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有這樣一句話:“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更多的是通過平時細小的言行舉止體現的。大部分學生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品行、乃至行爲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等,並在教師的一顰一笑中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教師舉手投足時得到鼓勵。

大二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羣堆裏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爲進行教育。“剛纔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爲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說看到了,並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爲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爲,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爲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裏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爲一種習慣心理,成爲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爲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晨間活動在進行戶外遊戲時,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特特把順之給撞倒了。特特不以爲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知道特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爲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爲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係了。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了他,並伸手將順之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着一邊問:“你爲什麼哭呀?”順之說:“疼。”“特特跟你說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順之不解地答道。聽了順之的話,我問特特:“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特特低頭說:“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麼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說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順之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裏還說着“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纔哭得很厲害的順之,竟然不哭了,嘴裏還說着:“沒關係,我不疼了。”看見特特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着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順之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

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後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看着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爲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

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他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但都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個孩子令我頭疼,但一直沒找到好的辦法令他改變。

有一天,我看見電風扇上很髒,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夠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裏心裏怦怦直跳,生怕摔下來,心裏這樣想就更緊張了雙腿也顫抖起來,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頭一看是欣欣兩隻小手使勁的扶着椅子,那股認真勁真讓人感動,我想想平時對他那麼兇,可孩子呢我眼睛溼潤了。

我下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說:“欣欣,你真懂事,老師謝謝你了”,並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也許以前從沒這樣誇過他,他臉騰地一下紅了,轉身走了。

從那以後,奇蹟出現了,上課欣欣聽話了,偶爾也犯小錯誤,但一觸到我讚許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動時,他也特別喜歡和我在一起,邀請我做遊戲,從他那帶着稚氣的臉上我看得出他的內心充滿了激動和自信。

老師不經意的表揚,對孩子來說太珍貴了,也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蹟!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3

這次泥工活動,我破例爲大班孩子們準備了粘土,當我課前在準備和泥時,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圍在了我身邊。一個、兩個、三個……泥團擺在了地上。甜甜發話了:“老師,您要幹什麼?”我說:“你們猜猜看。”大多數孩子說不知道,行行小兄弟姐妹說:“是爲咱們準備的嗎?”我誇獎:“你真聰明,願意玩嗎?”孩子們在一旁拍着手說:“願意!”當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入獲得寶拿着心愛的泥團,學着老師的樣貌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我做起了小時候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個之後一個響起來,“耶”東胡同,西衚衕,都來給我補補丁,這時你給我補,我給你補……。之後,啓發孩子做一件自我鍾愛的物品,一會兒功夫,飛機、汽車、房子、各種動物、餐具等等展顯在面前。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泥塑展示,當讓孩子們把作品擺在泥工區時,浩浩小兄弟姐妹說:“老師,什麼時候再玩?”婷婷懇求說:“老師,再玩會兒吧?”……。我無奈的告訴他們:“以後泥工活動,咱們繼續玩泥巴,好嗎?”看到孩子們那歡呼雀躍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透過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資源和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不但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而且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夏天雨過天晴後出現的美麗的彩虹往往會成爲孩子們議論的焦點。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的形狀,再引導觀察彩虹的顏色,教給幼兒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名稱。還能夠巧妙地引導幼兒討論彩虹構成和消失的原因等。對這種隨機教育,幼兒很感興趣,參加的用心性也高。

教師可在彩虹消失後延續教育過程,如帶領幼兒面向太陽用口噴水,觀察出現的小小彩虹,進一步鞏固所掌握的知識。再如,當孩子們一時對某一小動物如七星瓢蟲等產生興趣,自發地圍在一齊議論不停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對一些知識性的問題暫不告訴正確答案,而是讓幼兒把小動物帶回自然角,繼續觀察,老師可透過查找有關的資料。發動幼兒回家問家長,使幼兒掌握的知識更規範、正確、豐富。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4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裏。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夥伴,因爲他身患殘疾,不僅一隻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爲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帶着他,牽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於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5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我也發現現在的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是越來越弱了,從早上上班到下班,一天之中會接到無數告狀的聲音。

每天從早操結束,我的耳邊就不停的出現孩子們的告狀聲:“老師,韋佳寶打我。”“老師,孫炎有卡片。”“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起初,我們的處理方法是:不斷地詢問,調解。“佳寶,你不能打人,欺負小朋友是不對的,跟他說對不起”,“孫炎,你再拿卡片來老師就交下了······”可是,我們的口乾舌燥並沒有換來安寧,每天依然告狀聲不斷。

於是我改變對待告狀的態度和方法,引導孩子自己處理同伴間的衝突,杜絕他們小題大做,張口就告狀的不良習慣。也爲他們解釋了“告狀”一詞的真正含義,讓他們明白並不是所有的告狀都是好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現在班上告狀的聲音明顯減少了,孩子們能主動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其實有時孩子的行爲都是成人的處理不當造成的,成人也應該進行不斷的反思。

精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6

劉平是我們班的“小公主”,不僅長得乾淨漂亮,而且聰明懂事,深得老師們的喜愛,特別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髮,每當看到她的頭髮亂了我就給她梳梳,並給她紮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老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髮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爲什麼不梳頭髮?”寧寧說:“老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爲什麼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間我竟不知說什麼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己的頭髮,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於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髮,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我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我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