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呼嚕呼嚕在轉的寫景美文

好傢伙,河南省鄲城縣丁村鄉大賀莊村“中原民俗園”裏,保存了39052扇民間的石磨!

石磨呼嚕呼嚕在轉的寫景美文

望着39052扇石磨,幾位年輕人問我:“麪粉是怎樣磨出來的?”我說:“很不容易呀!首先要在磨房裏壘個方臺,在方臺上放個圓圓大大的木板當磨盤,再在磨盤上放上石磨,這就是一盤磨了。石磨分上下兩扇,兩扇的磨芯都鍛有磨槽。上扇有兩個磨眼,中心有個磨臍兒。下扇中心有個磨軸,正好與上扇的磨臍對起來,石磨就能轉動了。石磨的.下扇是固定的,石磨的上扇是轉動的。在上扇的磨沿上鑿有兩個對稱的孔,叫磨鼻兒。在兩個磨鼻兒裏穿上繩索,用繩索固定住一根又粗又長又結實的磨棍。在磨棍的外頭掛副驢套,最後套上毛驢。毛驢在主人的催趕下,就順着圓圓的磨道向前走。在農村,用牲口拉磨,多是用毛驢,很少用牛,因爲磨房小,磨道窄,牛的體格大,轉不下,再就是牛的速度太慢。當毛驢走累的時候,也想停下歇一會兒,可主人不允許,就揮起鞭子或棍子再催趕,毛驢只好拉着沉重的石磨繼續走。那是一條永遠走不到頭的路啊!糧食是倒在磨頂的,隨着磨的轉動,糧食就順着磨眼往下流,先流到磨芯裏,又流到磨槽裏,再流到磨盤上。這時,糧食就被磨碎了,就變成粗粉了。”

年輕人問我:“這麪粉就算磨成了嗎?”我說:“早着哩。磨面時,還要在磨房裏支個大簸籮,用來籮面。簸籮是用剝皮荊條編成的,裏面再放個籮面牀,把粗粉倒進面籮裏,來回籮,漏下的是麪粉,剩下的是麩子,然後把麩子倒在磨頂,再磨第二遍。這樣磨過四五遍,糧食全磨成了麪粉,僅剩下很少一點麩子皮。面籮分三種,粗籮、細籮、二細籮,可根據不同的糧食和需要,用不同的籮,籮出粗面、細面、二細面。磨房裏,毛驢“踏踏”走,石磨“呼嚕呼嚕”轉,面籮“咣噹咣噹”響,像戰鬥一樣,緊緊張張。要磨30斤糧食,大約需要3個小時。”

“哎喲,吃上面粉這麼不容易呀!”幾位年輕人瞪大了眼睛。我說:“更不容易的還是人推磨。那些年,要推動一盤磨,至少二三人,或三四人,全家七八歲的小娃娃、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必須齊上陣,一個蛤蟆四兩力嘛!那些年,正晌要在生產隊幹活,推磨只能披星戴月趁中午。中午時間短,有時剛推上幾圈,上工鈴響了,只好扔下磨棍趕緊走。夜裏困得很,有時推着推着磨棍掉了,有時推着推着碰牆上了,有時推着推着頭暈眼花摔倒了,一套磨往往要推兩三天,但磨出的麪粉也快吃完了,還要趕緊準備再推下一套磨。磨房天地小,磨道日月長,苦日子何時才能熬到頭哩!”

年輕人唏噓不已!我告訴他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來的時候,一個村裏都有幾戶人家購置了小鋼磨,磨100斤糧食,僅用半個小時,才2塊錢,多合算啊!人們就紛紛扒掉石磨,把它掀到院子的角落裏。”幾位年輕人聽着聽着,不住地點頭,不住地笑,一臉的陌生和遙遠感。

然而,我卻聽到,石磨仍在“呼嚕呼嚕”地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