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課堂創新教學模式》讀書筆記範文

  教學模式的結構包括以下因素:

《國小語文課堂創新教學模式》讀書筆記範文

1、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

2、教學目標。

3、操作程序。

4、師生角色。

5、教學策略。

6、評價。

  教學模式:

  一、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

以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爲中心,以“讀爲基礎、從讀學寫、寫中促讀”和“讀寫結合、多讀多寫、突出重點”爲原則,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爲教學指導思想,在教學中力求做到目的明、時間少、內容精、方法活、效率高。

  二、情景教學模式。

情景教學要經過“感知—理解—深入”三個過程,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散文教學、詩歌教學、童話教學、寓言教學等都可以運用情景教學來進行。

1、識字教學序列。

利用漢字造字原理創設情境,使獨體字形象化。

利用漢字結構創設情境,認識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憑藉起情境豐富詞彙,在在整體中認讀運用。

利用漢字的同音、形近的特點,在高年級進行閱讀前的歸類識字。

2、 閱讀教學序列。

初讀——創設情境抓全篇,重在激發動機。

細讀——強化情境,理解關鍵詞、句、段。

精讀——欣賞課文精華,憑藉情境品嚐語感。

3、 作文教學序列。

觀察情境,提供源泉。

進入情境,激發動機。

拓寬情境,打開思路。

範文引導,教給方法。

提早起步,螺旋上升。

情境創設策略

1、 以生活展現情境。

2、 以實物演示情境。

3、 以圖畫再現情境。

4、 以音樂渲染情境。

5、 以表演體會情境。

6、 以語言描繪情境。

  三、“引導——發現”教學模式。

教學程序:讀中探究—探後議論—議中點撥—交流評判—歸納總結

  四、四步導讀教學模式。

1、引導預習

屬於感知階段。

釋字詞;明句讀;知文意;質疑難

2、指導細讀。

屬於理解階段。

抓重點;理思路;學語言;練朗讀

3、 指導議讀。

屬於評價階段。

議中心;談結構;論項目;說學法

4、 輔導練習。

屬於應用階段。

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讀中學寫;培養習慣。

這一體系的`導讀方法有:

設問導讀

程序導讀

圖示導讀

對比導讀

賞析導讀

邏輯導讀

  五、多媒體組合指導國小生作文教學模式。

1、中年級作文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聲像引路—例文分析—指導觀察—試寫評改

2、高年級作文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例文引路—總結寫法—觀察構思—試寫評改

六、愉快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的五個環節:

狀態—誘因—深化—激勵—發散

情緒愉悅;動趣激發;情感陶冶;動情激勵;情感發展

最大的特點是情知雙線並舉,以情促知,以知增情,相互作用,前後呼應。

  六、“線形”教學模式。

1、導入輔線。

操作目標:鋪下學習本課過程中師生共同遵循的思維主線。

2、初讀理線。

操作目標:指導學生初讀課文後,理清學習本課過程中師生共同把握的思維主線。

3、細讀循線。

操作目標:循線細讀課文內容的各個部分,教師依線撒開,結合課文內容具體進行字、詞、句、段、篇的語言文字訓練,組織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能力訓練。

4、深讀悟線。

操作目標:指導學生再回讀整篇課文,回顧學習思考的過程,使認識再提高一步,在寫作形式上仁見智。

  七、“球形”閱讀教學模式。

1、確定球心。

“球心”即是文章思路的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