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詩詞鑑賞

《江城子》詩詞鑑賞1

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詩詞鑑賞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請找出這首詞中描寫出獵場景的句子。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2分)

表達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3、 江城子是這首詞的_______,密州出獵是這首詞的____________。

詞牌名 題目

4、請寫出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蘊含的情感。

定將把弓拉得如圓月一樣去參加戰鬥,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達了作者要報效祖國,抵禦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5、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一句,運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達了作者希望朝廷能派人來赦免他的罪名,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用典的作用是:委婉含蓄。

6、詞中典故出自《史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意思?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詞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7、從表達方式上看,詞的上闋重在_________;下闋重在_______。

敘事(描寫)、抒情

8、詞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什麼意思?

表達自己報效國家、禦敵建功的愛國情懷。

9、本詞上闕寫景,描寫了__________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闕言志,抒寫了詞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壯志。(2分)

密州出獵(或:出城打獵出獵 打獵 狩獵 )(1分) 渴望報效國家(或:渴望建功立業)

10、詞的上片突出觀獵盛況的一個詞是________。(1分)

傾城

11、用你自己的話,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場面。

隨從出獵的武士個個戴着錦帽,穿着華貴的貂皮獵裝,縱馬馳騁,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陣疾風驟雨,從地勢平緩的山岡上席捲而過。

12、詞中鬢微霜,又何妨表達了詞人什麼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麼?

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仍能躍馬疆場,迎擊來犯之敵。

11、老夫聊發少年狂中一個聊字,則表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欲爲國盡力而不得的激憤

13、這首詞用一個________字貫穿始終,顯得胸襟磊落,壯懷激越,具有一種陽剛之美,實屬________派詞篇的典範。上片表現詞人________之狂;下片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________,抒發了________。

狂豪放舉止神態胸懷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

14.下面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本詞描繪冬獵盛況,上闋寫出獵場面,極其壯觀使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下闋向朝廷請戰,豪情壯志躍然紙上。

B.寫作此詞時,作者剛剛四十歲,而詞中自稱老夫,顯然有時不我待、功業未就的遲暮之感。

C.詞中運用馮唐持節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來赦免他的罪名,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

D.季羨林說:蘇軾是中國文學史和藝術史上最全面的偉大天才。蘇軾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詞的創作上,他擺脫了婉約派的傳統,創豪放詞派,與辛棄疾並稱。

15.請你自選角度,對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點賞析。

答:角度一:描繪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邁;角度二:抒寫作者的愛國思想和豪情壯志;角度三:運用修辭。比喻,雕弓如滿月,生動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決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邊防重點。(任選個角度,內容具體,表述明確即可;從其他角度賞析,合理亦可。)

《江城子》詩詞鑑賞2

【年代】:

【作者】:

盧祖皋

【內容】:

畫樓簾暮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 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 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着娉婷。

年華空自感漂零,擁春醒,對誰醒? 天闊雲閒,無處覓簫聲。 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作者】:

盧祖皋(1170?—1225?)字申之,又字次夔,號蒲江,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寧宗慶元五年(1199)進士。嘉定時,歷任祕書省正字、校書郎、著作郎、將作少監等,嘉定十六年(1223)官至權直學士院。其詞細緻淡雅;文句工巧,近姜夔,不及姜詞剛勁;華美婉約,學晏幾道,不似晏詞沉鬱。有《蒲江詞》。

【註釋】:

著:遇見。 娉婷:指美人、歌女。 覓簫聲:尋找弄玉(秦穆公之女)那樣的佳人。弄玉及其夫婿均善吹簫,故云。

【賞析】:

此詞傷春惜往,“飄零”之感貫穿全詞,身世之悲亦融入其中,情真意切,讀之悽然。

《江城子》詩詞鑑賞3

【年代】:

【作者】:歐陽炯——《江城子》

【內容】: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臺上月,

如西子鏡,照江城。

【作者】:

歐陽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後蜀任職爲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後,授爲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於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註釋】:

金陵:今江蘇南京。

落霞:晚霞。

六代:指吳、東晉、宋、齊、樑、陳六朝,均建都於金陵。

暗逐逝波聲:默默地隨江水東流的聲音消逝了。

姑蘇臺: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春秋時吳王闔廬所築。夫差於臺上立春宵宮,爲長夜之飲。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

江城:指金陵,古屬吳地。

【賞析】

此詞是五代詞中寫懷古題材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與詞人眼見古都興衰而慨然興嘆的悲涼情感,形象地描繪並抒寫出來。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詞感情色彩極濃,寫景抒情,真切動人,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歐陽炯)爲《花間》裏堪繼溫、韋之後的一個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本詞寫景與抒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全詞情景交融,可謂天衣無縫。

《大雅集》卷一陳廷焯雲:於伊鬱中饒蘊藉。

《栩莊漫記》:此詞妙處在“如西子鏡”一句,橫空牽入,遂爾推陳出新。

《江城子》詩詞鑑賞4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古詩簡介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由秦觀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愁情詞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由春愁、離恨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彷彿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將愁恨之淚化作春江,尤末句,其卻仍“流不盡,許多愁”!極盡誇張之能事。此詞爲少遊前期的暮春別恨之作。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爲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進一步抒發愁情別恨。

註釋

西城的楊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離別時的憂傷,眼淚很難收回。還記得當年你爲我拴着歸來的小舟。綠色的原野,紅色的橋,是我們當時離別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獨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爲少年時停留,離別的苦恨,何時纔到頭?飄飛的柳絮,落花滿地的時候我登上樓臺。即使江水都化作淚水,也流不盡,依然有愁苦在心頭。

賞析/鑑賞

首句“西城楊柳弄春柔”貌似純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爲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於無意中。“楊柳弄春柔”的結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裏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生。那時候,一對有情人,就踏過紅色的板橋,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這兒話別。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達的惆悵是深長的。

過片“韶華不爲少年留”是因爲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節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

此詞寫柳,妙“弄春柔”一語,筆意入微,妥貼自然,把擬人手法於無意中出之,化無情之柳爲多情之物;此詞寫愁,妙引而不發,語氣微婉,最後由景觸發一個巧妙的比喻:清淚、流水和離恨融匯成一股情感流,言盡而情不盡。

《江城子》詩詞鑑賞5

  古詩原文

畫樓簾幕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

年華空自感飄零。擁春酲。對誰醒。天闊雲間,無處覓簫聲。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譯文翻譯

畫樓上捲起了幕簾,展開一片新晴,清晨的寒意很輕微,我掩緊銀白色的屏風。墜落的一片片花瓣飄來淡淡的清香,天天都令人產生愁情。暗暗地計算着十年間西湖上往返行程,有幾次能遇着美麗姑娘的鐘情,能與佳人幽歡盡興。

我徙然感到韶華易逝,容華凋零,終日在春酒中留連光景。沒有知心的人可以交談,對誰人也用不着清醒。天大地大,無處可以再次尋找那悠揚歡樂的簫聲。即使也跟年輕時那樣買花攜酒,但是卻完全沒有了當時的那種心情。

  註釋解釋

江城子:詞牌名。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爲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

畫樓:雕飾華麗的樓房。

銀屏:鑲銀的屏風。

娉婷( pīng tíng):姿態美好貌。這裏借指美人。東坡詞:“如有意,慕娉婷。”

酲(chéng):醉酒。

  創作背景

詞是作者在臨安時寫的一首傷春怨別,感嘆飄零的作品。以一個“愁”字貫穿全詞,委婉低徊,以情致勝。作者在抒寫感傷時跌宕起伏,年華易老,韶華易逝而舊夢難再的孤寂落寞心情。

  詩文賞析

晏幾道在《臨江仙》的開頭寫“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是以“簾幕低垂”的陰暗景色來襯托“去年春恨卻來時”的陰暗心情的。盧祖皋這首《江城子》的開頭寫“畫樓簾幕卷新晴”,則是以“新晴”的明朗景色來反襯他“日日喚愁生”的沉悶心緒。“新晴”中的“新”字,與雨過天青,空氣清鮮,陽光灑照的光明景色突現出來了,氣氛是開朗的。一個“卷”字,更富浪漫色彩,和王勃“珠簾暮卷西山雨”中的“卷”字用得一樣靈活。“畫樓簾幕”把“新晴”“卷”進來,室內就是一片明朗的氣氛了。主人索性把白色如銀的屏風也收起來,好讓和煦到陽光照徹樓房。但這一來,曉來的寒意卻又輕輕地襲來了。“掩銀屏,曉寒輕”這一句記的是平常的行動與感覺,但暗含着個情感的過渡:“新晴”原有暖意,給人歡快之感,而這裏卻注入個“寒輕”。這還是室內的感覺。到下句寫到室外了,是“墜粉飄香”,這對“新晴”好景來說,真是大煞風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原來風雨過後,梨花落,杏花飛,花事闌珊,春色漸老。而對如此景況,多情的詞人能不產生傷春遲暮之感?於是,“日日喚愁生”就很自然的了,這句明點出個“愁”字,由景入情。這種傷春遲暮的愁情,與“新晴”的氣氛是不調協的,故說首句是以樂景反襯愁情;而與“寒輕”的氣氛接近,故說“掩銀屏,曉寒輕”是個過渡句。“愁”的內容是什麼?下文就作了註腳。“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暗數”,富含低徊自憐之情韻,“十年”表時間之長。多少年來在美麗如畫的西湖路上,能有幾次與心上人共度良辰呢!這裏以問句出,表達了心口自問,纏綿,悱惻之意緒。整個上片,分三層寫,主要是觸景生情,傷春怨別。

過片開頭“年華空自感飄零”一句,緊承上片的“愁”字來開拓更深的意境。一個“空”字,有虛度之意,似錦年華能幾日?四處飄零,仕途艱險,情場多折,能不“愁”麼?在這種愁思纏綿的熬煎下,如何打發時光?只好“日日花前常病酒”,“擁春醒”吧!希望醉中忘卻煩惱,但總有酒醒的時候呀,又如何?“對誰醒”是“醒對誰”的倒裝,灑醒過來對誰傾訴心曲呢?“人闊雲閒,無處覓簫聲”,這裏化用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詩意。“天闊雲閒”,既寫實,又寫虛,既寫莽莽穹蒼,也寫悠悠別緒。可謂情景交融,意境深遠。這裏設問設答,表達了深沉的別離與飄泊交織之苦。結尾道:“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人老了,飽經滄桑,已無年少時那種尋歡作樂的閒情了!這結語不盡惆悵之情迴盪紙上。整個下片也分三層,主要是撫今憶昔,感嘆飄零。

全詞委婉低徊,沉鬱深厚,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一個“愁”字貫串全篇,而又是通過具體細緻的心理變化的描寫來逐步開拓“愁”境的。結尾有言已盡而意無窮的韻致,把讀者帶入這不盡惆悵的意境中;忍不住與作者同聲一嘆。

《江城子》詩詞鑑賞6

  江城子 密州出獵

上闋着力描寫出獵的陣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狂”字是核心,雖是聊發,卻緣自真實。蘇軾外任或謫居時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況。如《十拍子》:“強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他寫這首詞時節三十八歲,卻自稱老夫,此中意味,需要特別體會。

“爲報”句寫出太守與人民的親切關係和頗爲自負的豪情。

下闋抒寫爲國效力的願望。從熙寧三年到七年,遼和西夏數次南侵,北宋政府割地賠銀,喪權辱國,令許多尚氣節之士義憤難平。故蘇軾借出獵的豪興,將深隱心中的夙願和盤托出,其狂字下面潛涵的赤誠令人肅然起敬。

詞中一連串表現動態的詞如發、牽、擎、卷、射、挽、望等,也十分生動形象。

[賞析]

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宋朝的主要邊患是遼和西夏,雖訂立過屈辱的和約,可是軍事上的威脅還是很嚴重的。這首詞前段寫打獵的場面有聲有色。後段從打獵引申到“天狼”,表現出作者抗擊敵人的壯志和決心。全篇的氣概都很豪邁,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把詞中歷來香豔的吳儂軟語,變成可報國立功的黃鐘之音,拓展了詞的表現範圍,提高了詞的意境。

這首詞作於熙寧八年(1075年)冬。蘇軾詞風於密州時期正式形成,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蘇軾對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頗爲自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爲節,頗壯觀也。”蘇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蘇軾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歷來勤政愛民,每至一處,都頗有政績,爲百姓所擁戴。密州時期,他的生活依舊是寂寞和失意的,鬱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這首詞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自稱“老夫” ,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透視出、流露出內心鬱積的情緒。他左手牽黃狗,右手擎獵鷹,頭戴錦繡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千騎卷平岡”,一“卷”字,突現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愛戴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太守倍受鼓舞,氣衝斗牛,爲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上闋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表現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下闋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儘管“老夫”老矣,鬢髮斑白,又有什麼關係!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時代,國力不振,國勢羸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蘇軾由出獵聯想到國事,聯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下闋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天風海雨逼人”。詞中表現了作者的胸襟見識,情感興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態橫生,“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成爲歷史彌珍的名篇。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

詞的上片記敘此次出獵的情況。蘇軾此時38歲便自稱“老夫”,頗有悱惻意味。開頭說老夫本不該狂,而自己卻要聊且發發少年人的豪情狂態。左手牽着黃犬,右臂架着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衆多的隨從,縱馬狂奔,飛快地越過小山岡。說明這是一次裝備齊全,人數衆多的熱熱鬧鬧的狩獵。“卷平岡”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下面一層寫作者爲回報人們傾城而出來觀看太守狩獵的盛情,他要像當年的孫權那樣親自挽弓馬前射虎。孫郎即孫權,《三國志》記載在一次出行中,孫權的坐騎爲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打死了老虎。這就在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獵的羣衆場面後,又特別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的少年狂氣。

下片以抒情爲主,寫作者酒酣之後胸寬膽壯,兩鬢出現了一點白髮又有什麼關係呢!作者並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立功業。這裏作者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爲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了魏尚。這裏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說什麼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最後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爲國禦敵立功的壯志,說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掠”的',這裏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蘇軾在結句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

這首詞從題材、情感到藝術形象、語言風格都是粗獷、豪放的。與溫庭筠的《望江南》格調截然不同。寫此詞後,蘇軾曾寫信給朋友說這首詞“雖無柳七郎(柳永)風味,亦自是一家”(《與鮮于子駿簡》),可見當時的作者已意識到詞應有兩種不同的風格,蘇軾在他的一些詞作中便是自覺地實踐着自己的風格。

《江城子》詩詞鑑賞7

蘇軾因此詞有別於“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爲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爲節,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爲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爲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後,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髮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爲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爲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江城子》詩詞鑑賞8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爲少年留。

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秦觀詞作鑑賞

此爲少遊前期的暮春別恨之作。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爲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進一步抒發愁情別恨。

首句西城楊柳弄春柔貌似純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爲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於無意中。楊柳弄春柔的結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裏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生。那時候,一對有情人,就踏過紅色的板橋,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這兒話別。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達的惆悵是深長的。

過片韶華不爲少年留是因爲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節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

《江城子》詩詞鑑賞9

【翻譯】

西城楊柳弄春柔, 西城的楊柳輕輕的逗弄着春天,

動離憂,淚難收。 這勾起我離別憂愁,止不住熱淚盈眶。

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還記得你深情地爲我栓歸來的小舟,還有那

碧野朱橋當日事, 綠色的原野紅色的小橋,我們當年離別的情形;

人不見,水空流。 如今你不見,只見水空流。

韶華不爲少年留。 美好的青春不爲少年停留。

恨悠悠,幾時休? 悠悠離別恨,何時是個頭?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柳絮飛舞,落花滿地的時節我登上樓。

便作春江都是淚, 即便春江水都是淚水,

流不盡,許多愁。 也流不盡我心中的憂愁。

【賞析】

此爲少遊前期的暮春別恨之作。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爲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進一步抒發愁情別恨。

首句“西城楊柳弄春柔”貌似純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爲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於無意中。“楊柳弄春柔”的結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裏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生。那時候,一對有情人,就踏過紅色的板橋,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這兒話別。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達的惆悵是深長的。

過片“韶華不爲少年留”是因爲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節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