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1

每到午休,那些調皮搗蛋,睡不着的孩子總成爲老師最頭疼的問題,他們總有耗不完的精力,不是這動動就是那弄弄,他們一個人玩太無聊,會把旁邊的小朋友帶動起來,於是老師就總也忙不過來,這邊提醒一會,那邊提醒一會,就算你有這個威信力,可是那些睡不着的孩子總也不能讓你心安理得的休息一會,因爲他們醒着就說不準會發生什麼,經過實踐證實,這些方法對那些好動,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班有個叫硯汐的寶貝,特別貪玩,睡不着總是扯一扯旁邊小朋友的被子,老師看着她,馬上就變得很乖,但一會又開始了,如果你批評她,她嘟起嘴巴,感覺很委屈的說“我睡不着……”有一次,實在拿她沒辦法就守着她,陪她一起睡,結果我剛躺下,她就抱着我,乖乖的閉上眼睛,幾分鐘不到就睡着了!

還有一個寶貝就,軒軒,感覺總是精力旺盛,翻來翻去睡不着,我也採取了陪伴的方式催眠,撫摸他的額頭,輕輕的數數,數着數着就睡着了,令我驚訝的是,第二天午休,他乖乖的在牀上躺好,問我是不是要數數了?然後自覺閉上眼睛……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老師的陪伴入睡,需要老師幫助他們沉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

好動的孩子也可以安靜的睡覺,只要作爲教師的你,多一點耐心去對待他們,他們比你想象中的乖很多!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2

今天下午區角活動時,孩子們在高興的玩玩具,突然“譁”的一聲,巧巧不小心把一墊子雪花片倒到地上,巧巧一幅若無其事的樣子,緊接着小朋友們一陣鬨笑,你看我,我看你,競相模仿開了,我在看到後冒出了一個念頭:“扔玩具真這麼好玩嗎?”孩子們不說話,偷偷的看看我,“那你們想扔嗎?”“想。”大膽的子威回答我,其他小朋友向他投去佩服的眼光,我點點頭,“那好吧,請你們盡情地扔吧。”

教室裏立刻亂成了一團,孩子們的叫聲和玩具的碰撞聲淹沒了一切,高興極了。十幾分鍾後,教室裏一片狼藉,孩子們紅撲撲的臉上透着意猶未盡的喜悅。我鎮定而舒緩地說:“好了,我們該撿玩具了。”孩子們看着滿地的玩具不知所措,我笑了笑,“沒關係,老師和你們一起撿。”我立刻揀起了玩具,孩子們也學我的樣子動手揀玩具,時間一分分的過去,玩具一個個的進了玩具墊子,汗珠也一滴滴的從孩子們的頭上冒出來,當最後一個雪花片放進簍子的時候,大家都往地上一躺,“好累呀,終於撿完了。”那你們以後還扔玩具嗎?“不扔了”大家異口同聲的說。

從那以後,扔玩具的現象沒有了。我感到很欣慰:因爲“不亂扔玩具”不再是一句教條的規則,讓孩子們樂意接受並自覺養成的習慣纔是最好的方法,由此我想到:少對孩子說一點,多讓他們做一點,這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才能埋下關心他人、自我約束的種子,使之受用一生。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3

在幼兒園裏經常有幼兒把文具當玩具玩的現象,這不“嘟嘟嘟”安靜的教室傳來刺耳的哨聲,“這是誰吹的哨?”我嚴厲的問,小朋友告訴我是龍嘉奇。前兩天他就因爲用水彩筆帽亂吹,有時還用嘴含筆帽被我批評過,告訴他不能玩筆帽,他還是不改。

我把他叫到前面來,看到他低頭不語,我想,爲什麼幾次批評他總是不改呢?是自己處理的方法不對過於生硬?還是他錯把文具當玩具,不理解其中的危害,壓根兒不明白自己錯在哪兒了?想到這裏,我就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爲什麼不能吹筆帽?”潤晴說:“因爲它吹出的聲音很難聽。”郭偉業說:“因爲筆帽很髒,上面有細菌”。聽到這些,我想孩子們對事物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他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我叫過龍嘉奇來,我問他“來,你看看你含的筆帽上髒不髒?”再看這時候的他竟低下了頭,認錯了,主動把筆帽蓋在了彩筆上。隨後我又向小朋友們講了含筆帽的害處。

幼兒做錯事,光靠生硬的批評說教是不行的,不能老是說,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要通過啓發誘導,讓他真正明白自己爲什麼錯了,錯在哪裏,自覺改正錯誤。如果你只是批評,即使他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錯在哪裏,也許下次又會犯同樣的錯誤。

教育要結合實際,如果你一味要求他批評他,他不一定理解,但你要是結合他正在做的.事情,一講幼兒就會明白。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4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對孩子們沒完沒了的“打小報告”現象,不能不動一番腦筋。既不能小題大做,又不能不管不問,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每一次都當成有利的教育時機,教會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不,小津含又來報告了:“老師,馨馨碰着我了!”“馨馨碰着你有什麼要緊的,”我笑着說:“她可能是不小心的,你應該原諒她。以後啊,別人不小心給你添了麻煩,你要諒解人家;你給別人添了麻煩,笑着說聲對不起,別人也會原諒你。以後再有這類事,不要動不動報告老師了,好嗎?”小津含閃着大眼睛聽着我輕描淡寫的一番話,似有所悟地回去了。小涵涵又來報告了:“老師,我的小刀沒了,可能是昊昊給我偷去了。”我嚴肅地說:“涵涵,你說昊昊偷了你的小刀,有證據嗎?你看見了?”“沒——沒有”。“就是了。不瞭解情況怎麼就亂說呢!這可不行!遇到這種事,你應該想一想是不是自己丟了,或是忘在家裏了,或者,你應該耐心問一問小朋友們,是誰拿去用了,或者誰跟你開玩笑,藏起來了。就是昊昊給你拿去了,說不定是跟你鬧着玩呢,你說是不是?以後再遇到這類事,要動腦筋自己解決,不要動不動找老師了。”這一位“原告”也欣欣然走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很少爲雞毛蒜皮的事糾纏了。他們逢事互相謙讓,似乎成熟了很多。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5

馬上要吃午飯了,孩子們開始走進盥洗室洗手,陸陸續續差不多都要洗完的時候,聽到了一個孩子的聲音:毛巾呢,毛巾怎麼都沒有了?我一看,原來新毛巾還沒掛上去,轉念一想應該讓他們自己把毛巾找出來掛到自己的名字下面。

於是我說:“昨天下午毛巾們和高老師說了幾句悄悄話,它們說今天要和小朋友們捉迷藏,現在它就在盥洗室裏,哪位小朋友先找到了它們,就可以第一個把它掛到自己的毛巾架上。”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便四下裏行動起來,有的甚至着急的走出了盥洗室,在老師的再次提示下又回來繼續找,不多會兒,有孩子發現了壁櫥架上的黃盒子,馬上指着說:“是不是在那裏?”我故意拿出錯的給他看,孩子一看不是說:“快找吧,它是不是被別人拿走了。”

又有孩子提議查看壁櫥和壁櫃有沒有。幾番周折之後再次有人提出壁架上的兩個黃盒子:“會不會在那裏?”我拿下正確的一個放在矮架上,裏面是乾淨的毛巾,孩子們高興極了,每個人用最快的速度掛上了自己的毛巾,有的孩子還吐了口長氣,可能感覺好不容易吧,五分鐘之後,我們非常高興地走出了盥洗室準備吃早餐。

以後應該這樣,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交給他們自己去完成,給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給孩子創設能力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