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周倡議書

親愛的老師們:

親情周倡議書

當我們走出家門,遠離親人的送別,我們是不是暖流涌動:擁有親情真幸福;當我們走出教室,聽到學生們真切的告別時,我們是不是感動不已:做老師真幸福。生活中,我們肩負着孝順年事已高的雙親,撫育子女健康成才的責任;工作中,我們承載着指導學生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學習的重任。是親情的溫暖,讓我們忘卻生活的疲勞與煩惱;是學生的成長,讓我們體驗到爲人師的自豪與欣喜。親情是我們每個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動力,親情的環繞與感召讓我們的每一天都那麼滿足和幸福。

生活中,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小家,工作中,我們又多了一個學校這一大家。那麼,親愛的老師們,生活中,就讓我們常去看看父母,爲他們做上一道愛吃的菜,向父母彙報工作,陪老人家說說話、聊聊天;在孩子上牀睡覺之前,和他們講講故事、談談心;在愛人勞累時分擔一份家務,讓每個家庭成員,爲有彼此的珍惜呵護而相親相愛。工作中,讓我們給回答不上問題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給帶病堅持上課的學生一聲親切的問候,給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更多的關心,給每天一起站在三尺講臺的同事一個熱情的招呼……哪怕一句輕輕的問候,也能讓我們身邊的親人、學生以及同事感受到親情所帶來的溫暖、幸福。

老師們,讓我們做親情的使者,讓我們傳遞真愛,通過實際行動爲我們的校園洋溢親情,爲我們的生活傳遞親情,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親情。

親情周倡議書 [篇2]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一年一度的春季植樹造林戰役即將全面打響之際,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栽植“家庭親情林”活動,讓植樹成爲運城人的一種情懷、一種素養、一種習慣、一種風尚,家家爲古中國增綠,人人爲新運城添彩。

爲此,特提出倡議,全市每一個家庭都要傳承發揚運城人民不甘落後、敢爲人先、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積極參加栽植“家庭親情林”活動,以植樹造林的模範行爲,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推進全市城鄉生態化建設。

一、家家植樹,人人造林。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和諧的基點。每一個家庭都應積極參加栽植“家庭親情林”活動,利用節假日走出家門、走入山林、走進公園,全家人共同栽植一棵樹、培育一片林、奉獻一份愛,讓運城山更青、水更秀、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宜居,爲子孫後代留下繁衍生息的綠色財富。每一個家庭都要通過積極參加活動,在親山親水中培養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美化河東的強烈責任感,在種植每一棵樹木時提升生態文明意識,在開展每一次協作中增強家庭成員的團結精神,在完成每一項任務後不斷鞏固城鄉生態化建設的良好局面。

二、以綠爲媒,永恆牽掛。要以家庭爲單位,栽植一棵親情樹、購種一片親情林,讓親情樹成爲每個家庭團結的紐帶。老人壽辰,子女可以種棵“長壽樹”,祝願老人健康長壽,表一分孝心。孩子生日,父母可以種棵“成才樹”,通過精心呵護,激勵孩子茁壯成長。孫輩升學,爺爺奶奶可以種棵“家鄉樹”,讓孩子身在異鄉不忘親情、回報鄉梓。男婚女嫁,新人們可以種棵“愛情樹”,祝願愛情之樹萬古長青。結婚紀念日,老夫老妻們可以在“愛情樹”下重溫愛情的甜蜜。栽下棵棵親情樹,每一個家庭可在樹身掛一張卡片、寫一段警語、話幾句箴言,在林邊搞一次聚會、拍一張合影、留一個瞬間,讓每一次植樹的短暫歡愉化爲全家人的情感寄託和永恆牽掛。

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則可成綠蔭;樹人,則可成大氣。栽植“家庭親情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能一時衝動、一陣熱情、一栽了之。全體市民都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樹木,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生態”,常回來看看,培一杴土、澆一遍水、剪一次枝,讓自己親手栽植的樹木快快成長、綠廕庇日。要通過栽植、認領樹木親手保護造林綠化成果,讓大山、河流、公園、街道、社區都成爲植樹化人、造林育人的精彩課堂,讓人人都知曉愛護樹木、保護生態是一種美德,從而更加踊躍地加入植樹種草、保護環境志願服務大軍。

四、率先垂範,凝聚合力。領導幹部和工青婦先進個人要帶頭行動,栽植一棵家庭親情樹,購種一片家庭親情林,做給羣衆看、帶着羣衆幹;住建和林業部門要做好規劃、明確地塊、提供樹種並廣爲宣傳,爲家庭認領地塊、購種親情樹提供便利條件。要通過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凝聚植樹造林、綠化河東的強大正能量,堅持不懈、久久爲功,讓種樹成爲運城每個家庭的自覺行爲,成爲運城人文化素養、自然情懷的生動表現。

市民朋友們,一片綠葉承載着溫馨與和睦,一片綠蔭承載着安逸與和諧。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帶着感情、帶着責任、帶着信心,家家植樹,人人造林,攜手裝扮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

親情周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晨曦初現,當你還在睡夢中時,是誰悄悄起牀爲你準備好早飯?夕陽西下,當你帶着沉甸甸的收穫走出校門時,是誰輕輕接過你肩上的書包?遭遇困難,當你沮喪失落時,是誰默默遞上一片紙巾,輕聲說句:沒關係,人生難免有挫折!喜獲成功,當你自豪快樂時,是誰緊緊擁你在溫暖的懷中,欣喜地說:孩子,你是我的驕傲!是的,他們就是我們父母、我們的親人。

這股流淌於心靈的親情之泉,常令我們乾涸、浮躁的內心得以滋潤,讓我們踏實、堅定地走向成長。親情,就是孟母三遷的佳話;親情,就是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親情就是父母無微不至的'嘮叨;親情,是子女理解體貼的問候。同學們,在感受親人關愛的同時,你是否也讓你的親人感受到溫暖?

那麼,親愛的同學們,給親人一個愛的擁抱,同時告訴他們:我愛你們,感謝你們的照顧和愛護;爲親人做一頓飯,從這頓飯開始,學會回饋家人的關愛與呵護;用自己的勤奮取得一次小小的進步,讓我們進步的成績化解親人工作所帶來的勞累。幫老人捶捶後背、揉揉肩,幫家人拖拖地板、刷刷碗,幫老師擦擦黑板、倒杯水……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做一個知親情、獻親情的孩子!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懂親情!

親情周倡議書 [篇4]

親愛的家長和孩子們:

家,是我們共同的樂園,是我們最溫馨的港灣。家裏寄託着父母望子成龍的夢想,家裏承載着兒女快樂成長的期盼。和諧幸福的家庭需要我們彼此的關愛和付出,需要我們彼此的理解和溝通。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爲了孩子我們歷盡艱辛,任勞任怨,給了孩子這世上最偉大的母愛和父愛。但是我們自問一下,我們會愛孩子嗎?這些新時代的寵兒,他們小小的腦子裏在想什麼?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愛呢?聽聽他們的心聲,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也給孩子回一封信吧,表達您對孩子的愛,解答孩子的疑問,提出您的期望,用您的真情,科學地與孩子溝通吧!

親愛的孩子們,我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愛河裏成長,自從我們呱呱墜地,父母就用他們的汗水與心血編織了一張濃郁的愛網,網住了一切的風風雨雨,我們在父母的愛裏健康地成長。你感受到父母的愛了嗎?你感受到父母的似海深情了嗎?那麼請你給他們寫一封信吧,把你對父母的愛注入筆端,用真情去書寫你對父母的感激之情。當然,或許你對父母有一些不解,甚至他們身上有一些你不能接受的地方,或者你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煩惱。那麼沒關係,你也可以真實地寫出來,讓我們真誠地向父母吐露我們的心聲,表達我們的感受,闡述我們的需要,我們的父母會理解支持幫助我們的,因爲他們是愛我們的!

親愛的家長和孩子們,擁有彼此,是我們今生最美麗的緣,在這短暫的生命裏,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份,讓我們坦誠相待,用心溝通,相互理解,相互鼓勵,相互支持。來吧,家長朋友,親愛的孩子們,拿出你手中的筆,相互寫一封信,傾聽一下彼此的心聲吧!

親情周倡議書 [篇5]

倡議書要求每位婦聯幹部:

一是爭當“廉參謀”,常吹家庭廉政風。要發揚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生活中不慕奢華,厲行節約,杜絕浪費;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偶工作,對他們在事業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全力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

二是爭當 “廉管家”,常彈家庭廉政弦 。要堅決抵制各種腐-敗的誘-惑,以廉律己,堅持不爲名利所累、不爲物慾所惑、不爲人情所擾,自覺做到非分之禮不收、不義之財不取、身外之物不拿,切實把好家門、守住清廉,以自身的模範行爲來促進家庭成員的清正廉潔。

三是爭當“廉內助”,把好家庭廉政關。要加強廉潔從政各項規定的學習,不斷強化廉潔自律意識,提升拒腐防變能力,用自身的廉潔之舉,及時勸阻或制止配偶不廉潔行爲的發生。要常吹家庭“廉政風”,常念家庭“廉潔經”,常做家庭“廉內助”。

四是爭當“廉模範”,守住家庭幸福門。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教育子女自強自立,告誡親屬自尊自愛,培養高尚情趣,養成平和心態,營造良好家風,做幸福家庭的“廉模範”。

貪廉一念間,榮辱兩世界。倡議書最後呼籲:爲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請遠離貪腐!我們相信,通過每一個家庭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將我們的家庭建設成爲溫馨的港灣、潔淨的港灣!爲灌陽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