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瞥之三隨筆

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海南島卻是綠意盎然,暖風襲人。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在海南島,人們用不着慌慌着去趕什麼春色,看什麼春景,因爲這個寶島上一年四季都是明媚的春天。

海南一瞥之三隨筆

那天上午,我們從興隆縣乘坐旅遊車到三亞,這一路上,人們滿眼裏都是青山綠水,綠水青山。山前山後,嶺上嶺下,只要是有一大片椰子樹林的地方,幾乎就有一處自然村落。立體畫似的田間小路上,男人手上搖着扇子,神氣活現地散着步,田地裏的水牛搖晃着大尾巴,陪伴着女人忙活着農活。

我聽導遊小姐說,海南島農家男人除了上牀睡覺,看護小孩之外,就是喝茶聊天、飲酒下,或者是到田地裏溜達溜達,欣賞自己的女人幹活。海南島農家女人最驕傲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男人什麼家務活兒都不會幹。這種生活風俗習慣對我這個懶漢子來說真是挺不錯的,當時我就尋思着,如果我年輕幾歲,就娶個海南島農家女人過一輩子,生活貧窮就貧窮一點,只要過得省心,自在,舒服就行了唄。

海南島的高速公路上沒有什麼收費站,平時連一個公路巡警也輕易看不見。高速公路上的車輛不算多,我們的旅遊車的車速開的很快,每到一個旅遊景點我們就隨便觀賞,隨意玩耍,盡情嬉鬧。這一路上,導遊小姐最感興趣的事情,那就是每到一個旅遊景點便介紹大家去買東西。大家不買東西她就不高興,就撅着嘴,翻騰着白眼球給大家看,說一些不鹹不淡的難聽話給大家聽。這是個什麼熊導遊啊!一路上,我已經不知道在心裏罵這個導遊小姐多少遍了。

旅遊車快到三亞的時候,導遊小姐從車門口的座位上站起身子,清清嗓子向我們介紹說:“女士們,先生們,下個景點就是黎村苗寨。黎族、苗族是海南島第一和第二大的少數民族,這些人一般生活在海南島的中部和南部山區。現在我們去的這個黎村苗寨是三亞市政府仿照黎族、苗族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建造成的兩個民俗風情旅遊景點。等一會兒進了黎村苗寨,你們一定要買些古椰家飾、黎錦、筒裙等等物品,那些東西都是海南島的特色產品,你們買回家去送給你們的親朋好友,是最好的物美價廉的紀念品了……”

大家下了旅遊車,走到黎村苗寨的黎村大門口,看見一羣穿着民族服裝的黎家阿妹唱起了迎客歌,她們唱的什麼,我聽不懂,不過感覺還不錯的,就像鳥叫似的,挺好聽。大家走進黎村,導遊小姐把我們領進一間木屋,讓大家拿一把木棒去擊鼓,大家害怕導遊小姐再下什麼圈套,都站在那兒不敢亂動,導遊小姐看出了大家的心思,笑着說:“這是入村的禮節,不收費的,大家放心玩吧,這回我真不忽悠你們。”

大家聽導遊小姐這麼一說,消除了心裏的疑慮,紛紛地拿起木棒,跟着導遊小姐敲鑼打鼓地玩了起來。不知道爲什麼,在那種熱鬧的氛圍裏,我的腦海中忽然冒出了顧城這首《遠和近》的詩歌,“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在一戶黎家屋門口,一羣黎族姑娘要與大家照相,大家有了戒心,都繞道而過,沒想到姑娘們蜂擁而上,其中有三個挺俊俏的大姑娘,逮住了文質彬彬的小夥子劉溫良強行拍照,當時把劉溫良窘得滿臉通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三個姑娘和劉溫良拍照完相之後,我看見劉溫良挺不情願地從口袋裏掏出了三十元錢,付給每個姑娘10元錢,那場鬧劇方纔算是結束了。

大家來到苗寨大門,幾個苗族姑娘迎上前來,一一伸手去捏我們的耳朵。導遊小姐怕我們不習慣,小聲地提示大家說:“捏耳朵,是苗族人歡迎你們到來的一種禮節,不要怕,不收費的。”

我笑嘻嘻地問導遊小姐:“我是不是也應該去捏捏她們的小耳朵,以表示回禮纔好?”

導遊小姐看了我一眼,一臉壞笑地對我說:“用不着,你只管往前走你的好了。”

我往前走了沒幾步路,一個苗族姑娘飛快地跑到我跟前,把一顆用紅索線穿着的牛牙掛在了我的脖子上,另一個苗族姑娘緊隨其後,伸手就管我要錢。雖然要的不多,僅僅20元,可她們那種強迫我就範的作派,讓我心裏很不痛快。我有些氣惱地走到導遊小姐跟前說:“這顆牛牙是真的還是假的?有什麼用啊!”

導遊小姐沒回答我牛牙真假的問題,幸災樂禍地笑着說:“苗族人崇敬牛,把牛當作神,戴着牛牙可以獲得神的保佑。你有了這顆牛牙,就獲得了與苗族姑娘談戀愛的資格了。”

我嬉笑着說:“我已經是黎族的女婿了,口袋裏還裝着黎家美女送給我的檳榔,現在再跟苗族姑娘談戀愛會不會出什麼亂子呀?”

導遊小姐一本正經跟我說“你千萬可別拿出那對檳榔,現在你已經戴上了牛牙,如果再拿出黎族姑娘送給你的成親信物,苗族姑娘就會打破你的鼻子,不信的話,你就試試看。”

黎村苗寨的旅遊氛圍不太好,那種生磨死纏、先斬後奏等等掙錢的招數,讓遊客們玩的忐忑不安。不過那一些臉上紋着不同紋路的黎族老婦人,靜靜地坐在自家門廊下織布機跟前,她們臉上那些深深的皺紋,就好像是在向遊客們訴說着她們過去的種種艱辛,她們那種平靜的黑瘦面容,沒有一絲邪念的眼睛,讓我深切地感覺到她們那顆恬靜而豁達的心靈。

黎村和苗寨的風俗迥異。黎村展現的是優雅精細之美,苗寨則表現出一股蠻荒豪放之氣。關於海南島上的黎族與苗族的歷史淵源,那天晚上在三亞的碧海賓館裏,我請教了一個精通民族歷史的導遊先生,他跟我說:“苗族、黎族的祖先,都是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人。炎黃時代的蚩尤各氏族部落,被黃帝、堯、舜、禹、湯以及各個朝代政府的兼併、驅趕,逐漸向西南遷徙,紛紛躲避於崇山峻嶺裏生活。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是3000多年前由大陸遷徙來的原始居民。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從廣西調防到海南島戊邊的苗族士兵撤防後,有一部分人被留了下來,這些士兵的後代就是現在的苗族人。”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是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古稱崖州,四季如夏,鮮花常年盛開,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我們在三亞市裏興致勃勃地遊玩了一天,晚上回到賓館的時候,我的興奮勁還沒下去,進了房間,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筆來寫了一首小詩。

“三面青山一面海,半城漁船半城車。左思右看鹿回頭,三丫三亞故事多。椰子鮮汁育仙女,綠色塵埃養活佛。天涯海角走一遭,人生一世不枉活。”

第二天早上,我們動身到南山寺去觀光。南山寺,這三個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隨口就能說出幾個南山寺來。例如, 福建省漳州市的南山寺、青海省樂都縣的南山寺、山西省臺懷縣的南山寺……這些南山寺都各有千秋,都各有各的特色,可遊覽過之後讓我記住的景物不太多,只有海南島三亞市的這個南山寺,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亞市的南山寺,地處三亞市西南40公里的南山腳下。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給長輩祝壽時所說的“壽比南山”,指的就是這座南山。南山山高五百餘米,形似巨鰲,又若觀音菩薩慈航普渡坐騎之相。山勢迤邐疊翠,祥雲繚繞,面朝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確實是有一派海天佛國的大氣象。

三亞市的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風格的大型寺院,也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築園林、觀光休憩於一體的現代佛教新興寺院。寺內景緻與雕塑相協調,建築與綠化相融合,既規整肅穆,又幽雅清淨。名山、名寺、名僧,閃相輝映,相得益彰。

南山寺寺前海水中的觀音巨型銅像高達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金剛洲上,像體爲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爲金剛臺,金剛臺內是面積平方米的圓通大寶殿。我站在寺廟前的觀海平臺上遠眺,看見幾座大山在遠處的雲霧中若隱若現,那情那景確實是給了我一種“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的美妙感覺。另外,寺廟前,從早上到傍晚,都有很多人在那兒虔誠地祈求觀音保佑什麼,焚燒的嫋嫋香菸,飄來飄去的`就像是朵朵白雲,給人們增添了一番神祕的色彩

南山寺裏的不二法門,是一個大型唐代風格的景點。這裏的每個小品與建築,都體現出佛家的思想精髓,不二理念。不二法門廣場被高大的木棉樹和鮮紅的木棉花所簇擁着,廣場裏的須彌山住着衆多護法天神。我們繞過須彌山,進入圓通經幢往前走了幾步路,就看見了天女散花石刻之後的達摩面壁浮雕,我看到這個達摩浮雕,一時挺激動的,因爲讓我想起了達摩劍法。

南山寺無處不顯示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這裏的確是一處世所罕見的佛教名山勝地。凡是到三亞來旅遊的人,幾乎都要到南山寺進柱香火,吃頓齋飯。南山寺的香火極旺,大殿外的香爐中香菸繚繞,燭火通明。世上雖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說,小乘佛法上也允許教徒吃三淨肉,但南山寺寺廟裏還是遵守着不殺生、不吃葷的古老戒律。南山寺餐廳裏提供的自助齋飯雖然沒有肉,可有些菜製作的又很像是肉食品,挺令人玩味的。

那天中午,我選的第一個菜就是咖喱雞塊。這道菜的配料採用的是一般咖喱雞塊中的土豆,雞塊是採用老豆腐製成的,這道素齋的味道做的讓人們葷素難辨,非常好吃,吃得我滿頭是汗。第二個菜,我選的是食用芥末仙人掌。這道素齋就是把食用仙人掌切成片後配以芥末醬調拌的風味小菜,雖然製作方法簡單,可味道卻是相當不錯,十分清香爽口,特別適合下酒。可惜寺院的餐廳裏不賣酒,也不允許人們在這裏喝酒。儘管我沒撈着在寺院的餐廳裏喝酒,但我的心神還是醉在了南山寺的風景和佛教文化當中了。

前些年,我在一家刊物上閱讀了一篇“海南紀實”的文章。從中讀到這塊風水寶地上的人際關係異常複雜,拜金主義特別厲害,妖魔鬼怪,地痞流氓到處氾濫。那年我在海南島待了十幾天,雖然沒有深入到各個社會階層去調研什麼問題,但心中還是很不以爲然,因爲海南島的社會現實情況並不像那篇“海南紀實”文章中所寫的那麼邪乎,只不過是世界各地,各類各色人物到海島上來淘金,來旅遊的多了一些,他們的思想觀念相對內地的人來說解放一些而已。我在海南島那十幾天當中,眼睛裏所看到的海南島還是挺正面的,社會秩序井井有條,老百姓安居樂業,人際關係挺和諧,人們的精神面貌總體上還是蓬勃向上的。海南島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惠的國家政策,以及天南地北的人才,勤勞善良的海南島老百姓,乘坐着改革開放這輛東風牌的特快列車朝着前方飛奔,速度之快令世人咋舌。以後若是有機會再到海南島去旅遊,我相信自己一定會玩出一種全新的感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