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宥》全文賞析

去宥①

《去宥》全文賞析

東方之墨者謝子,將西見秦惠王。惠王問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親謝子賢於己也,對曰:“謝子,東方之辯士也。其爲人甚險,將奮於說,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謝子至,說王,王弗聽。謝子不說,遂辭而行。凡聽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雖奮於取少主,何損?所言不善,雖不奮於取少主,何益?不以善爲之愨,而徒以取少主爲之悖,惠王失所以爲聽矣。用志若是,見客雖勞,耳目雖弊,猶不得所謂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與智皆衰邪?

荊威王②學典籍文獻於沈尹華,昭釐惡之。威王好制,有中謝③。佐制者,爲昭釐謂威王曰:“國人皆日:王乃沈尹華之弟子也。”王不說,因疏沈尹華。中謝,細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聞先王之術,文學之士④不得進,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細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數怒人主,以爲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惡壅卻,豈不難哉?夫激矢則遠,激水則旱⑤,激主則悖,悖則無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

鄰父有與人鄰者,有梧桐樹,其鄰之父言梧樹之不善也,鄰人遽伐之。鄰父因請而以爲薪。其人不說曰:“鄰者若此其險也,豈可爲之鄰哉?”此有所宥也。夫請以爲薪與弗請,此不可以疑枯梧樹之善與不善也。

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爲昏,以白爲黑,以堯爲桀。宥之爲敗亦大矣。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別宥然後知,別宥則能全其天矣。

【註釋】①宥:通“囿”,侷限。“去宥”:去掉人的侷限,去掉人認識事物的障礙,去掉人的主觀偏見。②荊威王,即楚威王。古時楚地亦稱“荊”。③中謝:官名,亦作“中射”,古時王侯的侍御近臣。④文學之士:精通古代文獻典籍的人。⑤旱:通“悍”,勇猛。

9.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往鬻金者之所鬻:存儲,儲蓄B.其唯先有度度:法度,準則

C.以爲奸人除路除:清除,打通D.殊不見人 殊:極,根本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激矢則遠,激水則旱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B.唐姑果恐王之親謝子賢於己句讀之不知

C.人皆在焉 猶且從師而問焉

D.奸路以除而惡壅卻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爲四組,全部屬於“所宥”表現的一組是

①王因藏怒以待之 ②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③王不說,因疏沈尹華 ④一言而令威王不聞先王之術

⑤鄰者若此其險也,豈可爲之鄰哉⑥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唐姑果擔心秦惠王親近謝子,認爲他會取代自己的地位,於是就在惠王面前詆譭謝子,謝子到秦後遊說,看到王不高興,就離開了秦國。

B. 那個中謝一句話就讓楚威王疏遠了沈尹華,讓楚威王學不到先王治理國家的方法,使有學問的人不能得到晉升,讓昭釐能夠實行自己的陰謀。

C. 齊人走到賣金子的人那裏,見別人手裏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搶奪。真可謂“利令智昏”,這也從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

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鄰人、齊人都是認識有侷限的人,因他們內心產生了主觀偏見,認知蔽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爲。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用志若是,見客雖勞,耳目雖弊,猶不得所謂也。(3分)

(2)鄰者若此其險也,豈可爲之鄰哉?(2分)

(3)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爲昏,以白爲黑,以堯爲桀。(3分)

參考答案:

9、A

【解析】鬻:賣

10、D

【解析】A,連詞,就;“卻”。B,取獨;提賓標誌。C代詞,“那裏”;代詞,他。D,轉折連詞。

11、B

【解析】②是評論,④是說細人。

12、A

【解析】A,取代自己地位

13、

(1)像這樣花費心事,會見說客即使再多(勤勞,辛勞),耳朵眼睛(因會客頻繁)即使再疲睏,也不能明曉別人說的什麼。(關鍵詞“雖”、“勞”、“弊”各1分。)

(2)鄰居像這樣陰險,怎麼能和他做鄰居呢?(關鍵詞“若”“豈”各1分,)

(3)有(認知)侷限情況的人,當然就把白天當成晚上,把白的當成黑的,把堯帝當成夏桀。(“夫人有所宥者”句式l分,關鍵詞“固”l分,句意通順l分。)

參考譯文:

東部地區的墨家(墨子學說)學者謝先生,將要西行去見秦惠王。秦惠王問秦國的墨家學者唐姑果。唐姑果擔心秦惠王親近謝先生,認爲他比自己賢能,於是回答說:“謝先生,是東方善於辯論的人。他的用心非常險惡,他將盡力向您遊說,來取悅迷惑您的繼承人。”秦惠王因此懷着怒氣等待着謝先生。謝先生到了以後,遊說秦惠王,秦惠王不聽。謝先生很不高興,於是告辭離去。凡是聽別人的見解是爲了尋求正確的(治理)方法的`,所說的如果正確,就算他爲了取悅繼任的王子盡力遊說,又有什麼損失?所說得如果不正確,就算他不是爲了取悅繼任的王子,又有什麼好處?不把採納對方的良言作爲自己的忠厚,卻只因對方取悅少主而形成自己的蔽塞。秦惠王在聽取見解方面有過失啊。擁有這樣的想法,會見說客即使再多,耳朵眼睛即使(因會客頻繁)再疲睏,也不能明曉別人說的什麼。人老了以後,身體衰老但是智慧更高。如今秦惠王年老了,身體和智力都衰弱了嗎?

楚威王向沈尹華學習典籍文獻,昭釐(對)(楚國大夫)很嫉恨這件事。楚威王喜歡創制一些式樣(也有解釋爲法制的),有個協助他創制式樣擔任中謝(官職名)的人,替昭釐對楚威王說:“國人都說:大王是沈尹華的弟子。”楚威王很不高興,因此疏遠了沈尹華。擔任中謝的那個人.是個小人(地位卑微的人),一句話就讓楚威王學不到先王治理國家的方法,有學問的人不能得到晉升,讓昭釐能夠實行自己的陰謀。所以小人的話,不可以不詳加考察。況且多次激怒國君,通過這爲奸佞的人掃清了道路,奸佞小人仕途前進之路打通了卻又厭惡賢人的仕途堵塞,這難道不是太難了嗎?疾飛的箭,可以射得很遠,湍急的流水洶涌澎湃,激怒的君主就會受到矇蔽,受到矇蔽就不可能成爲君子。那些不可能被激怒的人,他們大概事先心裏早有準則。

有一個和別人做鄰居的人,家裏有一棵梧桐樹,他的鄰居(一個老漢)說這顆梧桐樹不吉利,這個人就馬上把樹砍掉了。與他爲鄰的老者請他把砍下來的梧桐樹給自己當柴燒。這個人不高興地說:“鄰居像這樣陰險,怎麼能和他做鄰居呢.?”這就是認知上有所侷限。請求或不請求把梧桐樹當柴燒,這不能用來懷疑枯死的梧桐樹的好與不好啊。

有個想得到金子的齊國人,早晨起來,穿上衣服,走到賣金子的人那裏,見別人手裏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搶奪。官吏把他抓住並綁了起來,問他;“人都在那裏,你就搶人家的金子,爲什麼?”他回答說:“根本就沒看見人,只看見了金子。”這真是極端的認知侷限啊。存在(認知)侷限情況的人,當然就把白天當成晚上,把白的當成黑的,把堯帝當成夏桀。侷限帶來的禍害實在太大了。亡國之君,大概他們都特別有認知侷限的情況吧?所以只要是人必須去除侷限後才能明白事理,去除侷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