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巧讀孩子說不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隨筆-巧讀孩子說不,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隨筆-巧讀孩子說不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當有孩子朝我們說“不”的時候,一般的情況我們會讓幼兒放棄說“不”的權利讓他順從,或許孩子會逆來順受;或許孩子會沉默不語,或許孩子會因爲強制的效果引起更大的叛逆。最近班裏的米米的“小叛逆”表現的尤爲明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午睡起牀我給她梳頭髮,爲了節約時間我把米米原本造型獨特的髮型梳成一個簡簡單單的馬尾,她小脖子一扭回頭衝我說:“我不喜歡這個樣的頭髮!”我說:“小朋友們都排隊等待,等有時間。”“我偏不!我不喜歡!我就不要!”說完就用哭發泄對我的反抗。米米的這一舉動過於突然,我一頭霧水盤算着該怎樣對待她,她越發哭的大聲,時不時用滿眼淚花的眼睛窺視我的態度。我採用了冷處理方式——任由她繼續哭鬧,不予理睬。一會兒就她可能感到無所適從,斷斷續續的哭幾聲時而睜開眼睛觀察我的態度,她開始找我搭話,我還是不搭理她,米米自己回到位置上看似若無其事的進行區域活動。我以爲這個小插曲就這麼翻篇了,離園準備時米米的嚎啕大哭讓我頗感吃驚,她故意把自己的頭髮扯亂,想在媽媽接她時表現出她的不滿、她的壓抑、她的`憤怒。這舉動讓我有點招架不住,我如實的把情況跟她媽媽解釋了一下,她媽媽很理解的認同我的冷處理方式。

但是晚上入睡前,我也開始反省自己,是我的忽視引起孩子的不滿還是孩子對美的一種追求被我無情的打擊呢?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對待米米呢?在工作中一直強調要蹲下來與孩子溝通,可是我們真的做到了嗎?我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嗎?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不”比“是”更符合孩子的天性,與其說“不”是一種表達,不如說“不”是一種內心的需求,我們教師只在乎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當孩子對我們說“不”的時候,我們要認識到這是這是孩子主見意識形成的初期,考慮清楚孩子要跟我們表達是怎樣一種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是否讓孩子正確運用說“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