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間散文隨筆

城市裏住久了,難免想逃往山中去,看一眼那曲徑幽深處的山水,聽聽草木生長的聲音,偷得浮生半日閒。於是,跑去雪竇山,訪三隱潭。

山水間散文隨筆

初到雪竇山,有松林迎面而來。林間有小道,頗得曲徑通幽之妙處。有山村人從小道下山來,穿了迷彩服,和山林融於一色。我待那人下山後,沒有和同伴打招呼,便沿着小道往上爬,未幾,看到有花盛開於道路兩旁,猶帶露水。此時,天地空曠,山林寂靜,花自開,我自行,空氣清新溼潤,雜有草木清芬,自有一番遠離世俗的禪意。

待得夥伴聚齊,去尋上隱潭。耳邊流水聲不絕,卻不知其源何在。又行不過數百步,遇見一座橋,橋名龍鳳,左邊流水在巨石上鋪展開來,一眼望去,如鳳凰展翅;右邊流水垂直而下,水流湍急,恰似飛龍。如此風景,倒也頗與橋名契合。

繼續行,偶遇瀑布一掛。水從山石間瀉下,很有《紅樓夢》中“瀉玉”二字的味道。而且,水從山岩滲出,所以山道兩側巨石很是溼潤,彷彿出浴。又因爲最近幾日降溫,有冰凌倒懸,日光之下,晶瑩剔透,很能吸引過往人的眼。

到了上隱潭,潭水清澈澄淨,彷彿碧玉,潭底石子,清晰可見。潭水上方有兩米左右瀑布,水花飛濺,在日光照耀下,形成了一道彩虹。站在潭邊,有水汽撲面而來,涼涼的,潤溼髮梢眉眼。此山,此景,此潭,此虹,怎能不讓人忘卻世俗煩擾,心境空靈,沉醉山水間。

過了上隱潭,有一段木製山道,再往前走,沿途多怪石,其狀甚嶙峋。有泉水從石間流下,嘩啦啦濺起雪沫乳花,讓人好想舀一瓢回家煮茶。幻想着,在夜寒風重的光陰裏,窗子外細細飄着雪花,小火爐內木柴噼裏啪啦,手裏拿着暖暖的紫砂,兩人對坐翻書不說話,此情此景,安靜得像幅水墨畫???

?等走到了中隱潭,潭水澄澈凝碧,清涼涼,寒幽幽。潭邊有條瀑布,飛流而下濺起朵朵小水花,聲音激越,堪比俞伯牙的琴聲。潭水旁邊臥着一塊大石頭,石上刻着梅堯臣的詩句,“山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再走幾步有亭忘了叫個啥,亭邊對聯寫得風雅,字跡飄逸卻不大認得。亭角有株梅花,孤零零卻也開得瀟灑。倘若亭中再多一張石桌兩張石凳該多好,隱居此山中,吟風弄月聽瀑聲,一局下到日頭西下,腹內空響再回家,妻子早已溫了酒,煮了茶,聞着飯香哪還管捱了幾句罵。不做梅妻鶴子也瀟灑。

一路行來,沿途的山道皆是木製,便連扶梯,也用水泥砌成了樹枝的形狀,還不忘勾畫幾筆,算作年輪。倘若不用手觸摸時,有石質的冰涼,還真是很難分辨出來。繼續走不遠,在山泉旁邊,也有一塊大石頭,大小正適合一人躺臥,我在心底碎碎想,在陽光正好的夏季,一個人躺在大石頭上睡午覺,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水喝,餓了就去採幾個野果,想來,也是一樁妙事。

在山中,有不知名老樹,因爲人們的虔誠,有了神性,衍生出許多傳說。樹枝上,系滿了許願的紅布條:張家求父母安康,李家求兒孫滿堂,你求官運亨通,我求財源廣進,還有那些癡情小兒女,求一段段姻緣。老樹靜靜地站着不說話,古往今來的心願,它都聽着。求諸於神,或許會讓那些無神論者恥笑一句“愚昧”,卻表達了人們心底,最樸素的願望,以及情感的寄託。

再走不遠,就是著名的鴛鴦瀑了。鴛鴦瀑在山上掛,底下水潭是龍女的家。潭邊石碑刻着神話:南海小龍女,東海俏青龍,雖然情深意篤,卻惹了天妒,坎坷辛苦,歷盡磨難終得以相守,最後化作了形影相對的兩條瀑布,從此相對不分離。更有南宋樓鑰有詩留下,“中有臥龍君勿狎,有時平地起風雷”。

鴛鴦瀑前有座鴛鴦橋,據說,若是和喜歡的人牽手從橋上走過,向着龍女虔誠地把願許下,所有的愛情都會開花。從此以後,不論海角還是天涯,都能不離不棄共華髮。五十年後若是再執手回到橋上過,說不定還可以做客龍女家,留一段神仙眷侶的佳話。

過了鴛鴦潭,不遠處有一道索橋。我在索橋上小心走,那索橋只是搖啊搖,也不知能否搖到外婆橋,搖回遠去的街角。那時的外婆未老我還小,老故事講了一堆還嫌少;那時的螢火蟲到處飄啊飄,一盞盞小燈籠照亮村外道;那時的星星夜深不睡覺,跑到孩子們夢裏瞧一瞧。那時候的一切都還很美好,如今卻都成了時光深處的記號,只能追憶了。

過了索橋繼續走,兩邊山岩上爬滿綠苔蘚,也不知積了多少年。山間空氣溼潤清爽,那些苔蘚更添幾分草木清芬。慢慢向前走,不知何人路上搭了一段窄窄的花架。竹爲骨,黃黃的楓葉綴滿路。花架中央墜着小風鈴,山風拂過,清脆的聲響比佩環相撞還悠揚,有竹筒懸於花架下,不知裏面裝了什麼。有蝴蝶停在竹筒邊,我問蝶兒竹筒裏裝了哪家姑娘的心事,蝴蝶不說話。也或許是在低低說着話兒,只是我非莊周聽不懂它。

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千丈巖瀑布了。與這道大瀑布相比,沿途所遇的那些小瀑布,都已經很難再稱之爲瀑布了。一道瀑布如玉帶從天而降,很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瀑布撞擊山石,其聲如震,瀑布下是一個小潭,這點倒是和先前所遇相像。只是,前面遇到的`那些水潭,都是澄碧如鏡,此處卻由於水花飛濺,多了幾分動態美,如流動的翡翠一般。而空中的水花,更是仿若飛雪,落於寒潭。此處陽光甚好,自然也少不了彩虹了。只見一座虹橋橫貫整條瀑布,盡頭卻是在那寒潭之中。彷彿沿着這座橋,就可以通往水潭之下的龍宮,給人無限遐想。

在千丈巖瀑布旁,有一座橋,蔣命名爲“仰止橋”,據傳是由於蔣先生自橋上觀瀑布,很有高山仰止的感覺,所以名之。

過了千丈巖不遠處,便是妙高臺。只是兩者之間有一天塹,我和衆友乘了索道,才最終抵達這一蔣曾經辦公的地點。站在妙高臺上,羣山飛瀑,盡收眼底,更有蔣先生爲了觀千丈巖瀑布所建的飛雪亭。妙高臺上,飛雪亭、乳泉亭、歸雲亭、晏坐亭,諸亭彙集,加之亭上對聯,各得其妙。

下了妙高臺,天色已晚,爲了要趕車,雖然還有衆多景點沒有拜訪過,卻也不得不下山了。

下山也有很多妙處難與君說的景色。那些山水自不用說,單單只是那些蔥蘢的樹木,就讓人心情愉悅。下山的石階數不清多少級,兩邊是同樣望不到頂的古樹。我在石階上一個個跳着走,像沒長大的孩子一樣自由。偶爾跑到哪棵樹的旁邊,偷偷找個樹洞,說幾句話兒。不知不覺,已經到了路盡頭。

我在心底細細想,倘若能夠長醉山水間,浮名浮利全不管,從此,看山,看水,看草木,看藍天白雲,也看淳樸清澈的自己,該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