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二首(其一)》賞析鑑賞

《贈別二首(其一)》

《贈別二首(其一)》賞析鑑賞

作者: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①,唯覺尊②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重點字詞解析

①多情句: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②尊:即“樽”,酒杯。

賞析鑑賞】

《贈別》二首是杜牧離開揚州時贈別一位容貌出衆的年輕歌女的,第二首抒寫兩人別夜離席的傷感情懷。首句以議論方式陡起。“多情”,指離別的雙方本來就有真摯感情,此刻在離席別筵上,更是思緒萬端,黯然銷魂。也許詩人應當表現兩人繾綣纏綿的柔情,但實際上,卻是默然相對,無以爲語,看起來像是素不相識的路人,所以說“總無情”。“總”字強調說明這是一種普遍現象。爲什麼“多情”反好像“無情”呢?這是因爲,在惜別情緒的高潮中,一般的惜別言語、動作乃至表情統統不足以充分表達深濃的離鰭,而離別的傷感痛苦叉使雙方的'表情近乎鐵石心腸,也許是最多情的人反而會有這種漠然無情的表情。說“卻似”,叉正道出這“無情”的表象下蘊藏着“多情”的實質。這“多情”與“無情”的矛盾統一絕妙地反襯出情之深刻,刻骨銘心。

接下來一句,樽前相對,爲了寬慰對方,緩解離緒,彼此都想努力裝點歡容,但由於離緒太苦,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強顏爲歡,結果仍然是無言相對,難以欣悅,卻似“無情”了。但這種“無情”,正是太“多情”的結果。“唯覺”二字於無可奈何的口吻中透覓慘然淒涼心境。三、四兩甸正面描繪別夜離情。似乎已成箭在弦上之勢,但詩人反而繞開,借離筵蠟燭來側面表現離傷愁緒。這兩句的好處在於用賦比興的手法,將跟前蠟燭的形象與黯然銷魂的離人形象融爲一體。離燕上點着蠟燭,蠟燭燃燒時脂淚流溢,這是賦實j由蠟淚聯想到離人傷別之淚,由蠟燭有芯聯想到離人的“有心”惜別,井以前者隱喻後者,這是由興而比,將本來無知的蠟燭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感情,這就使得形象的比喻旨意無窮,而達到物我交融、渾然一體的境界,以致很難分清是借物寓情還是直接以物擬人了。

“蠟淚”一般比喻惜別傷離之淚,如庾信《對燭賦》:“銅花承蠟淚。”李商隱《無題》:“蠟燭成灰淚始幹。”這首詩以議論和擬人化的比喻暗透別時情景和心境,眼前景和聯想、比喻、賦比興、擬人化等藝術手段的結合,使這首詩成爲惜別傷離之作中的獨特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