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的味道散文範文

1.

鄉音的味道散文範文

鄉音不僅是一種地域屏障,更像一種情感密碼,它如一個無形的守護神,站立在通往內心世界的必經路口,不讓外來者輕易進入。

當我們無法破譯聲音的障礙時,內心是焦急的,交流是受阻的,表情是無奈的。可是在獨處平靜之後,又會認可這種阻礙,進一步親近自己的母語。在熟悉的腔調裏不僅感到親切和溫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還傳遞了一種情感的味道,一種血脈的熱度,一種地域的認同。我們可以共用一種文字,但無法接受同一種口音,一個世界如果只存在一種口音,那麼將使語言變得寡淡無味,說笑成爲一碗白水,讓生活失去繽紛的色彩,使聽覺找不到悠長的韻味。

多年前,我初到廣東,上班不到十天,領導安排我到村裏去參加一個座談會,並且吩咐我要做好會議記錄。爲了儘量把領導安排的工作做好,我第一個來到會場,爲了便於記錄,特地找了一個比較理想的位置。打開筆記本、拿出寫慣了的鋼筆,就像老農扶起了犁耙,也像戰士緊握着鋼槍,就等會議開始,領導就坐。

會議準時開始,主持人一口粵語(白話),我當時大吃一驚。初來乍到,我一頭霧水,茫然四顧,只見領導的嘴巴在一張一合,卻不知所云。手裏的筆緊緊地捏着,始終無法落下。接着是各村、各部門代表發言,個個都是一口白話,更要命的是他們語速一個比一個快,流暢得幾乎中間沒有停頓,就像廚師切菜的刀子,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開了一個上午的會,我彷彿置身幻境,如墜雲霧,聽他們鼓掌、聽他們言笑,而我卻成了廣福寺裏的泥塑,置身會場,而形如天外,沒有一丁點兒會議的感覺。因爲語言的屏障,我被完全排斥在這個場域之外,那一刻,我感到會場離我竟然是那麼遙遠,遠得把我拋到了九霄雲外。語言的隔離將像屏蔽的信號,3個小時的會程,讓我飽受了一場煉獄般的煎熬。身處異地,面對一種完全陌生的語境,我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鄉音,什麼叫鄉愁!那是無法破譯和化解的魔力,是一種難以逾越的情感堤壩。

會開完了,人們從身邊的水果籃裏拿只香蕉,或拿只蘋果,從容地步出會場,而我卻渾渾噩噩,如墜雲霧之中,很久才返回到現實當中來。剛纔的一切,就像一個夢境。我呆呆地坐在人去樓空的'會議室裏,低頭看着手裏的記錄本,稀稀拉拉,就像一片歉收的莊稼地,找不到幾粒飽滿的稻穀和麥粒。我以音譯的方式勉強記下了百十來個字,就像佛教晦澀難懂的經文,互不連貫,深奧奇異得無法理解。回來的路上,領導見我目光遊離,知道我沒有把會議記錄做好,於是要求我儘快學會白話。他說你不會講,至少要先學會聽。我感到這話頗有道理,生存在這個地域環境中,只有你去適應環境,而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你,可是對於沒有一點粵語基礎,語言感悟力又忒差的我來說,想在短期內聽懂這音調奇特的白話,似乎比登天還難。

2.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我國的方言有着無比深厚文化積澱。千百年來,經歷了多少王朝的更迭,歷史的興衰,但是居於窮鄉僻壤,野草一樣的鄉音依然在頑強存活,蓬勃生長。

追溯歷史,從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掘的刻劃符號,距今已有8000多年曆史,隨着社會發展,符號逐漸演變成了音義豐富的漢字,實現了文字統一。可是在更小範圍內生存的鄉音方言,卻堅韌地延續至今,從沒有一種什麼力量能將它輕易地抑制和剿滅,鄉音帶着永久的生命奇蹟和特立獨行的傲骨,在血脈間蜿蜒流淌。

語言的產生肯定早於文字,因爲方言中有許多詞語是無法用文字書寫的,它歷久而彌新,散發着一個宗族部落的原始氣息;它帶着祖父祖母的牽掛,它帶着父親母親的呼喚,這一種最原始的標本,它流淌着生命的體溫和熱度。我國幅員遼闊,從大的地域上劃分漢語有七大方言:首先是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流通在我國中原、東北、西北和西南的廣大地區。而北方方言還可以細分爲四大次方言。一是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二是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三是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四是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接下來是吳方言,即江浙話,分佈在江蘇省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話以上海話爲主要代表。第三是贛方言,即江西話,分佈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東部以及湖北省的東南部。江西話以南昌話爲主要代表。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話,分佈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話以長沙話爲主要代表(舊時以雙峯話爲代表)。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客家話分佈零散,比較集中的地區有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南部以及與湖北、廣東、福建接壤的地區,四川、廣西和臺灣等地。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中有很多說客家話的。客家話以梅州話爲主要代表。第六是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分佈在廣東省大部、廣西自治區的東南部,以及港澳地區和北美華人社區。粵方言以廣州話爲主要代表。第七是閩方言,即閩語,分佈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和西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臺灣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閩方言在東南亞華人社區流行很廣。閩方言內部分歧很大,大概來說,閩南片以廈門話爲代表,閩東片以福州話爲代表,閩北片以建甌話爲代表,閩中片以永安話爲代表,莆田仙遊片以莆田話爲代表。

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話分佈最廣,其分佈地域大約佔全國面積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佔漢語人口的70%左右,其餘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總和大約只佔漢語人口的30%。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主要差異是語音,語音的主要差異是每個聲調的調值不同。調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區分北方方言各地差異的主要標誌之一。

我不知道歐美一些英語和拉丁語系國家有沒有讓人聽不懂的方言鄉音,對於咱們來說,鄉音就像植物一樣豐富,莊稼一樣茂盛。十里不同音那隻適合形容北方語系,在贛西北老家,一個彈丸之地的小村子竟有兩種口音,而且彼此之間相去甚遠,天長日久,從不同化,你堅持說你的,我堅持說我的,相互間都能聽懂,但決不效仿。像這樣的現象,誰敢說鄉音不是與血脈親情相連的?如果鄉音真的脫離了血脈,怎麼能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有一位作家寫道:在一場會議中,我們能輕易感覺到城鄉的差異,用方言開會的是鄉村,用普通話開會的是城市。但在白話(粵語)地區,這話不一定準確,因爲在衆多的方言中,白話是自成體系的一種特殊方言,作爲廣東普通話,在“珠三角”及港澳地區暢通無阻,在本省衆多的方言中,保持着至高無尚的地位,它的生命力、它的影響力具有強大覆蓋性與遮蔽功能,不是說它有專設的粵語電視臺、粵語歌曲、粵語影視劇,而是它從不受普通話(所有外來語系)的影響,就像一個自然物種,一直保持着它原生態特徵,保留它特定的語境和豐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幾年前廣州因有人提出推廣普通話,廢除粵語的口號,結果招來了十幾萬人的遊行,而且遊行活動波及到了香港,引發成國內外關注的事件。遊行人員大喊:“廣州永不淪陷,粵語依然堅挺。”廣州粵語事件充分說明了一種根深蒂固、骨肉相連的鄉音情結。

3.

鄉音能營造那種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境界。那隨意自得,眉飛色舞的嬉笑怒罵,是一種情感的盛宴,讓我猛然感悟到,鄉音就是一種情感的密碼,它承載着是一種古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基因,無論相隔千山萬水,一句話便可將心底的鄉情瞬間點亮。

鄉音是故鄉的山水,鄉音是母親的呼喚,鄉音是村頭那一縷嫋嫋的炊煙。一個人的口音,就像一個人的胎記,滲入了血肉之中,今生今世難以輕易抹去。鄉音是與生命相連的臍帶,從母腹中降生,入心入耳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哼着鄉音的搖籃曲,鄉音母語,讓小寶寶安然入睡。鄉音的親切就在於它的熟稔和自由,它可以隨意調侃,而以滿堂生風,可以傳達語言與文字背後的潛在情緒,可以感受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在神韻;它像沉澱的老酒,散發着故土撲鼻的芬芳,它溫暖着你的心靈,左右着你的情感,它融入了你青年時期的幻想,壯年時期的豪放,老年時期的回味,愈陳愈香。

“少小出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自古就是一種不易更改的記憶,它維繫了親人故土的囑託;有了鄉音,就多了一份溫暖親情,茫茫人海,聽到一聲鄉音,心裏就會陡然生出一分親切與信賴,心裏就多了一份踏實與依靠。常言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輕柔的一聲鄉音中,問一聲平安,道一聲祝福,一種無限的牽掛便立刻釋懷。鄉音是歷史的無限延續和頑強記憶,它帶着地域標本穿越漫長的時空,讓我們與先人交流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