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所折射的兩種典型人格及其意義

摘 要:布封的《馬》可以喻指兩種典型人格——爲了迎合別人而捨棄自我的依附人格和有着高貴精神的自由人格。教師在講解該文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明確作者對兩種不同生存狀態的馬的情感,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明確這兩種類型的馬所折射出來的兩種典型人格及其利弊。

《馬》所折射的兩種典型人格及其意義

學界對於布封《馬》的思想內涵向來有多種讀解。比如,王光聲言:"《馬》裏面,與其說含着人類對馬的讚美,不如說透着馬對人類的感化";樑曉聲認爲,"布封對役馬頗多同情的貶義";而國中語文教材上強調說,《馬》被一致視爲"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馬匹’的由衷讚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這些結論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筆者認爲,教師引導學生對《馬》的解讀,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人對馬的讚美這一層面上,還必須重視"馬對人類的感化"問題。

文中描寫了兩種不同生存狀態的馬。人工馴養的馬雖然有着"無畏的精神"並能在危急時刻慷慨以赴,但它畢竟是"從小就被人養育、後來又經過訓練、專爲供人驅使而培養出來的馬",所以它屈從着駕馭人的操縱,"天生就是一種捨己從人的動物",它沒有自由也沒有自我,總是低眉順目,甚至悲哀墮落。相反的,天然野生的馬不屑於受人照顧,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強壯、輕捷、遒勁","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如果將這兩種馬置於現今社會,它們正是兩種典型人格——依附人格和自由人格的寫照,同時也是現階段兩類典型國中生的代表。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逆來順受,爲了迎合別人而捨棄自我,從不爲了自己的理想實現而去主動爭取,他們消極被動,甚至自甘墮落。而這類學生多表現爲:缺乏獨立意識、毫無目標、消極被動地對待學習生活,甚至完全放棄學習,得過且過。比如,有些學生把上學當成是娛樂交友的.機會,他們絲毫不關心學習問題,對自己的未來無動於衷;有些學生爲了逃避父母,帶着學習的幌子,整天把課室當寢室;還有部分學生根本無視成績,幾乎每次考試都當"白卷英雄".

當然,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人,他們時刻堅持着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充沛的精力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一切,從不迎合他人,有着獨立的自我意識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學生中的類似者則表現爲:獨立自主、積極主動、努力進取,有着較高的學習熱情。他們總能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之外加強訓練,總會抓住每一個學習時機不斷提升自己,重視自己的學習表現並能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

有鑑於此,我們對《馬》的解讀,除了要讀出作者對兩種不同生存狀態下的馬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外,還要充分利用文本的"人格塑造"價值。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明確作者對兩種不同生存狀態的馬的情感,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明確這兩種類型的馬所折射出來的兩種典型人格及其優劣之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事先蒐集兩類典型人格代表性人物的經歷,他們需是學生熟悉的公衆人物,或者教師平時接觸過的學生典型。藉助這些人物的性格、行爲和遭遇,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兩類典型人格的利弊,同時也使他們意識到平日裏自己所偏向的類型,從而鼓勵他們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認爲,"教育者,養成人格事業也",是故他極力推崇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教育。新課標也提出:"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爲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所以,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還要挖掘課文的"人格塑造"價值,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