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教案與課後習題

導語;爲了讓同學們更好的學習遊褒禪山記,小編收集了遊褒禪山記的教案,供有需要的同學們使用。

遊褒禪山記教案與課後習題

  一、認知目標

——學習本文中名詞活用爲動詞、形容詞活用爲動詞的用法。瞭解文言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

——熟讀背誦,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並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學重點:

一、重點積累名、曰、文、進、奇、好、出、極、觀、求、險等文言實詞的意義。

二、掌握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

三、詞類活用。

  教學難點

一、掌握文章說理深刻、章法嚴謹的寫作特點。

二、領會本文所闡述的道理。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國中我們學習過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 滿井遊記《醉翁亭記》等,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呢?(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這篇遊記與我們過去學習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實際上是個引子,說理纔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遊記有助於我們同學們提高思維的能力。爲此我們共同來研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他推行以理財和整軍爲主要內容的新法。由於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強烈的反對,變法失敗。然而王安石是個具有堅強毅力的改革家。他認爲“變法”對國家有利,就盡力推行新法,儘管受到種種阻礙,但毫不動搖退縮。他的這種堅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在課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還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論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時弊,結構謹嚴,說理透闢。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①作者一行遊山一共幾人?(五人)

②“遊褒禪山記”,那麼這篇文章中有關於記遊的部分,集中在文中哪些段?(1、2節)

③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2節)

④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

2.學生齊讀一遍。

  三、分析第一段

1、“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

2、作者身爲學者,治學嚴謹,一開始,他對山名做了一番考證,作者拿出了怎樣的證據證明本名爲華山,別名爲褒禪山?

第二句寫出了褒禪山名稱由來。寫禪院,爲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而作的補充,證明此說正確,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

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與開頭一句照應,也爲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記僕碑文字,迴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纔讀爲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3. 明確作者行文順序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4.熟讀第一段。

  四、研讀第二段

1、第二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

這一段中有哪些對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其下平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爲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作者遊洞出來後爲什麼後悔?力尚足,火尚足卻未盡興,作者缺的是什麼?

(因爲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以“悔“結束記遊,爲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3、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至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前洞(平曠、記遊甚衆)—後洞(窈然、寒、深)——進入(深、難、奇)——怠——俱出

追記洞中所見(蓋餘所至……又加少矣”)

追記自身,以“悔”結束記遊(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遊之樂也”)

  五、研讀第三段

1、“於是餘有嘆焉”的作用?

承上啓下,進一步具體闡述作者後悔心情背後的思索。

2、在這一段裏,作者一開始就指出古人瀏覽觀賞,"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麼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作者引出古人觀賞有得的目的是什麼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觀點.以古人爲標準,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論更有說服力

4、作者將自己的所得進行了闡述,從哪些方面來闡述的?

討論歸納:

從四方面闡述:

⑴突出"志"的重要性: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嘏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⑵說明"力"的.重要性: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⑶說明"物"的重要性;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

⑷強調"盡吾志"的重要性: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在己爲有悔--物、力都足以至

而未至,只有"悔";只有"盡吾志也,可以無悔也"

“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5、通過以上議論,作者要說明什麼?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處,當力和物難求時,只有"盡吾志",才能做到"無悔"、無"可譏".

只要有志,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六、研讀第四段

這一段有寫到僕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相應。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有何作用?

(爲後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寫這些僕碑表達了作者什麼觀點?

(治學必須“深思慎取”)

聯繫這一段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說說他的這一觀點如何得出?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是伏筆,後面是照應。有敘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七.總結全文

1.請生根據課文內容概括本文主題思想.

作者記敘遊覽褒禪山,抒發感想:無論治學處事,都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無譏無悔,也應該有深思慎取的態度.從今天來看,對我們仍有借鑑意義.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次未能盡興的遊覽,作者深感後悔和遺憾。照理說,這樣的遊覽沒有多少值得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啓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己無悔,不爲人譏。這裏雖然是說遊山,實際上是以遊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創建宏偉的事業,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作者認爲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採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兩點都是值得借鑑的。王安石在一生從政、治學的道路上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前進的。他決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寧譽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2、從這裏大家受到了什麼啓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練習 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本文是遊記,從第一段的交待看,作者參觀遊覽的三個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全文看,作者又是以記遊____________爲主,課文第二段就先後寫了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況,其重點又在記遊____________。

明確:三個點是:慧空禪院,到華山洞又到僕碑。從全文看,記遊華山洞爲主,課文第二段就先後寫了遊前洞、後洞的情況,其重點又在記遊後洞。

2、此文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借____________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道理。

明確:此文把遊山和治學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借遊山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盡吾志”和“深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