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話三則》語文教案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話故事,篇幅短小,內容精練,意蘊豐富,易理解。學習本文,除朗讀背誦、積累一些文言詞彙、瞭解神話故事反映的內容外,重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說話能力、思維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話—品讀神話—拓展神話激活思維的過程來學習。

《古代神話三則》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彙。

2、瞭解神話故事的含義及夸父形象。

3、 拓展思維訓練、口語訓練。

4、 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意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重點:1、瞭解神話故事的含義及夸父形象。

2、拓展思維訓練、口語訓練。

教學 難點: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神話是我們文學天地中燦爛奪目的瑰寶。女娃造人的故事還記得嗎?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后羿射日,女娃補天,精衛填海)

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動畫,學生根據畫面用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複述故事。

3、講述神話的產生和特點及《山海經》。

二、整體感悟(品讀神話)

1、師配樂朗讀。

2、生自由朗讀,勾畫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

逐走:競跑,賽跑。 欲得飲:想要。

飲於河:黃河。 大澤:大湖。 鄧林:桃林。

3、展示朗讀,學生個體和集體朗讀結合,激發興趣。學生當衆朗讀,師生一起評點(可以從字音、語氣、語調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4、全文僅37個字,但故事情節波瀾曲折,這篇神話共分幾個畫面來描述夸父?

明確:逐走,入日——渴,飲於河渭——北飲大澤——道渴而死——棄杖化鄧林

三、問題探討

1、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於與太陽競跑,最後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爲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2、你對夸父追日的行爲有什麼看法?你能不能寫一段夸父臨死前的內心獨白?

明確:夸父是一個古代神話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於和自然鬥爭,甚至爲此獻身,更令人感動的是,死後,他的手杖,還要化成一片桃林,將頑強的生命延續下去。勇於探索、不怕犧牲、造福人類的可貴精神

(對夸父這個人物,學生會有分歧,可能有學生認爲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師對此也不要斷然否定,應該保護學生爭論問題的積極性。可以從神話故事的特點方面引導學生從積極方面理解夸父的行爲,從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氣魄。)

夸父臨死前的內心獨白:學生自寫,然後交流。

3、對《夸父逐日》的結尾:棄其杖,化爲鄧林。應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那麼,什麼是“鄧林”呢?“鄧林”實有基礎,在現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據清代學者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桃林” 。“鄧林”爲地名之說,與“鄧林”即“桃林”之說並不矛盾。我們可以認爲,“鄧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 ,“鄧林”這一地名是因“鄧林”的“桃林”之義而得名的。此處,“杖”與“桃林”同爲木,形象上有相通之處;夸父的口渴如焚,與提供甘甜多汁果實和成片綠陰的'桃林',在內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遺下的手杖化爲一片桃林這一結尾,以富有詩意的高度想像力,豐富了《夸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涵,豐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爲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

4、成語“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意爲: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

5、背誦課文。

四、拓展訓練激活思維

1、朗讀余光中的詩。

誇 父

爲什麼要苦苦去挽救黃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盡大洋與長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與其窮追蒼茫的暮景,埋沒在紫藹的餘燼,——何不回身揮杖,迎面奔向新綻的旭陽,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壯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勞,奔回東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談談讀後感受。

明確:余光中的詩引領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所謂“追不上”,也並不表示,面對人生的困境與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擲生命於錯誤的目標上,而是冷靜理性地思索確認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將有峯迴路轉的突破。

轉換思維的視角,便柳暗花明。這就是逆向思維。

3拓展思維訓練。

例:《愚公移山》是個寓言故事,傳統看法往往從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爲修建一條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環境造,福子孫後代的良好動機和勇於面對困難不怕困難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鍥而不捨的精神。

逆向思維:與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貽誤子孫;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當” ;我們做事情僅僅具有滿腔熱情和鍥而不捨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科學的方法,三者結合,才能把事情辦好。

創設情景:

(1)精衛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寫出他敢於向大自然挑戰、持之以恆的精神。我們還可以這樣思考……

(2)蝸牛:守舊、爬行主義、慢慢騰騰、四平八穩等。

我們還可以這樣思考…………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選代表展示討論情況。

五、點評各組討論結果。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背誦課文。

2、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後面練習。

烈日下,沙漠中,兩個疲憊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壺搖了搖。一個旅行者說:“唉呀,太糟糕了,我們只剩半壺水了。”而另一個旅行者卻高興地說:“ 。”

(1)另一旅行者會說些什麼呢?

(1)兩個旅行者的話分別說明了什麼? 參考答案: 1、“哎呀,太好了,我們還剩半壺水呢!” 2、第一個旅行者面對半壺水看到的是更遙遠的路,憑這半壺水恐怕難以走出茫茫的沙漠,充滿憂慮和悲觀。第二個旅行者面對半壺水看到的則是希望,堅信有這半壺水足以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走出沙漠,充滿樂觀和自信。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讀課文,讀出精衛的勇敢堅定和大海憤怒的語氣。

2、發揮想象力,表演精衛和大海對話的情景。

3、結合自己的想法評價精衛填海行爲的意義。

二、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

1. 師: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精衛填海》這篇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精衛填海》是一個神話故事。 生2:我認識了這一課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衛是炎帝女兒變成的一隻美麗的小鳥,爲了填平大海,她每天銜石頭和樹枝。 師:同學上節課的收穫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再來學一學這篇課文,說不定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二)品味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自然段?你認爲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精彩?

[在上節已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爲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

(生自由讀,有的讀一遍,有的讀兩遍……)

生1:我最喜歡第4自然段。因爲這一段寫了精衛和大海的對話。

生2:我最喜歡第4自然段,因爲從這段看出了精衛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歡第2自然段。因爲這一段告訴了我精衛是怎樣來的。

生4:我最喜歡第5自然段。因爲這一段告訴了精衛的子子孫孫的仍然在填海。

(學生爭先恐後表達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歡4自然段)

2、師:很多同學都喜歡第4自然段,那麼喜歡這一段的同學願意讀一讀嗎?

(大部分生起立朗讀)

3、師:喜歡其他自然段的同學,把你們認爲精彩的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一名同學讀第2自然段,幾名學生讀第5自然段。)

4、師:剛纔許多同學都認爲第4自然段的對話非常精彩,很喜歡讀。我們再讀一遍,怎樣?(師讀旁白,男生讀大海,女生讀精衛。)

師:你們來噹噹評委,你認爲自己讀得怎麼樣?

男生1:我認爲我們讀得很好,聲音響亮,讀出了大海的氣勢。

男生2:課文中大海是“憤怒地問”,憤怒的感覺我們沒有表現出來。

師:你怎樣理解“憤怒”呢?

男生2:就是很生氣的樣子。

女生1:我們的聲音太輕了,沒有讀出精衛的堅定。

師:你認爲怎樣是“堅定”呢?

女生2:就是下了決心,一定要做到。

師:對了,大海的憤怒,精衛的堅定,該怎樣讀呢?(生踊躍舉手)

5、師:我們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試一試吧。(生四人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師巡視指點。)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以讀來體會、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憤怒、堅定。本來晦澀難懂的詞語,學生在朗讀的體驗中領悟到了,較比起傳統的查字典解釋,這樣的方式更適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更符合人文性。]

6、師:哪個小組推薦組內讀得好的同學來試一試? [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生1:我認爲自己讀大海讀得很棒,我推薦自己。

生2:我推薦我們組的,她讀精衛讀得很棒。(兩名學生分角色讀,一名學生讀旁白,一名學生讀到大海憤怒的語句時,許多學生不禁爲她鼓掌)

(三) 體驗課文

1.師:剛纔大家把大海、精衛的語氣讀得很精彩,我想如果我們再加上自己的動作、表情和想像,肯定更能夠表現出大海和精衛,你們願意試一試嗎?(生上臺表演,師分發大海精衛頭飾,課件1:配以背景音樂——大海波濤聲,鳥叫聲。) [繼續加深對角色的理解,表演的方式既活躍課堂氣氛,又鍛鍊膽量。]

生1:(飾大海)你這隻可惡的小鳥,每天往我海里扔石頭,樹枝幹什麼?

生2:(飾精衛)我要填平你!

生1:填平我?休想!我這麼大,你填得平嗎?

生2:我就是填一百年、一萬年,也要把你填平!

生1:我跟你有什麼樣的仇?你爲什麼要這樣做?

生2:因爲你淹死了我,爲了不讓你再奪去別人的生命,所以我要填平你!

生1:你就別白費力氣了!

生2:我填不平你,還有我的子子孫孫,只要我努力,一定會填平你的!

[在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自由發揮,創設情境,體驗角色,對精衛填海堅定的信念理解得更爲透徹。]

2.師:從同學們的表演來看,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你有興趣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生複述故事,展開了適當的想像,加上了一些課文中沒有的情節。)

(四) 反思課文

1.師:《精衛填海》這個故事中,出現了精衛,大海這兩個角色,你欣賞誰呢?(生展開了一個小小辯論會)

生1:我欣賞精衛,因爲她很勇敢。

生2:我喜歡精衛的善良,她爲了別人去填海。

生3:我喜歡大海,我認爲大海不是故意要淹死精衛,可能是颳大風了,精衛才掉進海里的。

生4:我也喜歡大海,大海非常美麗。

生5:我喜歡精衛,她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放棄。

生6:我喜歡大海,如果大海真的填平了,地球不是變成沙漠了嗎? ……(生各抒己見) [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地讀書,深入地思考,積極地表達,既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又發展了辯證思維能力,提高了對作品的理解、欣賞能力。]

2.師結:同學們既欣賞精衛的勇敢善良,又欣賞大海的寬廣美麗,爲人類造福。

3.師:如果你是勇敢善良的精衛,運用你21世紀國小生的智慧,你會怎樣減少洪水的發生呢? [開放求異後的歸納、整合、評價和提升,思維和語言互爲表裏的訓練,真正達到人文浸潤,語言積累的目的。]

生1:我要建立一個海灘監測站,預測洪水的到來。

生2:我要設計一個大型的吸水管,水漲了就吸進大海的水,不漫出來。

生3:我要銜種子灑在海邊,植樹造林,就不會發生洪水了。

生4:我要駕着飛機把許多種子灑播在大地上。 ……(生聯繫科學,展開想象,想出了許多辦法。)

4.(課件2)師:大家爲精衛想了這麼多辦法,精衛一定很感謝大家。讓我們學習精衛的勇敢善良,一起來保護地球,減少災害的發生。

第三課時

一、檢查舊知

1.齊讀課文。

2.檢查個別實詞和句子的翻譯。

二、比較閱讀

1.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則故事。體會三則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則故事塑造了三個傳誦千年的動人形象。他們身上有哪些共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設計此環節,讓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課文所描寫的形象的理解。)

3.夸父、精衛、女媧三個人物中,令你最感動的人物是誰?說說他(她)令你感動的原因。 (學生學習語文,除了獲取語文知識外,最終還是要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的交流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三、拓展學習

1.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神話故事,除了這三則以外,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 學生自由發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七仙女下凡……

2.你知道勞動人民爲什麼創造神話故事嗎?

提示:神話是人類童年時代的產物。古人不能解釋並掌握自然規律,在自然現象面前,感到恐懼和無力,於是他們通過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隨後又在生產勞動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3.請大家歸納,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麼樣的主題?

提示:①歌頌勞動創造;②讚美堅忍不拔、自我犧牲的英雄睛神;③謳歌反抗壓迫的精神;④對追求真摯純潔愛情的讚美。總之,中國神話富有濃郁的人情味,表達了人民羣衆的理想和願望,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

(這三篇神話反映了我國古代神話創作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了解神話的特點,有助於今後對神話故事的學習。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鞏固學習

在三則故事中選擇一則寫一篇400—500字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