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別人東西我不要

一、案例背景

教育筆記-別人東西我不要

佳佳小朋友是一個比較調皮的孩子,平日裏經常會從家中帶來許多玩具玩,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也會去搶來玩。覺得別人的東西總是比自己的好。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有一段時間,我一踏進教室就有幼兒向我告狀,說東西不見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幫幼兒整理書包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佳佳的書包裏有許多東西。仔細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丟失的東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的眼裏,佳佳雖然調皮,但是他不會是這樣的孩子啊。這件事發生在他的身上,我覺得很驚訝。

片段二:施海鋒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奧特曼玩具,可是戶外活動遊戲後,他卻來告訴我:“老師,我的奧特曼玩具不見了。”我忙說:“小朋友,海鋒的奧特曼玩具有魔力,他跑到誰的書包裏,誰就趕快按住書包,否則他會自己跑出來的。”全班只有佳佳使勁按住了自己的書包,原來奧特曼玩具被他拿去了。我走過去說:“哎呀,佳佳這個奧特曼玩具魔力可真大,居然千里迢迢到你這兒遊玩了,你看海鋒都急哭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奧特曼玩具就告訴媽媽,讓媽媽回家的時候也給你買個好嗎?”佳佳點了點頭,也明白了別人的東西上不能隨便拿。

三、案例分析

首先,從孩子的心理特徵來談起。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兒童發展有不同的特徵,幼兒園的孩子們其生活經驗有限,所以思維的'內容會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而反過來,正是由於這種內容的有限性,他們的思維具有無拘束的特點,他們可以把任何事物和物體串聯在一起而不會計較這種行爲是否符合現實生活的規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另一個特點是以自我爲中心——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以我爲中心,換句話說就是他們的心理髮展水平決定了他們只會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正如案例中佳佳小朋友把自己看到喜歡的東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就佔爲己有,全然不在意別人的感受。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強,見到新奇的、喜歡的東西總是愛不釋手。加上孩子們的思維總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夠清楚地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這兩種概念,偶爾報着嘗試的態度拿了一次別人的東西,沒被大人發現,所以孩子就會有暗自竊喜,意外的驚喜對孩子無疑是一種誘惑,所以他會再次嘗試。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種行爲也就不足爲奇了。

四、案例反思

3—6歲幼兒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常常分不清對錯,無法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兩種概念,一不小心就會把別人的東起來這是共性,我們可以把正確教育滲透到生活教育中,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是非對錯的區分,並長期一貫的堅持。佳佳小朋友因爲順手拿別人的東西成了習慣,於是,我在每天下午放學前都會走到他旁邊,“迦勒,老師佈置的作業記下來了嗎?我看一下。”順便翻看一下他的書包,在我堅持不懈的監督下,迦勒很少再拿別人的東西了。

家園一致地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爲觀念。

多花一點時間來關注孩子,一旦發現孩子有不是自己的東西就要馬上問清楚,即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東西也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教育孩子別人的東西不屬於自己,哪怕是撿來的東西也不能佔爲已有。但在教育中要以正面教育爲主。孩子拿別人東西這一現象不是惡意的,所以大人在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過於嚴厲,把這種行爲和“偷”緊密聯繫在一起是不可取的,要給孩子輸入正確的觀念,講孩子們易懂的道理,不要一味地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