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讀書筆記

《寬容》讀書筆記1

著名作家房龍的名著《寬容》,是一部描寫人類思想發展史、暢銷近百年的通俗歷史讀本。作者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爲我們展示了一幕幕因爲固執己見所帶來的人間悲劇,勾勒了一幅幅人類因爲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發展場景。作者對寬容的闡述,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心靈獲得一種釋放和淨化,給人啓迪。

《寬容》讀書筆記

何謂寬容?《不列顛百科全書》下定義曰:寬容,即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現代漢語詞典》曰: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而我在閱讀了房龍這部用文藝性筆法敘述了自中世紀以來人類反抗無知、偏執和暴虐的歷史作品後,對寬容的理解更簡單明瞭。寬容即寬恕和包容,就是用一顆寬大、包容的心去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這絕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遷就,也不是懦弱無能地委屈忍讓;寬容是寬而有度地恕,包而見底地容。讓,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智慧,一種風度,一種雅量。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是成熟的一個標誌。能夠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能夠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讚美別人是一種修養,而能夠不斷否定自我,則是一種博大。寬容是人類至高無尚的美德,放射人性獨有的光芒。因爲寬容包含着人的心靈,因爲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爲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

寬容別人,首先要學會寬容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摔上幾跤也在所難免。高山不理解流泉,設臵了許多路障,泉水卻永不停歇,饒過頑石,跳下斷崖,變成了飛瀑,變成了大江,奔向浩瀚的大海。船不理解岸,總要離去,但岸總是等待着,永遠張開寬大的臂膀。太陽不理解月亮,不喜歡她慘白的光,月亮卻永遠追隨着太陽,當太陽落山後,她卻用淡淡的柔光照亮整個黑夜。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其次要寬容地善待他人。沒有必要和他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他人爭強鬥很,沒有必要……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冤冤相報何時了,與其去記恨和報復別人,不如去理解和寬容別人。印度聖雄甘地說得好:要是人人都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作人生準則,那麼整個世界就會亂成一團了。給他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正所謂一聲問候三天暖,半句惡言一月寒,面對他人的錯誤、失誤,與其不顧顏面橫加指責,不如用寬容之心待之,爲其留一條後路,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責人之心責己,則寬;利己之心利人,則容。

寬容是一種寧靜,寬容是人生的一種豁達。如果我們都善於設身處地替他人着想,沿他人思緒斟酌一番,人與人之間也許能相互寬容,諒解。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癒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愛人曾經有過的一段浪漫,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最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纔有陽光,纔有歡樂。寬容就是瀟灑。處處綠楊堪繫馬,

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學會寬容,你疲憊的心,也會變得年輕。因爲寬容,腳下的路會越走越寬,因爲豁達,生活會處處充滿陽光。寬容就是忍耐。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惟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海,納百川而清澈明淨;寬容是山,壘礫石而巍峨挺拔;寬容是天,容萬象而朗朗清清;能寬容就能發展壯大。曹操之所以能從僅有幾個子弟兵,到剿滅北方羣雄,佔據中原,擁有百萬大軍,與他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胸懷是分不開的。寬容是鮑叔牙多分給管仲的黃金。他不計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貪生怕死,還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自己的上司,兩人共同爲齊桓公建立霸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由於這種寬容的氣魄,干戈可化爲玉帛,刀劍可化爲耕犁,難解之事就在相互容忍和包容中妥善解決。所以寬容是助人成就事業的基石,是所有想成就事業的人們必須具備的涵養。

當你對他人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大度;多一點容忍;多一點體貼;多一點諒解,與此同時,你自己也會少一些憂愁;少一些煩惱;少一些鬱悶;少一些悶悶不樂;少一些不快;降低了耗氣傷神的砝碼,增加了健康快樂的基數,善待他人益於己。

法國19世紀的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胸懷,寬容是一種氣度,寬容是一種智慧。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生躍上新的臺階。寬容,是人類應該具有的一種修養,也是使世界充滿愛的一種美德。如果人與人之間多一份關懷,多一份理解與寬容,那麼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寬容》讀書筆記2

這本書一共分成了5大塊,“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寬容是深藏愛心的體諒”“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寬容是成長的綠蔭”“寬容是幸福家庭的祕訣”……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是一個或幾個故事,這些故事都證明和體現出寬容給人生帶來的是美好。

最簡單的講,我讀這本書後最大的體會就是明白了寬容是一種最高貴的品德。寬容是人性之間必不可少的,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懂得退讓,懂的寬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責罵,那是沒必要的。面對任何事,都要學會寬容地看待一切,這樣所有的事情都會簡單起來,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可以更美麗的,就算是別人的侵犯還是過錯,都需要學會寬容。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寬容是一種沒用的表現,向別人屈服,只能讓我們退讓和忍受;寬容應該是相互的,如果我對他寬容,他對我卻不寬容,豈不是自己吃了大虧?抱有這種認識和思想的人,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寬容了,他們理解的寬容是片面的,極端的。

書上很恰當的舉了一種比喻,這是我們生活中很確切的事實:比如有甲乙兩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說:“上回你不借我鐮刀,所以這回我不借馬給你。”這是報復。

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雖然答應,卻趁借馬之機向乙說道:“你回不借我鐮刀,但是這回我借你馬匹了。”這是憎惡。

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欣然答應,不但決口不提上次借鐮刀的事,還熱情地告訴乙這匹馬的習性。這就是寬容。

是軟弱無力嗎?不是的,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責備不如幫人,倘若對別人的錯處一味挑剔,呵責,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錯再錯。是啊,我反扣書想:如果能寬容,那麼那個曾經受到寬容的人就能認識到自己的不是,這種無聲的教育,何嘗不試試呢?

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證明了寬容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好處。我清晰地記得,書上曾說過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題目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我當時看到這個題目就很感興趣,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一個從小雙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後他煩惱,認定是老天在責罰他,感到一輩子完了。雖然很多親友和社會的人來關懷他,但他不願在憐憫中度過一生。

後來一位老師告訴他:“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因爲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上帝知道了這事,笑道:“我很喜歡這個美麗的比喻,但要聲明一點:所謂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爛蘋果,不是我咬的,是蟲。”多麼富有哲理的話語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呵呵,是呀,當我們還在爲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時,想想這個比喻吧“因爲上帝太喜歡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變的事情是不必自尋煩惱的,坦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發揮自己的長處,做生活的強者。

這本書給我太多的感觸,合上這本書,寬容的種子撥撒在我心裏,生根、發芽……記住,只有學會寬容,纔有足夠的心裏走好人生的道路……

《寬容》讀書筆記3

房龍所著的《寬容》敘述的是關於人類的故事。他以寬容爲線索利用文學的`手法向我們娓娓道出從原始時代到一戰期間的人類思想的發展歷程。從書名上看,這本書似乎是要告訴我們關於寬容的歷史,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作者是要告訴我們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不寬容的歷史。

《寬容》是一部描寫人類思想發展史、暢銷近百年的通俗歷史讀本。房龍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揭示了一幕幕因爲固執己見所帶來的悲劇,勾勒了一幅波闌壯闊的人類思想解放史。作者圍繞人類生存發展的最本質問題,向人類的無知和偏見挑戰,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和真理普及爲人所共知的常識。其智慧的妙語和真知灼見讓人獲益匪淺

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能使人性情溫和,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化干戈爲玉帛。寬容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擁戴,因爲他能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能夠很快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能夠融洽地與人合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寶貝,在學校受到別人家孩子的欺負,父母就心疼得不得很多父母喜歡這麼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樣的教育方法很明顯是錯誤的。但是,很多的父母還是沿用這一方法來教育孩子。這種錯誤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觀及處世態度。因此,教孩子學會寬容,不僅是爲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關係,也是爲了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要在生活中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在生活中,不要過分計較自己的得失,能夠笑一笑,這就是寬容。

寬容是人的一種美德,是做人的一種風度和境界。生活中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

“有朝一日,寬容會大行其道。那時,不寬容就會像屠殺無辜戰俘、燒死寡婦、盲目崇拜書本一樣,成爲一個神話。”這是作者寫在結尾的話,是美好的憧憬和願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畢竟是生活在上世紀初的作家,其思想難免會有一些歷史的侷限。其實,導致不寬容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作者的這種結論未免太過樂觀與武斷了。人類即便戰勝了自身的恐懼,寬容也未必會大行其道,又或者說,如果寬容真的大行其道,社會就真的會比現在美好嗎?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社會任何團體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須依靠某種法律(又或者是一些生存秩序),只不過嚴苛的程度不同罷了。既然善惡同在,那麼懲治措施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以此寬容大興其道,那麼前提首先是“只有善,沒有惡”,可是如此的大同世界離我們還是相當遙遠的吧。當然,作者在人類思想史方面的成果是顯著的。

最後,還是引用奧勒利烏斯。敘馬庫斯的一段話吧:

我們爲何不應和平、和諧地相處呢?

我們仰望同一星辰,共居在同一個星球上,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

每個人沿着哪一條道路尋求最終的真理有什麼關係呢?

生存之謎奧妙無窮,通向答案的道路不止一條。

《寬容》讀書筆記4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寬容,能令自己心胸廣大,產生容人的雅量,可以化干戈爲玉帛,化異己爲自己。化暴戾爲祥和。寬容朋友,能讓友誼更深;寬容敵人,能化敵爲友。

林肯在競選總統前夕,他在參議館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而他的寬容讓自己笑到了最後。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把餘香留在你腳上,這就是寬容。

寬恕,對別人是一種美德,對自己是一種昇華。我們在被賦予生命的同時,也被賦予了一顆寬恕包容的心。寫封信給傷害過你的人,懷着同情心去傾聽不幸……

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多時,仇恨就會被擠出去,當我們不斷用愛,用寬容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時,也是善待自己之際。

普希金說:“沒有寬宏大量的心腸,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蘇霍姆林斯基說:“寬恕所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產生的要強烈些。”適當地寬恕別人的過錯,是對人的一種激勵,能讓人改過自新,積極向上。

寬容似水,讓心靈如水般安寧而和諧,寬容似顆種子在耐心耕耘中癒合裂痕;寬容似潤滑劑,在潛移默化中修復創傷。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他的心靈會更純潔。

寬容的心態,放射出生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