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散文的作文集合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散文的作文集合八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人生活在紅塵,就有很多事情,註定是逃不過的劫。處處都隱匿着孤獨,也處處釋放着喧囂。有時候,孤獨,也是一種美麗,臨心靜坐,煮一壺時光的酒,依在歲月門楣,忘卻紅塵紛擾,度一份安祕清幽,放慢行走的腳步,將煩躁情緒悄然收起,讓靈魂稍稍放縱,讓那些感情的羈絆,暫時統統擱淺。

在一尊酒甌裏,定格瞬間的肆意忘懷,此刻,紅塵擺渡,享受孤獨裏的美好。人生如畫,光影拂過,留下一路清風暖懷,在似水流年的風景裏,千帆過盡,終於學會了沉澱一顆煩躁的心,踏過紅塵坎坷,讓心堅固如山。

對於一些路過的人生風景,無論多麼留戀不捨,我們終究還是在慢慢的學會放下,因爲前方,還有更旖旎的風景等着我們。不要輕易去滯留我們行步的腳,假如你累了,歇歇吧!重整旗鼓的時候,精力是最充沛的時刻,我們可以攜着孤獨的心,去享受前方熱鬧的景緻。

我們活着,就不要懼怕孤獨,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獨。一個人,一輩子,不會永遠享受快樂的生活,能夠時而的享受一下孤獨寂寞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可以儘量的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行雲流水,閒看庭前花落,靜享四季流轉。

有些經歷,讓我們更懂得如何去享受孤獨,其實孤獨,不用怕,正如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都是需要我們去嚐遍的。

也許,經歷是一種歷練。只是很多往事,回憶起來,不僅僅是一種痛,更感覺到的是一種幼稚和無趣,時間飛逝,光陰荏苒,多少美麗的似錦年華,被你我虛度,那些落寞無助的舊時光裏,回眸,都讓我們,開始遺憾曾經那些,被我們荒廢了的時間。如今想來,人永遠是塵世間的一粒灰塵,隨風而來,隨風而去,是身不由己。

可是人類,卻又是善變和可恥的,即使荒廢了時間,也要找出無數借口,來證明自己當初的逼不得已。何苦去找藉口呢?過去的光陰,找不回來,以後的時間,我們是否,該讓自己有個明確的框架,安放好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習慣了每一天清晨,坐在時光的角落裏,泡一杯清茶,靜靜觀茶葉,那纖細的身軀,在水裏沉浮。人生何曾不是一盞茶,都是一個浮沉的過程罷了,經歷,把你我沉澱,成熟。回眸,原來早已經,過了天真的年齡。

我們,被時光一步步的推向成熟,我們開始在光陰裏,懂得不能再虛度年華,因爲每過一天,我們的腳步就離昨天遠了,今天也會變成明天,回不去的昨天。那麼,我們就過好今天吧!不管明天我們是否會再次成兩條平行線,至少今天,我們還在彼此的世界,未有離開,若真情,就從今天開始。

在如水的日子裏,總會有很多溫暖在箋底,留下一抹脈脈柔情。這個清晨,一切在安靜裏流瀉出幸福姿容。而於我,也正在享受那份孤獨深處的靜美。

散文的作文 篇2

大多數人都以爲,“意境”這麼個令人神往的詞,只是爲深邃的詩歌所擁有,其實不然,散文也需要有意境。有了意境的滲透與描畫,散文才會富有生意,纔會擁有活潑的生命,纔會騰飛,也纔會放射出散文特有的光芒與力量!

那麼,什麼是“意境”,意境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意境,就是作者通過將思想、立意、情感與文章中所描繪的具體景象,達到了融合、頑昧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說是作者將通過視覺得到的物像,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對物像進行提煉與昇華,最終達到精神層面的享受。“意境”一詞,由來已久,一般認爲是從古時對文章賞析的“境界”一詞的演變和進化而來。

有許多散文創作者認爲,意境縱然是由對具體物像的剎那觸動而取得,但那是很粗糙的,還需要不斷的提煉和雕琢,才能展示其真正的美。就像一塊璞玉,必須經過石匠的精心雕磨,纔會成爲真正的寶玉。所以散文意境的創設一般要經歷感應、孕育和激變三個階段。感應即是作者對外界事物在一剎那間的靈感閃光。我們每個人都有對事物感應的本能,只是文學工作者比我們更能掌握,更能運用。他們能在那一剎那間的悸動迅速抓住自己心靈深處的感覺,並把一感覺沉澱在思維之中。感應的主動權在於人的頭腦,這就是爲什麼有的人能迅速地抓住自己的感應,而有的人則糊里糊塗地錯過一個發現美的機會。每一個感情豐富、視覺敏銳、善於觀察的人都有機會守候感應,都有機會體驗感應帶來的快感與美的享受!孕育就是作者將對事物的感應客觀地反映在腦海中,在腦海力用自己的思維以及情感體驗對感應進行提煉、雕琢以便讓自己和別人得到更美的精神享受的合成過程。這一過程不是人人都可能做到,必須要有系統的審美思維、豐厚的知識積澱,還要有開闊的文學審美視野纔可以做到。

激變是感應通過了作者在腦海思維的孕育,進一步進行最後的精神審美層次上的昇華。從最初的雛形感應到系統的思維孕育,再經過審美層次的昇華,使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粗糙的美,進化爲豐富的、開闊的美,並隨之放射出耀眼的智慧之光!

意境是思維對存在,作者的主觀世界對客觀現實生活反映的產物。美好的意境能在物態景象之中注入脈脈的情愫,在尺幅寸圖之內蘊藏着豐富的思想內容,更體現出了意境的無限的魅力與醉人的美感。曾經讀過劉湘晨先生的《牧人大道》,寫的是在博樂見到羊羣穿過掛着紅綠燈的接口的情景。那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呀:汽車都停了下來,行人也都駐足不前,大家都在目視着牧民領着無數只羊穿越街頭,向着遠方的草場徐徐而去……

劉湘晨先生懷着樸素的情懷,神情而無奈地描畫着這一個特殊的意境。這個意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錯位的極不和諧的美。汽車、羊羣、商人、牧民組成了一幅恬靜的圖畫,在寬大的柏油路上,走的不是川流不息的汽車,而是屬於大草原的羊羣。這是對現代社會生活的諷刺嗎?我認爲不是,相反,這是作者在展現一種富有藝術性的不和諧的美好畫卷。但同時表露了作者無奈的嘆息:科技進步了,社會發展了,但純樸的牧羊生活卻遭到了無情的破壞。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種不和諧的美也將會消失,剩下的只是成隊的汽車,還有令人煩躁的汽笛聲……

不管怎麼樣,這篇文章給了人一種安靜的心態,一種追求古典的返樸的嚮往。我跟着劉湘晨先生的思維,一起融進了那個先進與落後同在、城市與鄉村交叉的圖畫中去了,我久久地沉醉其中,細細地品味那一份特殊的美意。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能咀嚼出一絲絲悠久的淡淡的香味與甘美。

意境給人的美是無窮無盡的,也是繽紛多彩的。張豔姝在《雨》中寫到:“雨絲無聲地落在水面上,它開始綻放形成朵朵雨花,花瓣清亮透明,花兒素色的,質樸而小巧。像一個個跳芭蕾舞的小仙女,柔情多姿”,這個意境又與《牧人大道》的意境不一樣,那無數密集的雨絲編織成的背景,落在地上濺起的小水花……一定是令人欣喜,令人若狂,在那樣一個活潑的雨景中,我是決不會有什麼哀愁怨緒的,有的只是對小雨仙女的最真心的讚美和無限的羨慕。看到那麼可愛的小雨,想到如此美好的境界,你也一定會爲之動情,你也一定會“情不自禁想去伸手撫摸”的。人在雨絲編織成的舞臺上與雨一起翩翩起舞,那是一種多麼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呀。

意境就是散文的生命。沒有意境的散文,就是沒有生命的文字堆砌品;有了意境,散文才會充滿活力與生氣,才能給人美的享受。散文因爲擁有了意境交融,得到了昇華,也自然而然地放射出騰飛的亮光。

在文學殿堂之中,我們該慶幸,能沐浴着散文的滋養,更能享受到散文所滲發出的意境之美!

散文的作文 篇3

在鄉下外婆家,門前有一大片黃的細膩嬌嫩欲滴的油菜花.今天,我和外婆去田裏拔青菜.突然,我眼前一亮,看見了那微微搖曳的油菜花.我跑過去,輕輕地觸摸油菜花,來看油菜花的美麗之處.

那一叢叢,一簇簇挺拔秀麗的油菜花,遠遠望去,像是在綠色的繡花布上點綴着一粒一粒金子,又像是一個個小娃娃扒開綠葉,笑眯眯地徍外瞧.

細看,油菜花有四片花瓣,二根或三根萼片.我還發現在油菜花的莖上,有一條條細片,聽外婆說,這個是油菜花的“寶寶”--種子.

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菜花苞,在春風的吹動下,競爭似的開起了花,多麼美麗的花啊!它們涌起千層金黃色的波濤,泛起萬朵金黃色的浪花,發出了沁人心脾的花香.

從田間的油菜花看,花兒長得喜人.我問外婆雄蕊和雌蕊有什麼區別,外婆也答不出來,看來還是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我們去探究的!

動靜兩相宜的美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農家景色,彷彿從詩裏嗅得到麥花香,看得見梅子黃。詩開篇兩句全是對偶:梅子對麥花,杏子對菜花,金黃對雪白,肥對稀。真是色、香、味、形俱全。“菜花雖稀,杏子肥;梅子金黃,麥花白。”以近於口語的語言入詩,有如民歌,富於動感,富於音韻,富於色彩。顯示出詩人范成大觀察仔細,取捨有致。

詩三、四句,堪稱傳神之筆。夏日初長,江南農事特別忙,詩人偏不說忙,而說夕陽把籬笆的影子拉得很長,不見行人經過,只有蜻蜓與蛺蝶有滋有味地纏綿流連。可細想想,不禁恍然大悟。正因爲農事忙而籬落無人,因爲籬落無人而蜻蜓與蛺蝶才能夠自由飛舞。詩人竟能夠把內在節奏與外在歌詠表現得如此縝密而又自由!

詩沒有一句關於勞動,卻分明讓我們感受到了勞動的緊迫。“日長籬落無人過”是靜,映襯着“唯有蜻蜓蛺蝶飛”的動,然而我們能說“日長籬落無人過”就不是動嗎?而“唯有蜻蜓蛺

蝶飛”,不是恰好對應着一種更廣大的靜嗎?以眼前的動映襯着眼前的靜,以眼前的靜對應着詩人心中的愉悅和更廣大的真正的靜。日影無人的靜,蜻蜓蛺蝶的飛,心中歡娛的動,接近更廣大的靜。恍如一幅水墨畫卷,那麼栩栩如生,那麼意境幽遠。妙哉,這動靜兩相宜的美。美麗的植物園

杭州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好玩的地方數都數不過來。可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卻是杭州植物園。植物園裏有各種各樣的樹木,有參天大樹、竹子、還有茂盛的`花草......只要平常見得到的花草樹木,這裏一樣都能見到。

植物園裏到處都是綠色的植物,真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我和爸爸媽媽常常喜歡坐在桂花樹下,每當我聞到那淡淡的桂花香,我都會被它陶醉。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着香甜的水果,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

我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棵小樹,站在白雲下,一陣微風吹來,茂密的數葉隨意搖擺,好象是在向人們致謝,表達人們對它們的養育之恩。

多麼有趣的植物,多麼有意思的植物!從那時起,我是越來越喜歡它們了

散文的作文 篇4

有一班冷酷的列車,卻偶爾也會在溫暖的陽光下停個站。西北的雨遠不如南方來的溫婉俏麗,於是所謂“煙雨杭州,烏巷朦朧”的意境大抵是每個西北人心中一場被風吹過的夢。可我從來都不厭惡西北的雨,那時似乎整個世界都在淋漓盡致的拋灑着這些途徑黃沙戈壁的情緒,總能給我一種紅衣女俠一揮長袖,劍指天涯的豪情,這是南方的雨所沒有的坦率與豪爽。所以我總是喜歡在某場大雨下,漫步於這座城某條充滿市井氣息的小路上,悠閒自在的看着過往的行人匆匆的步伐,忽開的雨傘也會將自己的美麗奉獻於這雨天,這時我卻總有一種不知何來的“衆人皆醉我獨醒”的竊喜感,我依舊慢悠悠走着,像是要看盡這世間景,人間花。

成長二字,對我們來說都顯得格外神聖與偉大。不是你家中無人時偷穿爸爸媽媽的衣服,裝作嚴肅的樣子,也不是你去承擔不在你能力範圍的責任。我想成長大概是:我沉默於這個世界,我熱愛我所經歷過的一切,我銘記未來的風景。這樣的成長,乾淨卻令人羨慕。

每個孩子的通病大概都是去向父親問:“爸爸,我長大了嗎,什麼是成長呀?”

直到現在父親的答案我仍舊記得清楚“成長啊,就是你從什麼時候不再問我這個問題,那個時候你就長大了”我揹着父親做個鬼臉,父親明白我並不懂他的意思“那這樣說咯,成長就是等你有一天意識到自己是足夠重要的一部分,然後拼命奔跑,去承擔自己所該盡的責任。”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恍然意識到父親語句中的深意。那時我回頭望望自己。我說過的夢想早都被我忘記,我寫了一半的故事也不知道怎麼去結局,我那本珍藏很久的童話書早都落了塵。我開始恐慌,怎麼連我都變成了這個言不由衷的模樣,於是我想要逃避成長,我會在筆記本上畫下很久以前最愛的小塗鴉,在陽光下讓泡泡水蕩起美麗的花,爲在大風中受了傷的水瓶“包紮”,那大概是我情緒很低落的一段時間,我無比難過我被時光帶到遠方,丟了我經歷過的所有風景。

然後呢,可能沒有像所有故事那樣。沒有老師,沒有父母的開導,我只是在某天坐在樓下的鞦韆上,旁邊睡着不知從哪裏來的黑色老貓,牆上不知名的小花努力爬啊爬啊,你看到那朵側身的小花兒嗎?可能就在那一段時間忽然明白,我完全沒有必要去逃避,成長大概就是我可能走着一條與我曾經願望不符的道路,我可能喜歡上了曾經極度討厭的調子,這不是忘記初衷,而是我在用另一種方法貫徹成長的概念,我沉默於這個世界,我熱愛我所經歷過的一切。最後我認真的在紙上寫下了我如今的夢想,並不是怕忘記,而是,我希望無論在何時何地,我都能保持初心,依然有着年少時的勇氣,寫了一半的故事我最後給了它一個溫暖的結局,那本童話書現在還在我枕邊,偶爾翻翻總能讓我欣喜。

我想,這大概是成長吧,我經歷着世界給我的一切,無論痛與喜。

我想,這大概是我的成長吧,我銘記着過去,也更期待着未來。我想,每一次成長都是一場雨,有着滿腔的熱情,沒有盡頭的征途。

就像當時西北那場雨,我悠悠走着,像是要看盡這一路景,依舊一腔豪情。

散文的作文 篇5

時光翩然,鋪展一地清清淺淺的秋涼,踏過一路荒蕪,拾取一片落葉,窺幾回春秋,採擷一縷微風,探幾許淒涼。——題記

我低頭匆忙行走在塵世間,本想在夏日爲盛開的夢想採摘一朵清荷花,擡頭卻已是一片金秋豐收之季,原來立秋已經好幾日了。夏荷不等我採摘就以隨着季節凋謝,一陣秋風拂過,空氣中氤氳着碩果豐收的喜悅與甜蜜,可我依舊兩手空空。濛濛的秋雨泛起我晶瑩的眸子,爲那些錯過的花期,辜負的夢想。而我只能怨怪着流年的無情,獨留心中的失落和悔恨,面對傷感的秋天,依舊在惆悵中忙碌的行走。

漫長的秋夜涼如水,寂寥的孤燈閃爍着微弱的光芒與之爲伴。漫長的人生如流水,這個秋天陪伴我的只有錯過與辜負。

秋風蕭瑟,吹落了一地淒涼,涼了我荒蕪的生命。紛飛飄零的枯葉蝶渲染了離別的憂傷,埋葬了我來時路,站在芳草萋萋的人生路口,面對滿目瘡痍,我徘徊不前,只因豐收喜悅的秋天裏我依舊滿心淒涼,一無所有,現實和夢想變得模糊不清。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說秋天是一個悲寂寥的季節,而我卻認爲秋天還是一個慈悲的季節,因爲秋天接受凋零,尊重死亡。

春天開始不一定是美好的,秋天結束也未必是傷感的,因爲故事有美好的開始就必會有悲傷的結束,人生有欣喜的相聚就必會有悲痛的離別。一切繁華終將歸於平淡,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抵擋歲月的摧殘,世間纔會有那麼多曲終人散的無奈,人走茶涼的傷感。

慈悲的秋天驗證了世間萬物的收穫,讚揚了萬物的滿載而歸,同時也包容了我的一無所有。颯颯秋風將枯萎的樹葉送還給了大地,只爲期待生命再一次的勃然生機。而我錯過的和辜負的那些日子一定不會重返,可來年捲土重來,我一定不會擁有的只有錯過和辜負!

秋天踩着荒蕪,心懷蒼涼,是對世間萬物一場功德圓滿的救贖,只爲了精心策劃一場來年開春的重生!

散文的作文 篇6

讀過三國,讀過紅樓,青龍偃月刀的光華,驚豔了一個時代。卻總禁不住歷史的消磨,終於暗淡在時空裏。諸葛亮,借來了東風,推助周瑜在赤壁點起的那把火,也只是驚退了曹兵,最終,在五丈原上的四十九盞明燈滅後,散了英魂。賈府門前,那對乾淨的獅子,見證了大門裏的清高與齷齪,張着大嘴,彷彿想要說什麼,終是沒有隻言片語。今生,黛玉的淚,還完了前世,神瑛使者的恩露,也在幾聲唏噓裏,歸於沉寂,空留一曲《葬花吟》。

水滸,就是生地,出路,施耐庵試圖給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漢們找條出路,是水泊梁山嗎,顯然不是,彈丸之地豈能久存?是招安嗎?官府若能容你,有何必苦苦相逼,所以不管招與不招,都是死路。一場轟轟烈烈的聚義,終於在宋江墳前飄動的白綾裏結束。至於那個猴子,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不再調皮,再也無話,一切都已結束,一切都不可能延續,徒留幾番感慨

漸漸地厭倦了熬夜,漸漸地厭倦了長卷,夜裏,常常是一個人對着滿天的星斗發呆,感到了生活的乏味,和極度的空虛,發現,人一旦沒了追求和愛好,日子竟是如此的蒼白頹廢。在一次毫無目的的瀏覽中,突然被散文的空明靈動、歡快醒目所吸引,散文,就像頂着露珠破土而出的小草,清新而活潑,散文,又彷彿是一位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多情而富於幻想。讓一顆孤獨寂寞的心不在黯然,不在荒蕪,於是一有閒暇,便捧在手中,徜徉在浪花飛濺的散文的海洋裏,感受那份喜悅,感受一個個字符所帶來的那份激動和心跳。

散文像竹,高風中亮節,沒有臃腫的身態,卻有飽滿的激情,於空明中教人向上,一枝一葉都簡潔,從不節外生枝,亂人思緒。也不纏纏繞繞,糾纏不清,挺拔成無慾的雅仕。

散文如梅,爲了早報春來,迎着寒風開放,於蒼勁中保持一份活力,于飛雪中保持一份傲然,映雪紅梅,那份情,那份趣,那份清高,不也正是散文所具有的獨特的神韻嗎?

散文有香,一如深山幽谷中的蘭花,用心,就能品出它濃郁的清香,不管你來,還是不來,其香一直在,香飄心海,心潮涌動,浪花染香,經久不息,回味悠長。

散文有聲,雖沒有炮聲隆隆,硝煙瀰漫的場景,卻有金戈鐵馬的鏗鏘,入神,能聽出落雪的聲音,花開的聲音,能聽出紫燕的呢喃,清風的絮語。我望向落雪,落雪報我以滿天飛舞,落在肩頭,落在眉梢,戀戀不捨。我回首看花,鮮花回我以羞澀,嬌豔欲滴,風送花香。我放眼飛燕,飛燕快如閃箭,調皮的穿過煙柳,在林深處歡歌,唯有清風相伴左右,與我耳鬢廝磨,輕聲對語。

散文有型,不見百川歸海的散漫無序,只有小橋流水的精緻,我常想搬取一段置於別出,卻總如是不能嚴絲合縫,總有給餓者以枕的感覺,又像看到了女人頷下的鬍子,說不出來的彆扭,說不出來的不自然。

散文有色,它嬌豔明快,像是芳菲四月的一樹梨花,羣芳已盡,梨花獨白,白得似雪,白得亮眼,白得通,白得透。又像是萬綠叢中的一點紅,在綠色的映襯下,紅得更鮮更亮,那紅彷彿輕輕一碰,就會從花朵上掉下來,紅得脫俗,紅得純,紅得真。

散文有韻,讀罷一篇散文,彷彿在聽一首優美的音樂,抑揚頓挫,歡快清雅,眼前慢慢映現出一帶連綿的峯巒,有時坦蕩舒緩,有時劇烈起伏,舒緩與起伏交替,淺淡與濃重互現,讓人看在眼裏,醉在韻裏。

讀過雪小禪的散文,想象中,雪小禪一定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沒有一點點的俗,想來雪小禪也一定是一身潔白的衣裙,不佔一點點塵泥,夜靜時分,如水的月光灑向窗臺,於書案前,提一管狼豪,在如雪的紙上,刷刷點點,筆走龍蛇,書寫着自己的靈魂與自然的碰撞。彷彿能看見雪小禪濃濃的情在筆尖上流泄。

雪小禪寫出的散文也總是乾乾淨淨的空,空不是無物,而是空靈。彷彿那文字是寫在雲彩上,輕盈不沾世塵,讀之不用你去看,那字就會一個一個靈動自如的飛如眼瞼,清清楚楚,精煉不拖泥帶水,有時雖是幾筆,卻是極完備,多一字畫蛇添足,少一字難盡其意,剛剛好,讓人如癡如醉,恍若不在凡世中。雪小禪的散文瀟灑靈動,向來沒有像什麼“書案上有兩本書,一本是中文的,另一本還是中文的”句式,沒有故弄玄虛,沒有無病呻吟,沒有嬌柔造作。

也曾極力模仿雪小禪,寫出來的文字,卻總感覺憋腳得很。寫不出雪小禪的空靈,寫不出雪小禪的神韻。有時在想,縱然自己做到了以假亂真,成了雪小禪第二,不也還是贗品嗎?於是又做回了我自己,寫我自己的散文,不管好於壞,在這世界上,自己纔是唯一的自己。不打擾雪小禪的清靜了,就讓小禪的散文獨樹一幟的優雅且美麗着吧。

散文的作文 篇7

文字如同樹上的葉子,自然形成卻又各個不同。每棵樹的生長環境不同,自然而然就在樹上有着充分的體現。山勢峻峭,土壤瘠薄,樹體便彎曲遒勁。山野平闊,林深葉茂,枝幹便高大挺拔。我想書寫的文字,可以代表一時的心情。興奮時,一紙鮮嫩的葉芽,意氣風發且欣欣向榮。情緒低落,便是陰風怒號,席捲着漫天烏雲,鼓動林濤如海嘯般狂涌。把一棵樹當成一個人生並不爲過。它內心深藏的年輪,都飽經風雨,歷盡滄桑。它甘願與腳下的土地融爲一體,一生默默無聞,恪盡職守,與甘於奉獻的人生有相通之處。

在山野住居住的時間長了,就有想寫一寫樹的想法。一棵棵樹千姿百態,在眼前或靜默或肅立或深沉,姿態各異。畫家的筆可即景描繪,我的筆也可用書寫文字的方式描繪,異曲同工,各有所長。只是,這個想法在心裏憋悶多時,無法釋放。在一起有個同伴,如同一張貼在身上的膏藥。兩個人的世界就顯得有一個人多餘,這種多餘的感覺,是在寫作無法完成的情況下才有的。在某種時候,山野裏生活,兩個人是個依靠,相互溝通可以排解寂寞和孤獨。這天同伴要出山討些吃食,我藉故留下,自己覺得機會難得。

隨着同伴的身影消逝,四周的綠色慢慢彌合成牆,藍天白雲爲蓋,兼有陽光作簾,一張木桌,一支筆,還有一個人的心情足矣。

筆落紙上,忽覺桌面粗糙。筆尖刺透紙張,折耗筆尖的同時,還影響書寫速度。四下環顧,木屋門上的玻璃,應該是此間唯一平整的物件了。從取下到安放到桌面上,都需小心翼翼,玻璃的完好,也直接影響到木屋的完整。這段日子讓人不可忍耐,席地而坐就可感到肚腹空虛帶來的不適。桌上有個茶缸,泡着一點鍋巴,絳紅的顏色彷彿那裏經歷了一場酷霜。其實,此刻節氣方入初秋,離下霜的時候尚早。於是,手中的筆不自覺地從眼前的生活寫起。

萬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有自己的前進方向。身邊有一條清流,沿着自己開闢的小溝,汩汩淌進一片綠意尚濃的草甸。隨風涌來的是腐草的氣息,還有一聲聲悠揚的牛鈴。望不見牛兒在哪裏臥着,稀稀疏疏的的白樺樹倒是引人注目。葉子已經變的淺黃,配着原本就有的本色體膚,怎麼看都是那麼耐看。有兩棵中間烏黑,不用猜就知道是牛繮繩磨的,還有一棵枝頭扭斷,應該也是牛兒的傑作。吃飽了無處打熬力氣,拴它的樹就遭殃了。

筆鋒圓滑,與下面的玻璃有關,似乎把思維也順帶着流暢起來。一隻斑斕蝴蝶盤旋幾周,落到茶缸沿兒上。它好像被茶缸裏的鍋巴水所吸引。它應該來自草甸,那裏有星星點點的的繁花。馬蹄葉簇擁着一大堆葉子,高挑着長長的穗兒,黃燦燦的花次第開放着,“嗡嗡”聲熱鬧非凡,也印證着競爭的程度。它來到這裏,想是那裏的香味已經寡淡,鍋巴水的香氣反而馥郁。我不敢妄動,連大氣也不敢出。它像一片提早落下的大樹葉,在茶缸沿兒翕張着翅膀。翅的背面看不出丁點兒華麗,甚至有些色彩混淆,像塊調色板,五彩在這裏調和後,再描繪到正面去。

一陣柴煙飄來。早晨添的一塊溼柴,在這時不合時宜地燃燒起來。它被襲擾,忙振翅飛去。我會心一笑,似乎聽到它的嗆咳聲。蝴蝶飛去,我沿着它飛去的方向看去,背景下的山野泛着五彩的秋韻,蝴蝶一下子就從眼裏失去了定位。闊葉林都鑲着黃邊,葉脈微紅,像星星點點欲燃的火苗。針葉林依舊碧綠,相互映襯着,層次分明。尖塔般的雲杉林裏間雜着許多紅松樹,它們之間體態迥然。因爲果實的價值不同,也就決定着它們的生長高度。採收果實是要損毀樹尖的,以至於雲杉樹越來越高,紅松樹越來越矮,高挑和矮胖不一定是絕配,卻是無奈的組合。高低錯落,非常態生長成爲現實,慢慢接受了就成爲自然,自然也就成爲了習慣。沒有快樂的心情就不是好心情,沒有憂患的文字就不是好文字,常態的美和非常態的美有着相通之處,卻又有着本質性的區別,在於心情的接受與否。

我放下筆。在這空曠的山野裏,我和我的木屋沉浸在寂靜的光環裏。樹隙間有張蛛網,網住一些露水,在等待陽光的角度。露水蒸發了,蜘蛛才能爬回,繼續編織自己的夢,我和它何嘗不是同一個心情呢?

清風理髮,晶露濯足。這種感覺傳輸到筆尖上時,內心深處會對大自然充滿無限的敬仰與信賴。

散文的作文 篇8

我是一隻可愛的小狗,我擁有一個愛我的小主人,她叫馨兒,她待我們很好,和我們一起生活的還有主人的爺爺。

小主人給我們買了一個紅色的小球,每天小主人都會帶着我和我的三個調皮孩子去草地上玩,日子就這樣幸福的地着。

可是有一天……

我感覺到地面微微晃動,我連忙叫正在吃食的孩子們鑽進我們的狗窩並大聲向屋裏叫着喊着,可是他們並沒有聽見,連着項圈的繩子束縛着我,令我無法衝進去叫主人出來。我看見大大的衣櫃倒了,壓在了小主人和爺爺身上,而爺爺緊緊地護住小主人。隨之,一片片的房屋開始倒塌了。原本幸福的家啊,已然成爲了一片廢墟。我用力掙脫繩子,地上的玻璃碎片劃傷了我的四肢。儘管如此,卻也爲之已晚。我蹲在我們的狗窩前,孩子們在瑟瑟發抖。過了一陣,地面停止了晃動,我立即衝到廢墟上,用爪子瘋了一樣地刨着,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小主人。

我用舌頭舔着她的臉頰,可我的力量是多麼的小啊,我救不出小主人。突然我嗅到了另一些人的味道,我拋下孩子們,順着這氣味,奮力地跑着。幸好他們是來救人的,我咬了咬他們的褲腳,向小主人的方向拖了拖,就跑向小主人。他們跟在我的後面,在廢墟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主人。

他們對主人進行施救,小主人慢慢地醒來了。但是當主人醒來後,他們卻將主人帶上了直升機。

主人,你要去哪兒啊?

小主人在哭,但直升機卻無情地帶走了她。我跟在後面傻傻地追呀追,眼看着主人離去。我很傷心,但我仍固執地認爲主人一定會回來的!

主人不在的第一天,我帶着孩子們,在廢墟中找了一塊地方供我們休息,我望向家的方向,想起了主人送我的小球,我叫上孩子們,在廢墟中翻找着。我不在乎爪子被石塊硌傷,甚至正在滴血。終於,我找到了那隻球,我帶着球去我和主人經常去的那片草地上,卻等不到主人和我們一起玩球……

主人不在的第二天,我把在廢墟中找到的最後一點食物分給孩子們,他們吃完後,什麼也沒有剩下。飢餓伴隨着對主人的思念愈加強烈,孩子們玩着那隻小球,我望向天空,盼着有那麼一架直升機上,載着小主人回來看我們。

主人不在的第三天,我獨自走在我們去過的橋上,在我們去過的草地上靜靜的坐着。第四天,我看見有直升機在上空飛過,我叼着小球,帶着孩子們追着,但沒看見小主人的身影。第五天,我和孩子們在橋上走着,地震又一次降臨。橋,塌了。我們掉入水中,小球丟了。當我將最後一個孩子叼到岸上,我終於支撐不住了。望着水流湍急的小河,慢慢地閉上了雙眼……

主人啊!雖然我好傷心你沒有回來,但是我不怨你,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會很開心。主人,忘了我吧,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好好活着,希望會有另一條狗狗,像我這樣永遠永遠地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