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

經典散文:希望的田野

謝 江(大竹縣)

農村美,則中國美;農民富,則中國富;農業強,則中國強。正因如此,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於“三農”方面的政策措施,無疑是基於戰略的高度。

按照預定安排,今天如期到大竹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進行調研考察。天公作美,冬陽高照,絲毫感覺不到隆冬的寒意。車上播放了前不久電視臺製作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專題片,時長約十餘分鐘,製作得相當不錯,精短而唯美,絲毫不覺得枯燥乏味,工作特色和成效經驗詳盡囊括其中,有耳目一新之感。電視臺副臺長張文政親自作的配音解說,深厚的功底真是要個人來趕。

一路上,看到剛翻犁過的冬田、青油油的莊稼、沃土中的勤勞身影、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溫暖而振奮。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佔地5.5萬畝,覆蓋廟壩、姚市、歐家、牌坊、清水5個鄉鎮21個村,規模很大,設施完善,欣欣向榮。農建綜合示範區與之有交集,佔地面積3.8萬畝,輻射帶動19個村。近距離接觸現代農業園區,讓人大開眼界,那可真是不比一般。這大片,既有香樟樹苗圃、各類蔬菜,又有紅心獼猴桃、臺灣冬草莓等種植基地,帶動了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裏的羣衆人均純收入去年就已達1.3萬元。最令人興奮的是川渝蔬菜園,地處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核心位置,立足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區域優勢,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玻璃鋼架智能溫室大棚,堪稱科技興農的一個縮影。總投資920萬,佔地10畝,分爲育苗區和展示區兩個功能區,年提供各類特優新異蔬菜種苗500餘萬株,展示各類特優新異蔬菜品種30餘個,助農增收150萬元。智能大棚內,市上來的專家正忙着給大家演示栽培技術,我看見不同的苗牀上方掛有不同的彩色圖片並附有文字。川豐椒王、萬豐早茄、日本甜茄、荷蘭石頭番茄……因今天太陽較大,棚內正在進行機械化噴水,細細的噴霧隨着水管的緩緩移動而變幻着噴灑的密度。技術人員告訴我們,當外界氣溫不適時,可根據育苗的需要,通過增溫、降溫、補光、排溼等自動化措施,來達到育苗生長要求。不遠處還有生產大棚,佔地580畝,投資3000多萬元。智能大棚的苗子成熟後,主要供當地“原生果蔬專業合作社”成員栽種,產品上市後市場前景很好。放眼望去,除了看見可以吃的蔬菜、水果苗子外,還看到了不少休閒觀賞的景觀盆花,心情舒暢。

車行了一段路,前方右側的`一個大石頭上,“姚家壩”三個鮮紅的大字映入眼簾,旁邊的大型挖機正在忙碌地工作。一位大娘說,姚家壩以前窮得叮噹響,很多人結婚都結不起,現在大不一樣,外地很多姑娘都嫁進來了。這時,身後傳來了一個外地口音,我轉過身,只見一位乖巧的小母親懷裏抱着一個嬰兒,那個小不點兒正目不轉睛地看着我,我對他揮揮手,他一下子就對我笑了,一邊還“哦,哦”地給我打招呼。年輕媽媽說她是福建人,在外打工認識了孩子他爸。看到小傢伙那可愛的樣子,我張開手臂走過去,好久都沒有抱過這麼可愛的小寶寶了。

“將軍泉”的對面正好就是姚家壩大院,大門口的兩座石獅,頗顯威武。推開兩扇木門,擡頭便見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姚氏宗祠”牌匾,右牆上掛着一個方正的“川東民俗文化陳列館”牌子。幾串長長的紅辣椒和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吊掛在牌匾下方兩邊的木柱上,歡迎着遠道而來的客人。忽聽有人說:“那肯定是塑料製品,做裝飾用的。”我將信將疑,走近一看,再一摸,呀,是真的,居然有這麼大的紅辣椒,個頭大得失真,且一模一樣勻稱,難怪看起來以真亂假了。祠堂裏面大量陳列着幾十年前的生活用品和生產用具,還有婚喪嫁娶的傳統物件,好多東西我從未見過。這些農耕文化充分見證了歷史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和大竹這一特定地域的風土人情。

順着一段緩坡下行,一個面積不大但非常整潔的水泥壩子,靠裏側的圍牆上嵌着風格古樸的標示,走近一看,分別書寫着24節氣的由來,我不禁停下腳步逐一細讀。慚愧,不少農時還真不知道。有人問,你看壩子中間那座石雕象什麼?我定睛一看,迅疾發揮想象。想象,想象,越想越象。對了,“牛”,簡直太像了。這裏突出的是農耕文化,先雲先生那首優美的格律詩詞《詠牛》連同他那清新儒雅的墨寶,鐫刻在下方,顯然爲整個村子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

沿途的村道全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寬闊的水泥路、美麗的田園、潺潺的小河、翻新的村子,一幅新農村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頓時,我好想在這裏長久居住。一行人繼續往前走,不經意一擡頭,農戶的小洋樓每隔一段,便有一個農建的LOG標誌點綴在外牆上,線條簡約、美觀,山水林田路房等要素均抽象呈現,真佩服爲之設計的那位高人。順着蜿蜒的清水河,隔着玻璃窗依稀可見一個高聳的雕塑佇立在橋頭,從上到下刻着“大竹縣農建綜合示範區”幾個大字。我想,這肯定又是先雲先生的辛苦傑作,難怪前一段時間總見他在辦公室或沉思或勾畫着什麼。

返城途中,欣聞大竹“拆縣建市” 已經省政府批准的消息,便按耐不住興奮,這真是一大喜訊。接下來就是等待國務院的最後確定,由衷地期盼早日獲批。如批准之後肯定有一些促進大竹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且不久的將來成渝城際高速鐵路開通,大竹到重慶主城區僅需40分鐘,我縣作爲達州“融入重慶”橋頭堡的作用必將更大發揮,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就指日可待。

生機蓬勃的美麗新村,創新發展的特色產業,繼承發揚的農耕文化,讓人看到了大竹農村、農民、農業的希望,還有大竹未來的新活力、新增點、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