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陌》原文賞析

《洛陽陌》原文賞析1

原文:

《洛陽陌》原文賞析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詩詞賞析:

“白玉誰家郎”借用了西晉文人潘岳在洛陽道上的風流韻事,潘岳又叫潘安,潘安之美有多處記載,劉孝標註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這也就是著名的“擲果盈車”的來歷。

“回車渡天津”句,將筆墨集中於洛陽貴公子出遊回車過橋之狀,間接陳述出洛陽繁華風物及士女冶遊盛況。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句,“東陌”是洛陽城東的大道,那裏桃李成行,每到陽春時節,城中男女多去那裏遊樂賞花。此句描繪出白玉郎本不想驚動世人,觀賞桃李花美時卻驚動洛陽人的熱鬧景象,頗具戲劇色彩和民歌風味。洛陽人多喜歡於橋上閒步顧盼周圍美景,而在橋上行走也成爲期望獲得遊人關注的一種方式。詩人提到高車軒駕中的如玉少年,兼有魏晉風流般的行爲舉止,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描繪其眼中所見情郎的身影,突顯出其春情春思,可謂春風得意。

全詩語言率直自然,確實是“清水芙蓉”,間接地寫城東桃李花美,熙熙攘攘,觀賞人多。雖然詩中沒有具體描繪“白玉郎”的美貌,而是寫白玉郎在東陌看花時驚動了洛陽人,以此讚美洛陽的春景和遊人的熱鬧景象,令人流連忘返,通過“誰家郎”的春風得意與詩人作鮮明對比,隱隱流露出詩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淒涼。

《洛陽陌》原文賞析2

《洛陽陌》作品介紹

《洛陽陌》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4卷第42首。詩中寫對一個男子在洛陽觀賞牡丹花而引起轟動的事情,體現出當時是洛陽非常的昌隆。

《洛陽陌》原文

洛陽陌

作者:唐·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洛陽陌》註釋

①洛陽陌:《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有《洛陌陌》。

②白玉:形容貌美如玉。晉衛階貌美,乘白羊車於洛陽市上,鹹曰:“誰家璧人?’’見《世說新語·容止》注引《衛價別傳)。

③天津:橋名。在洛陽西南洛水上。

《洛陽陌》翻譯

那白玉般亭亭玉立的是誰家的男兒,駕車渡過洛陽的天津橋。

去洛陽東陌觀賞牡丹花,其美貌驚動了全洛陽的人。

《洛陽陌》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詩中寫對一個男子在洛陽觀賞牡丹花而引起轟動的事情,體現出當時是洛陽非常的昌隆。

《洛陽陌》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爲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洛陽陌》繁體對照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