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孩子不能拿別人東西

案例背景:

教育筆記-孩子不能拿別人東西

值週中,雨雨與涵涵都是每天最晚的孩子,兩個人雖然不是同一個班級,但是已經非常的熟悉。

那天,涵涵手裏拿着小玩具與小卡片在玩,突然之間哭了起來,並向我求救:“老師,雨雨搶我的玩具”,經這麼一說,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雨雨身上,並代表涵涵問:“你拿了涵涵的玩具,是什麼呀”“是小飛龍”涵涵搶着說,雨雨聽我問,回答說:“我沒有了”,我奇怪了,爲什麼孩子說沒有了,於是追問:“你拿過沒有,你現在把它放到哪裏去了”雨雨回答:“我丟了,我找不到了”,涵涵看不過去了,接着說:“東西還在他的口袋裏”。我把事情調查到這裏,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憑着多年的教學經驗,估計問題出在雨雨身上,我看涵涵這麼難受,憑着自己的力量是討不回來玩具了,於是,我幫助涵涵討:“雨雨,你找一找能把玩具找出來的,我給你一點時間”我等了一會兒,結果雨雨還是告訴我,沒有找到玩具,我第二次更加嚴肅地說:“你找找口袋,口袋裏一定在,要不要我找呀”,隨即雨雨馬上拿出了搶來的玩具,原來有2個小玩具。事情是平息了,但是帶給我的是思考。

案例反思:

雨雨長得高高大大,涵涵長得矮矮小小,以上是以強欺小行爲導致的搶玩具事件。雨雨以搶的方式把玩具佔爲己有,涵涵在保護不了自己玩具情況下,只有向老師求救,爲此讓老師瞭解了雨雨的另外一面。

從老師介入後,大多數孩子會主動把玩具交還給對方,但是案例中又碰到孩子撒謊,由此推斷,孩子膽子大,很喜歡玩具,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若干次了,所以對於老師的質問若無其事,心想矇混過關。誰知老師一追到底,只能交出自己搶的戰利品了。

在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孩子的交往問題普遍存在,如果老師忽略以上類似的搶玩具事件,或許會更加助長雨雨這樣的行爲。在雨雨瞬間撒謊事件如果忽略教育,也許會有若干次更大的撒謊事件出現,所以作爲老師,就是要抓住教育的.瞬間、教育的點滴、教育的契機,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案例措施:

1、適時進行溝通教育

針對雨雨的行爲,我把雨雨叫到旁邊對其進行了談心活動,提出了幾個問題:你認爲你今天做的對嗎?錯在哪裏?假如別人搶得玩具你的心情會怎麼樣?你如果想要玩具怎麼辦?你以後看到別人在搶玩具你會怎麼做?通過孩子的回答,老師適時的補充教育,理清了孩子心中如何想要玩具的做法,同時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與別人交往,做一個正直、人人喜歡的人。

2、分享玩具,分享快樂

在與雨雨交談中,孩子提出了:我問涵涵要玩具,涵涵不肯怎麼辦?我針對這個問題,對涵涵進行了“分享玩具,分享快樂”的教育,我跟涵涵說:你有這麼多小玩具,雨雨很想要,他搶是不對,你可不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呀!在我再三的教育下,涵涵終於把小玩具給了雨雨,雨雨高興的接過玩具,我馬上見縫插針對雨雨教育:這樣多好呀!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好玩具一起分享,多開心呀!

這樣的安排,目的告訴孩子要別人的玩具不是隻有搶或者偷偷的拿纔是解決的方法,更好的纔是別人送給你的,這樣的玩具纔是最珍貴的,不但代表着友誼,更多體驗的是快樂。

3、聯繫班級老師跟蹤教育

從雨雨的搶玩具表現讓我回想起前一天,雨雨曾跟我說:有東西忘在班級中,然後出來後,一直在吃糖。當時我沒有追究這件事情,現在兩件事件碰在一起,我就想到前一天他也是在撒謊。於是,我跟他們班老師取得聯繫,把自己親身經過一五一十的向班級老師彙報,並要求老師跟其家長取得聯繫,把孩子的不良行爲抹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