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孃家散文

生命流程裏總會有一段關於泥土的故事,比酒的故事更感人。儘管你曾經還是在未來看似要離開泥土,現實裏你從未離開泥土半步,因爲你是上蒼下嫁給泥土的孩子,泥土永遠是你的老家。生命一分一秒都不曾離開過泥土,你就是泥土的化身,拒絕泥土這是最爲危險的想法,萬物離開泥土何談芬芳?儘管城市想盡辦法把泥土封存起來,最終還是在泥土上得以成長......

生命的孃家散文

南有喬木,果累累之,北有胡楊,挺拔不阿;東山有芳草,西山有靈芝;花城驚豔,洛陽嬌羞,田園金黃,野地蠻荒......大千世界一點點活成千姿百態,泥土要付出多少真情?土地從沒有尋求過表現和報答。所有的苦澀和犧牲都是對生命負責的證明。茫茫世界中哪個生命對土地敢不深懷尊敬,他終將受到良心的鞭撻和肉體懲罰的......

可能我們的孩子不懂收割,更不懂播種。這是我們的悲哀,生命的悲哀。這是我們的愚昧和無知留給子孫的憾事,留給泥土的憾事。春天,我們需要去城市以外的.鄉村,去那空曠的原野,脫去鞋子和襪子,讓腳去安撫泥土,用手去溫暖種子。秋天,我們需要去城市以外的鄉村,去那殷實的原野,握一握誠實的钁頭,揮一揮生動的鐮刀,讓我們去收穫,讓我們去收穫......

我們不停地遷徙,從鄉村走向城市,從生長五穀的泥土搬入鋼筋水泥高樓。這是靜脈流向動脈的全程?我們一味與泥土告別,這一別真的就是走向理想的天堂?我們只是爲了換個活法,預想輕鬆的活法,不知道這個這個活法能夠堅持多久。( : )

有一款遊戲叫保衛蘿蔔,還有一款遊戲叫澆菜偷菜。我不曾玩過,也不知道人們是怎樣去保衛和勞作的,但願在那些虛擬的空間裏從理論上讓人們對泥土產生全新的認知,不再只是一款偏執單純的遊戲。

大冶市的民俗活動一天天多起來,保安的桃花節有些浪漫的小情節,但是帶來了土地芳香的人文氣息;龍鳳山的採收節,邀請五湖四海的嘉賓共赴勞動,獲一縷彎彎的喜悅;黃金湖的荷花節,讓人回想採蓮的古詩裏的情景;傅家溝龍角山的登高節,可讓我們享受春天的百發和秋冬蔚藍......讓我們走出燈紅酒綠城市,常回到溫馨滋生希望的,久違了的泥土的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