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馬來散文

卷首:繁華算起,只不過是600多年的歷史。從15世紀初馬六甲爲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或者從“檳榔嶼”此地理名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永樂年間成書的《鄭和航海圖》中說起。這就是馬來西亞。可是,這明明顯得並不足夠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史卻濃墨重彩地選擇在這裏打下了她深深的烙印。於是,終於等到這一次,我來到這裏,任憑讓自己深深地沉醉在這南洋的舊時光裏,放肆地享受着這趟旅行中,隨遇而安的一切:擦肩而過再也不會往來的陌生人,風景和心情。

抒情馬來散文

  一、吉隆坡,有如猛虎細嗅薔薇

因爲受到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大馬一年四季都是那麼地熱。5月的馬來又恰逢雨季,雖然溫度只不過徘徊在30度上下,但是潮溼的空氣讓體感溫度絕對不止。

在我的印象裏,人們對大馬向來捨不得傾注太多的時間,選擇來這裏旅遊的人大多也都是“新馬泰”式的路過。所以,我此行的期望值並不高,可以說懷着一顆如止水般的心隨着飛機的降落來到了吉隆坡,那心情,就好像從北京到天津一樣平淡。

沒想到,大馬自己竟然默默地驚豔了起來。

五一過後的五月,是國內遊客的淡季,淡的我們一路上幾乎看不到中國遊客。這讓我跟朋友的自由行顯得更加自由,感覺就像是到了一個清淨的地方隨便走走,不像是“正式”的旅遊了。

因爲不是旅遊旺季,加之我們又是自由行,所以能更好地融入到當地的生活當中去。在吉隆坡,我們住的地方雖然說是一個四星的酒店,但是其中有一些樓層就是酒店式公寓,很多都是長期入住的人。住在這裏的兩天,感覺自己似乎能像一個馬來人一樣過着週末生活:早上睡個懶覺,然後起牀,散步到一家好吃的粿粉店吃很好吃的牛肚粿粉,然後坐着地鐵去體育館看蘇迪曼杯;吃完晚飯,坐着公交車慢慢悠悠地到雙子塔去逛街;晚上回來之後,上上網,看看電視,然後山南海北地聊天。

其實,吉隆坡在我眼中,更像80年代中香港電影中的場景。舊舊的,卻有着不斷崛起的生機,窄窄的巷子,藏不住道不盡的熱鬧與活力;一些店面的老牌坊——比如“張記貿易公司”——似乎還能看到曾經的蓬勃,一擡頭,便接上了隔壁摩天大樓那高聳入雲的現代繁華。早上上班的人們,形色也是匆匆,但是卻看不到北京西直門地鐵站裏那種“殭屍來了”般的麻木,他們的臉上,有着生動的表情與喜怒哀樂,似乎個個都是精力充沛,滿血復活。

早期的殖民歷史,後來的移民歷史,優越的地理位置,豐盛的物產和神祕的宗教,讓這座繁華的現代都市有着一種融合之後敏感而細膩的氣質。這裏除了馬來本土人,還有大量的伊斯蘭人、印度人,當然還有華人。繁華的大城市,市中心建築高聳入雲,而這裏的公路卻大多是彎彎曲曲的小路,所以很多道路幾乎都在建築遮天蔽日的陰影裏。然而,就是在這樣看似冰冷的大城市中,這裏不同膚色的人卻是那麼地友好,在這一路上,在異國他鄉,我們曾經先後得到了八位不同膚色的陌生人的幫助。

到吉隆坡首日,我們在地鐵買票。旁邊有一位大學生樣子的印度小夥子,跟着他的媽媽在我們旁邊,看我們來回研究地圖(吉隆坡的地鐵比較亂,有的是單向的),於是主動過來問我們是不是需要幫助,指導我們買好票之後,一路引導我們上了地鐵,然後他們還表示如果需要,可以送我們到目的地。我們再三表示不用這麼麻煩,已經很感謝了,他們纔沒這麼做。

還有一次,是晚上,當時我們從地鐵出來在看地圖找酒店,有一位當地華人(父母已經都是馬來人了,好幾代在這邊,他本人在當地是大學老師),路過看到我們,也是主動問我們是否需要幫助。我們說了目的地的地點後,他也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吉隆坡道路非常多,都是彎曲的,沒有正向的,很混亂,幾乎沒有人記路名,相隔幾條街的地方,很多人就不知道甚至沒聽過,後來旅行中一再證明,跟這裏人拿地圖提路名真的是太幼稚的行爲),又問了其他人,問清楚之後,他認爲我們兩個女孩走夜路不是很安全,於是堅持步行15分鐘一直把我們送到酒店大堂,才轉身離去。

這樣的例子有好多好多。

有這樣溫暖的故事,讓我們在離開的時候,已經感受到了這裏的溫暖,林立的冰冷的建築並沒有消磨掉這裏人們的善意和美好,每個人都是那麼地溫柔,把最溫暖的一面,展示給了於這城市這國家陌生的我們。所以,吉隆坡給我們的印象,就有如老虎細嗅薔薇。看起來高大冰冷,卻有一顆柔軟的心。

  二、檳城豔,舊時光

鄧麗君有一首歌,叫《檳城豔》: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豔雅,椰樹影襯住那海角如畫。花徑那風送葉聲,夕陽斜掛。你看看那,那豔侶雙雙花蔭下。綠野景緻豔雅,椰樹影襯住那海角如畫。春風送一片綠香,野外林掛。春風鮮花,心內覺舒暢樂也。若午夜互訴情話於椰樹下,情侶在芭蕉曲徑,一雙雙相偎怕看他。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豔雅,椰樹影襯住那海角如畫。心輕快,只見豔花,萬綠叢掛。春風吹花,心內覺歡暢樂也。

明快、質樸、豔麗。一如這歌中描述的一樣,這就是檳城。

在范冰冰的《一夜驚喜》片尾,她選擇遠離喧囂,在檳城開了一個小店,這讓檳城一下子高端洋氣了起來。

沒錯,相比于吉隆坡的繁華熱鬧,檳城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這個海濱的城市,當代的我們看到的檳城,雖然相比於鄧麗君《檳城豔》,鱗次櫛比的購物中心和現代化設施爲檳城注入了更多一份時尚氣息,但是來到檳城,生活節奏還是明顯感到一下子就慢了下來,處處洋溢着濃厚的生活氣息。

傍晚,紅彤彤的天空下,海濱城市的氣息再也無法抵擋。一邊是大海,另一邊則錯落有致地散佈者好多好多不高的房子,近景遠景,錯落有致,街道是那麼幹淨,那麼精緻。你會發現,檳城的氣質仍然和當年《檳城豔》中的一樣,時尚與否、發達與否這類的詞,都跟她沒有什麼關係。

檳城還是那麼地明快、質樸與豔麗。

如果說檳城的氣質一定要和國內的某個城市相比擬,我認爲最爲貼切的是杭州。這裏的貼切無關建築,不談經濟,只是氣質。檳城與杭州是兩個最讓我“不忍”的城市,不忍擾亂,不忍離開。在我看來,她們一樣,都是自顧自美麗的小城,有着自己的堅持和氣韻,同時,“水”無疑賦予了他們靈氣。然而,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他們的美好並不是一個遊客專門過去,看一眼傳說中的西湖或者傳說中的藍屋就能領會的。如果你真的信以爲真,冒冒失失去看了,最終恐怕也只能換來一句“只不過如此”的感慨。那你就辜負了她們。她們的美好,是隻有放下旅遊的身段和獵奇的心理,如果有機會,住上一段,才能感受的到的。於我而言,有幸在杭州生活了四年,而對於檳城,我顯然做不到這些,算是個不小的遺憾。我還是喜歡小城。

接近喬治市,老式建築多了起來,最爲有特點是連綿不斷的騎樓。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不踏進二戰後的建築一步。多麼有魅力的一句話啊!在這裏,老南洋舊時光的味道撲面而來,舊舊的街道,斑駁的牆壁,好像走進了時光隧道,悠悠地訴說着歷史的變遷,不同民族的融合,外來文化的注入,華人在南洋吃苦耐勞的奮鬥以及不可多得的那份智慧和從容。

在這種老南洋舊時光的基調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信步走到:藍屋、lovelane(愛情巷)、各種華人最早到檳城時以自己姓名確定的姓名橋、聖喬治教堂、市政大廳、康華利斯古堡,當然,還有被聯合國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惟妙惟肖的壁畫。這裏尤其要說一下壁畫。這裏的壁畫很有意思,是那種畫和實物相結合的呈現方式。畫的風格很古樸、逼真,所以惹來很多人一起在這裏擺拍,讓自己融入到壁畫的場景中去。從壁畫中,也能看到很多華人的身影。甚至還能看到中國傳統戲劇人物的臉譜。可以想見,檳城這座城市確實有着悠久的華人歷史。

如果想看自然風光,檳城國家森林公園和batuferringhi海灘是我推薦的。檳城國家森林公園裏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熱帶特有的植物,樹木都很茂盛,葉子很寬大,完全呈現出熱帶雨林的風貌。而且,這裏的森林公園相對於國內來說,還是相當地保留了本來風貌。從入口進去走上一小段之後,後面就連鋪好的路都沒有,說是正經的大路也只不過是窄窄的被人踩出來的小路,路很窄,僅容一人通過。走在路上,和你兩邊擦身而過的,就是伴着各種奇花異草的一望無際茂密的森林。忽然間,恍惚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愛麗絲漫遊的奇異仙境。

我向來膽小,所以總是幻想旁邊路過一朵美麗而鮮豔的大花就是食人花,忽然會把我吞下去,不及躲閃,猝不及防。

這裏的動物都不怕人。或者說,他們纔是主人,我們只不過是偶然造訪的客人。這裏一方面人很少(我們去的時候除了入口看到了幾個人之外,鑽入森林就一路幾乎見不到人了),另一方面,也是當地人們的友好。於是,一路上,你可以看到這裏的主人翁——猴子啊、蜥蜴啊、烏龜啊——就慢悠悠地在你眼前走過,反而是我,總是被嚇的一驚一乍的。

檳城畢竟靠海,森林公園也在海邊,當峯迴路轉眼前忽然明亮起來,看到了開闊的海面,我們都爲之一振:碧藍碧藍的`大海,像一塊兒滿綠又剔透的翡翠一樣。擡頭,是一覽無餘,潔淨透明的藍天;低頭,是散落滿地,無拘無束的陽光。海面風和日麗,沙灘上一個人都沒有。沙灘被曬的滾燙滾燙,我們被燙的一蹦一跳的前進,大笑大叫着迫不及待地把腳丫放到水裏,全然不顧自己會被曬黑。

不滿足於白天偶遇的大海,晚上,我們決定去batuferringhi(峇都丁宜)海灘看日落。這裏的海灘沒有長灘一樣的細膩,但是人卻要少很多,所以也是多了一份自然與悠閒。決定來batuferringhi去看日落的時候,完全是隨機的,我們並不知道,原來這裏看日落是被頗爲推薦的。由於方向感的紊亂,在去batuferringhi的路上,拐來拐去的公交,讓我們一度還在懷疑,batuferringhi海灘的方向很可能是看不到太陽落山的。但是,因爲這次旅行中我們隨遇而安的心態(我們竟然會在白天的時候,選擇睡午覺,而不是馬不停蹄的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所以即便懷疑了,這個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並沒有放在心上,繼續高興地向batuferringhi挺進。沒想到的是,來到海邊之後,我看到了我生命中最爲壯麗的日落——大朵大朵的白雲,鑲嵌在碧藍的天空上,慢慢的,太陽熾熱的白光開始變成了金色,再後來,變成了紅彤彤的顏色。這個時候,雲朵被太陽鑲上了金黃色的邊,變得很低很低,似乎蹦起來就能夠到。很快,太陽西沉了下去,只剩下暗紅色的天空慢慢被深藍色點染,直到最後,天光完全消失了。這如油畫般的美景,讓我們欣喜若狂並頗爲留戀,一直抓緊拍了很多照片。

如果說這些還是爲人們所熟知的景點,那麼檳城的最後一天,我們因爲和當地人聊天,偶然臨時決定要去的馬來鄉村“BatuMaung”,則完全不是一個景點,但是但是,卻美麗的讓人窒息。

不得不感謝這裏的氣候。我想,也只有這樣,只有這樣的氣候,這樣的水土,才能讓BatuMaung如此美麗。BatuMaung最早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海邊的小漁村。很早的時候,也曾小有名氣,因爲保留了當地比較傳統的漁民風俗。但是,其實我們去的時候,這個村子除了一個“鄭和廟”之外,就只剩下碼頭了,村子已然不見了蹤影。我們坐車過來,因爲這裏離機場不是很遠,所以,我們決定一路遊玩走回機場(同時,這裏真的是鄉下,走到公交要很遠,出租車更是連影子都看不到)。在路上,我們卻意外的發現,雖然傳說中的傳統漁村不在了,但是周圍的最爲日常的馬來鄉村的景色,卻是那麼那麼的美。這裏家家戶戶都像花園一樣,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而且個個都精緻華麗,精神抖擻。什麼叫爭奇鬥豔?正是應了此情此景。

我們拜訪了路邊賣水的村民的家裏,發現裏邊特別乾淨、整齊。我們不禁不住口地誇讚主人家裏的別緻漂亮。主人卻說,這些都是政府提供的房子,類似於國內的公租房、廉租房這類。後來,我們又路過一個小村落,旁邊還有學校和小教堂。在明快的陽光下,午後的村子裏樹影婆娑,紅花點點,就像一首優美的抒情詩。

最後,蒙上天眷顧,我們終於還是搭上了當地村民的車。由於在中午烈日下連續三、四個小時的行走,我們看起來已經非常狼狽。然而,內心的滿足與快樂,讓我們似乎充滿了不知所以的能量。

結語:

對旅行的癡迷,萬千的思緒,通過我有限的語言能力,並不完整的努力表達着。這份情懷中,我在欣賞風景,風景也在檢視我。我時刻都在告別過去的一個自己,時刻在風景中、在陌生的城市中、在擦肩而過的人羣中,看到現在的自己。一次次的旅行,一次次的筆記,承載着心靈的塵埃、過往的讖語,也許還有未來的宿命。也或者說,這一切,只不過是自己小心翼翼地透着細密的心思又千迴百轉抵也抵不過的自我救贖式的一場情緒的起伏。這其中,有我對風景的眷戀,對生命的尊重,對內心力量的珍視。當然,還有對文字的敬仰。一併羞澀的呈現。

旅行結束後的回味,纔是最長的旅行。

“感謝時間,讓一切變得溫暖”,好愛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