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執筆下盡是憂傷散文隨筆

也許只在某一天,我依舊會拿起筆,寫下這些年的故事。

曾經執筆下盡是憂傷散文隨筆

不管是十年還是二十年,喜歡這樣的文字依舊未曾改變。有人曾經這樣說,“其實看不懂你在寫些什麼”作者只是默默地笑着說,“如果是難過的心情,我不希望太多人看懂,能看得懂的一定感同身受。”“開心”可以分享喜悅,“難過”只需懂你的人能懂,僅此而已。

好像從來都沒讀懂過什麼散文集還是名人的文章,不明白教科書裏的註解,考試過後的參考答案。對於熱衷於文字而言,更希望是表達心情,難過時能發泄情緒,在筆下的文字會找到能懂得人。

曾經的我並不喜愛寫作,甚至覺得就像老師佈置的作業一樣,爲什麼要有作業?是不是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寫作業?其實,並不是。也許是學生真的把自己看作了學生,也定位在學生的模式,很難覺得,其實寫作只是一種方式,一種表達的方式。比如說,你從未對自己的父母說過“爸、媽,我愛你們”,也許就是因爲從未說過,從未表達過,當老師希望你們真心地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的時候,我想大多數認認真真寫的同學都會邊寫邊流眼淚,因爲不是面對面的交流,你會把最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也許時候你會覺得,其實沒什麼。再當自己父母看到孩子寫的信時,也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雖然父母們那一刻是真的覺得自己的孩子懂事了,可依舊還是會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因爲在父母親眼裏,你們永遠都是父母眼裏的小孩子,照顧和遷就已經成爲他們的習慣,任勞任怨只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

輕易流淚,不知道說是太感性還是太容易入戲,但是隻要觸動到心裏的那一丁點,就會忍不住想起讓自己最容易動情的那一瞬間。

因爲經歷過那樣的感覺纔會知道寫下一段文字的心情,每一首歌,每一幅畫,每一處風景都有它的故事。不管是大結局還是未完待續,總會讓人懷念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