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兒時犧湯香經典散文

轉眼又到伏天。那天與朋友們說起記憶中最好吃的食物,我便不由地想起兒時的犧湯來。

猶記兒時犧湯香經典散文

我記得在我十歲左右的時候,每年小麥收割、涼曬、歸倉,小莊稼搶種後,差不多也就進入了伏天,農田的活計相當較少。這時候,村裏擅長殺砍的人(指屠夫)便吆喝一些平日裏管事的、好吃的,挨門逐戶地張羅左鄰右舍登記鬧犧湯。各家各戶也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人員多少登記份數。有人家要便登記兩三份,大部分人家則是登記一份,一爲解解饞、二是相互給個面子,且不能讓別人看低了自己。而小孩則不管這些,一聽說登記犧湯,便高興的手舞足蹈、奔走相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家登記了犧湯。

犧湯其實就是全羊湯。就是把羊肉、羊頭、羊臉、羊骨架以及肝、脾、腎、肺、血一鍋煮。肉熟湯濃後,把肉撈出。然後調好湯,肉切片,加熱後即可食用,調味品爲鹽、胡椒、辣椒麪等,吃的時候加入香菜。

伏天裏喝犧湯是太原南郊及周邊一帶流傳很久的習俗。但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在伏天裏喝犧湯,恐怕誰也說不清楚。於是人們便流下了許多傳說,如祈雨說、抑瘟疫說、治蝗蟲說等等。但不管怎麼說,我覺得其實都是爲之所以千百年來一直流傳的這一習俗找到一種佐證而已。

或許這一習俗和祭祀有關。比如各家各戶分到的是熟肉、肉湯,而不是生肉,就一定是祭祀後分食供品而流傳下來的。但我總覺得流傳這麼久遠,一定還有其民間的因素在裏面。也許在當時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以普通人家一家一戶的.能力宰殺一隻羊食用無疑於天方夜譚。而且從過年後,莊戶人家飯碗中見葷腥的時間幾乎沒有(清明、端午的主要食物均是素食)。勞作了半年的人們這個時候是需要一些葷腥來補充營養和體力的,而祭祀供品分食的習慣正好與民間需求契合,於是便產生了這一獨特的習俗。

各家各戶登記完畢、收妥錢後,這些管事的便根據登記的份數來掂量羊的大小,然後從養羊的人家中挑選重量合適的羯羊,最後定好日子、地點逐戶通知大家。

到那天,小夥伴們便都早早地結伴來到隊部的場子上。大家圍攏在周圍,看着一隻活生生的羊被宰殺、放血、剝皮、切割。年紀稍大點的小夥伴,便過去幫忙遞個盆子盛血、拿個勾子掛肉。

那邊架着的大鍋早已燒着開水,就等這邊切割、清洗妥當。待所有的肉、骨架、內臟都下鍋後,便沒有了看頭。小夥伴們便在周圍玩耍、等待着羊肉出鍋;有心計的便跑回家拿上盆、碗準備排隊領肉。

待肉的香味從鍋裏四溢的時候,小夥伴們便不再玩耍,而是規規矩矩地排起長隊,在盼望和焦急中等待家裏的大人拿來盛肉和湯的器皿。

功夫不大,肉便熟了。那一塊塊不規則的、微微泛紅的、尚冒着熱氣、滴着湯水的肉塊放在案板上,惹得小夥伴們嘰嘰喳喳指點個不停。鍋裏的湯也早已泛起了一層油白,不甘寂寞地散發着香味。管事的這邊在切肉、分肉;排隊的那邊則眼巴巴地瞅着,不時還嚥下幾口唾沫,個子小的還要跑到前邊去張望幾眼,然後回來把看到的情形訴說一番。有些平日裏就調皮的孩子會突然地跑過去從案板上抓一小塊塞嘴裏解饞,引來管事的一陣漫罵和小夥伴們的一通譴責。

各個部位的肉切完後,是要混在一起分的,以保證其公平性。開始分肉了,小夥伴們便又都興奮起來,幫着大人端肉端湯,完全沒有了平時的那種見活計就躲的心態。

案板上的肉逐漸地少了,鍋中的肉湯也快見底。這時候,小夥伴們都嚥着唾沫,樂呵呵地跟在大人身後往家走,期待一頓久違了的葷宴。

分到犧湯的各家各戶吃法是不盡相同的,有的是吃乾飯、有的是喝湯飯,配上添白,節省一點的人家的要分開兩三頓吃。反正一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鍋臺前都散發誘人的羊肉香味,小孩子們這幾天也變得特別能吃,而且也格外地聽話起來,彷彿一頓犧湯讓他們都懂事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