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讀經典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讀經典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朝讀經典讀後感

朝讀經典讀後感1

讀書人的苦與樂只有自己能夠體會,讀書生活或許正因爲哭過笑過才精彩。人生也由於讀書而變得更加燦爛。

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朝讀經典》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穫了“亡羊補牢,未爲遲也”的道理。

一次,我病好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複習。”放學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做完了。我拿出語文書準備複習,可此時的心裏卻是點亂:唉!複習還有什麼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麼也考不到第一。而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輕鬆一下!我拿着作業找媽媽簽字,媽媽疑惑地問:“你這麼快就複習完了,明天能行嗎?”我只好低着頭跟她說了我的想法,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你不去努力複習,認真試一試,怎麼就知道自己不行呢?如果現在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夢寐以求的啊!”我一聽,一下子想到了“亡羊補牢”的故事。是啊,媽媽說得有理,便立刻跑回房間,拿出語文書認真地複習起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語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着明天做吧,今晚就輕輕鬆鬆地看一次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裏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爲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我一下子明白了時間的`寶貴。於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

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

經典,伴我成長。

朝讀經典讀後感2

自學校開展誦讀經典活動以來,在教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部分教師對中國古典文化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學生開始了誦讀經典的活動。在不同年級開展誦讀《弟子規》、《三字經》等經典。學生通過讀經典,從各方面都有了變化,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了。讀了經典以後,我感覺到經典文化伴隨孩子的成長。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特別是育人尤爲重要,現在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自私自利,講究吃穿,亂花零錢。因爲每家的孩子都生活在三口或五口之家的大人圈裏,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上國小之前,沒有一個系統的教孩子行爲規範的教材,孩子不知道怎樣做,更沒有人按照規範要求或訓練孩子。自從我們開展了經典誦讀後,才感覺到經典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極好的教材,它彌補了現在教材不能塑造學生人格的缺憾。這樣會使一個人受用終生。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古老的經典文化被外國人當作寶貝研究學習。可是我們是炎黃子孫卻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丟了,這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今天當我們真正走進經典時,才知道它的真正內涵。它是做人的根本,爲人之道。如果一個人連人都做不好,那麼其它事情也肯定做不好。經典不但幼兒園的小朋友要讀,國小生要讀,而且大學生也要讀。從幼兒開始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老子》等。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這些看似小事,不被大人重視的一些規矩,應從幼兒抓起,因爲幼兒和少年時期正是培養孩子良好品德的關鍵時期。教育就是要從大處着眼,從小處入手。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經典是培養學生做人的好教材。它包括了天文、地理、哲學和歷史等知識,是難得的好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