨學自探環節作爲課前預習,也能使課堂上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學習,展示提升及鞏固練習,不知道這些算不算是本節課的瑕疵.)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課前預習,獨學自探

按照教師出示的導學問題,學生自己研讀教材內容,進行獨立思考,理清知識體系,弄清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以及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等問題,完成隨堂筆記。這裏還創設了讓學生比較誰的投籃命中率高一些這樣一個拓展問題,力求讓學生體會百分數更易於比較這一優越性,從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夠吃得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拓展問題僅供有能力的同學去探究思考,不作爲小組展示內容)。這一環節安排在講授新課的前一天,作爲預習作業佈置給學生。在新課開始前教師對學生的預習完成情況進行初步的檢查,並給予評價。

  第二環節:分享信息,引入新課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所以課前佈置了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個實際應用的百分數的作業,開課伊始先讓學生展示蒐集到的百分數,然後教師通過課件展示自己蒐集到的百分數,引導學生初步感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起學生深入學習新知識的慾望,從而引出新課。

  第三環節:分步引導,自主學習

第一步:合學互探

首先小對子間互相檢查學習筆記,用紅筆修正補充,並根據完成情況作出等級評價;然後各個小組在組長帶領下,針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修改隨堂筆記,準備預展。

第二步:展學提升

各個小組通過抽籤明確各自的任務(其中每一個展示單元由一個小組展示,一個小組補充),教師在各組彙報過程中進行隨機的點撥指導。如:強調“%”書寫時要注意斜線兩側的兩個小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被誤認爲零;對學生填寫的百分數與分數異同的表格進行指導。在學生完成展示任務後,找同學講解拓展問題,並通過課件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瞭解將命中率化成百分數更易於比較誰的投籃命中率高,體會百分數的優越性。

這裏我想着重說明的是:這節課上我嘗試着將教材中“你知道嗎?”的內容引入課堂教學,在學生探究完百分數的讀寫之後,讓學生閱讀這一材料,既能鞏固所學知識,體會百分數的廣泛應用,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數學教材中的“你知道嗎?” 穿插於全套教材,內容豐富,極具典型性和概括性,無論是從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學科間的橫向聯繫,促進學生知識的生活化,還是從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等方面來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爲這個版塊是作爲一個非正式的教學內容呈現的,教學目標是隱性的,所以很多教師對這一版塊的內容並沒有足夠重視,基本上是視而不見,或者只是簡單的說一句:“課後自己讀一讀”。今天這節課我將這一內容作爲一個探究的小問題來處理,方法也未必就恰當,但我也是隻想做一個小的嘗試,也想用這種方式來“拋磚引玉”。

  第四環節:同類演練,達標檢測

第一步:隨機練習

首先通過完成書上的讀、寫百分數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然後讓學生說出所給信息中百分數的意義,並談感受,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教育;又通過看圖說百分數這樣一道開放式練習,進一步檢查學生們對百分數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二步:當堂檢測

有效的練習設計可以使學生達到鞏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所以在隨機練習的基礎上,設計了當堂檢測試題。學生獨立完成當堂檢測練習後,由老師批閱組長的練習,組長批本組組員的練習,併爲有錯誤的同學講清錯因,實現“兵教兵,兵強兵”的目的。並設計了趣味練習,讓學生根據成語寫百分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體現了學科之間的有機整合。

  第五環節:總結評價,反思提升

首先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學習收穫,再次鞏固所學知識;並讓學生用百分數說一說對老師的課堂評價和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並根據課堂上所記錄的分數,評選出本節課的最佳小組。最後通過兩句名言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教學始終都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雖然我竭盡所能,但由於能力有限,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導學案的設計,還是在教學流程的把握方面都還有許多的不妥之處,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以幫助我不斷改進,不斷提高,謝謝。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數和比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又是後續學習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稅率、統計與概率等實際問題的基礎。百分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所以本節內容是國小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基礎資源。生活中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已接觸過很多的百分數,並且學生有學習分數和比的知識基礎,以及利用分數和比的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這一切都是學生學習本課時非常寶貴的基礎資源。

2、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對百分數意義的表述、關於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以及百分數的正確寫法這些問題都是我在教學中要充分注意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究過程,學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結合具體實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四、學習準備

學具準備: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具準備:課件

  五、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堅持“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通過觀察、比較、聯想、概括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教學中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學生自主建構;二是注重小組合作和集體交流;三是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師生談話: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都找到了嗎?說說你是在哪兒找到的?

師:老師從我們的班級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沒有百分數。

(課件出示):

(1)我們班男生人數佔59,女生人數佔49。

(2)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7.76釐米,平均體重是40920千克。

(3)喜歡樂器的同學約佔全班人數的37%,喜歡繪畫的約佔24.1%,喜歡舞蹈的約佔20.4%,喜歡體育的約佔18.5%。

2、揭示課題

師指出:像37%、24.1%、20.4%、18.5%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

3、確立研究目標

關於百分數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從貼近學生生活的班級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數,目的是使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自己確立研究目標,是幫助學生從內心體會到我是學習的主人,要學我的數學。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別涉及到不同的分數和百分數,是爲後面探究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展開對新知的探究。

活動一: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建構。

課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書中國小生、國中生近視率的例子,任選一個想一想:在這個例子中,有幾個量,分別是什麼,這個百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2、照着例子說一說自己找到的、班級信息中的百分數表示什麼含義。

3、舉例說明如何讀寫百分數。

4、試比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異同。

5、根據班級信息比較班內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多,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少。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活動就是充分讓學生主動、獨立地學習,讓全員參與學習過程。但自主並不意味着教師的放手,我設計了方法提示來幫助理清知識的脈絡,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活動二:班內展示交流。

學生依照研究目標逐個彙報,教師作爲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傾聽、評價,肯定正確,糾正錯誤,補充遺漏,強調重點。例如:

1、百分數的意義。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百分數表示的含義,重在感受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係。並從具體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的讀寫。

明確百分數的讀寫方法,特別是百分數的書寫順序。

3、與分數的不同。

除了讀法、寫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結合實例對比,着重理解意義上的不同。

4、百分數的好處。

體驗到百分數分母相同,易於比較的優越性。

【設計意圖:班內交流是一個較大範圍的交流,匯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將個人的內部建構匯成了羣體資源作爲共享,讓每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維態勢獲得對問題較全面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看信息,說意義,談想法。

(1)勤勞智慧的中國人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學校附近小攤中,合格的食品僅佔30%。

2、寫出成語中的百分數。

百裏挑一 一箭雙鵰 百發百中 十拿九穩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同樣是學生學習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基於此理念我設計了知識性練習與思想教育融爲一體的第1題。第2題,看成語寫百分數,不僅增加練習的興趣,落實的訓練目標,也與語文學科相互滲透,增添了本節課的文化氛圍。】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1、這一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你是如何取得這些收穫的?

最後教師送大家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原則。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老師爲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爲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老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麼呢?爲了便於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爲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着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後,老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爲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着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麼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爲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老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爲何?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老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4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我執教的認識百分數是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九單元中的內容。下面我就這節課的內容安排、教學設計與大家做一下交流。

首先是教材的內容編排: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現實世界爲百分數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例1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第一層次,呈現學校籃球隊3名隊員在投籃練習中投籃次數和投中次數的統計表,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表中分數的大小作出判斷。第二層次,將表中的幾個分數分別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並比較它們的大小,初步體會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第三層次,在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揭示百分數的概念,介紹百分數的讀、寫方法。在試一試與練習中進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初步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之間的聯繫,初步瞭解百分率,爲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積累經驗。

這是教材中原定的內容,在本節課中我稍有改動,後面還要提到。接下來就說說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學情是怎樣的: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這類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之間的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國小數學階段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已接觸過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比如:投籃命中率、及格率、含鹽率等,但對百分數的產生及確切的含義等還缺乏系統、全面、深入的認識。針對以上情況我預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分數經驗進行教學,並給與學生定向的引導,以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本課教學內容,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

我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2.讓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究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繫與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培養數感。

3.通過舉例和解釋生活中的百分數,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是: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繫與區別。

前面我們一起分析了教材,弄清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再談談這節課的教法與學法:

爲了更好地完成預設目標,我準備採取以下策略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而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從學生身邊取材,爲學生創設了一個選拔籃球隊員參加比賽的情境,來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2、知識遷移,以舊求新

對教學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學生的已有知識,教師要預測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找到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或轉折點,巧妙地推進新課的教學。本節課,我由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入手,引導出分數意義的另一種表述方式(當分數表示爲分率時,就可以說成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而第二種表述方式正是我們教學百分數意義的重要基礎。知識的生髮點找準了,後面的教學也就有章可循。

3、循循善誘,適時啓發

新課標要求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爲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因此,本節課教學時多采用啓發式的提問,給學生指明方向,讓他們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4、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合作教學是我們常小的教學特色,基於個人思考基礎之上的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比較順利地找到解決重點問題或疑難問題的突破口,打開學習新知識的思路。

以上四點是我們在教法方面的預設,但老師們都知道,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是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所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也是我們備課中應該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

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課標理念下,我想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觀察、思考,通過積極探索與合作交流,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整節課的教學設計。

首先,我們先來確定課的類型。認識百分數一課屬概念教學,情境串理念下的概念教學一般分爲三大部分,

一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二是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三是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還可細分爲五個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三)藉助素材,總結概念;

(四)舉例解釋,深化概念;

(五)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下面結合趙老師的課來具體說說這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本節課,我選擇了一個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情境(爲籃球賽挑選參賽選手)導入新課,爲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資源。再通過預設的連環追問來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從而爲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做好充分的鋪墊。

在這一環節中,我一開始預設的是分三次出示投籃情況的表格。第一次,先出示投中次數,讓學生說說推薦幾號參加比賽;一想不行,還要看投籃次數,於是又出示投籃次數,第三次出示投中次數佔投籃次數幾分之幾,然後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從中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也是教材中的原創。可後來在試講時發現,出示第三次表格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後來,我就採用了劉主任和趙主任的建議,做了一些改動,只出現兩次表格,即投中次數和投籃次數,讓學生緊緊圍繞應選幾號球員這一中心問題自主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放大了學生的思考空間,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也就呈現出來了。

第二個環節: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提出中心問題、爲學生提供可研討的表格素材之後,我就預設通過小組交流,讓學生把計算所得的原始分數分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並根據呈現的材料說一說分數含義,再逐步引導到分率的表述方式上去,即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一百分之幾。大功就初步告成了。

這一環節的設計很好地利用了學生已有的分數知識基礎,藉助分率的表述方式,在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之間巧妙地搭建了一座隱形的鵲橋,使百分數的意義呼之欲出。

第三個環節:藉助素材,總結概念

經過對材料的感知、對分母是100的分數的理解之後,就讓學生進行交流:什麼是百分數?從而揭示百分數的意義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就是百分數。至此,百分數的概念教學已基本完成(百分率和百分比放在試一試中揭示)。之後就教學百分數的讀寫。

第四個環節:舉例解釋,深化概念

舉例子是學生理解概念的好幫手。學生會舉例、會解釋了,也就理解了。本環節是藉助課本中的一個讀百分數、說含義的圖片習題,延伸到學生蒐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通過表述多個百分數的含義,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百分數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作用,增強學好數學的決心。

第五個(最後)環節: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養,需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本節課的練習設計既注重了智慧性又增添了趣味性。其中,下面哪幾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表示一題通過辨析既突出了百分數的本質特徵,又讓學生認識到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使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智慧也得以增長。

縱觀整節課的設計,我力爭體現以下兩個主要特點:

一是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既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促進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又能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有利於學生形成數學應用的意識。

二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以上是我個人對本節課的認識,不合理的地方懇請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題,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學習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教材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瞭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慣的養成

(3)情感與態度目標:

結合學生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2)理解單位“1”則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針對學生和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獲取新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文本閱讀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同時總結歸納,多層次練習形成技能。

三、說教學程序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慾,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是這樣設計導語

(1)同學們,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聽課,根據老師現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個歇後語嗎?此時我的心裏真像十五隻吊桶打水:

學生:7/8引出“分數”

(2)關於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麼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經知道了什麼”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

(3)運用舊知解決實際問題。

2、自學課本,瞭解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着指導作用,閱讀課本使學生真正走近了“分數”,所以探究新知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學生帶着問題自學課本,自學後又知道些什麼?

(2)說說自學過程中有什麼不明白的?

(3)動手操作,創造分數,理解課文意思。

(4)說出各分數表示的意義。

(5)揭示分數的意義。

四、拓展思維訓練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爲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安排工作了以下練習:

(1)作分數表示塗色部分。

(2)點擊生活。

(3)動動你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