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我講授了《我的家鄉在哪裏》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瞭解了自己的家鄉,知道了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孩子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特別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採用了表演的方式,學生們很喜歡這種方式,在表演中,他們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很善於評價學生,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不足:

1.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2.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提問學生,應多關注學困生。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開闊他們的視野。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寓教於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這學期我們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與社會》,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如《自主選舉班幹》這一課,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舉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序做說明和解釋,然後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在集體中成長》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裏話”發佈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裏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品德與社會》作爲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不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這節課通過介紹祖國--些不同區域人們住房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不同的人們住房與當地自然環境、自然條件的關係。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我在教學時,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體會與自己家鄉自然環境的異同。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的學習內容,又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接着我從教材圖片導入,介紹住房的起源。在通過圖文對照、學生介紹等形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某種住房的建築特色及地域等。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是把區域的差異具體化、形象化,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體驗,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效果不錯。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對少數學生要降低學習難度。加強教師的引導。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課餘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於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爲。我原本以爲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麼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於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這問題,我主要還是針對國小新生的切身進行分析。

從幼兒園到上國小,對於兒童來講,使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社會角色、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環境都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一般來講,國小新生對於國小新生活都充滿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時也伴隨着對國小新生活變化的心理不適應。幫助國小生適應新生活,解決好他們的心理適應問題,是完成從幼兒園到國小教育銜接的重要途徑。同時,幼兒園和國小的各種規定、制度和秩序有着千差萬別,在快樂教育和賞識教學過程中,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對他們的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足之處還希望指正。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這學期我承擔了六年級4個班的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本冊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奠定基礎。現就教學中的經驗和不足做如下反思:

第一,圍繞教學目標,平衡知識點

在教學過程當中,把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注重知識的學習,也不忽略能力和情感、個性的培養,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第二,把課本知識融入到生活經驗中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有自己的行爲習慣,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能力。在教學時有目的的激發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當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第三,自主學習爲主,教師點撥爲輔

在教學中,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總之,我依據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利用教材中的激發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在輕鬆愉快中獲得知識,悟出道理!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應該體現從教材走向生活。《發生在我家裏的事》這一課正是基於此的一種教學實踐。通過學習教材讓學生了解節儉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與作用,懂得節儉是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並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觀看《洗手》、《打包》兩段錄相。看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看法,並適時給予評價,給學生營造寬鬆、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區分什麼樣的行爲是節儉,什麼樣的行爲是浪費。

二、聯繫實際,實話實說

先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的三個故事,聯繫實際想到自己家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然後通過小記者採訪,讓學生髮現一些源於生活的節儉與浪費現象。

三、課前調查彙報

構建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到社會去調查,並把蒐集到的資料進一步加以整理。課上各小組採用照片、幻燈片、錄像、實物展示、小品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彙報。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節儉是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節儉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年輕一代應該繼承的。

四、反思自己,指導生活

以學生現實生活爲基礎,聯繫我國經濟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資源與人口矛盾日漸突出等國情,使學生學會從不同方面思考節儉的意義,並且把這個傳統美德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將節儉轉化爲自覺、持久的行爲習慣。

通過本節課“從教材走向生活”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髮現所學對自己的意義:以節儉爲榮,以揮霍爲恥。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由於本課時涉及面很廣,蘊含着大量的社會歷史信息,所以,教師能借助教材、相關圖片、視頻、網頁及課件,幫助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的社會文化歷史內容,梳理清楚生活和歷史之間的聯繫及發展脈絡,進而形成較爲明確的歷史觀,使學生學會辯證地理解和看待一個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歷程。

教師能做到學生的興趣點與問題緊密聯繫。讓學生找資料、說感受,積極引導進行思考和分析,學會在事物的聯繫與發展、傳統與變遷中認識和判斷生活和歷史的關係。

生活就是學習。一位外國教育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聽到,我忘記了;我看到,我記住了;我動手,我理解了。”所以,教師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反映了兒童的需要,貼近兒童的生活,能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本案例還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爲目的。教師堅持“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教材”不是唯一的資源的原則。實施“學生已有的經驗“、”夥伴間的合作分享”、“家長提供的信息”、“課堂生成的現象”、“街頭現成的場景”……”等都成爲了促進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成功學習的資源。做到臺上臺下、校外校內互動起來了。

在這課時裏,透過服飾看社會,感受服飾文化的博大,注重了學生的實踐體驗,是本單元《追根尋源》的主題,是新思品課程所提倡的“活動性”教學原則,也是本課例的一大亮點。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在師生互道感謝中,結束了《說聲謝謝》一課的學習。回顧整個教學活動,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動情,從而以情導行。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倍受寵愛,對他們來說承受太多的愛,容易導致他們的心靈產生愛的麻痹。他們往往認爲所有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服務都是理所應當的,習以爲常,不以爲意。對父母都難說一聲“謝謝”,更難對其他給予自己幫助(或服務)的人真心誠意地表達感謝。本課重在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瞭解社會各行各業中爲社會和他人服務而辛勤工作的人,在發現、體驗中有所感悟,激發他們尊重並感謝勞動者(包括身邊的人)的情感。學習參與社會,做有愛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行爲習慣的人,並以良好的文明行爲回報他人。

爲了打開孩子的情感之門,課前我鼓勵他們走出校門,走上社會,從身邊的人開始觀察,發現哪些人關心幫助自己,爲自己服務,他是怎樣服務的,做好調查記錄;課上,我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說起,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都對誰說過謝謝。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通過模擬實踐去體驗、感悟,多角度地換位思考,進而認識表示感謝的意義,學習用適當的方式去表達,並表現在行動上,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會使用禮貌用語,並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針對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孩子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設計了提前留心觀察、小組合作交流、創設情境發現、小組合作競答、模擬實踐、現場採訪、看錄像辨析討論,做感謝卡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去自主探究,撥動他們的情感之弦。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從“動心”到“動情”再到準備“行動”,繼而在音樂聲中發自內心地表達自己深情的話語。

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及時地發現問題,真誠地表示感謝,熱烈地討論,得出用行動表達的結論,整節課隨處可見孩子們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着。在模擬實踐中,孩子們細緻入微的模擬表演,真正體現了由“動情”到“導行”這一教學環節中,說明引導孩子留心觀察,孩子們能觀察得非常細緻;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實踐,他們能體會得十分到位。

不足:教學剛開始的時候,因學生有些緊張,爲調動學生的情緒,教師的略顯緊張,後來學生放鬆了,教師才顯得自如。作爲教師應隨時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在教學中成爲一個好的引導者。每節課都應置於大目標下,對學生的回答,點點滴滴都及時給予恰當的、積極的評價。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兒童正處在身體發育和心理髮展的不成熟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創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融洽和睦的家庭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作爲家長要與孩子平等相處,給孩子處理事務的權力,創造條件讓兒童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使孩子與家庭成員平等相處。但是,有的時候家長工作忙,忽視了與孩子的溝通,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該怎樣與家人溝通?這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需要家長和兒童雙方的共同努力。成長期的兒童存在着心理的問題。所以,要教育兒童學會與家人溝通。

由於各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有的家長能夠傾聽孩子的話,溝通起來沒有困難。各個家庭在與孩子溝通方面存在不同的問題,原因也是各種各樣的。

教育學生明白,作爲晚輩要學會寬容他人,理解他人,多與家人談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長。例如:每天放學後,與家長談談在學校學習的體會,談談學校的校園生活,還可以說說在馬路上看到的事情,說說對一些社會問題的看法,主要是敢於在家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我們的班級》是第三單元《我是班級的主人》的第一課。本課教學總目標爲讓學生知道班級與個人的關係,懂得班集體離不開個人,一個集體是由每一個個體所組成,正是由於個體的貢獻,才使得集體光彩奪目;同時,個體也離不開班集體,我們每一個人都從班集體中獲得了知識和快樂。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知道自己是班級的一員,熱愛班集體,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願意爲班集體做貢獻。本課共有我們長在同一顆樹上,咱們這顆樹長得怎樣,我在班級中的“特殊貢獻”三個版塊構成,共分三個課時完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一版塊“我們長在同一棵樹上”。

1.科學整合重組教材,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科書爲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創造和開發課程留有一定的空間,是教師設計、組織活動,引導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知識的一種資源。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進行再創造,從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2.創設情境,重視情感的陶冶。

本節課注重培養兒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感,重視實際生活中現實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班級的瞭解和對班級深深的愛。

3.體現參與性,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品德與社會》教材作爲一門思想教育意義的綜合性課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學生的參與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課通過詩朗誦、音樂、遊戲、共貼“班級樹”等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真實的活動過程加深對班級的瞭解,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係。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課總體教學目標,特設定第一課時目標如下:

4.通過詩朗誦、音樂、遊戲、共貼“班級樹”等活動,讓學生認識同學,瞭解班集體的含義,並認識到個人和集體的關係。在學習和活動中,激發學生熱愛班集體的熱情,加深個人與集體的感情。

讓在活動中認識同學,瞭解班集體的含義,認識集體和個人的關係。

5.合作交流,領悟深化。

第一步:讓學生觀看小品《散學之後》內容放學後,學生紛紛揹着書包離開教室。但是教室是一.片狼藉。學生的課桌上抽屜中書桌下,一片片的紙屑雜物,凌亂不堪。有的學生還振振有詞:“不是有值日生嗎?又不是我丟的?”(這一內容是根據學生實際補的。)第二步:出示孫小皖同學的一段話,引導學生辨析對錯,並說出理由。第三步:接着引導學生思考:班級是什麼?我是什麼?(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形容。)然後讓學生分小組展示對班級與個人的形象比喻。第四步: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手掌形狀製作“名字樹葉”(上面寫清姓名、年齡、愛好、特長等),然後讓學生把“名字樹葉”貼到“集體大樹”上。同時播放背景音樂《同桌的你》。第五步:引導學生課堂朗誦表演:《我是——》

6.主題拓展,延伸導行。

首先讓學生聽詩朗誦《我們的班集體》,接着播放電視採訪《班級給予了我什麼》,然後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班集體,想想自己從班集體中得到什麼。(思考:我從集體生活中得到了——;我從集體生活中懂得了——;我從集體生活中——。)再集體交流自己在班集體中的收穫。最後讓每個學生對班集體說一舉自己最想說的話,同時播放背景音樂《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7.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總結:教師提煉學生對班集體說的一句話作爲整節課的結束語。思考:我們的班集體哪些做法值得繼續保留,哪些做法做法需要改進?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執教《多彩的節日》一課,我遵循了新課程以學生學習爲中心,先學後導的.教學理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同時在小組展示環節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品社課程整合起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了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的來歷和習俗等。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想說、敢說。

課一開始,我由談話直接引入,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這學期度過了哪幾個節日,然後說一說哪些是傳統節日,另外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這樣導入,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從而爲深入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打好了基礎。在全班交流時,我採用小組展示的方式,每個小組的成員都願意上臺來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哪怕只是給大家背誦一首古詩。這一形式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激發出來。

2、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學習、展示的空間。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們結合收集的資料以及生活經驗,按照學習提示進行交流,這樣,既爲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空間,又拓展了學習內容。同時,在課堂中,我作爲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給予適時的指導補充,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

3、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拓寬了學生視野。

教材中的內容不夠全面,僅僅依靠課文中提供的材料,不足夠讓學生對傳統的民族文化、民族風俗習慣有深刻的瞭解。因此,爲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我讓學生課下收集傳統節日的資料,並做整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

4、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學生的資料有一部分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從網上收集來的,同時收集了一些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圖片,如糉子圖、賽龍舟通過U盤交給我。我在製作課件時,充分利用了這些圖片和資料,並在課堂的小組展示環節,讓學生一邊口頭介紹一邊點擊相關的圖片和資料,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在學習上的作用和優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習。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要真正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便要“退居二線”,成爲指導者,而非主導者。要充分開發學生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整合的優勢和作用,使學生的創新、合作學習、探究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養,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向誰學》

《向誰學》是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中的一課,本組教材是圍繞“我在學習中長大”這個專題編排的,本課主要圍繞“向誰學”來開展,教材選編本文的意圖是:1.看到自己兩年來的進步,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併爲自己在學習中所取得的進步感到高興和自豪;2.探討學習方法,感受學習方法和途徑的多樣性,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3.知道學習要不怕困難、善於思考;知道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在交流學習經驗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4、初步感受我們的社會是個學習化的社會,學習已成爲每個人終身的事情。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上要充分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根據這些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基本設計理念:

1、在教學上要充分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

2、體現新課程“實、新、活、用”的特點;

3、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

根據本課的基本設計理念,我對本課進行了設計:

首先,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明白學習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行爲目標:讓學生明白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情感目標:讓學生願意通過各種渠道來學習。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後,我進行了相關的課前準備:

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根據這些要求和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制定了一些符合學生心理規律的教學方法。

1、爲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渠道很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利用課件對學生進行教學;

2、爲了更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我在教學中營造了寬鬆安全的發言環境;

3、爲了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我還設計了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課後合作的實踐活動等環節;

因此,通過學習,還讓學生明白到了:學到的知識、本領和道理,不僅僅是在課上學到的,還可從書本、媒體、報紙、電視、他人等等進行學習。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如果說語文課是以知識爲線索,那麼思品課就是以感情爲線索.《我愛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極爲濃厚的思品課。在設計本節課時,我通過感受愛,思考愛,體會愛,回報愛,昇華愛五個環節,來達到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的目的。

愛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它又是無形的東西。每個孩子無時不刻都在家人的關愛中成長,他們把家人對自己的愛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很少會去體會家人的愛。其實媽媽一個小小的擁抱,奶奶一頓可口的晚餐,或者是爸爸一個嚴厲的目光,都代表着家人對孩子的關心。但這些如果不是用心地去體會,孩子無法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濃濃愛意。爲了讓孩子更能感受到這些愛,我在教學中設計用天平來測量愛,把無形的大愛轉化爲有形的砝碼,讓學生通過天平兩邊力量的對比,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法回報的,從而刺激他,從小體諒家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而學會愛自己的家人。

在每一次試教中,大家都會給我提一個問題,環節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對課文的深度挖掘不夠深。在最後一次上課時,我用的是四年級的學生,而且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班級,所以備課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把這堂課深度挖掘出來。其中我認爲做得比較好的“我對家人的愛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上我是讓學生打開課本直接看圖來理解的,學生說這四幅圖,我對學生進行評價。其中一幅圖是有說一個孩子對家人謙讓,之前我一直都沒有說到這個階段,因爲不知道如何說到這個深度,所以只是教學知識停留在孩子愛奶奶的程度。但在這節課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把最好吃的菜夾給奶奶,不和古時候的孔融有些相似嗎?於是我的表揚語馬上換成:“謙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同時也是愛的表現。”這樣既有了深度,也可以讓我的表揚語更爲豐富。

在最後一個環節昇華愛中,我在和學生交流要用什麼方式來回報家人的愛時,我臨時加入的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學生的感受引起了一個共鳴,所以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被我感動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驕傲極了。但是也正因爲我沒有提前設計好,所以在組織語言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如果再斟酌一下語言,相信可以把這個環節用得更好。

有人說:“教學就是一項有遺憾的藝術。”所以我在本堂課中也有一些遺憾。課前過高估計學生,所以當學生沒有回答出我的問題時,我沒有很好的組織語言來引導學生,希望下次課能做好一些。通過這節課,我更爲深刻的理解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係,體會到教案不是死的,要隨着學生的不同而變化,解決的辦法只有多聽課,多研究,多總結,爭取下堂課上得更好。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爲了很好的教育好學生,上好每一節課,我特制訂瞭如下教學反思,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全部的能量。

一、明確課程標準,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學科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定爲總目標,實現情感、態度、行爲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爲規範的養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與社會教育迴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生活之中,由於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係的需要才產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爲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範,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如:在教學《社會生活中的民主》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規則,以及這些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方便。在學生列舉社會生活事實的基礎上,我們又適當幫助學生歸類,以使學生對生活中的規則有一個總體認識,並自覺遵守這些規則。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一個人的品德不在於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範、規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範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嚐嚐苦滋味)、雙贏觀(我們的國粹)、依存觀(我們的地球村)、分享觀(擁有好心情)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並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快樂》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我們都是好鄰居》是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主題四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學習指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家庭,並從認識自己的家庭開始,逐步認識豐富多彩的社會,樹立爲家庭和社會做貢獻的意識。

教材通過體驗活動、生動的事例、歌謠、圖片等內容引導學生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感知家庭責任感;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知道家庭成員間要相互溝通、平等相待;懂得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愛護家庭周邊環境和設施等內容。本主題引導學生願意與鄰居和睦相處,知道鄰里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謙讓;懂得鄰居和睦相處可以使每一個家庭得到幫助,感受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學習鄰里之間相處的常識,做個好鄰居。這樣不僅大家都愉快,還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與鄰居的接觸是很多的,教學中出示書上的小故事,談感受畫面上的小姑娘怎麼了?她得到了什麼?心情怎樣?小姑娘的家人知道了又是怎樣感謝幫助老奶奶的,老奶奶的心情怎樣?談談自己與鄰居相處的經歷與感受。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了自己家和鄰居家和睦相處的小故事,請同學們談一談,有的的同學談到了住平房的鄰里之間的和睦,有的講到住樓房鄰里之間不怎麼來往。在交流中逐漸讓學生理解“鄰居結得好,如同得大寶。”引導學生明白,無論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我們都需要鄰里之間的相互幫助。當鄰居家有困難時,應主動幫助;當鄰居和你家有矛盾時,應多爲別人想一想;如果妨礙了鄰居的利益,就應主動承認錯誤,並立即改正。我們只有這樣互相體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鄰居之間才能和睦相處,大家都會感到心情愉快、生活安定。本課教學採用了學生居住社區的內容,結合學生處理鄰里關係的實例,相對效果比較好些,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鄰里之間理解還是需要多些引導。

要是有條件走入社區參加點社區的實踐活動,應該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