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龍泉美文欣賞

縣城東南十里,千水之陽,南寨塬塬邊龍泉寺村下的半坡坳溝中,有一股自岩層中滲出的甘泉,於石雕的龍口中汩汨流出。千百年來,泉水不僅供塬邊上下的莊戶人家賴以生存,而且下注田疇滋禾潤稼,四時不息。由於在這黃土高坡的半坡上,石泉天成,水出龍口別具特色。在清王國瑋主編的《石門遺事》及《增續千陽縣志》中將其列爲千陽八景之一,曰“龍泉潤稼”。清張嶽齡更有《游龍泉寺》詩云:“龍泉何代寺,選勝問煙霞。宋竭摹痕久,吳山入望斜。禁樵餘古柏,調水試新榮。略有蘭亭意,沉吟減歲華。”

故里龍泉美文欣賞

龍泉所在之地,東西兩道土嶺由塬邊延伸向南里餘,將這山坳泉溪抱於懷中。坳坡上芳草茵茵,古柏叢籠,上下坡道斗折蛇行。平時除了偶有肩挑畜馱的取水之人,便只有鳥語空谷,水鳴山澗,景清而幽邃。據考,於唐武德中期,佛門弟子便在這泉旁溪邊的草坡上修廟建宇,漸成規模,稱之爲龍泉山普濟禪院。爲千陽佛教名勝古剎之一。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龍泉禪院的廟會之日。於是四路八方的'善男信女及準備夏收的農民便熙熙攘攘,沿各條羊腸小道 雲集於此。或朝佛敬神、進香還願;或交流山貨,購置農具;或散心尋樂,走親訪友。是日,寺內大雄寶殿前神幡如林,五彩繽紛,香菸燎繞,鼓磬交鳴。寺外的草坡平臺上大戲小曲、吹班、雜耍競相獻藝。更有山貨、草編、泥塑、繡品各種土產雜貨攤點遍佈路旁溪邊,讓人眼花燎亂。還有哪樹蔭下的麻花油餅、涼粉、飠合 飠各 、糖糕、蜜糉各種風味小吃不僅可以就地解饞,還可走親送禮。滿山坡凡能立足行走之地到處接踵擦肩。塬邊、坡底遠遠就能聽到人聲鼎沸,鑼鼓絲竹迴響山澗,鞭炮、土銃聲震千川,雖正會一天,但香菸數日不散。

龍泉禪院由於地處縣域東南,接近鄰縣鳳翔,因而廟會助興以鳳翔的“西府小曲”最具特色。這西府小曲五六人一班,由兩三名女角輪唱、對唱,腔調清亮婉轉,舒展自然,伴奏樂隊以二胡、三絃、四胡、竹笛等絲竹爲主,配以碰鈴、牙板擊拍,十分悠揚文雅。

記得兒時常隨家人來此趕廟會,除看熱鬧外,總要擠在人羣中去摸一摸那東大殿裏的臥佛(當地人稱“睡佛爺”)。這睡佛爺頭枕右手,側臥榻上,整整佔居了五開間的一座大殿,臥高七尺有餘。大人小孩排隊從其身後由頭到腳撫摸而過。據大人講,摸了睡佛身上的相應部位,人身上的疼痛即可消除。可惜六七歲的我,踮着腳只能摸到臥佛的耳朵和大腳,那放在上側的左胳膊怎麼也夠不着。睡佛雖身軀龐大,但眉清目秀面帶微笑,慈祥和善,似眠卻醒,神態坦然。

關於這“睡佛爺”,兒時只覺得慈祥可親,對其何以長睡而成佛,且廣受人間香菸供奉,大惑不解。及至成年,閒覽雜書。方知禪院中的臥佛金身乃佛祖釋迦牟尼修道圓滿涅盤時的臥恣神態。展現着佛家寬厚、仁慈、坦蕩、樂觀的上乘風範。遊歷各地佛教名剎,更多見各種臥佛金身。或泥塑彩繪,或玉雕石刻,作爲古代雕塑繪畫藝術的傳承載體確也堪稱瑰寶。世間善男信女,以虔誠之心進香朝拜,無非祈求神靈護佑,祛病消災,平安長壽,不過一種心理的調適而已。孰不知心存慈悲,胸懷仁愛,處世寬厚坦蕩,立身知足常樂,不僅是修道的根本,也是康壽的基礎。所謂:“道在身內莫外求,佛在我心勿遠尋”不無哲理。至於朝山拜佛,也是一種健身運動,不必厚非。

五十年代上國小時,老師曾帶我們到龍泉寺溝踏青春遊,採草藥,抓螃蟹,跋坡嬉水,其樂融融;高聲吶喊,一聲三應,更是奇妙無窮。午間在廟前草甸上小憩,老師引導我們賞春觀景,遠眺南山如屏,然草木春榮難隱斑駁蒼黃的石崖土壑;千水似 糹並 ,而飄乎於黃沙裸石之間。唯龍泉坡下,千河北岸的上下灣卻天成一灣蔥蘢綠洲,頗具江南春韻。泉水沿山澗下注成溪,蜿蜒隱現於柳蔭蘆叢之間。溪流上,間或幾點茅屋瓦舍乃是不知始於何朝何代利用水力的水磨、油坊;左右緩坡上,臺田隨方就圓,麥苗油綠,菜花金黃;田埂上李如堆雪,桃似煙霞;千河灘方塘似鏡,稻田如蘭。老師講,千陽屬渭北旱塬,七山二塬一份川。這河川水地出產的稻米,粒圓味甘,微帶桃色,俗稱桃花米,別具特色,歷代爲千邑貢品。

禪院古剎,不過是一種宗教信念的物化,矇昧羣體的精神寄託,千年來曾幾度盛衰。而汩汩龍泉,漣漣溪水,卻經世如故。她雖無飛浪排空之雄,濤聲動地之威,然潤稼之功亙古不息,惠民之德千秋延綿。先哲稱此處景觀爲“龍泉潤稼”,實具卓識慧眼。

這龍泉坡下,溪水之畔,就是我的祖居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