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嗅薔薇抒情散文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是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裏·薩鬆的詩,我是在楊老師的空間裏看到的這句話,從此念念不忘。

細嗅薔薇抒情散文

2016年4月,我乘巴士去杭州。有機會去看望病重的楊小洪老師,內心悸動。巴士在高速路上奔馳,我在回想,生命一頁頁飛速翻過:童年的記憶,青春的往事,爲師路上的一次次迴歸。正當我全身心地投入多重的學術及專業角色時,我遇到了杭師大的楊小洪教授。對於我,相遇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從此與TATEAL學習共同體三年同行。這個共同體給了我力量,使我找到了內在的平衡,懂得了細嗅薔薇。

獲得內心的自由,我在編織一個個新的夢想,我相信這些夢想都將成爲現實。我看到新的世界在向我招手……

與楊老師三年結伴同行,我從未想過能夠堅持如此之久!旅程之初,我們受聘於國培繼教網做河北教師全員網絡培訓,由此開始了教師讀書敘事共同體活動。我們和來自農村一線的教師共聚一堂,聯手探索和創造學習的空間。

回顧這一段歷程,一系列的問題在我心中縈繞:

我們是誰?

我們在這個空間學習到了什麼?

我們作爲個人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

我們如何展示我們的所獲?

對於團隊建設我們有什麼樣的體悟?

於我而言,最讓自己着迷的問題在於:是什麼讓讀書敘事得以持續前行?是跨機構的空間所產生的獨特友誼?還是對話中每一個教師找到的精神家園?抑或是一種教師專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或許是其他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思考的因素。真是不可思議,2015年8-11月滾動推出26期簡報吸引6萬8千教師擴大閱讀。我們經歷了別人沒有經歷過的生命歷程,因而自然產生了一個夢想:我們攜手著述,梳理和理解我們共同體的故事,探討一條不同於主流話語的教師教育和教師專業發展新路。

2017年,在楊老師逝世一週年的時候,我想用敘事的方式,探討教師專業發展中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設想,我們將由此超越網絡共讀的形式,呈現新的存在方式。雖然俗務冗繁,歲月蹉跎,這一設想在內心燃起一團火,生生不息,因爲那是我們的珍愛所在,勇氣所在……

“你不是說你要去杭州嗎?”聽到司機的叫聲,我猛然驚醒,原來在一路舒適的搖晃中,我已悄然入睡,沉浸在自己的夢中……

我匆匆起身,下了車。

路邊的薔薇在向我招手。

記憶閃回到過去……

第一次和楊老師見面,也是薔薇盛開的時候,是在北京八十中。

我去車站接小洪老師。他在預定的地點準時出現,像一股清勁的能量。我本以爲他會滿是疲倦,因爲他剛參加了北美的一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而且每天只睡2、3個小時。此刻,飛機直接降落在北京。

第二天,我們要同臺講座,我主講,他評析。我想與他確認一下稿子,他笑着搖搖頭,說:“我喜歡現場捕捉。”第二天的講座很受歡迎。活動三天,我們除了講座,還組織了一場沙龍和兩場小組敘事,都是即席引領。這在我還是第一次。

楊老師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上的一種少有的兩面性。一方面,他充滿激情,思維敏捷,語言犀利;另一方面,他生活節制,午間需要小憩,夜間11點以前要休息。顯然,他健康方面有些麻煩,他說他曾經得過14年肝病。但他對教育有一種不可遏制的熱情。此次見他,激情飽滿像位年輕人,而且孜孜於教育的意義,心想,健康問題應該已經成爲過去。

兩個晚上,我攜參會的教師一起與楊老師暢談。聽他講美國見聞。我喜歡他那清晰的概要,要點中不乏詳盡的細節,好似剛看罷一場大片歸來,急切與人分享其中的妙處。學者的名字一個個從他的記憶中涌出,其中不少是我所尊敬的國際名人。我驚訝於他的融會貫通,所有的觀察被梳理成一個個主題,躍然於我當時的記錄本上:混沌與複雜系統理論,敘事研究,自述研究,哲學與研究方法,脆弱與責任……他探求的熱情讓我想起了魯迅所說的赤子之心。聽他言說,好似閱讀一篇結構嚴謹的論文,先是理論探討,然後是理想和使命的建構。他就要退休了,跨越退休的邊界,似乎給了他更爲開闊的空間,讓他構思着一幅十年的藍圖。

楊老師讓我驚訝之處,不僅在於他漫漫旅途之後依然活力四射,而且還有他對我的想象力的挑戰。他一邊闡釋着他爲建構教師學習空間的自我承擔,我一邊在想像充滿抱負的各種活動將如何佔滿他的日程並耗盡他的精力。我開始擔心我們的讀書敘事活動,脫口而問:“我們的合作什麼時候開始?”楊老師迴應我一個平和的笑容。“我們要做的不是去主導活動,而是支持年輕教師去追尋和實現長遠的價值訴求……”他溫和地望着我,我內心一陣柔軟。

窗外的薔薇花送來淡淡清香。

我心中,一種敬畏油然而生。這個即將實施的讀書敘事計劃,我揣在心中已經三年了。那是2011年,參加國培班,我厭倦頻頻聽到的口號是“我們需要好的教師和更好的培訓”,我希望教育的各方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真實的生活和工作。我相信我們的敘事研究將能夠爲教師教育帶來一習清風。

是的,我們已經準備就緒,開始我們共同體之旅的知識建構,探求如何通過網絡分享我們的學習經歷和體悟,以鼓勵和激發教育同仁的在思想與心靈上的追求。

是的,我們還將繼續,因爲我們肩負着教育的使命。

是的,什麼也不能阻止夢想的實現,夢想會因爲勇氣而成爲真實。

幾代教育者聚集在一起,雖然心有猛虎,但依然懂得細嗅薔薇。我們在種種承擔中成長。

我們的敘事改變了我們,我們也在改變我們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