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學設計(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虞美人》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虞美人》教學設計(精選5篇)

  《虞美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理解本詞“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這一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理清結構的基礎上,抓住三組對比,熟讀成誦。

難點:理解本文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誦讀法、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教具使用: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一個細雨濛濛陰雲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輝煌而又氣氛肅殺的宮殿,一個淚眼朦朧面容蒼白的君主。佛,他拜過了;契丹,他也求過了,眼見着亡國被俘的命運是逃不掉了。在這花園般美麗的古都金陵即將沉陷於敵國鐵蹄之下的時候,這位“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風流天子,緩緩地站起身來,脫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閃閃的龍袍,肉袒負荊,出城跪降。隨後,在宋兵的辱罵聲中,一路嗚咽,北上東京。緊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爲“違命侯”,但最後的命運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對一彎殘月,他慢慢轉過身去,遠眺南方他那無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涼的眼淚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無法整理這多年積累的愁緒,吟唱了一曲最爲絕望的詩歌,喝完宋太宗賜來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這首詞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們已經學完了第一二單元的詩歌,有沒有同學可以告訴我,從中你都學到了哪些鑑賞詩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當然,僅有這些方法,我們還不能很好的鑑賞中國古代詩歌,今天我就將帶領大家運用你們所掌握的這些方法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誦讀等方法去學習李煜寫的《虞美人》。

二、複習檢查詞的相關知識:

1、詞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和樂府一樣是配音樂的。後來它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爲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爲“詩餘”。又因爲其句式長短不一,所以它還被稱爲“長短句”。

2、詞的分類:詞分爲小令、中調、長調。(按字數多少)

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至90字);長調(91字以上)。

3、詞牌和標題

詞的標題是其內容的集中體現,而詞牌則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4、就內容和風格而言宋詞分爲婉約﹑豪放兩大流派。以蘇軾、辛棄疾爲代表的是豪放派詩作氣勢豪放、意境雄渾,詞中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和力量;以秦觀、李清照、柳永爲代表的是婉約派語言清麗、含蓄,詞中抒發感情婉轉纏綿,多寫個人遭遇,男女之情。

三、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聽一聽、讀一讀

欣賞鄧麗君的《幾多愁》並指導學生誦讀。

學生誦讀《虞美人》,並初步感知

1、音讀把握節奏:“語氣可於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爲佳”。

2、意讀提示:讀註釋一,總體把握內容

絕命詞,對故國的深切懷念。借眼前之景,發憂思之情。

四、知人論世(引出對李煜的簡介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李煜(937--978),字重光,號鍾隱,五代時南唐後主,世稱李後主。工書善畫,洞曉音律。投降宋朝後被封爲“違命侯”,幽禁在汴京。他整日以淚洗面,淒涼寂寞,度日如年,在41歲生日(七月七日晚)時做《虞美人》,並令歌伎演唱,在詞中不假思索的表達他對過去宮廷生活的懷念,因此觸怒宋太宗被賜毒酒毒死。所以,這首《虞美人》可算是李後主的絕命詞了。當然《虞美人》也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2、後人評價: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王國維

五、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想一想、議一議

提問:詞中哪個字可以概括前六句的感情?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

離家之痛

思鄉之苦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爲何希望它早點結束?

明確:李煜雖名爲王侯,實爲亡國奴、階下囚。在對人生已經絕望之時,曾經擁有的春花秋月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種“過去的美好已永遠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讓他悲痛。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內涵是什麼?請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思考。

明確:物質——李煜在南唐國當皇帝時錦衣玉食、佳麗三千、紙醉金迷的富貴生活;

精神——權力、地位、人格、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又”點明他囚宋後又過了一年。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着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着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4.爲什麼詞中作者兩次提到“月”?聯繫學過的詩歌,談談“月”這個意象有何特定含義?

明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懷念故鄉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懷念親友

5.在詩句“只是朱顏改”中,改變的僅僅只是朱顏嗎?

明確:不僅僅只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從皇帝淪爲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6.改變的有朱顏、地位、感受,那麼沒有改變的有什麼?請從詞中尋找具體的事物。

明確: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景物依舊、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7.前六句詞有三組對比,反覆對比宇宙永恆不變和人生短暫無常。請問哪幾句寫宇宙?哪幾句寫人生?

明確:(宇宙永恆不變)(人生短暫無常)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迴環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於是,最後兩句呼之欲出。

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妙在何處?

明確:這是以水喻愁﹑流傳千古的名句。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爲有形的流水,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捨晝夜,長流不盡,語句形象而生動。

這哪裏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淚啊。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發人深思,引人共鳴。

六、本課小結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

七、拓展訓練,寫出你所知道的寫愁名句。

寫愁名句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李白)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

試問閒愁幾許,梅子黃時雨(賀鑄)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八、隨堂練習閱讀李煜的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下面對於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於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九、佈置作業:

閱讀李煜的《浪淘沙》,寫出自己的賞析。

浪淘沙【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虞美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置身詩境,體悟意境美。

(2)因聲求氣,感受詩情美。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

1、體悟詞的思想內容和意境,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學鑑賞能力。

2、學習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寫法。

  教學難點:

詞中各種寫作技巧的運用對提升主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誦讀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法國詩人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的確,不論是我們漫步古代的文學殿堂,還是漫步現代的文學殿堂,總能見到一些“含淚”的“不朽”篇章。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紅樓夢》的作者也自述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杜甫的“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等等,這些詩歌都浸透了作者自己的眼淚。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詩歌,不僅是用作者的眼淚鑄成的,更是用作者的鮮血鑄成的。因爲這首詞在完成後不久,就給作者招來了殺身之禍,因而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就是被譽爲“詞中之帝”的《虞美人》。

二、介紹作者: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峯居士等,南唐主,世稱李後主,在位15年(961——975)中,前半生政事不修,縱情享樂,所寫詞多表現宮廷、男女和離愁別緒。國亡降宋後逢違命侯,過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其創作轉向孤寂悲涼,多寫思鄉情、亡國恨。作了階下囚後,朝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爲“違命侯”,但最終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那晚,被宋太宗賜酒毒死,留下了一首絕命詞作——《虞美人》.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而尤工於詞。

創作風格:直抒胸臆,不加雕飾,譴詞準確、洗練,生動如畫,形象鮮明,風貌天然。爲唐、五代其他詞人所不及。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備註:五代十國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吳、南唐、吳越、楚、北漢、南漢、前蜀、後蜀、南平、閩

四、朗讀感知

鑑賞一首詩歌,要求有一個心理準備,那就是心靜,唯有心靜才能心淨,才能真正走入詞的意境,鑑賞本首詞我們按照音讀、意讀、美讀三步來完成。

1、音讀把握節奏:“語氣可於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爲佳。”找出韻腳:兩韻一換ao~ong~ai~ou

2、意讀提示:讀註釋①,總體把握內容。

絕命詩,對故國的深切懷念。借眼前之景,發憂思之情。

3、美讀要朗讀得好,真正做到美讀,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文中那個句子可作核心?哪個詞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問君能有許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它好在什麼地方?我們先來看一些寫愁的名句: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千秋歲》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西廂記》

李煜將愁變成水,賀鑄、秦觀將愁變成隨水而流的東西,李清照則進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王實甫更把愁從船上卸下來裝在車上。都是將精神化爲物質,將抽象化爲形象。但都不如李煜寫的這麼形象。

誦讀指導:此句是整首詩情緒的高潮,愁如春水,澎湃胸中,不可遏止。誦讀時要把這無盡的哀愁表現出來。形容愁之深之多的詞語“幾多”和“一江”要重讀,“愁”和“春水”要輕讀,“向東流”是指愁緒的綿長無盡,聲音要延長。

(1)、“問君”“君”爲誰?-----李煜

(2)自問問何事?------------------愁

(3)、愁從何來?(探討,)

家庭支離破碎

優越生活不再

君王寶座失落

性命朝不保夕

時光匆匆飛逝

(3)、這層層疊疊的鋪天蓋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什麼東西勾起他的“愁”?作者是通過什麼來寫“愁情”的?

引導學生把握詞的意象和表現手法,理清脈絡,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4)、全詞基調是愁的,哀傷的,爲什麼這裏用了充滿暖意的春花秋月意象?“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爲何希望它早點結束?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名雖王侯,實爲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所以,“問”在情理之中。

以樂寫哀倍增其哀。

(5)、“往事知多少”中“往事”具體指什麼?

錦衣玉食、後宮佳麗、歡樂自由

(6)、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指什麼?爲什麼用一個“又”字?

春風------------------照應春花秋月

(7)、“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爲什麼要在“月明中”回首故國?在這裏“月明”有什麼含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第》)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月亮有“思鄉”、“憂傷”的意象意義。

(8)、“雕欄玉砌應猶在”一句中,爲何只提到“雕欄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

皇權的象徵

(9)、“只是朱顏改”中,僅僅只有容顏在改嗎?

生活、容顏、地位,尊嚴、社稷

五、學生反覆讀,體會思想情感。

六、思考:假如讓我們唱這首歌,我們會用什麼樣子的調子來唱呢?播放歌曲“虞美人”

七、拓展閱讀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討論:這首詞和《虞美人》各抒發了怎樣的個人情感?又分別說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體驗?

  《虞美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掌握詞的文體知識,瞭解詞的四個發展階段和兩大流派。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當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瞭解詞的韻律和章法。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代趙翼《論詩》)唐詩

過後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闢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於完善、臻於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爲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板書課題)

解說:激發學生對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自豪感,並指出創新纔是文學發展的出路。

二、解題

介紹詞的一般知識(分段投影顯示):

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爲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認爲58字以內爲小令,59—90字爲中調,91字以上爲長調。(見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

三、研習《虞美人》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①齊讀課文,找出該詞的韻腳。

(解說:引導學生體會詞的音韻美,整體感知詞的思想內涵。)

②內容與形式總理。

李煜,即李後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爲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後,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這是李煜的絕命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註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解說:引導學生讀註釋,並且從"情”的高度理順詞的脈絡。)

2.具體研習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爲什麼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後被封爲違命侯,過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麼?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麼?

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後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說:進一步挖掘詞的思想內涵,引導學生用兩點論思考問題。)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後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着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着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虛詞的表達作用。)

④討論:爲什麼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繫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麼特殊涵義嗎?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徵,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爲全詞的“詩眼”?

明確:“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國之君淪爲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⑥全詞的整體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反覆對比宇宙之永恆不變與人生短暫無常,富於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恆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常”?

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恆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如此迴環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解說:整理全詞的脈絡,讓學生理解詞人的匠心。)

⑧欣賞品味:“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一瀉千里;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9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並賦予無形的愁以質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無窮無盡的愁苦嗎?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這兩句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詩人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讓他爲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這樣的不朽篇章。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4.課堂訓練(投影顯示)

閱讀李煜的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大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①下面對於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於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對於詞作內容理解不夠確切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急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裏行間,寄寓着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生的極度哀傷。

B詞的下闋,抒寫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詞的結句是主題特別深刻之處。

C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詞。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它是李煜早期詞作的代表作之一。

D這首小詞語言清新、情調哀怨、意味深長。詞人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灌注於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體。

(解說:這是課內的延伸閱讀,旨在擴大學生閱讀量,並模仿大學聯考題型命題,旨在提高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參考答案:①D,“水長東”比喻恨如東流水,綿綿不斷;②C,這是李煜後期寫的詞。)

5.課堂小結

李煜後期的詞發自內心,寫的是從未有人寫過的作爲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而詞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嘆命運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情緒,因此藝術感染力大大加強;更由於他採用了唐五代詞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寫情,因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使他成爲我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樂,在鄧麗君《虞美人》的歌聲中進一步體味這首詞的意境。

結合板書,背誦這首詞。

(解說:進一步肯定李煜後期詞的成就,這是對作者的又一次總體把握,與第一步遙相呼應,並讓學生在歌聲和誦讀中接受美的陶冶。)四、佈置作業1.延伸閱讀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預習思考題

(1)《雨霖鈴》和《念奴嬌》的韻腳在現代漢語中也押韻嗎?如何理解這兩首詞的用韻?

(2)柳永和蘇軾分別是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試從題材範圍、意境、造語等方面比較《雨霖鈴》和《念奴嬌》二詞。

  《虞美人》教學設計4

  一、教學設計

李煜《虞美人》這首詞,幾乎是高一年級所有學生都能倒背如流,但是筆者深信他們中真正讀懂這首詞的人絕對不在多數。一首詞,如果只以升學爲目,從應試角度來切入教學,是絕對不可能落實詩歌鑑賞的“審美”目標的。爲此,我按照我的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設計了這個案例。目的是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切入教學,以收穫審美素質和應試能力“雙贏”的結果。

教學班級:浦江中學高一一班和高一二班。

課時安排:每班1課時。

  二、教材分析

李煜《虞美人》屬於婉約詞派詞作,也代表了一代文學之盛的宋詞的成就。我們師生在互動中,引領學生在文本的朗讀、誦讀、體悟、薰陶、研習中認識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

這首詞椐說是李後主的絕命詞。上片以“春花秋月何時了”起句,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詞人卻發出了“何時了”的疑問,可見囚禁的生活對李後主來說是極端悲苦的。窗外,春花秋月依舊絢麗;窗內,往事如煙不堪回首。命運多舛的他不由自主地發出了“往事知多少”的感嘆。“小樓昨夜又東風”,“又東風”點明後主歸來宋以後又過了一年。一個又字讓李後主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時光面前感慨無限。

下片,“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是李後主遙望金陵的想像與慨嘆:“雕闌”、“玉砌”也許還在吧,“只是”當年曾在欄邊砌下流連歡樂的有情之人,已不復當年的神韻風采了。“只是”二字的嘆惋,傳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亡國後,李煜由一國之主一下跌落爲階下囚,失去了尊嚴,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問,他對國家和自已一生變化的痛苦回味。最後,詞人滿腔幽憤,對人生髮出徹底的拷問:“問君能有幾多愁?”詩人自問自答曰:“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這裏,李煜又將人事的無常與天地的運行聯繫起來,將一已之悲化爲人類的悲情。

這首詞,圍繞一個“愁”字,在時間上與空間上,將故國的衰亡與天地的變化,將人事的無常與天地的'運行聯繫在一起,運用反襯的手法,以宇宙時空的永恆與無情,襯托出家國人生的短暫與可悲。王國維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該詞是“筆落驚風雨”專題中的一首宋詞,該專題重點展示了中國宋代文學的巔峯形態之一二,分爲三個板塊。“詞別是一家”選擇了四首婉約派詞作,《虞美人》語言並不艱深,也無典故,在詞句的理解上並沒有多大難度。但是本詞藝術成就極高,真正讀懂它並非易事,由此提高鑑賞水平也非常困難。把握該詞重點放在感悟作者的情感內涵,同是注重詞的藝術表現手法、語言風格、藝術評價等,其次把握中國詞的賞析方法和基本的賞析術語。

國中的時候已經瞭解了詞的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要深化與拓展。國中重在背誦、吟詠、體會與欣賞,高中重在認識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與鑑賞評價。

  三、學情分析

本詞上下闋各28字,共56字,雖是雙調,卻很短。學生對詞句的理解與把握並不難,但是要使學生對此建立深刻的認識並提高相應的鑑賞水平,並不容易。在教學中,教師有準確的定位,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要有積極的思考,做好充分的自學和合作學習。教學方法,適宜教學內容問題化,教學問題情景化。可以把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回答和提出的問題,按照內容和形式兩大塊分類整理,選擇學生的典型答案或普遍問題製成幻燈片,並在其答案或問題的後面,綴以相關學生的姓名,激勵學生踊躍發言。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和表達能力,整個課堂可採取以問題爲線索,以內容爲推進的模式展開。

  四、教學目標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培養審美情趣,增強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重點難點

1學習通過時空的對比來醞釀並抒發情感的寫法。

2理解在文學鑑賞中“形象往往大於思想”的藝術規律。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模式是啓發式與師生互動式,教學策略上採取教師要適時作簡明扼要的提示,點燃學生鑑賞詞的激情,幫助他們提高審美情趣和表達能力。

  七、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檢索資料或根據手頭資料,完成下列學案

寫一則有關詞這一體裁的一般知識的說明文,參照有關資料寫一個《李煜小傳》,背誦並默寫全詞。

教師要閱讀《全宋詞》中的所編輯的李煜的詞作,具體聯繫李煜的作品,從選材、語言、結構、表現手法等方面入手,把握其作品的藝術特質。準備鄧麗君的《幾多愁》碟片,準備好製作的幻燈片。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鄧麗君的《幾多愁》,創設情境,醞釀氛圍。

教師解說:

李後主作爲一代詞人,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篇,《虞美人》就是其中的之一,下面請聽鄧麗君的《幾多愁》。請同學們跟着旋律默誦歌詞。

2、出示多媒幻燈片,填寫李煜的小檔案。

教師明確並幻燈片展示。

姓名:李煜別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貫:徐州國籍:南唐身份:國主,詞人信仰:佛教

(二)疏通文意。

1、“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是代表美好的事物的“春花秋月”,作者爲什麼希望它早點結束呢?

學生甲:李煜身陷囹圄,放眼窗外,春花秋月空有好風光,而自已成爲階下囚,縱有千種風情,也與我無緣。

學生乙:李煜觸景生情,無限感慨涌現心頭,亡國之君的失落、惆悵、無奈、悔恨、寂寞、怨哀、傷感、悵恨,在“春花秋月何時了”句中的充分體現出來了。

師生互動討論明確:

亡國之君內心痛苦,以樂景寫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會想起哪些往事呢?

學生甲:往事如煙,世事難料,衆多後宮佳麗,無數信臣利卒,都臣服李後主的腳下。

學生乙:美女如雲,豔如桃花,飲酒賦詩,好不逍遙。

學生丙:絃歌悠悠,如一江春水,不可遏抑,詞性大發,毫無節制。國運衰微,詞性勃發使然。

師生互動討論明確:

是快樂的往事。物質層面:錦衣玉食,後宮佳麗等;精神層面: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雕欄玉砌應猶在”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心理活動?

教師明確:“雕欄玉砌”是作者過去生活的象徵。因作者身在汴京未見故都情景,故用猜測的語氣,含有國破家亡,江山變色,不知新的主人對它們的態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悔恨、追思、滿腔悲慨的心理活動。

4、“只是朱顏改”中的“朱顏”的含義指哪些?

學生:李後主身陷囹圄,觸景傷懷,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一國之君,只有悔恨交織,抱恨終生。想當年,後宮佳麗三千,輕歌曼舞,逍遙自在。

學生:李後主從一國之君淪爲囚犯,心力憔悴,形容枯槁。想當年,眉如墨畫,面如桃花,目如秋波,如今自已的容顏凋零,連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了。

教師頷首一笑,露出滿意的神色:這位同學形象地說出了“朱顏”的含義,並且用語優美雋永,富有文采。

有一位同學不以爲然,一臉不屑的目光,讓人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氣勢。

教師微笑着對這位同學說:請你談談自已的理解。

老師我們是否理解的太深奧了一點罷。這位同學淡然地說。

教師點了點頭說:這位同學說的很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特別關注自已的體驗,重視原始閱讀以後的原始理解。

這位同學說:這個“朱顏”就是“雕欄玉砌”中的紅顏色吧。

教師微微點頭,沉默了幾分鐘,然後讓學生反覆朗讀了這句詞句。

最後教師明確:我們是否可以把“朱顏”理解成後宮佳麗的容顏,詞人自已的容顏,國家的容顏,當然也包括“雕欄玉砌”中的紅顏色。

5、“問君能有幾多愁?”是他問還是自問?爲什麼?

學生:這個“君”就是自己,“問君”就是問自己。問自己體恤黎民百姓乎?問自己兀兀窮年治理國家大事乎?問自己沉湎酒色聽信小人乎?問自己詞性大發不問國事乎?

一位多情善感的女生慼慼地說:“問君”最好理解成問他人。這個人能夠傾聽李後主的滿腔激情,能夠諒解李後主的種種過失,能夠融化李後主的無限愁緒。

教師明確:是自問也可以是他問。作者的愁情,問天問地皆不知,愁腸百結惟有自已最明瞭;也可以說是上天在問作者,作爲國君,你何以淪爲階下囚?你的愁,是你沒有勤政的苦果,這愁裏包含着幾多悔啊!

(三)把握主旨。

1、如果我們把“愁”作爲本詞的核心情感,那麼,作者的愁有哪些?

教師明確: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

2、以水喻愁,形象往往大於思想。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爲有形的流水,但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沉重。這哪裏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着愁情的眼淚。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此句富有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成爲千古名句。

出示學生的回答的幻燈片,討論、自由回答,不求答案的統一。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即可。

  九、板書設計

一江春水向東流

往事之哀對比問答隔句相承

亡國之痛形象往往大於思想

物是人非詞中之帝

  十、作業設計

1、早讀誦讀作業。

2、課後書面作業。

請用“一言心得”寫下這次詞鑑賞的體會,如有興趣,可以自填一闋《虞美人》來表達。

例一:關山白雲何意歸?斷雁叫西風。夕陽幾度又青山,故園不堪回眸朔風裏。華年如夢依然好,還有青春在。惱人還有幾多苦?正像獨上高樓望天涯。

張泓:看到上面這首《虞美人》,我真的很難相信是自己寫出來的。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週二上午的語文課上,張老師讓我們創作一首自己的《虞美人》時,我和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啊”了一聲。因爲在這以前,我最多也只是背誦李煜的《虞美人》,並未對其有更深入地理解。聽了張老師的課後,我懂得了寫詞的基本知識,也有了創作的衝動。但真正動筆起來很困難,不知如何下筆。於是經過反反覆覆地思考,終於寫成了以上這首詞。雖然在您的講評中,我看到了詞中還有很多漏洞,可我並不覺得失敗的可怕,我懂得了第一次創作詞的快樂和艱辛。這首詞也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詞,也許別人看了還很可笑,但我實實在在地體驗到寫詞的樂趣。幾十年以後,也許這首詞記不得了,但這次經歷是我的莫大財富。

例二:春夏秋冬幾輪迴?年華有幾何。回首時光勿逝去,悲嘆哀傷均是愁滋味。錢財權勢轉眼空,徒留皮囊在。問來生何去何從?願化和煦春風拂柳飛。

張憶:上次的語文課太有趣了,張老師同我們一起分享了成功與失敗、正確與錯誤。這首詞寫成了,左看右看,倒有點意思。

當然,經過老師的講評後,我也發現了這首詞的缺點。首先,詞的後半部分與原詞的結構上有明顯的不同。另外,本詞的最後兩面句話也很平庸。縱觀古今的經典作品,往往都有一個非常精彩的結尾,例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期待着自己能夠寫出一句有震撼力的詞句來。

例三:青山秀水何處尋?江南夢已了。昨夜又思往日景,煙雨迷朦已拋雲霄中。木橋樓閣仍駐足,只爲遊人顧。墨綠屏障幾時回?恐惟春雨笑傲於江湖。

陳萍萍:一個女孩的人生是一個多夢的人生,身處花季,多情善感,一陣寒風,一片枯葉,一曲舊歌便常常讓我心潮澎湃。上了這節課以後,心中久久不平靜,一國之君尚且如此,何況我輩乎?

晚上在宿舍,窗外青蛙引吭高歌,窗內室友鼾聲如雷,我的心情不能平靜,思想感情的野馬奔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當我把幾句想說的話中同韻的字寫在紙上,然後慢慢湊出了意思連貫的句子,最後成了一首完整的詞。我覺得這一過程妙不可言。

隔了一個星期後,泠卻了很多。聽完老師的意見,又發現許多地方需要修改。這次填詞,我才發現,原來真正有感情的時候,文字是從心中流出來的。我在填詞的過程中,我也成長了,這是多麼好的成長方式。

例四:功名利祿讓人惱,欲壑知多少?遠古帝王又好夢,風流不再回眸煙雲中。亭臺舞榭依然在,惟有主人改。問君能有幾多夢?憑任一葉扁舟向東流。

呂揚:以前自己總是寫詩填詞,但彷彿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哪裏恰當,哪裏不恰當。這次經老師點評,受益頗多,明白了應當仔細推敲字詞,不可潦草了事。我想盡可能的模仿原作,押韻停頓,有板有眼,但意被形式所累,詞的意境不夠好,沒有韻味。但我想,注重形式,應該說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虞美人》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運用文眼導讀法鑑賞《虞美人》全詞,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層內涵。

2、總結運用文眼導讀鑑賞誓詞的方法。

3、培養學生結合作者生平挖掘作品內涵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運用文眼導讀鑑賞全詞,品位意境。

2、總結運用文眼導讀鑑賞詩詞的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層內涵。

  教學方法

文眼導讀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以中國古典詩詞中寫愁的名句導入本課。

二、作者及本詞創作背景介紹

1、作者: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要求瞭解:生活年代或朝代,姓名、字號、後世評價、主要作品及風格。

[投影總結]集國君與詞宗、庸才與天才、失敗者和成功者於一身的矛盾體。

2、創作背景:李煜降宋之後,由一國之主淪爲階下之囚,這人生巨大的變故不能不引起他對國家和自己一生變化的痛苦嘗味,因此,公元978年的七夕,當他跨入生命的第41個輪迴之際,融血凝淚寫下了這首詞,來傾吐心中種種憤恨於無奈之情。

三、集體背誦

本詞通俗上口,集體背誦爲下面的鑑賞創設氛圍。

四、運用文眼導讀鑑賞全詞

1、相關知識介紹(投影)

(1)詩詞之眼:是洞察詩詞旨趣之窗,是詩詞中最能開拓意旨的關鍵詞句,是足以使全篇生輝、通體發亮的聚光焦點。

(2)作用:統攝全篇,奠定詩詞的感情基調。

(3)表達方法:藉助意象(景、人、事、物),形成意境。

2、總體把握

思考:

(1)本詞的詞眼是哪一句?關鍵詞是哪一個?

(2)選取了哪些意象?

[集體回答明確]

(3)請學生用詩中詞語連綴組合,爲每句詞概括一個7字標題。

3、品位意境

(1)學生集體回答——品位意境的方法,投影出示:

明意象——摳字眼——聯經歷——析手法

(2)學生分爲四大組,分組品味,注意品味方法。

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歸納

摳的字眼爲:何時了、知多少、又、不堪、應猶在、只是、問、恰似、流。

結合李煜的生平來看,這些關鍵性的詞語抒發了作者經歷人生鉅變之後的傷感、淒涼、痛楚之情。四幅畫面構成了一種悲涼的意境。

[投影板書]

(詞眼)(意境)

4、挖掘“愁”的深層內涵

(1)從詞中找出使作者“愁”的原因,要求學生扣文本討論。

(2)你能結合李煜生平再來找找使他愁的深層原因麼?

(提示:年少的李煜爲了避開豆箕相煎之禍,嚮往隱居生活,沉湎於文山藝海之中。可命運卻偏偏把他推上皇位,又把他重重地摔入谷底,陷入沒有自由,沒有尊嚴,沒有生存的,沒有安全感的境地。)

討論明確,投影板書。

5、表現手法的把握

全詞一氣盤旋,把李煜濃重而無法排遣的愁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這得益於一系列修辭手法的適用。請同學們結合文本,歸納本文的修辭手法並體會其作用。

[投影板書]

五、小結

這首詞是飽經人世滄桑的李煜蘸着血,和着淚書寫而成的,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果,法國詩人謬塞曾說過:“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本詞應是這樣不朽的篇章。

六、吟詠涵詠,加深體會

1、聽配樂朗誦

2、學生自讀品味

七、眼導讀方法總結

抓文眼——定基調——明意象——摳字眼——聯經歷——析手法——明意境——味感情

八、拓展練習

運用文眼導讀法鑑賞兩首詞。

烏夜啼(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深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