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送冀處士東遊》原文賞析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作品介紹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原文賞析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0卷。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原文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

作者:唐·杜牧

處士有儒術,走可挾車輈。

壇宇寬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愛事耕稼,不樂幹王侯。

四十餘年中,超超爲浪遊。

元和五六歲,客於幽魏州。

幽魏多壯士,意氣相淹留。

劉濟願跪履,田興請建籌。

處士拱兩手,笑之但掉頭。

自此南走越,尋山入羅浮。

願學不死藥,粗知其來由。

卻於童頂上,蕭蕭玄發抽。

我作八品吏,洛中如繫囚。

忽遭冀處士,豁若登高樓。

拂榻與之坐,十日語不休。

論今星璨璨,考古寒颼颼。

治亂掘根本,蔓延相牽鉤。

武事何駿壯,文理何優柔。

顏回捧俎豆,項羽橫戈矛。

祥雲繞毛髮,高浪開咽喉。

但可感神鬼,安能爲獻酬。

好入天子夢,刻像來爾求。

胡爲去吳會,欲浮滄海舟。

贈以蜀馬箠,副之胡罽裘。

餞酒載三鬥,東郊黃葉稠。

我感有淚下,君唱高歌酬。

嵩山高萬尺,洛水流千秋。

往事不可問,天地空悠悠。

四百年炎漢,三十代宗周。

二三裏遺堵,八九所高丘。

人生一世內,何必多悲愁。

歌闋解攜去,信非吾輩流。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註釋

1洛中:洛陽。據繆鉞《杜牧年譜》,此詩作於開成元年(836)秋。

2輈:車。《左傳·隱公十一娜:“公孫閼與穎考叔爭車,穎考叔挾輈以走。”

3壇宇:指界限。《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壇宇。”帖帖:安靜貌。

4符彩:玉的紋理光彩。此比喻人的`外表儀容。酋酋:高貌。

5超超:超逸貌。浪遊:四處漫遊。

6幽魏:幽州、魏州。治所分別在今北京西南及河北大名東北。

7劉濟:唐德宗貞元五年(789)起任幽州節度使,在鎮二十徐年。傳見《舊唐書》卷一四三、《新唐書》二一二。跪履:跪而進履,言極爲恭敬。漢張良遊下鄭,紀上老人命之爲取履,良“乃強忍,下取履,因跪進”。後老者以《太公兵法》授之。事見《漢書·張良傳》。

8田興:後改名田弘正,元和中爲魏博節度使。傳見《舊唐書》_卷一四一、《新唐書》卷一四八。

9羅浮:山名。在今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爲粵中名山。參見《元和郡縣圖志》卷三四。

10童頂:禿頭頂。

11玄發抽:長出黑髮。

12八品吏:時杜牧爲監察御史,正八品下。

13蔓延牽鉤:謂連類而及,旁徵博引。

14文理:文治。優柔:從容自得的意思。

15顏回:魯人,孔子得意門生。俎豆:古代禮器。俎,置肉的幾;豆,盛乾肉一類食物的器皿。

16項羽:名籍,字羽,曾起兵反秦。後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自刎。見《史記·項羽本紀》。

17獻酬:飲酒相酬勸。

18吳會:指蘇州。

19副:加上。罽裘:一種毛織裘衣。

20炎漢:漢以火德王,故稱。兩漢共四百二十餘年。宗周:周爲諸侯所宗仰,故稱。周朝共三十七王。

21遺堵、高丘:均謂建築物遺蹟。

22歌闋:歌罷。解攜:分手。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爲後世傳誦。 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註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爲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雲:“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裏。”董其昌《容臺集》稱:“餘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爲麻箋,縱28.2釐米,橫162釐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樑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於《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於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爲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