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精選18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精選18篇)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

在中俄邊境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着一支弱小民族——鄂溫克民族,數百年前,他們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至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帶。

第七屆矛盾文學獎《額爾古納河右岸》,以一位年屆九旬,鄂溫克民族最後一個酋長女人的自述,向讀者展示了鄂溫克人百年生存現狀及滄桑歷史進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四部分,結構安排巧妙,敘述沉靜婉約,文字靈動優美,其風格鮮明,意境深遠,與其說它是一壁詭祕絢麗的神奇巖畫,不如說是一卷血跡斑斑的民族史詩。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樺林、馴鹿、希楞柱等,構成鄂溫克人生活的物質組成。他們崇尚瑪魯神,信奉薩滿教,珍愛火種,定期從安達(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張等換來子彈、火柴、食鹽、糧食等生活所需。他們在像傘一樣的希楞柱裏製造“風聲”,繁衍後代。他們以放養馴鹿爲生、過着遊牧遊獵的生活。他們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也不斷遭受嚴寒、猛獸、疾病的侵害。作品再現這個弱小民族經歷了日寇鐵蹄、文革陰影后,在現代文明擠壓下走向衰落的生死傳奇,爲讀者打開一條揭祕通道,使讀者近距離觀望到它短暫若流星飛逝的光華和亮度,其頑強堅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守信仰、愛憎分明等民族特徵,挺立起的民族精神與氣度,璀璨耀眼,流芳後世。

作品刻畫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獵的父親林克,能幹善舞的母親達瑪拉,隱忍孤獨的伯父尼都薩滿,刁蠻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軟弱膽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壯的弟弟魯尼,善良博愛的弟媳妮浩,自私固執的拉吉米,美麗不幸的馬伊堪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以四組家庭的生活記錄爲主線,通過家庭成員之間、族人之間的矛盾糾葛及情愛故事,使人物形象的刻畫,更加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林克和尼都薩滿兩兄弟都深愛着達瑪拉,尼都選擇退讓做了薩滿,林克去世後,終身未娶的尼都薩滿與單身的達瑪拉互有好感,兩人卻無法突破氏族傳統習俗的桎梏,相繼在孤獨寡歡中死去,讓人唏噓感慨。姑姑依芙琳,經常用尖酸刻薄的語言侮辱折磨“不中意”的丈夫坤德,又包辦兒子婚姻,迫使唯一的兒子金得上吊自殺,即便再次懷孕,故意從高坡上滾下而流產,可悲可嘆,冥頑不化。聽聞日本人要進山,要清理藍眼睛的俄國人,伊萬的妻子娜傑什卡帶領兒女逃亡蘇聯,伊萬從沒一句抱怨,積極加入抗日洪流。被狼咬殘的瘸腿老達西強訓獵鷹復仇,執着又慘烈……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體豐滿,情節跌宕,耐人尋味。

作品中的“我”回憶了一個個悽美動人的故事,折射出鄂溫克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風貌。有了天災人禍如馴鹿難產、小孩生病、大人遭難等,唯一解決的辦法是薩滿跳神施法救助。薩滿妮浩每救一人,會失去一個自己的孩子。六個兒女,相繼摔死、野蜂蟄死、水淹死或胎死腹中,僅剩一兒一女。明知救助等同於災禍轉移,卻無法阻擋她救人的腳步。薩滿妮浩的博愛胸懷與自我犧牲的精神讓人爲之震撼。相貌醜陋的馬糞包,撥弄是非,製造矛盾,無端嘲弄戰爭中失去生育功能的拉吉米,引起大家的極端反感。面對熊骨卡住咽喉奄奄一息衆人唾棄的馬糞包,妮浩依然無法做到見死不救,且失去一個女兒。

馬糞包愧疚萬分,自閹,與族人和好,最終實現善的迴歸。老年妮浩在伐木工人煙頭引起山林火災,艱難跳神祈雨成功後,永遠走了。她堅守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賦予的能力保護自己的氏族,讓我們的氏族人口興旺、馴鹿成羣、狩獵年年豐收”。作品充滿極濃的詭異色彩,近乎聊齋。如伊萬的葬禮上莫明其妙地出現了兩個穿白衣服的乾女兒爲他送葬,據依芙琳所言是他當年所救的狐仙的化身。薩滿能夠未卜先知。作品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成功塑造薩滿的大愛形象。妮浩是部落的天使,神靈的化身,似菩薩再世,書寫了蕩氣迴腸、普渡衆生的大愛情懷。在不斷救助、失去、回報的因果輪迴中,她播下一粒粒善良的種子,讓愛開花結果,以聖潔的光聚集並衍生善良友愛團結的淳樸民風。

小說通篇充溢死亡氣息,不幸接二連三發生,鄂溫克人的“冷處理”表現出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和極其堅強的生存信念。“我”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父母“一個歸於雷電,一個歸於舞蹈”,第一任丈夫拉吉達是在一次尋找馴鹿的途中活活凍死在馬背上,第二任丈夫酋長瓦羅加,死於黑熊的魔掌。二兒子安道爾多年後被大兒子維克特誤以爲野鹿而錯殺。維克特因自責抑鬱酗酒過度而死亡。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悲傷、無助的她依然充滿活力與熱愛,堅強地生存着。即便族人下山定居白牆紅頂的房子,即便僅有愚智的孫子安草兒陪她留在山上,九十歲的老人,也會圍着火塘,給“雨和雪兩位老熟人”講述家族故事。崢嶸歲月,鍛造寵辱不驚;悲痛面前,磨礪生存韌性。她活透了!日本人進駐山林後,迫使男人們集訓的同時,強取豪奪致使食物極端匱乏,女人和孩子遭受飢餓的折磨;暴雪壓山,馴鹿凍死;黃病氾濫……他們無力反抗,依靠本能的生存信念以及堅韌的生命力,挺過苦難。這個民族在風雨雪霜的常態磨礪下,在生死離別的痛苦浸泡中,活出超然、無畏的姿態。

鄂溫克人相信“萬物有靈”,在他們眼裏,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風、雨、動物都具有生命的靈性,火神、河神、雷電神、山神、樹神等不可任意褻瀆。“在我眼中,額爾古納爾河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閃爍在大地上的一顆星星。這些星星在春夏季節是綠色的,秋天是金黃色的,而到了冬天則是銀白色的。我愛它們,它們跟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性格和體態。有的山矮小而圓潤,像是一個個倒扣着的瓦盆,有的山挺拔而清秀地連綿在一起,看上去就象馴鹿伸出的美麗犄角。山上的樹,在我眼中就是一團連着一團的血肉。”這些生動貼切的比喻,將熱愛自然的情感真誠流露。

他們認爲火神不能被熄滅,搬遷時在祖先神“瑪魯神”之後由馴鹿馱着,平時還不能往火裏吐痰、灑水、扔不乾淨的東西。對動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時要學烏鴉叫和唱讚美的歌謠,不能亂扔骨頭等。書中有兩起因違犯禁忌褻瀆神靈而遭到懲罰的事件,一起是馬糞包吃熊肉時的肆意行爲而使骨頭卡住了喉嚨,一起是偷馴鹿的少年吃飽後往大樹身上撒尿觸犯樹神而險些喪命。表現了他們對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充滿了敬畏與感激。金得上吊選擇一棵枯死的樹,因爲他知道,按習俗這棵樹將與他一起火葬。這種自覺自律的情感,力透紙背。他們逐綠放養馴鹿,每次搬遷時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乾乾淨淨。他們從不砍伐正在生長的樹木,看到山外人員大批砍伐拉運樹木時感到氣憤。當滿載原木的長條卡車轟隆駛過,情緒失控的馬糞包,舉起槍,對着運材車的輪胎一頓掃射,遭暴打而喪命。以血肉之軀捍衛生存家園,鄂溫克男人的勇敢和對自然的摯愛表現淋漓!在現代文明的腳步不斷逼近、家園被破壞、資源被掠奪的情況下,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懷着戀戀不捨的心情“下山”,而“我”則是一直堅守山上,守護獨有的精神家園,憂傷而平靜地生活着。鄂溫克民族在對待自然環境的關係上,不是肆意的掠奪和破壞,而是一種平等維護、和諧互存的觀念。

現代文明打破原有的平靜生活秩序,人們住進固定住所,看不到日月聽不到風聲;圈養的馴鹿吃不上鮮苔而日漸消瘦甚至病死;森林因砍伐過度越來越稀疏,動物數量劇減,山風越來越大;“我”的外孫女伊蓮娜離不開給予她畫作靈感的山林,也迷戀繁華的城市,這位往返山林與城市間的成功者,最終在貝爾茨河裏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外孫女索瑪墮落放蕩多次流產成無人娶的“破爛”;曾孫沙合力不愛學習經常酗酒鬧事甚至賣黑材而被關進監獄;馬伊堪的私生子西班製作樺皮工藝品兜售爲生;曾經的自然天成、淳樸溫馨、靜謐和諧被衝擊得七零八落,進軍“文明”的團隊並未得到文明的禮遇,一個弱小民族重新洗牌後愈加衰落蕭條,它瀕臨滅絕的處境令人擔憂。當古書記上山做“我”下山的思想工作,有一段理論:他說我們和馴鹿下山,也是對森林的一種保護,馴鹿遊走時會破壞植被,使生態失去平衡,再說現在對動物實施保護,不能再打獵了。我很想對他說,我們和我們的馴鹿,從來都是親吻森林的。我們與數以萬計的伐木人比起來,就是輕輕掠過水麪的幾隻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麼可能是幾隻蜻蜓掠過的緣故呢……這段文字拋出核心問題:現代文明與生態平衡的平衡點到底在哪裏?濫砍亂伐、過度索取的苦果讓這個無辜民族買單公平嗎?閉塞與文明的接軌絕不是朝令夕改的快捷便餐!捆綁情感取向無異於火中取栗!這是抗議,是吶喊,也是警鳴。小說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組鄂溫克民族的百年畫像,沉悶憂傷的走勢,揭示民族致命傷痛背後欲說還休的癥結!

額爾古納河啊,

你流到銀河去吧。

乾旱的人間……

妮浩生命中的最後一支神歌,流淌着他們的淚……這人世間深重的悽風苦雨!

若干年後甚至更遠,他們如晴空飛過的鳥,沒有任何痕跡。但著名女作家遲子建傾心著寫的這部力作會帶着一個民族不朽的迴音走入人類發展長河,重溫人類進程史中的某種悲哀,或許某種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夠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轍的怪圈。

我合上書,依稀看見日月照耀的“鄂溫克小道”——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路,散佈着鄂溫克人的足跡和馴鹿梅花圖案;一團腥紅滴血的落日,在蒼茫波瀾的額爾古納河上,下沉,下沉……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2

去年暑假的時候,媽媽買了一本叫做《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書,這本書是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她看了以後給我說這本書的內容很好,但是書很厚,我起初並沒什麼興趣,不經意地隨便讀了兩頁,竟然就愛不釋手了,連着幾天一口氣把它讀完。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氏族的鄂溫克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以及圍繞着他們發生的感人故事。以前我從來不瞭解鄂溫克人,這本書爲我詳細地描畫出了另外一個世界。

首先,鄂溫克人穿的衣服比起我們來要精緻許多,他們的衣服是用狍皮、鹿皮和熊皮製成,其中最美最漂亮的一件是尼都薩滿送給“我”母親達瑪拉的那件羽毛裙子。這條裙子的上擺緊,下襬長,用鹿皮製成,腰間鑲滿了綠色和藍色的絲線,中間裝飾着野山雞尾巴上閃亮的藍羽毛,羽毛下繡着一條銀河,銀河上是湛藍的天空,羽毛裙子的下襬上還繡有綠色花紋,母親穿起來,是那麼的美麗和自在,哦,她真有氣質。

鄂溫克人吃的食物也很講究,他們一定要吃肉乾和打回來的動物的鮮肉。傑芙琳娜在柳莎的婚禮上就大展了她的好手藝。她把狍子肉剁碎,和老桑芹、山蔥一起灌進腸衣裏,放到鍋裏煮個三五分鐘製成香腸。香腸切成片,味道真是鮮美。此外,她還煮了幾隻鴨子,加入野韭菜一起煮,鴨子吃起來肥而不膩;再配上可口的清蒸狍頭、美味的馴鹿奶酪,喝着清單香甜的百合粥,哦,真是太美味了。

說到房子,鄂溫克人住的“烏力楞”更是讓我向往。這些“烏力楞”是用樺樹皮支起四根大柱子,再用樺樹枝固定好作爲架子,架子上面再披上一層狍皮、熊皮及鹿皮保暖。懷孕的女子住的“亞塔珠”就是產房,它是用粗壯的松樹搭起來的大三角,上面披上厚厚的一層熊皮。住在“烏力楞”裏,每到傍晚時分,就可以看到閃耀的星空,耳邊聽着細微的風聲,還能夠看到皎潔的明月。哦,真是讓人神往。

鄂溫克人搬遷時不是徒步而走,森林裏也沒有汽車、馬車,你可能會問:那他們怎麼遷移呢?原來他們都騎着自己的馴鹿。這些馴鹿長着毛茸茸的鹿角,水靈靈的大眼睛,厚厚的一身絨毛。他們是鄂溫克人的好夥伴,是潔白與純淨的化身,充滿了靈性。

我多麼嚮往鄂溫克人的生活呀,然而隨着原始森林的大面積砍伐,鄂溫克人不得不放棄遊牧生活被迫住進看不到星空、聽不着風聲、看不見月亮的房子裏。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他們就再也無法忍受所謂的現代生活了!最終,鄂溫克人爲了自己,也爲了馴鹿們,再次重新上路,去遠方尋找新的森林。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3

“我這一生見過河流太多太多了。它們有的狹長,有的寬闊;有的彎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則風平浪靜。它們的名字,基本是我們命名的,比如得爾布爾河、敖魯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貝爾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亞河等。而這些河流,大都是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

以上的這段文字是出自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毫無疑問,在中國當代文壇上,像遲子建那樣能把如同史詩般的長篇小說寫得如此大氣磅礴的作家是不多的。從《僞滿洲國》到《白雪烏鴉》,從《額爾古納河右岸》到前年出版的《羣山之巔》,她完成的每一部長篇小說,故事情節都是壯闊感人的,就像是她的故鄉——東北,同樣的淳厚中帶有溫柔。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飄着雪的,正因她字字珠璣地將她的悠長而婉轉的鄉愁寫於其中。

這個發生在一脈青山、萬頃碧水之間的故事,幾乎讓我不忍細讀。浩瀚的大興安嶺和堅忍的古老民族相互依偎,將生命的韌性描摹得淋漓盡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看老了”。這句簡潔的語言,就像是一聲從遠處傳來的卻又依稀聽得見的嘆息,爲全書奠定了基調。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寫的,“我”是部落的最後一任酋長的女人,已經年過半百了,在看老了雨雪後,仍然深情地選擇走向人間草木、水火山川,訴說着這些明媚而憂傷的往事。這個故事,是屬於大自然的。

在這個特定民族的特有視角下展開的故事中,萬事萬物都是有着靈性的。山川、河流、樹木、繁星、月亮、雨雪……都像故事中的人一樣,有着靈魂,有着喜怒哀樂的。它們有了人性,人性中也有了它們的影子,單純到讓人沒有理由厭惡。這是當代社會所缺失的,也是讓我唏噓動容的。

“我已經說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每個人都會死亡。人們出生是大同小異的,死亡卻是各有各的走法”。生老病死、聚散離別是文學或說是人生繞不開的話題,而作者,彷彿是因爲她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故事的人,她的筆下的生與死,都在平淡中帶着傳奇,從生活走進故事,又能從故事中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且在生活中也找到藍本。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這羣人,世世代代在“風聲”中降生,又埋葬在風中。就像他們來自大自然一樣,又迴歸於大自然。這是一個民族的歸宿,也是一個時代的歸宿。

故事中對鄂溫克人乃至北方民族的薩滿文化有着詳細而又引而不發的闡釋。有人在看完這本書後,評論說這樣的情節太過傳奇,根本不可能真正存在。而在我看來,恰好相反,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元素存在,才能將這個古老民族的信仰得以展現出來。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一個有所敬畏的時代,纔是有“人的氣息”的時代。我們不妨把這個蒼老的故事與當今時代作對比,這故事中的某些至關重要的東西,不正是當下所缺少的嗎?

“山火熄滅了,妮浩走了。她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禮,但她卻不能爲自己送別了”。故事中最讓人動容的,應該就是妮浩了。因爲小說中的所有的愛恨都是原始而野蠻的,原始地深愛,原始地淺恨,所以我們在書中看到了妮浩一次又一次地犧牲自己的孩子來挽救別人性命。或許在她的眼裏,她首先應該是一名救死扶生的薩滿,其次纔是別人的妻子、母親。然而,這樣的主次關係卻不代表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她的心裏比她的身份不重要。相反的是,正是因爲我們看到她一次次的近乎愚蠢的選擇,纔將整個故事中人性的至善至純高度昇華。

什麼是活着?認認真真地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能有所體會。那些生老病死、愛恨離別,那些在生活的背後苦苦掙扎的喘息聲,那些面對着苦難露出淡淡而明媚的笑和淚,就是對“活着”的最好詮釋。

額爾古納河,這是一條時代的河流。尤其是在它的右岸,記錄了一個民族在不同時代的鄉愁。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4

讀了《額爾古納河右岸》感觸良多,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同一個烏力楞的人的相親相助,不同烏力楞的人也是攜手互助。一個烏力楞代表一族,他們一個族的人雖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類似帳篷的居住所),但是他們一起打獵一起圍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興時,欣然起舞,不管年齡如何,幾乎都是舞蹈高手。開心的、不開心的都不會憋在心裏,圍着火堆,講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掃而光。只是後來因爲兩家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纔開始各自爲食,我認爲這也是他們失去這種純樸的開端。

現在的城市人被四副牆阻隔了別人的溫暖,我們幾乎不敢隨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從不跟鄰居打交道。很慶幸的是,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由於是在鄉鎮,也不至於太落後,我喜歡我們那裏自由的鄉俗。看了《額》之後,我更喜歡我的鄰居們,感謝他們陪我一起成長。我們住在固水凝土的堅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門,但這道門我們幾乎能隨便出入。煮菜做飯的時候,缺三少四,我們總能在鄰居家借到。我們可以端着飯到鄰居家蹭菜,有時候還同用一鍋。小時候,不會做菜,鄰居們就會三五七地圍着我,告訴我他們煮菜的方法經驗,甚至親自下廚煮給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鄰居也跟着添光嚐鮮。一家有困難,一條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幫忙的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作爲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們到你家打小報告,說你今天跟誰打架了,又到哪裏爬山下水,跟誰到屋頂上捉迷藏。這樣家長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長了十八雙眼睛處處盯着你的一舉一動。特別自己擅自攀爬危險地方嬉戲的時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見了,不管認不認識,他都一副老氣橫秋的責罵。那時候不懂事,感到不高興,於是玩惡作具報復,大人們笑笑不理,我們也覺無趣,後來就不了了之。現在想想,那些鄰居真可愛,多想回到從前。另一個讓我感觸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婦,妮浩,其中一個悲劇人物。她是他們那個烏力楞的薩滿,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巫師。每當族中有困難,或者有人生病、死去等幾乎都要請她跳神,以求免除禍事或者治病。先撇開這些神鬼論,我之所以喜歡妮浩,不是因爲她擁有神祕的力量,而是她無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幾個兒女,但是隻有一個害怕死亡而離家出走的女兒活下來。因爲她每救一個人,她就會失去一個至親。救了別人就會失去一個兒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時候,都在無比的痛苦中掙扎,但每一次她都選擇了救別人。

當族人勸她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的孩子,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她說出了讓我流淚的話:難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險就能至於不顧嗎?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實質是別人的孩子。後來,她每一次救人都會哭喊一聲,自己的孩子還有救,不能不救。於是她救了別人,她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兒女一個個死去,從樹上摔下來的、胎死腹中的、被野獸咬死的。她不敢再懷孕,精神也越來越凋蔽,雖然她終身活在苦海,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說到這裏,我雖然讚揚妮浩無私的精神,但我不贊同她的做法。我認爲,人應該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不應該將這種行爲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上。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有他專屬的生存權利,不因爲父母的決定而隨意剝奪他們鮮活的生命。雖然帶有神祕色彩,妮浩每救一個人就扼殺自己一個孩子的生命,這種以命易命的奉獻一點幾乎價值都沒有,而且有點可恨,因爲她奉獻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別人的性命,儘管那是她的孩子。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5

這是一本壯美的鄂溫克族史詩,以一個年近九十的老人的口吻,講述了她所在烏力楞(部落)上下四代人的故事變遷,充滿神話色彩的薩滿,傳承不滅的鄂溫克風俗,以及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草木神靈,編織成了這部蕩氣迴腸的小說。

BBC拍攝的《wild china》(又譯作錦繡中華),共六集,其中第四集就有鄂溫克族人的生活場景,那是僅有的幾位仍然生活在山上,放牧馴鹿爲生的族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彷彿就是書中的“我”。遲子建爲了這本小說,進山兩個月採訪山上的牧民,作下了幾萬字的筆記,所以小說讀起來才那麼真實,就像真的有以爲酋長的女人,在跟你講述他們烏力楞的故事。

那天聽遲子建的講座,她有說到,神話和民族傳說是她的寫作源泉,書中的故事很多並不是瞎編的,比如薩滿的跳神,她救一個人,就要死去一個自己的孩子。整本書中充斥着死亡,也許生老病死是天地規律不可扭轉,但是小說中描述的死亡,卻總是一次次讓人顫動。面對親人的離去,“我”卻表現得出奇平靜,作爲被神靈庇佑的鄂溫克族人,死亡,不過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吧。

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一天的時間,“我”講述完了所有的故事,給風聽,給草聽,雨雪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最後搬遷下山,留下的只有“我”和孫子安草兒,在延續着鄂溫克族人的故事。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6

這是一部小說,一部優美的小說,一部描述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令人落淚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

著名女作家遲子建,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民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個民族的故事。似一壁飽得天地之靈氣、令人驚歎卻難得其解的神奇巖畫;又似一卷時而安恬、時而激越,向世人訴說人生摯愛與心靈悲苦的民族史詩。

這部小說分爲四個章節,也就是四個時間: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酋長女人和她的孫子安草兒作爲這個民族僅剩的留在山上的人,在一天裏,白天到晚上,酋長女人開始回憶她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到現在,家鄉僅剩兩個人了。在文章的最後一章講到了一天的故事說完後,酋長女人和安草兒準備睡覺時,木庫蓮帶着幾隻馴鹿回來了,那幾只馴鹿就像那皎白的月亮,彷彿帶來了美好的消息和希望。

小說語言精妙,人物衆多,但性格迥異。作者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羣鮮爲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他們有大愛、有大痛;他們愛着這個民族裏的其他人,也努力去保護使這個弱小的民族不要消失;有在神靈面前的虔誠,有在族人面前的關愛和不虛僞,也有在命運前的殊死抗爭。經過歲月的瘢痕,由一個嬰兒長成了最後一個酋長女人,年屆九旬,這裏面愛與恨的故事,有着獨特民風的生死傳奇,顯示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歲月過往,給記憶留下了瘢痕,改變了人物,改變了生活,唯獨不變的是這個民族頑強,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留下的只是歲月的累累瘢痕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7

這個學期第一本看完的書是《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的作者是遲子建。

內容主要是描述了關於鄂溫克人的家族的故事,好像描寫這種一個家族,一個區域的這樣的小說比較容易獲獎來着,就像《塵埃落定》一樣,它是描寫了土司的這樣的一個故事,寫得也是非常好。它是以一個女人的口吻來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他們所居住的地方所經歷的故事。他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他們的那種房子叫做“希楞柱”,並且馴鹿在他們那裏是十分神聖的動物。

首先,我覺得他們與大自然的相處是十分和諧的,作爲遊牧民族,他們喜歡生活在大森林裏,男人們出去捕獵,女人們則處理捕回來的獵物,所以在故事的最後,漢人要他們下山去住到他們所建造的房子裏時,他們很多都是不太願意的。並且馴鹿只有在山上才能生活,馴鹿很挑剔,要吃山上的蘑菇啥的,還愛吃鹽。在鄂溫克人眼裏,馴鹿是十分高貴的,什麼豬羊什麼,和馴鹿比起來,那都是低賤的。他們在形容豬時,說它是連屎都要吃的傢伙。他們有自己的信仰,信奉瑪魯神和薩滿,瑪魯神也就是所謂的神鹿,人們常常會去祭拜它。

薩滿,是書中最爲神奇的人物了。當一個人有一些非常奇異的行爲之時,就預示着他要成爲薩滿了。在書中有兩位薩滿,分別是尼都薩滿和妮浩薩滿。薩滿是充滿神力的,他們可以通過跳神來救人生命,驅災避禍等等。但薩滿往往也是挺悲劇的。特別是妮浩薩滿,我覺得她是書中最悲劇的人物了。薩滿每救一個生命,就要失去令一個生命,這就彷彿是一種生命的平衡,一種大自然的平衡,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妮浩和魯尼生了很多孩子,但是每次都有人求助於她,希望她跳神幫忙解救,妮浩知道這意味着什麼,救起了他們就意味着犧牲了自己的孩子,但每次妮浩都是答應了救助,雖然每次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全書下來妮浩死了好多個孩子,有一個甚至還腹死胎中了。她的一個女兒貝爾曼因此而害怕她跳神而逃走了。所以,薩滿給別人自己的仁慈,帶給自己的卻是殘忍,也帶給了我們人性的善良。有次馬糞包吃飯時喉嚨卡了一根熊骨,請求妮浩跳神救他,馬糞包一開始其實挺讓我討厭的,因爲自己的墮落而去嘲笑欺侮別人,所以別人都很討厭他。但妮浩這時還是救了他,當然了,代價就是自己的一個孩子。

血性,這也是我從書中所能體會到的,特別是馬糞包,在被妮浩救了之後,他痛改前非,爲了以示決心,他自宮了。好吧,確實很有血性,很勇敢。金得,因爲母親伊芙琳的逼迫,要娶自己不愛的女子,所以就在新婚之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愛恨情愁沒有一絲絲掩飾,就那樣真實強烈的展示在了我們的眼前。

小說最後隨着伐木的增多,族裏的人們只能按照以多勝少的投票被迫下山,總而言之,就是這樣的一個鄂溫克人的變遷史,書中這種自然的生活方式描寫的很好,溫和細膩。就像百度百科所說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充盈着豐厚的生態意蘊: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靈的關愛與體貼,對人的自然天性的禮讚與頌揚,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困境的憂慮與不安,對宇宙生態平衡秩序和諧的祈盼與暢想。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8

聽說遲子建這本書是幾年前的事了,但沒有找來看。一直覺得與書相遇是一件與機緣有關的事情。

有些時候,可能會特地跑到書店尋找,或在圖書館的書架前逡巡,充滿期待的目光掠過或新或舊的書本,像貪戀溫度的手指輕輕的撫觸。但倘使是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心緒被無休無止淅淅瀝瀝的雨攪得紛亂,鬱積了一股莫名的煩悶,回頭的時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額爾古納河右岸》。眉眼間頓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來的小興奮對她說:“看完借我。”這,豈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書是緣,傾聽一個好作家講一個故事是幸運。和這本書的相遇,便是這樣的一份欣喜,它輕易地驅散了陰雨帶來的不快,使我的心情變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長篇小說的形式展示了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滄桑歷史和沿革變遷。爲我打開了一幅以一個民族的歷史爲背景的斑斕畫卷。畫風並不粗獷,充滿溫情和悲憫的情懷。

故事久遠但輪廓清晰,緩緩地流淌出來,從一個年屆九旬、這個弱小民族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嘴中。她將她的故事講給雨和火,講給兒孫搬遷時遺漏在營地的東西,講給自己鹿皮口袋裏那些喜歡的物件和一束剛採摘的紫菊花……並不執意念給讀者。斷斷續續的低沉而不沙啞的聲音有節奏地敲擊着空氣,灑落下點點帶着塵埃的星光。讓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們的故事裏。

這是一個與馴鹿相依爲命的民族。他們在中俄邊境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個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習慣,馴鹿帶領着他們遷徙或者停留。

他們居住在尖頂有孔可以看見星星的“希楞柱”裏,那是一個遊牧民族拆遷便利的臨時之“家”。不同於我們傳統的紅瓦白牆的磚架建築。它本身由木頭製成,在森林中與樹木和諧的輝映,不顯得突兀。尖頂處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煙的通道,又用於與自然溝通。一個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種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純是我們這些被機器和工業文明“餵養”的現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們保持着一種原始的情感:熱烈的愛和瘋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沒有面具,也從不僞裝。因不能迎娶自己心愛的女人,被迫從母命結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燒的正旺的時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用盡自己一切的愛和力量去拯救別人的妮浩,流乾了自己的眼淚;悲哀不幸繼而轉向怨懟仇恨的伊芙琳聲聲咒怨。不管是愛,還是恨。它們都注入鄂溫克人的血液裏,再通過毛孔和呼吸釋放出來。真實,乾淨,讓人動容。或愛,或憐,或怨,或恨。都毫無做作和掩飾。

他們保持着一種原始的勇氣,在大自然給予的傷害面前從不坐以待斃。他們絕對會奮起反擊,即使死亡也不會認輸。白災(雪災)對他們以之爲“親人”的馴鹿有巨大的威脅。男人們從集訓營回來,顧不得洗去滿身的疲憊就去找尋在大雪中走失的馴鹿。嚴寒奪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壯的拉吉達。

他們信奉瑪魯神和薩滿。依賴薩滿跳神來治療疾病,趨避災禍。黑夜來臨,薩滿披掛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輕盈的舞蹈,舞姿裏飽含着噴薄欲出的激情。他們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們和馴鹿。彷彿遵循着某種交換的定律,薩滿救起一個生命,便要失去另一個生命。這生命有時候是某隻有靈性而善良的馴鹿,但通常卻是和薩滿最親近的人。

妮浩做薩滿時,爲了救一個漢族身患重病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幼子果格力。她說:“天要那個孩子去,而我卻把他留下了,我的孩子就要頂替他去那裏。”瑪利亞哭着喊:“那你可以不去救他啊!”妮浩給出了一個淒涼但是感人至深的回答:“我是薩滿,怎麼能見死不救呢?”爲了救人,妮浩相繼失去了三個孩子。失去血親的痛楚無法訴諸語言,尤其是那些躺在自己懷裏尚含苞待放的“蓓蕾”。明明是唯恐疼愛都不及,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離去。那小小的身體漸漸失去溫度,被裝在白色的口袋,丟在向陽的山坡。不可思議的,爲了挽救一個偷盜他們馴鹿的“賊”,妮浩放棄了腹中即將降臨人世的孩子。她活着的女兒因爲恐懼和害怕逃離了家。且不論此說的真假,不管薩滿是否具有預知未來、趨福避禍的神力。僅僅是“她們”明知會以危及自己親人的代價去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仍然戰勝畏懼,勇敢地選擇幫助哪怕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是一種蘊含在一個民族內在品質中的善良和勇氣,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助人不難,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爲助人而助人。用真誠的心和行爲去尊重另一個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了。

還記得,在妮浩失去了腹中的孩子的時候,她唱起神歌:

“孩子呀,回來吧,

你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的光明,

就向黑暗去了。

你的媽媽爲你準備了皮手套,

你的爸爸爲你準備的滑雪板,

孩子,回來吧。

篝火已經點燃,

吊鍋早已支上。

你不回來,他們坐在篝火旁,

也會覺得寒冷。

你不回來,他們坐在篝火旁,

也會覺得寒冷。

你不回來,

他們守着滿鍋的肉,

也會覺得飢餓。

孩子呀,回來吧,

乘着滑雪板去追逐鹿羣吧,

沒有你,狼就會傷害,

馴鹿那美麗的犄角。”

那麼樸素但真摯的語言,道出了一個母親的痛和不捨。孩子去了一個人們期待會更溫暖的地方,替代了另一個生命。

當伐木聲在森林裏響起來的時候,斧聲和鋸聲切割着一棵棵無辜的大樹。它們筆直的身軀轟然倒下。也割斷了以此爲家和養分的民族賴以存活的根基。一條條運木材的路被汽車的馬達聲灌滿的時候,他們明顯地感到不安和威脅,心裏充滿恐懼,卻無可奈何。山下早已蓋好用以安居的房子常住了又空了。鐵柵欄終究還是無法圈養那些本屬於自然的生靈。馴鹿待不下去的地方,牧民又如何住得慣?人們逐着馴鹿迴歸森林的腳印返回了生長的地方。

在一次又一次的勸解和動員均以失敗告終之後。逐漸嘗試或被迫走出森林的人們慢慢地適應了新的生活。向一種新的“社會”和“文明”妥協。氏族的人們終於在一次絕對的以多勝少的投票中決定搬遷至山下的“新世界”。

選擇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風燭殘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終如孩子卻很淳樸的安草兒。在晚霞晨霧的交替中守護者那份堅持。直到淡白的月光中,清脆的鹿鈴聲搖晃着,那隻白色的馴鹿從山下回到熟悉的“希楞柱”前。女人落下了淚水。模糊了無奈、淒涼、平和、悲憫……

原始的遊牧文明與現代文明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和衝突。鄂溫克人頑強的堅守和無法阻擋的民族的變遷給我們留下深刻的思考。作者在《土著的落日》裏也表達了類似的疑問:“面對越來越繁華和陌生的世界,曾是這片土地的主人的他們,成了現代世界的“邊緣人”,成了要接受救濟和靈魂拯救的一羣!……我們總是在撕裂一個鮮活生命的同時,又扮出慈善家的樣子,哀其不幸!我們心安理得地看着他們爲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覽曾被我們戕害的藝術;我們剖開了他們的心,卻還要說這心不夠溫暖,滿是糟粕。這股瀰漫全球的冷漠,難道不是人世間最深重的悽風苦雨嗎!”

在工業文明統治的今天,一個民族到底丟失了那些珍貴的東西?哪些堅守沒有敵得過冰冷的機器?我們丟了的是對自然的依戀和敬畏?還是對祖先的崇敬和追念?是對萬物生靈的關懷和悲憫?還是心底最原始的簡單如彼的愛和恨?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信仰的堅守?還是頑強的不屈不撓的生命力和勃興的生命意識?抑或是那些激情,力量和勇氣?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9

《額爾古納河右岸》記述了一個長達百年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由一個九十歲的女人自述的,故事描寫了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當中的一支的百年滄桑:中俄邊界、與馴鹿相依爲生、風葬、鹿鈴、白樺樹、獸皮、薩滿的跳神,這個故事與其說是一個故事,不如說是百年的歷史。

百年裏,這個部落歷經無數風風雨雨:天災、瘟疫、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文革……

他們是頑強的,他們沒有敗給災禍,最後卻敗給了某種要求轉化文明的力量。最終,他們放棄了遊牧,選擇了定居,還在堅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的僅剩兩人:安草兒和“我”,幾經風雨的頑強民族終於衰落得不堪入目。

他們的住處叫“希楞柱”,既簡便又浪漫,頂端留有的一個排放煙氣的小孔裏可以看到星星。這是多麼美妙的住處啊!每晚都有星星陪伴入夢,豈不比那些密不透風的磚瓦房強上萬倍!這種浪漫,也許我們永遠也體驗不到,因爲我們有“先進”的文明,但我們沒有那顆純真的心。

他們很勇敢,男人們從集訓營回來,顧不上洗去滿身疲憊,就去尋找在白災中走失的馴鹿,他們沒有畏懼嚴寒,然而寒冷還是帶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壯的拉吉達的生命。雖然他們並不是每一個都那樣勇敢,但每一個都一定很勤勞,他們各司其職,把整個部落打理得井井有條。

他們信奉嘜魯神和薩滿。薩滿輕盈的舞步帶走了疾病,災禍,但也彷彿遵循自然的某種交換定律:薩滿每救起一個生命,就要失去另一個生命,這個生命有時是陪伴人們的馴鹿,有時是薩滿身邊最親密的人。黑夜來臨,薩滿披掛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輕盈的舞,他們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的人們和馴鹿。

遲子建的這本《額爾古納河右岸》打動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書中人們純淨如雲彩的對愛情的理解。不需要太多束縛,不需要過多言語的渲染,甚至不需要猶豫。當年有兩個人追求女主人公的母親,而當問道她喜歡誰時,她卻在一笑間回答說都喜歡,沒什麼可糾結的。

在作品裏,生命的消逝就是轉瞬間的事,。林克被閃電奪走生命,拉吉達死於嚴寒,瓦羅加在與熊搏鬥中死去……不斷有人誕生,不斷有人死亡,重複着喜悅與悲傷,如喝水吃飯般簡單的死亡讓你恐懼,然而當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了的孩子或者馴鹿仔,被裝在白口袋裏,扔在向陽的山坡上,痛楚就會轉化成溫暖,你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樣東西——“靠老寶”。這東西是個容器,它裏面會裝着肉乾,水之類的有時可以救命的東西。它可以用來幫助迷山的人們,即使不是同一個部落的人,他們也不會去追究誰動了裏面的東西。他們所需防範的只有黑熊,這種不帶任何功利性的贈與在今天極爲罕見。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我有這很深的感觸。這並不是一部史詩鉅著,但書的字裏行間卻無處不透露着真摯的情感,書中語言也並不華麗,質樸簡潔,可依舊能打動人心,一本書勾勒出一個民族的百年興衰,一直到最後只剩下兩個人。這部書裏,我們體會了死亡與新生,但這個部落也許再也不會有了新生。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0

小的時候看遲子建的《白樺林》,就被遲子建筆下的挺拔入天的白樺林深深的吸引,一位女作家竟然能寫出磅礴的氣勢,對此我深感佩服。之後就一直找遲子建老師的作品來看,《額爾古納河右岸》是我最愛的一部長篇作品。

整部作品是由鄂溫克族最後酋長的妻子回憶的自述,訴說了這個族最後近百年的原始生活。中俄兩國一額爾古納河爲界,這個民族幾百年來生活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過着一種遊牧的生活。以馴鹿爲生,住着木刻楞房子,用的是樺皮桶,吃的是男人們獵回的動物,“跳大神”的尼都薩滿是她們的精神依託,是十足的原始味道。

作品充滿着鄂溫克族人對生活的規則、天道的輪迴、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理解,人對自然的敬畏心、每次去爬山,都會有一個深切的體會,人只是自然的過客,山川河流纔是主人。文章把人的愛寫的非常美好,其中一個族人不顧他人的不滿,依然和一個俄國女人生活在一起。而安草兒是一個相對來說智力不太好的孩子,但卻是主人公最愛的一個孩子,也是陪着她的守着原始生活的最後一個人。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非常多的闡述,人和自然的依伴的關係,馴鹿死後會把馴鹿安葬在山的向陽面,這是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係的寫照,也是鄂溫克族人對自然的敬畏。他們在享受自然的饋贈的同時又感恩着自然的饋贈,以山林爲生的鄂溫克人,在吃山雞前會爲山雞做祭禮。鄂溫克族人的.愛和恨都是深沉的,每一份都是帶着血淚的,深入骨髓的。

文字非常美又不失大氣,很多描述時間的詞都用了自然的事物來表達,“從月亮東昇一直吃到月亮西沉”、“他們黃昏出去,早晨歸來”。開頭的時候寫到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雨雪看老了。這是真正的與自然融於一體了。兩者是相互依伴的關係。文中的很多句子會給人一種非常美的感受,又充滿着人生哲學,比如:“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有路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以爲我們不知道該到哪裏去。故事總有結束的時候,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清晨的露珠溼眼睛,正午的陽谷曬脊樑,黃昏的鹿鈴最清涼,夜晚的小鳥要歸林。”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大多數族人都搬去林外去生活的時候,文章的主人公說,“我不願意睡在看不見星星的屋子裏,如果午夜夢醒時我望見的是漆黑的屋頂,我的眼睛會瞎的;聽不見那流水一樣的鹿鈴聲我的耳朵會聾的”。

讀了這本書並沒有使我明白什麼樣的道理,但是卻讓我有了一塊心冷淨化的地方,留給我的就是我心中一塊祥和寧靜的土地。好的作品就是會爲你打開一個新世界,讓你有一種新的向上的心境。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1

這是一個90歲的鄂溫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經歷,折射出鄂溫克族近百年的發展歷程。這個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薩滿,因馴鹿覓食而搬遷、遊獵。他們在自然的恩惠與折磨下生存,他們遭遇了日侵,他們經歷了—,最後,在所謂先進文明的“侵襲”下,他們不得不在遊牧與定居之間遊蕩。不過,這是一部女人的書,似乎應該蕩氣迴腸的歷史,在遲子建的筆下,在“我”的口中,是一個個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動、詩意、悲情……

人與自然

故事由“我”的誕生開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個姐姐也出生在嚴冬,但因狂風掀了母親生產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風寒,出生兩天後就死了。自然賦予鄂溫克人一切,也會不時殘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親林克死於雷電,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達在風雪中永遠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羅加被熊揭開了腦殼。

即使自然很無情,但鄂溫克人並不願意離開森林。可是現代文明在“侵襲”,伐木工進駐森林,鐵路公路伸進深山,動物四處逃散。鄂溫克人下山定居,依舊的遊牧生活又將他們帶回森林,定居點激流鄉最終成爲一座空城。只是人心開始浮躁,有的年輕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孫子沙合力因盜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孫女索瑪不停地與不同的男人幽會,然後不停地流產,無法出嫁。爲了孩子們,女兒達吉亞娜籌建了新的定居點布蘇,可是“我”覺得他們終有一天還是會回到山林裏。

人與人

在人與自然的大主題下,人與人的故事是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裏面有數段美麗的愛情。如母親達瑪拉,在年輕時與兄弟倆相遇,兄弟倆都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以射箭一決勝負,最終林克成了達瑪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薩滿孤獨終生。在林克去世後,尼都薩滿再次追求達瑪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這一族規,扼殺了兩人的愛情,也讓兩人的生命日漸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愛情則是一場悲劇。她嫁給了不愛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討厭自己的兒子金得,認爲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爲兒子安排了一場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殺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懷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計地讓自己流產了。

人與神

鄂溫克人信奉薩滿。在小說中,薩滿確實具有神力,能呼風喚雨,救人性命。可是薩滿也爲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妮浩繼承了尼都薩滿的衣鉢,可是妮浩每救一個人,就要失去自己一個孩子。但是身爲薩滿,她的職責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馬糞包”和偷吃馴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後,妮浩爲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學獎如此評價此書: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與鄂溫克族人的坦誠對話,在對話中她表達了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持信仰、愛憎分明等等被現代性所遮蔽的人類理想精神的彰揚。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2

橘子洲頭的千年一嘆,塞納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國餘輝。河流記錄着時代的軌跡,與人類相守共榮,可謂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們靜靜地流淌,向人類詮釋着永恆……

《額爾古納河右岸》記錄着一代代人的冷暖與離合。遲子建把這悲歡離合匯聚在一起,寫成了《額爾古納河右岸》。這篇小說是卷帙浩繁的當代長篇小說文庫中的翹楚文作。文字樸實無華,卻在無聲處勾着心絃,文章娓娓道來,寫出了鄂溫克人的春花秋月,詩酒風雪,寫出了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的獨特魅力。在她的筆下,馴鹿活潑靈動鄂溫克人真誠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愛。不同於世界本有的駁雜,這片草地上洋溢着熱情,像個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愛,讓人流連忘返,我愛你——鄂溫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頂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黃金下棲息的奴隸”。日光溫和,月華如雪聽着微風在呢喃私語,注視着天邊晚霞下盤旋的飛鳥,透着希愣柱的排煙孔看星空的微光,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溫克人的生活。他們從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貪婪之氣,虛榮之氣和浮躁之氣,一點一點地洗刷乾淨。正應了莊子的話:“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這便是永恆與自由的境界,我愛你——鄂溫克的天地萬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雨雪帶給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長,他深愛的這片草地和她的馴鹿。她守着那團火,她相信那樣的火能讓人的心和眼睛明亮,這團伙從未熄滅過像她那顆跳動的心,我深深地愛着你——鄂溫克的人民。

這本書有悲傷,有歡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悅,每一個鄂溫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薩馬爲了林克,放棄了自己心心念唸的人兒;善良的妮浩和魯尼爲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蓮娜在這片土地間尋找創作的靈感,伊芙琳用甘泉驅散對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淨身體的污穢。命運對一些人是嚴酷的,但自然和馴鹿賜予他們擁抱生活的熱忱,讓他們有勇氣走進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澤。

本書末尾,老人聽見了木庫蓮的聲音了,亦遠亦近,亦急亦緩,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在木庫蓮之後,還有你達吉亞娜。達西,他們都回來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澤。

縱使舉世皆濁,衆生迷醉,還會有這片潔淨的土地,因爲時間改變而萬物之美的永恆。我愛這片土地,更愛生活在這裏的人們。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3

這是一部小說,一部優美的小說,一部描述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令人落淚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

著名女作家遲子建,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民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個民族的故事。似一壁飽得天地之靈氣、令人驚歎卻難得其解的神奇巖畫;又似一卷時而安恬、時而激越,向世人訴說人生摯愛與心靈悲苦的民族史詩。

這部小說分爲四個章節,也就是四個時間: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酋長女人和她的孫子安草兒作爲這個民族僅剩的留在山上的人,在一天裏,白天到晚上,酋長女人開始回憶她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到現在,家鄉僅剩兩個人了。在文章的最後一章講到了一天的故事說完後,酋長女人和安草兒準備睡覺時,木庫蓮帶着幾隻馴鹿回來了,那幾只馴鹿就像那皎白的月亮,彷彿帶來了美好的消息和希望。

小說語言精妙,人物衆多,但性格迥異。作者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羣鮮爲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他們有大愛、有大痛;他們愛着這個民族裏的其他人,也努力去保護使這個弱小的民族不要消失;有在神靈面前的虔誠,有在族人面前的關愛和不虛僞,也有在命運前的殊死抗爭。經過歲月的瘢痕,由一個嬰兒長成了最後一個酋長女人,年屆九旬,這裏面愛與恨的故事,有着獨特民風的生死傳奇,顯示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歲月過往,給記憶留下了瘢痕,改變了人物,改變了生活,唯獨不變的是這個民族頑強,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留下的只是歲月的累累瘢痕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4

這是一本壯美的鄂溫克族史詩,以一個年近九十的老人的口吻,講述了她所在烏力楞(部落)上下四代人的故事變遷,充滿神話色彩的薩滿,傳承不滅的鄂溫克風俗,以及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草木神靈,編織成了這部蕩氣迴腸的小說。

BBC拍攝的《wild china》(又譯作錦繡中華),共六集,其中第四集就有鄂溫克族人的生活場景,那是僅有的幾位仍然生活在山上,放牧馴鹿爲生的族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彷彿就是書中的“我”。遲子建爲了這本小說,進山兩個月採訪山上的牧民,作下了幾萬字的筆記,所以小說讀起來才那麼真實,就像真的有以爲酋長的女人,在跟你講述他們烏力楞的故事。

那天聽遲子建的講座,她有說到,神話和民族傳說是她的寫作源泉,書中的故事很多並不是瞎編的,比如薩滿的跳神,她救一個人,就要死去一個自己的孩子。整本書中充斥着死亡,也許生老病死是天地規律不可扭轉,但是小說中描述的死亡,卻總是一次次讓人顫動。面對親人的離去,“我”卻表現得出奇平靜,作爲被神靈庇佑的鄂溫克族人,死亡,不過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吧。

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一天的時間,“我”講述完了所有的故事,給風聽,給草聽,雨雪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最後搬遷下山,留下的只有“我”和孫子安草兒,在延續着鄂溫克族人的故事。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5

大興安嶺那片廣袤的原始森林裏的鄂溫克族人,纔是最懂這個地方的。作爲一個從小生活在大興安嶺的女作家,她是多麼的熱愛這片白山黑水和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飽含深情的描述在書寫着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祕的古老民族中發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遲子建式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簡單的文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神奇的效果,這就是大道至簡,大巧若拙吧。對細節細緻的描寫,讀着讀着彷彿置身於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寫的就是我身邊的事,跟着他們一起打獵,一起馴鹿,一起遷移,一起看着薩滿跳神,一起聽那風聲,那雷聲,那雨雪閃電,那潺潺的流水聲,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有時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讀出聲來,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廣袤的天地間,與自然融爲一體。

河流,山川,馴鹿,堪達罕,烏力楞,希楞柱,靠老寶,日月,星光,一個個意象結合起來是那麼的美妙,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諧的樂章。風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陽的山坡,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薩滿同時喜歡上了達瑪拉,爲了爭奪她,相約射箭比賽,最後林克娶了達瑪拉,也許是哥哥射箭的最後一刻讓着弟弟,也許是宿命讓他射偏了,可他的內心依舊深愛着她,在弟弟死後他爲她用藍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歡,由於部族的禁忌,最終沒有在一起,令人唏噓。

清晨和正午雖然也描寫了一些人的死亡,但節奏是明快的,輕鬆的,從黃昏開始漸漸令人壓抑,死亡的氣息愈發濃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個人性命時,必將帶走一個自己的孩子。一命換一命的宿命,籠罩着這個堅韌的氏族。

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一天時間裏,這個民族最後一個酋長的老婆用它九十歲的蒼老聲音講述了這個民族的百年命運從開始到被現代文明歸化,對應這她從小時候到結婚生子到老年的這一輩子,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們生活着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比喻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的話,那麼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縱橫交織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衆多的山巒構成的。那些山屬於大興安嶺山脈。”

讀完最後一行文字,心中充滿了蒼涼的無力感,從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獵遷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間跳躍奔跑的鹿被圈起來,最終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個菸頭毀滅,這個古老的鄂溫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寧靜安逸變得吵吵鬧鬧。

原住居民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該何去何從,在保護和發展間如何平衡,如何保護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的思考和問題。有時間多去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說不定哪一天,他們就會永遠的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裏了!就像遲子建說的那樣,“我願意用我的手去觸摸生活,用我的腳,腳踏實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儘量走到,像寫《額爾古納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實地看一下。這時你再駕馭題材的時候,這種不適感會消失,會越來越跟它水乳交融。”

總之,這是一段美好的閱讀體驗,乾淨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緩緩流入心中。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6

小說讀罷,放下案頭。讀這個小說用了半個下午加一個晚上,可以說是一氣呵成,好的小說魅力就在此,總讓人迷戀其中,不捨離開。

因爲自己去年也曾去過離額爾古納河不遠的地方,小說中提到過的金河、滿歸我都親自到過,自己在大興安嶺深處了呆了好幾天,雖說現在沒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壯的樹木,甚至小說中提到的各種狍子、鹿甚至水獺都沒有看見過,但是走在大興安嶺林區中間,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人的一種靜謐感。以至於讀了遲子建的小說之後,產生深深的共鳴。

小說中通過一個年逾古稀的老酋長的女人的口吻,給讀者展現出一個渺小的鄂倫春氏族的集體生存的畫面,雖然“我”的描寫並不是很圓潤,但她卻是在講她百年來的見聞,而這個見聞正是這個以遊獵爲主的民族的生存變遷歷史。歷史的真相無法還原,小說也是加入了創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願意相信小說流露出來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實依據的。小說裏的人物儘管受了些現代文明的影響,在原始和現代之間尋找平衡,但是他們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種的狀態。而這種生活狀態下所表達出來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東西,是沒有經歷過任何現代文明粉飾過的,他們既敢愛敢恨,達西可以拋棄家人跟一個剛剛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現在對手面前;他們也可以在瞭解自己過錯之後而揮刀自宮(抱歉,小說裏的鄂倫春人名字都記不住,但是看到之後會對上號);妮浩薩滿明知道救人會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記自己的操守……總之,他們就是把對自己內心最想表達的東西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而又會在整個大家庭中充當自己的角色,服從組織的安排,他們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爲族長的拉吉達讓伊芙琳在平分出來的肉先挑,她挑了兩次之後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個人的任務分工都很明確,男人們總是願意出去打獵而把獵物等量的分給氏族裏的每一個人。

小說中描寫的鄂倫春人生活是那麼的和諧,雖然沒有強大的物質生活保證,可是他們卻並不像現代人那樣那麼貪婪,一味的剝奪他人的生存空間。他們會把用不了的東西存在樹上而不帶走,他們燒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鮮的大樹,而是撿那些已經枯萎落下的枝幹。他們已經達到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多麼的可歌可泣。

還有一個比較震撼的就是他們可以很從容的面對生死,儘管瘋狂的愛過恨過,可是死對於他們來說感覺很平淡,或許是死亡經常毫無徵兆降臨的緣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後,本以爲不會再愛了,可是仍然和瓦羅加依偎在了一起,時間是一切解決不了問題的良藥,我們也應該從他們中間學習些什麼?大家總感覺死亡離大家很遙遠,有些人因爲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點危險的事情。生命的本質不應該在此,活到哪裏就到哪裏。而且,生命是寶貴的,人們不應該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更不應該隨意的剝奪他人的生命。

鄂倫春人會在文明發展的大潮中充當千年一粟的角色,他們的語言會消失,他們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幾十年就會從地球上消失而僅僅存在於教科書當中,因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年輕人總是喜歡接收新鮮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實的老人們則會逝去。遲子建一個時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寫了時代烙印留下來的東西,如文革,如開放,而她卻把遊牧名族的活化石遞到世人眼前,她爲我們保存了這最後一點純真,單從這點來說她就很偉大!人性總是相通的,我們沒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麼複雜,相互謙讓和諧相處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們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了還有那麼一批人,他們對於這個花花世界並不感冒,他們更熱衷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們不能稱之愚昧,因爲這兩條線永遠是平行的,我們得到的並不是他們所追求的。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7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小說之後,很想在豆瓣上寫個書評,因爲作者的文筆太強,讀的過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積壓在心中,說不出口又難以消散,只能在讀完部分的間歇,停下來整理一下思緒和心緒,待稍作平復,再重新翻閱。

書中讓我印象頗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個悲劇人物,她在出嫁之後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愛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膽追愛,選擇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兒子金得,但她從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說,文中的依芙琳是個倔強而真性情的女人,她無法接受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輩子,又將她對於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強地施壓在她兒子身上,爲她兒子訂下婚約,是他不愛的歪嘴女人,她兒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選擇結束生命。我想,在她看來,她兒子無疑是勇敢的,不同於她丈夫,敢於追隨自己所愛,她一直告誡她兒子,你越深愛的東西,只會離你越來越遠,那愛與不愛都沒什麼好下場,對於她的話我無從評判,從她的遭遇來說,這句話很大程度上是對的,而從情感的角度,這句話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愛與被愛,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區分的事情吧,愛人的人與被愛的人,也無從區分,誰得誰失,也並非只有唯一,只有摻雜其中的人內心那些隱藏深處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確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愛的,得不到,也讓她那顆想愛的心畸形了,於是,痛苦延續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瑪利亞,起初跟哈謝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時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淚。迪西在一次野外與狼搏鬥中失去了一隻腿,從此只能待在帳營中,依靠別人打回來的獵物,他的心中有着對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養了一隻鷹,他把希望寄託在鷹身上,祈禱他的戰鷹能爲他報仇,爲此日日訓練它,終於在一次糧食短缺、狼羣出沒的夜晚,他與他的戰鷹在與狼搏鬥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瑪利亞也終於懷孕,生下了兒子,他們將他取名爲迪西,或許是紀念吧。迪西成人之後,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婦,也就是那個歪嘴女人傑芙琳娜,或許是出於同情,又或許是真的愛吧,瑪利亞因此與金得之母依芙琳結怨,認爲是伊芙琳導致她的兒子娶了寡婦,她也討厭她的兒媳。傑芙琳娜再嫁之後也幾年未生子,因傑芙琳娜在一次勞作中無意間跨過了她丈夫迪西的鐮刀,瑪利亞覺得觸犯了神靈,生下的孩子會是個傻子,而在那之後她確實懷孕了,但瑪利亞卻強迫她打掉小孩,最後傑芙琳娜順從了瑪利亞,在草地上滾下來,失去了小孩,此後她再也沒有懷上。面對母親與妻子,迪西心裏也很痛苦難受,但他始終隱忍着保護自己的妻子。之後瑪利亞日漸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沒有自己的孫子。最終在迪西由於不能打獵認爲自己是廢人而開槍自殺之後,傑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們也沒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來,瑪利亞何苦將痛苦延續,我曾以爲會像瑪利亞的公公死去之後瑪利亞有了小孩那樣,傑芙琳娜在瑪利亞死後也會因爲某種救贖而懷上小孩,其實並沒有,她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因爲她們所做的只不過把自己的痛苦延續了,這讓我想到,寬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會無限度地帶來痛苦。

書中還有一個悲情的女人,則是妮浩。在尼都薩滿去世三年之後,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爲新的薩滿。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個人的同時,她自己的親生骨肉便會在另一場災難中死去。妮浩在面對選擇“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別人的孩子”生死的時候,是痛苦而無奈的,依芙琳勸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嘗不想呢?如果可以選擇,她怎麼願意讓親生骨肉離去,可是從她接替了薩滿之位起,便註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犧牲,爲了結束痛苦,她甚至選擇用麝香來絕孕,可是她丈夫魯尼的眼淚讓她放棄了這一念頭,她愛她的丈夫,她必須給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說妮浩和丈夫魯尼同樣是痛苦的,魯尼作爲父親,卻無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爲丈夫,他必須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爲薩滿,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對自己的孩子相繼離去,她的內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們無法理解的犧牲。作爲讀者,我們或許只能把這一切歸結爲環境因素吧。

對於前一位薩滿,文中的尼都薩滿,主人公的伯父,我覺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與弟弟林克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達瑪拉之後,他們的父親讓他們通過射箭一較高下,贏的人可以迎娶達瑪拉,而他輸了,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文中後來通過他們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說出,當時沒射中的時候尼都薩滿顯得很從容,我忽然可以理解爲什麼從那之後他不再打獵,他當時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許是爲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選擇了放棄自己的愛人。當弟弟林克去世之後,他有想過跟主人公的母親達瑪拉再續前緣,可是世俗的禮節不允許他這麼做,身邊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撓,於是他只能把內心深處這一份情感埋藏起來,化作親手製作的一條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達瑪拉。而達瑪拉,在林克和尼都薩滿兩兄弟之中,她給出的答案是兩個人隨便一個都可以,說出的話很隨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沒有對誰有特別多的情感歸依,對她而言,兩個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歸宿,我相信她內心對兩個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對兩個同樣優秀同樣愛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選擇,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內心的情感輕重。在我看來,她是一個幸福而有傲氣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達的弟弟,在一次逃離的路上因爲一匹突然發狂的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後在一個換取貨物的途中,他意外收養了一個女嬰,也就是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轉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兒身上。他太過愛自己的女兒,不允許任何的男人示愛於她,因此馬伊堪直到三十歲了仍然沒有出嫁。在我看來,馬伊堪是愛她的父親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親的意思,眼睜睜地看着她自己心愛的男人結婚生子。直到後來她肚子裏有了一個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後,她選擇死去,留下了這個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親拉吉米。相信在馬伊堪的心裏,她是痛苦無比的,她有自己心愛的男人,可是同樣的,她也愛她的父親,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隨自己所愛,早已有了離世的決定,可她不願意她父親孤單一人,於是她給父親留下了一個小孩,陪伴着他。在愛與被愛中,我們是何等自私。

我的見解是有侷限的,我沒有寫整個大環境造成的後果,而用一種比較感性的思維來看這部長篇小說。通過對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讀,我浮現腦中的是愛、寬容和救贖這幾個詞,而這幾個詞都關乎愛與被愛。在愛與被愛中,我們就像被賦予了某種權利,我們都感受得到愛,可是我們卻沒有弄懂愛,因爲被愛,我們一意孤行地用我們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強加到了我們愛的人身上,你以爲這樣做是好的,是對的,可是我們愛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爲被愛,我們的心畸形了,沒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沒有在尊重的基礎上去感受所愛的人靈魂深處振動的頻率,也就沒有理解,只有因愛而來的無限度的痛苦。少數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溫暖,如作者所說,大自然向他們敞開了美好而和諧的一面,也給了他們嚴酷而悽清的一面,他們也有自己的愛恨與無奈。特別喜歡作者遲子建說的一句話:“如果說山巒給予我的是勇氣和激情,那麼大海賦予我的則是寬容的心態和收斂的詩情。”給我最大的啓示就是,愛人也要寬恕人,只有愛和寬容,才能讓你的心靈得到永恆的救贖。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 篇18

讀《額爾古納河右岸》,我想,我對平等的認識,已由淺入深。平等是沒有種族界限的,人、草、木、石、獸都有共同的生存權利。平等文明無條件的,它像無聲的細雨,悄然滋潤萬物。

這本書講的雖是一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滄桑,但在他們與大自然的對話中,平等卻無處不在,它埋鋪在故事的字裏行間。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裏獨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已過九旬的鄂溫克族的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動的火焰當作聽衆,故事從清晨講到了黃昏,她回憶了一生,從女孩到暮年。那句話像清風,吻了我心內的平靜湖面,蕩起陣陣感動的波瀾。在漫長的歲月裏,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們成了老熟人。這一份跨越種族的平等,也愈鮮明瞭。我忽然想起了現代社會裏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類中心主義太根深蒂固,當人們提到平等時想到的幾乎都是人類之間的,但其實平等是無關種類界限的,不是嗎?人存在於天地之間,其他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也同在這天地,萬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溫克族生活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古岸,他們與馴鹿爲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在艱難地生存,他們要征服自然嗎?不是。樺樹林是他們的皮膚,清溪流是他們的血液,馴鹿是他們的眼睛……大自然承載了他們的全部,他們把全部交付給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時候,親眼見證了一頭灰色的馴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姐姐的“烏麥”找回來了,但那頭原本活蹦亂跳的小鹿卻再沒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時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馴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馴鹿得。人和動物,沒有任何一方是無償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權利誰都沒增,誰也都沒減,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種是鄂溫克族的希望之一,他們不管遷徙去哪都帶着,百年來從未變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溫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衝突不斷,生存環境漸劣,族人決定下山定居,卻沒帶走火種。他們說布蘇的房子裏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種了。不願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獨自坐在火塘前無奈而憂愁:我們的火種是用鐮刀和石頭打出來的,而布蘇的火裏沒有陽光和月光,這樣的火,怎麼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孫子安草兒往火塘裏添了幾塊柴,她又想起族人燒火從來不燒鮮木,只用樹木裏的枯枝斷木。他們看到漢人門房前後堆着滿滿的劈得整整齊齊的柴時會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兒的不是柴,是他們。

列夫·托爾斯泰曾道“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爲我們互相瞭解、相互尊重。”鄂溫克族在百年光陰裏握緊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變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衆生平等”,它們都基於對天地和諧的期望,都是對精神靈魂歸屬的尋求。於是,平等,讓所有的渺小成爲不渺小,讓所有的平凡成爲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