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洛水話滄桑抒情散文隨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那一瞬間,水流和歲月在聖人的凝眸裏定格爲永恆的風景。

湯湯洛水話滄桑抒情散文隨筆

然而,千年之後,佇立在洛水之畔,穿行於竹影搖翠的北國竹鄉,看一帶明亮而縈紆的洛河波濤翻卷着,喧囂着,從遠古而來,蕩胸而去,不知該對這一條滄桑的河流作何感想?

幾年前,著名學者葉鵬先生到洛寧講學,曾感嘆洛水是華夏文明第一河。他捧一捧洛水,靜靜地望着水珠一滴滴從指間滑落,在珠珠水光墜落的歷史時空裏,彷彿五千年遠古的文化聖陽正撥開層層浮雲,照徹他的精神天地。那一刻,我感到葉鵬先生的神情睿智而祥和,似乎在聆聽洛水低吟淺唱的神諭梵音。

湯湯洛水數千年,早已是一部無字的史書,是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河流。

溯洛水而上,臨玄滬河,在潺潺水流聲中,好像那隻承載着華夏文明的神龜正款款而來,神龜背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着無窮無盡的天地奧祕。這就是被稱爲河洛文化濫觴的洛書,誰能夠撥開撲朔迷離的歷史雲霧,去打探獻瑞神壇上文化源頭的獵獵嘯鳴。

在洛寧縣興華鎮楊峪河村邊,至今仍立着一通古碑。相傳,倉頡隨帝南巡,至長水鄉西玄滬水入洛處,靈龜負書以授,遂在此建址摶泥造字,從而創造了28個字符,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這片古老的土地鐫刻下了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並開啓了煌煌五千載輻輳八方的.文化大門。

悠悠洛水,流淌着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小令……也流淌着數不盡的美麗傳說。

洛神是洛水之上綻放的一朵嬌豔無比的荷花。那個絕世女子,凌波微步,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蓉出綠波,讓一篇悱惻纏綿的千古名作《洛神賦》流傳久遠。如今,那個“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風流詩人,已在歷史的塵煙中漸行漸遠,只留下洛水之畔那迷離如夢的淡淡水波。

幾千年前,軒轅黃帝登長水鄉陽虛山,北望嶕嶢山,對廣成子修道成仙心馳神往,至今尚有“軒轅問道之崖”遺址。明代詩人張璇詩云:“虛無蒼翠裏,曾此見飛仙。人去空陳跡,此山尚鬱然。白雲迷曉牗,丹峯鎖秋煙。花日樵歌遠,冷冷響亂泉。”那位廣成子早已雲遊四方,空留下處處仙蹟,在如織的遊人目光裏雲捲雲舒。

洛水越千載,誰能在煙波浩渺裏留下驚鴻一瞥?

在生長詩經和靜女的先秦時代,秦晉崤之戰,爲這片靜謐的土地燃起了烽煙;在盛產牡丹和羅衣的大唐國度,白居易、李賀聯袂來去,在洛水之畔尋尋覓覓着“村桃野杏繁似雪”的美麗。那位西遊歸來的唐僧,在羅嶺設壇講經,身後便響起了香山寺的悠揚鐘聲;那位懷揣夢想的明朝士子宋禮,疏浚運河,修建紫禁城,在洛水畔留下了“卒之日,家無餘財”的清廉美名;闖王坡上,農民軍戰馬的嘶鳴聲已經遠去,闖王柏仍然承載着歷史的幾多思緒。

思緒承萬年,誰能在綠楊翠竹裏演繹感天動地的人間佳話?

救母的孝子王祥,用自己小小的胸脯暖化了水上堅冰,以生命詮釋了孝感天地的人間傳奇;修篁中的孟宗,用眼中的滴滴熱淚喚醒了棵棵冬筍,以一片至誠孝心感化了寒冷的大地,化作千古流芳的美談。孝義傳天地,至今,洛水之濱講理村“五世同堂”的佳話仍在四處傳揚,洛陽美德少年楊朝輝十餘年推車送殘疾姐姐上學的事蹟,不知溫暖了多少人的心扉!

洛水流淌着,流淌着文化,流淌着傳說,流淌着塵封的歷史遺韻,也流淌着河洛兒女鏗鏘的足音。

我們聆聽洛水,那些易逝的浪花,正叩擊着誰內心的波瀾?那些遠去的輝煌、壯舉、傳說、傳奇……像洛水一樣滋養着我們,成爲我們血脈裏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

我們走向明天,那些奔涌不息的波濤,正預示着誰永不停歇的步履?那條漲漲落落、起起伏伏、曲曲彎彎的洛水,激揚着我們生命演奏廳裏音韻高亢的熱情、鬥志和豪氣!

洛水,就這樣奔流着,澎湃着,承載着滄桑的歷史,延續着無盡的夢想,一路雲帆千里,一路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