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鳳凰古城散文

不知道是鳳凰古城的大美成就了沈從文的《邊城》,還是沈從文的《邊城》讓鳳凰古城變得更加美輪美奐。但我知道,正是這個邊陲古城,養育了一代大家沈從文和他的那些美麗而憂傷的文字;也正是這本《邊城》,讓整個中國知道了在湘西還有這麼一個大美的鳳凰古城,也讓世界驚羨鳳凰古城這個神奇而秀麗的地方。

遊鳳凰古城散文

“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當可有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一個名爲‘鎮竿’的小點,那裏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裏,安頓下三五千人口……”這就是兩度被提名爲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的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筆下,那個蒙着一層層神祕面紗的鳳凰古城。

初秋季節的一個傍晚,準確地說是晚上八、九點鐘光景,我們終於第一次走近了迷人的鳳凰,零距離地接觸到了這個夢幻般的水鄉古城。當出租車拐過兩條街道,再馳上一座高高的大石橋時,熱情而好客的司機師傅告訴我們說,鳳凰古城到了。此時,激動中的我卻沒有忙着下車,也沒有憑窗遠眺,而是閉目冥想,好讓心目中的鳳凰古城與眼前這個邊陲小城來個完美對接。當真的把自己置身於燈火旖旎、金碧輝煌的鳳凰古城時,我那本已麻木遲鈍的心靈卻被深深的震撼了。

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呵!遠遠望去,好像整個鳳凰古城數以十萬計的霓虹燈繁星般都在同一時間裏點亮,將古城的“山、水、城、人、文”等特點融爲一體,水體兩岸的吊腳樓、古城牆及色彩斑斕的虹橋等建築物統統倒映在水裏,真是嫵媚萬分,美不勝收,令人驚歎不已!難道,這就是詩人郭沫若詩歌中曾經描繪過的那個“天上的街市”…… 我迫不及待地跑下橋,好儘快一點融入到這萬家燈火裏來。可能是爲了充分運用燈光的強弱、冷暖、色調和層次感,不同的建築物則用不同的燈飾來點綴。這些各式各樣的燈飾,彷彿要把夜晚的古城裝扮成儀態萬千的美婦人,正羞怯地對你拋着眉眼……

據考證,鳳凰古城始建於明代末年到清朝康熙時期,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古貌尚存,猶以東門和北門古城樓爲最。城內那些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既風格迥異,又錯落有致,無不彰顯着古城特有的氣質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而白天的鳳凰古城,放眼望去,四周環抱着黛色的羣山,雲蒸霞蔚,令人心曠神怡,一絲古樸而又安寧的氣氛,靜靜的籠罩在小城上空。那條名叫沱江的江水緩緩地穿城而過,給美麗的小城平添了幾分靈氣。 沱江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沱”在苗語裏是蛇的意思,意即沱江像蛇一樣遊走在古城裏。此時,我只想泛舟江上,一邊聽着艄公的號子,一邊欣賞兩岸已有數百年曆史的各式建築,真可謂“江水清冽向東去,漿聲舟影畫中來”,好一派邊陲小城風光。

就是這顆被喻爲“湘西明珠”的古城,卻“小”得讓人可憐,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向古街,青灰色的街道顯得狹長幽深。以這條古街爲中軸線,南北方向連接着數十條小街巷,並以此溝連着整個小城的交通。古街是一條交錯鋪砌的青石板路,兩旁商鋪林立,遊客絡繹不絕,自古以來便是小城最熱鬧的地方。那些色彩斑斕的蠟染織品、風味獨特的地方美食,以及穿着民族服飾的店主的吆喝聲,同時又使古街成爲一條充滿着湘西風情的美麗畫廊。走在古城的石板小街上,城內的明清院落、古代城樓隨處可見,只是歲月的風霜已經在上面留下了明顯的印記。街道不寬,剛好能夠容得下兩擡轎子相向而過,卻十分的規整潔淨。那賣薑糖的、賣銀器的小販的叫賣聲,時不時把我從那遙遠的思緒裏拽回到現實中來。

原來,鳳凰古城美的精髓,便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起。透過典型的徽派建築和苗寨古韻,一種歷史與現實碰撞之後產生的凝重感每每油然而生。

地因人傳,人傑地靈。來鳳凰古城,不去沈從文的故居看看該是一大憾事。趁着旅遊自由活動的機會,我只身來到沈從文先生的故居。幾經周折,終於來到位於古城中營街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前,這個外表看上去與小城其他建築沒有多少區別的院落,便是沈從文先生的故居。前來參觀的人並不如想象中的`多,不免讓人產生一絲淒涼的感覺。四合院是沈從文先生曾任清朝貴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興建的,爲一座普通的平房建築。

我懷着崇敬而虔誠的心情步入四合院。不大的院子共分前後兩進,院子中間有方塊紅石鋪成的天井,兩邊是極普通的廂房。我粗略的數了一下,整個院子共有大小11間房子,包括客廳、臥室、書房等。值得一提的是那馬頭牆裝飾的鰲頭、鏤花的門窗,既不失小巧別緻,又顯得古色古香,整座建築充滿着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特色。1902年12月28日,沈從文先生就誕生在這個四合院裏,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直至1917年,16歲的沈從文去湘西沅水流域漂游求學,才離開自己後來爲之魂牽夢繞的故鄉。在沈從文和其妻子張兆和故物陳列室裏,一張雙人合影的黑白照吸引了我的目光,原來這是沈從文夫婦年輕時的合影照。雖然照片已經有點模糊,仍然可見年輕時的沈從文先生文質彬彬,渾身上下充滿着書生意氣。沈從文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我這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 這個人就是他的妻子張兆和。照片上的張兆和柔美俏麗,顯露出一派大家閨秀的風範。張兆和的父親是當時的安徽富商張吉友,這麼說來,沈夫人還是我的安徽老鄉呢。

離開了這個四合院好久,我還在思忖,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平房建築,怎麼會搖籃般地孕育出了一代文學巨匠沈從文及他的《邊城》?!原來,是湘西玲瓏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鳳凰小城則賦予他柔順多情的個性吧。這位傑出的小說家和歷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過三十多部短篇小說集和六部中長篇小說,成爲少數幾個擁有世界性聲譽的現代中國作家之一。也許這就是沈從文故居之所以能夠成爲鳳凰古城最吸引人眼球人文景觀之一的原因吧。

鳳凰古城裏的居民以苗族爲主。苗族是一個十分好客的民族,有稀客、貴客來到苗寨,往往是主人家請客喝酒吃飯以後,其兄弟、房族、友鄰甚至全寨的人家都會接着請客人來自己家裏吃飯,真可謂“一家客人全寨親”。就是這個邊陲古城,就是這個好客的苗寨,還養育出了包括民國總理、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畫家黃永玉、田興恕、鄭國鴻,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蕭紀美和歌唱家宋祖英等一代代湘西才子才女……

是的,我曾到過滇西古城麗江,那是一種小家碧玉般的美,美得讓人不忍萃讀;我也到過晉南古城平遙,那是一種古樸雄渾的美,美得令人蕩氣迴腸。而大美的邊城,你的美麗,以致於我笨拙粗陋的文字不敢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妄加褻瀆,或者說是早已無能爲力了。這就是鳳凰古城,一個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爲中國最美麗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