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中有德美文

古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常言說:“忍得一時之怒,免卻百日之憂。”做人得有股忍勁。古今中外,凡能得人敬者、功成名就者、有德者,無不是能忍之人。

忍中有德美文

有一天,曹禺收到了畫家黃永玉的一封信。這是一封措辭嚴厲且不講情面的信。信中寫道:“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的心不在戲劇裏,你失去偉大的通靈寶玉,你爲勢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也不夠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這封信對曹禺的批評,用字不多卻相當激烈,還夾雜着羞辱的味道,有的也與曹禺解放後所寫戲劇的實情不符。然而,曹禺卻恭恭敬敬地把這封信裱在一個精美的冊子裏,經常翻看,鞭策自己努力進取。有時他還懷着感激之情把信念給國內外的友人聽。曹禺感謝黃永玉對自己的批評,真的促進了自己的`創作。此後,他寫出了《膽劍篇》《王昭君》等膾炙人口的戲劇作品。

曹禺爲自己能多創作而忍。曹禺之所以能笑納黃永玉帶有羞辱文字的意見,是因爲他有“嚴己寬人”的美德。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大度去征服。人與人之間最高的較量,不是比技巧,而是比氣量。能受氣,方能成大器。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一遇到批評,不是反脣相譏,就是拒人於千里之外。這樣做,豈能長德、長智、出成就呢?

宋朝時,呂蒙正與溫仲舒是同年進士,親如兄弟。做官後,兩個人上馬指點江山,下馬激揚文字,相處十分融洽。但不久,溫仲舒遭人彈劾,被逐出朝廷。呂蒙正爲相後,深得宋太宗的信任與器重,他沒有忘記友人溫仲舒,常在太宗面前力薦溫仲舒,使其得以還朝任要職。溫仲舒的工作做得很好,但他對呂蒙正卻很傲慢。當呂蒙正在朝廷據理力爭、惹得龍顏大怒時,溫仲舒不僅不替呂蒙正說好話,反而落井下石,借打擊呂蒙正來擡高自己。正當朝野對溫仲舒的這種行爲不滿時,呂蒙正卻坦然地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我們都能爲國盡忠,努力做事,目標一致,政績顯著,就行了。我受點委屈,沒有什麼值得計較的。”有一天,呂蒙正在宋太宗面前誇讚溫仲舒的才幹時,宋太宗以爲他還矇在鼓裏,便說:“你盡說他好,他卻把你說得一無是處。”呂蒙正卻笑着說:“陛下把我安排在相位上,就是讓我知人善任、多用有才之人啊。至於別人說我什麼,不是我職權所管之事。”

呂蒙正爲愛惜人才而忍。他一心擡愛溫仲舒,寧願自己受些委屈,也要讓溫仲舒有用武之地,這種忍,實在忍得值得,忍得有德。忍,讓他成爲一代名相。

觀德於忍,忍耐提升了一個人的道德。當然,這種忍並不是懦弱,也不是任人左右,而是一種博大胸襟的體現,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悠然,是將怨氣看作浮雲的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