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

社會實踐結束了,這段經歷,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寫一份實踐報告,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

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1

目前,我們身邊老人的生活質量比較差,他們缺少關愛,缺少文化娛樂,我們利用團隊的優勢,組織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並帶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給他們表演節目,帶去溫暖。再精神和物資上盡我們的一份力。

爲了體驗生活,我們一行五人,:xxxx開始我們的實踐生活。

十月二十八號,中午一點,我們五人連同其他志願同學在學校北教學樓宣傳欄處集合,出發前,我們羣衆合影了一張,讓照片把此刻的歲月留下,飄揚的旗幟定格在溫暖得太陽下,,激情的召喚。我們迎着東方走向了麻丘鎮敬老院,當我們經過長長的瑤湖大橋時,頓時感到天朗氣清,心胸開達,充滿了豪邁之氣,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氣大喊,彷彿自我的人生將在此刻開始走向成功。有一種雄心想與天工比天高的衝動,畢竟我們闖過獨木橋的艱辛在此得到回報,尤其是來自甘肅的段利鵬和來自青海的張永環,他們瘋狂的喊出心中的壓抑氣息。畢竟誰都努力過,誰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們彼此心意互通,都想爲自我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秋風習習,正值收割稻子的時候,一路的稻香,一路的鳥鳴,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熱情,在陽光中瀰漫。豐收的喜悅讓羅佔徵唱起了他們家鄉的民歌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在唱些什麼,但是我和馮文都在努力爲他鼓掌,難得釋懷一次,何不盡興痛快呢?

走着、走着、一步、兩步、三步……身邊的208公交車不時得鳴笛,衆多的轎車和長途公車彷彿都在爲我們歡歌,最後在馬路的一側,在一座低矮的古樸的青灰色的房屋龜縮於此,在破爛的圍牆內外,喧囂與寂寞比較如此鮮明,讓我不禁感嘆,再怎樣繁華的地方,依然還有角落裏沉睡着孤寂與無奈。

走進麻丘敬老院,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院長,一個身材中等的中年男人,把我們帶進敬老院,簡單的交代活動事宜和要搞得勞動,之後陸續又有了很多老人,白髮蒼蒼的、滿臉憂傷的。還是我們的馮文同學懂事,畢竟大我們一點,一口一個爺爺奶奶叫個不停,叫的賊甜,在他的帶動下我們也不再拘謹了,羅佔徵身材高大,一手攙扶着一個老爺爺另一手牽着一個老奶奶,這難得的鏡頭怎能錯過。我趕緊卡擦一下,他跑不了了。我們幾人派幾個人去後院幫他們拔草前院打掃衛生,另外我和張永環以及其他同學,佈置表演場景調試音響效果,此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將近一個小時得行程沒有讓我們得熱情冷卻。見到他們讓我們更加堅定讓自我帶給他們一絲的快樂,在我替他們謄抄完一些重要的申請材料之後,羅佔徵以及段利鵬也從後院拔草回來。

接下來就是我們準備已久得文藝節目了,首先我們合唱了一首《歌舞青春》。個個唱得神采飛揚,反正再怎樣難受得也不是自我,然後我們再一曲《夕陽紅》奉獻給各位老人,祝他們老友所樂。節目之後,我就拿着相機到二樓幫他們攝影了當做留念。段利鵬和羅佔徵來了一個正步走,個性認真但是很搞笑,馮文和張永環來了一手軍體拳,引着爺爺奶奶們哈笑不止。

節目完後,我們便於爺爺奶奶們促膝長談,與他們共舞,其中有一個奶奶在舞臺上一曲未了又來一首,始終不肯下來,弄一個臺下一個想唱紅歌得爺爺急了,老是張嘴又閉口。唉!人老心不老,或許在孩子們當中,他們的嘴角纔會上浮。

有一個爺爺跟我談了很久,談他們得過去,談他的此刻,感嘆我們此刻的生活。他的生活讓我們想得更多,明白了他人生的艱辛與悲慘。由於生活困境,病症毀了他的一切,由於發病,一把火他的妻子兒女都活生生燒死在他的眼前。他內疚終生,但是我們又能給他什麼呢?

爆竹聲中,我們身後起了尾塵,每一個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時候,瞥見了牆壁上還有其他學校的團體的贈品。再回首,老人們都手拿我們贈送的禮品目送我們,眼中有一種光亮。

走了,他們的一生將要走完了,他們有太多的辛酸和淚水,我們的歡聲笑語只能帶來片刻的忘記憂傷。我們該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在深思。

社會需要關注孩子一般關注他們。

珍惜歲月,關愛老人。

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2

實踐主題:

關於社區養老院的調查

時間:

20XX年1月25號

現在將此次的調查報告記錄如下

任務:

探訪養老院中的老人、查看養老院的服情況。

總的來說,老人們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每個人都過得很積極樂觀,大家的情緒也比較穩定。生活很不錯,只要300一月。在老人的臉上也都洋溢着一種笑容。我認爲價格很合理。

此次我參加了一些活動。比如社區舞蹈隊,合唱團。我爲老人們表演了節目,老人們很開心,我也很愉快。

我剛剛跨進敬老院,它給我的感覺是平靜安寧的,在和煦的陽光下,老人們三三兩兩的在曬太陽,安安靜靜的,他們沒有孩子臉上的天真,青年臉上的憧憬,中年臉上的忙碌,他們像是在思索着什麼?或許是對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懂得回憶吧。天空偶爾有兩三隻小鳥,但是他們也絲毫不感覺這氣氛被小鳥的吵鬧聲打擾到,只是默默地低着頭,沉溺於自己的幸福回憶裏。院子裏沒有太多的綠化,只是一些古樹,如同老人經歷的一個世紀的洗禮,沉積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我觀察了敬老院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是井井有條的,每天7點半就會起牀吃早餐,早餐很是清淡,只是一些稀飯和饅頭,但是他們卻露出滿意的笑容。我聽敬老院的阿姨說:“我們養了很多頭豬啊,一個星期就殺一頭的,老人們吃得很好,肉也絕對放得心。”這雖然是幾句普通的話語,我卻感覺溫暖人心,現在還有誰不覺得健康纔是最重要啊。他們還會評選文明老人,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我覺得這樣的規則會讓敬老院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規範。思想也會更加上進。敬老院裏面還有個寬敞的活動室,平時老人們還可以在裏面聊天,打牌,他們也其樂融融。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老人,當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一個人孤單的低頭坐在一個角落裏面,我們走了過去,給了一些水果給他,他竟然簌簌的流下了眼淚,那是感動的淚水還是什麼,一滴滴落在了盛放水果的塑料袋上面,沒有絲毫的掩飾,那樣的真真切切,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爲這些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的老人們是膚淺的,沒有涵養的,不了他是那樣的出衆,一位叫董淑貞的老奶奶,平時省吃儉用,在臨死前,把1000元的積蓄,全部捐贈給了敬老院,,她不是求名利,只是求於今生無悔,終於在前幾天安心的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想她一定是快樂的飛向天堂的。

我還採訪了院長。院長是一位50多歲的中年男人,很是和藹,他說這裏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塊,村裏,財政撥款,每個人每年500元,街道每人每年180,民政局每人每年2400元,老人生病時敬老院會報銷醫藥費,當局提供老人的飲食起居等等,生活狀況較好。但是我也發現了一些小小的問題,這裏個別的服務員雖然接受過工作專業培訓,但是他們並沒有完全掌握社會工作的理念精神和工作技巧,不能滿足老人的心理需求。尚且沒有把助人自助和服務爲人的理念融入到工作當中,更加沒有定期開展一些活動來提高老人們的精神生活。除了以上問題,還存在着敬老院的管理制度不規範等等,有點點內部矛盾,也就是不和諧。這些都將成爲敬老院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需要進一步解決,而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社會工作者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介入敬老院,通過開展老年社會工作,將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院內服務人員的工作,使院裏的管理工作更具人性化,老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老年社會工作是指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以老年人及其相關人員和系統爲工作對象,幫助老年人特別是處境困難的老年人,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會適應和福祉。康樂街道敬老院內的老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或生理上的問題,院內服務人員在日常的服務中也存在不少問題。這就迫切需要老年社會工作的介入,來解決老年人問題及協助和提升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使院內達到一種和諧共進的氛圍,使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延年益壽。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主要包括:社會撤離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社會交換理論、連續性理論和活動理論等。在老年個案工作中需要堅持的原則包括:從價值觀上尊敬並接受老人、建立相互信賴的關係、有耐心、多鼓勵、讓老年案主自我選擇、自我決定以及個別化的原則等。技巧主要有懷舊與生命回顧。懷舊是老人回顧他們過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難忘的事件或時刻,從回顧中讓老人重新體驗快樂、成就、尊嚴等多種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緒,幫助老人找回自尊和榮耀。而生命回顧是指通過生動緬懷過去一生成功和失敗的經歷,讓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鼓勵老人將整個人生的經歷儘可能詳盡的傾訴出來,以達到內省的目的。與懷舊不同的是,它是對整個人生的回顧。因此,它更系統詳細,也更能讓老人面對自己的人生境遇,體味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老年社會工作的工作技巧主要有以下技巧:

1.溝通: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與老人的溝通,另一方面是與院方服務人員的溝通。與老人的溝通主要分爲兩個階段,一是小組開展前的個案階段,與老人談心,進行傾聽,建立情感;二是活動進行中,不斷徵得老人們的迴應,並在每次活動結束後,詢問他們的意見,以便及時調整與完善活動。與院方的溝通則一直要貫穿整個實習過程的始終,不斷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使我們開展的活動不斷完善。除此之外,還要促進小組成員間的溝通,即老人與老人和老人與院方的溝通。

2.同理:在每次活動方案設計後,我們都將會親身將所設計的活動體驗一下,以觀察其效果,體會老人們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感受,這也是同理心的一種表現形式。除了自身體驗老人的感受外,我們也力求讓服務人員能有所體驗

3.觀察:工作人員要能夠靈敏、細緻的觀察和判斷每個人所面臨的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便得以確定適合的小組目標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由於老年羣體的特殊性,觀察在小組工作中顯得尤爲重要,包括觀察老人的身體適應狀況、對活動的參與情況、老人的情緒狀態等各方面。

4.其他技巧:建立關係的技巧,組織和介入的技巧、運用社會資源的技巧、評估技巧等等。

在敬老院開展老年社會工作,其對象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及敬老院裏的服務人員,他們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案主羣體,其中包括:

1.院內老年人。他們是敬老院的主體和服務對象,更是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對象。老年人自己、老年人與老年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老年人與服務人員的關係都是敬老院社會工作的重點。這三部分的關係處理和協調好了,老年人在院裏生活就會比較開心快樂,產生幸福感,同時對院形成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敬老院變成老人溫暖而幸福的家,從而實現構建和諧敬老院的目標。

2.院內服務人員。院內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是老人在院內生活幸福與否的關鍵。院內服務人員的服務理念和技巧直接關係到在院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也是構建和諧敬老院的關鍵。

“助人自助”是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它是指在社會工作中,社工應用專業技巧和方法,利用一切資源,從而使案主能夠認識自身的問題,並在社工的引導下自己來解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這裏案主即是康樂街道敬老院的案主羣體——老年人和服務人員,社會工作者利用院內和院外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引導建立和完善院內管理制度,幫助解決院內現存的問題,提高院內老人生活質量,使老人對敬老院形成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敬老院真正變成老人幸福的家。

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3

參與者:

xx(xx中學高一),xx(xx二中高一),xx(xx二中高一)

實踐地點:

xx省xx市xx區某私營養老院

實踐時間:

xxx年x月x日

實踐目的:

探訪養老院老人,豐富老人日常生活;

提供建議給養老院豐富老人生活;

作爲參考資料讓其他子女更好地安排父母晚年生活。

前言:

隨着時代社會的發展與變革,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去養老院安度晚年,但一個人在清冷的養老院裏終究未免感到寂寞。懷着這樣的想法,我們決定去探望一下老人,帶點小禮物去給他們拜年,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順便了解下住在養老院裏的生活。

流程:

xx月xx日晚完成調查問卷設計和打印。

xx月xx日上午9:30集合,下午1xx:30到達養老院,與1xx名老人進行了交流,給院內老人分發新年禮物。

下午16:00結束調研,返程。

xx月15日完成調查問卷統計和報告撰寫。

過程詳述:

在調研的前一天,我們先到養老院預約了調研的事宜。

正式調研這天,到達養老院後,我們到一樓的辦公室和副院長等人打了招呼,給她們新年禮物後,由她們帶領到一位老人的房間裏進行聊天。我們拿出準備好的調查問卷邊詢問老人邊填寫,期間副院長她們多次在老人之前替答問題,老人則在旁邊點頭稱是。

鑑於此種情況,我們向副院長提議由我們自己派發禮物給老人。面對老人,我們也不再採取直接詢問的方式,而是與他們拉家常聊天,從對話中收集信息。

因午休、時間等各種原因,我們最終只得以和十二位老人聊天,並根據對話整理成十二份答卷。

與第一位老人不同,在沒有副院長圍觀的情況下老人們的話明顯增多,基本上都顯得健談,言語間涉及:老人家庭;子女情況;經歷;院內生活;對院方的要求。

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着重瞭解老人平時生活狀態,對院內生活的看法,以及過往經歷。

和老人聊天很愉快,他們也確確實實是高興的接待我們,總有很多話說。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再探望他們。

調查總結:

根據實踐結果,我們發現:

1、養老院內生活只有打牌、麻將、看電視、散步活動可供消磨時光,許多老人日常僅散步、睡覺,或是在房內看電視,只有少數打麻將消遣。

2、調查中只有一名老人日常出過院門,去郊外拜訪好友。

3、在養老院中的老人,入住養老院的原因是:子女不在身邊照顧困難,而自己在家生活不便(11人,佔總調查人數9xx%);(xx)神志稍微有些不清晰(1人,佔總調查人數8%)。

4、院內有健身房,調研中未見有老人使用健身。

5、院內配備醫師,老人生病基本上都找他看病。

6、老人們的房間裏沒有空調。多數老人(10名,佔總調查人數83%)直言睡覺時會感覺冷。院內賣熱水袋,但效果不好,到了半夜熱水就會冷卻到室溫。

7、有的老人(6名,佔總調查人數50%)覺得院內飯菜難吃,其餘認爲一般。有一名老人自己帶了用具燒飯。我們注意到院內牆上貼有“不準在房間裏燒飯”警示語。

8、院內有一個澡堂但男女混用,熱水不多,院方安排人站在門口管理來浴者一個挨一個輪流沐浴。

9、養老院內的老人,兒女都不太常來,只有一位老人的子女定期一個月探望一次。而老人們對這種情況也意見不大。

10、院內安排工作人員定期爲老人們掃地,確保房間衛生。

11、本次調查的這家養老院,是一家收費較低(平均每人每月1500-xx000元)的養老院,來此的老人家庭狀況大都一般。

給養老院的建議:

1、建議改善老人的房間取暖條件,提升老人們的生活質量。

2、希望改善伙食,讓老人們晚年過的更好些。

3、希望養老院在節日、老人生日等特殊日子裏,舉辦一些活動,豐富老人們的生活。

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4

學院:

陽光學院 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

姓名:

XXX 學號66855

實踐地點:

XXX省高唐縣敬老院(即高唐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

實踐時間:

20XX年X月15日——20XX年X月22日

摘要:

這個假期我在高唐縣敬老院進行了爲期一週的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收穫了很多感動和經驗,真正感受到了大學生志願服務的必要。尤其在和敬老院的老人們和進行交流和幫助後,也深刻意識到這羣特殊的社會弱勢羣體正迫切期待社會的更多關懷。在志願服務同時,我實際調查了其他鄉鎮養老院的情況,我對基層幹部對待養老院的重視態度感到欣慰,不過也引發了我對中國農村養老問題和農村高齡殘疾老人生活護理等實際問題的深深思考,併爲相關部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正文:

假期,我回到家鄉山東高唐縣,開始自己大學生活中第一次社會實踐,爲了增強自己的韌性,接近並瞭解社會中最弱勢羣體,給他們帶去吉林大學學子的熱情和幫助,我將這次社會實踐地點選在了高唐縣敬老院,也就是高唐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正是在這裏,我深刻感受到了當代大學進行志願服務的重要意義,這一週雖然有點累,可是我覺得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更彰顯了我們吉大學子,樂於助人,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良好風貌,贏得了周圍人的好評,自己還是覺得特別充實。

高唐縣敬老院是縣民政局管轄下的最大的一個敬老院,這兒的老人全部都是孤巢老人,而且大多數年過古稀,身體都已經行動不便。他們迫切期待能得到更多社會的關懷 。我的出現使略顯寂靜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躍了許多。尤其是那些無兒無女的年過古稀的老人聽到我親切的喊他們爺爺奶奶,都激動的要落淚,我的手就那樣被他們握着,微笑並稍許心痛地聽他們唸叨着“好孩子”。從第一天進行實踐,我就被這羣老人感動着,剛一去,一位奶奶就拉着我去她那先吃點西瓜,每個老人都把我當做自己的孩子,這真是讓我很激動。從院長那裏我瞭解到每年都會有好幾批大學生來這裏進行志願服務,老人們都很喜歡年輕人這些服務社會的做法。還以爲老人拿着自己的黨證,激動地告訴我,黨的`政策好,國家照顧纔有今天這樣的舒心日子。

爲了更好的完成這次實踐任務,我還特地找到自己家鄉的同學(現就讀於山東省臨沂大學),協助我完成這次實踐任務。實踐開始前,我首先找到敬老院院長了解本院孤寡老人的具體年齡和生活狀態。院長告訴我們,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過70的,身體也大都有殘疾,殘疾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們實際實際建過程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行動不便成了他們生活的最大障礙。看到這種情況,我感到十分痛心。沒有太多寒暄,我就抓緊幫助他們。先從一位全癱老人開始,酷暑中他無法行動,身體已經發餿,我拿洗好的毛巾幫他擦拭身體,邊擦邊和他聊天,知道在敬老院中沒有護理人員,生活全靠自己,像他這樣的也是依賴大家的幫助才行。看到他住的凌亂的屋子,我幫他收拾,把他的尿壺倒掉涮乾淨,地擦乾淨,還打開窗子將異味發散出去。我忙着時,不經意間看到老大爺抹眼淚了,他哽咽的說,自己無兒無女,還沒有過哪個孩子像我這樣照顧他。我笑着告訴他,我是吉林大學的學生,來志願幫助大家,我在這裏就是您的孩子,國家培養我們大學生,我們就應該回報。

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大家都認熟了,每次我剛進敬老院,大家就圍上來,那種親切的感覺,是我這次社會實踐中收穫的最重要的財富。短短几天,我成了大家的孩子。敬老院的大爺大媽也成了我牽掛的親人。這是我又想到了那位大爺的話,“你們來了,不圖能幫俺們什麼,只要能來,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揚。”而我所想到的卻是,這羣孤寡老人這樣真摯的話語,其實深深的表達了他們期待更多關懷,希望獲得更多的心靈上的安慰。

事實上,這也暴露了我國農村養老的深層次問題,雖然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這個社會特殊羣體,他們年輕時曾爲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而晚年無依無靠的狀況卻讓他們無法最大限度享受社會進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層政府也已經越來越重視民生,開始逐年提高老人們的生活待遇。我從敬老院的大爺大媽那裏瞭解到,這幾年他們可以領到更多的政府補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敬老院的餐廳中很少有葷菜,飯菜十分單調。這兩年不僅吃肉不成問題,每逢過節,都要爲老人們包水餃。當老人們說到這裏時,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廳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說有笑,生活十分安詳。

不僅生活上的補助增多了,老人們還告訴我,醫療衛生條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爲敬老院新增派了一位年輕醫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爲大家進行免費體檢,這一點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稱讚政府爲人民辦實事。

這次實踐中,我特地對住在本院的幾個癱瘓老人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看到他們室內幹了的水桶,我挨屋幫着他們打滿水,他們無法正常行動,靠柺杖勉強可以動,幫他們擦拭身體,跟他們談心,因爲沒法行走,他們對外邊發生的事情格外感興趣,我把自己在大學的趣事告訴他們,雖然交流起來十分困難,可老人們還是那麼滿足,我更覺得自己這次實踐十分有意義,正是他們對我的這種依賴,我主動找到院長,要求把自己本來三天的實踐計劃改成了一週。院長欣然應允。

這次實踐中還讓我非常感動的是老人們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院裏行動不便的老人,大家幫忙打飯打水,幫助收拾屋子,幾個細心的大媽,還隔三差五出去買點水果,分給那些沒法行動的老人。還有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院子的空地上開闢出了小菜園,老人們這樣說,“閒着也是閒着,種點菜,大家吃着鮮。”

儘管這樣,我還是發現了敬老院的一些問題。我對此也爲敬老院和上級民政部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1,部分寢室安排不合理,很多老人行動不方便,住的寢室卻離洗手間很遠,甚至還將一位八十多,視力很差的老人安排在了二樓;我將這個問題給院長進行了反應,院長說他也覺得不合理,只是老人住進來的有早有晚,住在一樓的老人都不願意再搬到二樓去。我和一位住在一樓的大爺進行商量,終於說服他跟二樓的那位大爺交換寢室,在我離開的那天他們已經順利交換,院長答應對其他不合理的安排進行調整。

2,敬老院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我所在實踐的敬老院雖然已經安排了醫生,但並沒有專門的護理人員;這一點成爲敬老院最大的缺陷。在這樣一所敬老院竟然沒有一位專門爲老人服務的護士,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只能靠自己,這樣老人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生活就很難十分的保障。我將這一點跟院長協商後,向縣民政局寫了一份情況說明,縣民政已經協商要處理這個長期忽視的問題。

3,院民寢室的硬件設施落後,並且不齊全。最突出的是供水問題,年近八旬的老人還都得自己去二百米遠的餐廳處去打水,萬一逢雨天路滑老人的安全沒有保障,還有敬老院防火設施不齊全,整個敬老院只找到五個滅火器,而且都安置在二樓,一樓沒有安置,對此院長給出解釋,一樓由於打水比二樓方便所以沒有安置。我告訴院長這是很大的安全隱患,萬一一樓起火沒有滅火器後果不堪設想。對此,院長也同意只要下次民政撥錢,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4,雖然敬老院近年來物質生活有所提高但老人們的精神生活十分匱乏。我認爲這也是最重要的亟待解決的一件事,雖然每個院民室都有一臺大背頭電視機,但大多數已經年久失修不能播放,這一點我直接縣民政進行了反映,希望幫助老人修好電視,然後安排電影下鄉走進敬老院,活躍敬老院的文化氛圍。我還建議院長多訂閱幾份中國日報和齊魯晚報進行傳閱,還可以安排視力較好的識字老人,定期爲大家讀報紙,使老人們的生活不至於太過單調。

實踐過程中,我對附近幾個鄉鎮敬老院進行了調查,發現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只有一個由兩鄉鎮聯合成立的養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較高,我將上述問題總結後爲縣民政局寫了一份建議信,希望對改善老人們的生活盡到自己的力量。在實踐過程中,我思考當前中國農村存在的養老問題,在我所在的山東農村,家庭養老依然承擔着重要責任,然而隨着養老現實成本較高,實際上對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較大障礙,而在身邊的農村養老保險貫徹的並不徹底,農村養老也需要制度化規範化,實現這一步還有較長的的路要走。

結束語:

這次實踐中我培養了自己接近社會,感恩社會的心態,鍛鍊了自己的韌性,增強了自己助人爲樂的生活習慣,認識到了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和敬老院老人們建立了良好的情誼,也使自己的這個假期變的更充實,更有意義。

最後我要對高唐縣敬老院林院長及院民們能協助我完成這次暑期實踐任務表達最真摯的謝意,同時我祝願高唐敬老院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大學生暑假養老院社會實踐報告5

在晨曦行動的策劃書中並沒有計劃到老人院慰問老人的。但是,沒辦法,志願者嘛,所到之地少不了敬老院啊,孤兒院的,所以十九號上午九點在正副隊長的領導下,除了上課六個人外,我們九個人加上帶路的青梅一共十個人向敬老院出發。經過“墳墓路”度過“奈何橋”越過木頭加工廠來到了神祕的帶有點陰深深的老人院。

養老院大門上寫着上帥福利院,大門是緊鎖的,喊了幾聲沒人迴應我們,以爲沒有人在。叫青梅幫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原以爲能夠不用做事拍了幾張照片就說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校大學生志願者暑期社會實踐到上帥敬老院慰問老人的。在我們轉身即將離去時,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拿着掃把掃地。青梅打過招呼後,我們進了老人院。首先大夥分工合作,掃地、拖地、擦窗等。我想在這說說剛進門的感覺。剛進門,映入眼簾的是桌上盆裏的剩飯,似乎放了好幾天,放上方一羣蒼蠅在羣魔亂舞,旁邊是一張粘滿蒼蠅的蒼蠅貼,再旁邊是一個不滿灰塵的懶電飯煲,地面很髒很潮溼。整個房間散發出一種潮溼的黴味,尿味和吸了幾十年的煙的煙酸味,有點嗆鼻,但我們不能退縮,工作依舊進行。

清潔結束後,大夥和老人們聊了起來。在聊天中得知,這個老人院一共有七個人,都是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而且都是男性。最年輕的是57,最老的是84歲。年紀最大的老爺爺走路時顫抖着的,迷惑的看着我們,他的眼神告訴我們,他不開心,他很孤獨很寂寞,很想和我們聊聊天,只可惜他已經完全聽不到我們的聲音,所以他一向坐在門口看着我們和另外一位老爺爺聊天。最年輕的哪位,我想我不就應叫他爺爺,因爲他也就比我的父母大幾歲,我就應叫他大伯吧。五十七歲的那位大伯很少和我們說話,期間就一向坐在樓梯間看着我們說話,傻傻的笑着,那所剩無幾的大黃牙配上凌亂的頭髮和那笑聲,有點恐怖,我不敢與他對視,但我心中更多的是同情,我想和他多說說話,但是你會覺得不明白說些什麼。所以基本上我們整個過程都是和那沒七十四歲的了老爺爺聊的。一位七十三歲的老爺爺坐在角落看着我們,無神的眼睛裏透露着憂鬱,他渴望和我們說說話,似乎幾十年沒看過這麼多人在自我的面前,似乎幾十年沒有人和他靜靜地坐在一齊說說話啦!在憐憫之心的驅使下,我坐到他旁邊,看着他吸一口自我卷的菸草,看着他吐出的白煙在空中緩緩散去,我問了他的年紀,可惜老人家太老了,耳聾啦,聽不見我說什麼,只是呆呆的看着我,用我聽不懂的語言回答着他聽不懂聽不到的問題。那位七十四爺爺告訴我們,這位爺爺七十三歲,已經在這住了十八年啦,耳聾啦,聽不到啦!天啊,很難想象在那裏這十八年是怎樣度過來的。

和七十四歲爺爺的聊天中,我們瞭解到了他們大概的生活狀況。他們一天有三塊錢的伙食費,一個月有十塊錢的生活費用於購買洗衣粉油鹽等生活必需品。當然我們明白這十塊錢是遠遠不夠的,那麼不夠怎樣辦呢,沒有怎樣辦,就那樣咯,沒油就不用油咯,沒鹽那麼做菜就不用鹽咯。政府會派寫米給她們,菜的話就自我種。爺爺告訴我們,他們是每個人自我種菜自我煮自我吃的。前面一大塊空地就是他們的菜園,那塊油麥菜就是七十四歲爺爺的。也就是說七十四歲爺爺每一天的菜都是油麥菜,至於有沒有放油鹽就不明白啦。當我問他爲什麼不七個人一齊仲裁一齊住一齊吃,那樣菜式就多啦,爺爺說剛開始是這樣的,但是有人不做事啊,之後就分開啦,各自種各自吃啦,懶的人沒菜吃就吃醬油飯咯。有人問到過節有沒有加菜,個人覺得這是個沒好處的問題,平時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何來的加菜呢。政府一年回來兩次,那就是過年和中秋,每兩年會有一套冬裝的衣服,但是沒有夏裝的,那麼他們的衣服哪裏來的呢?有沒有的穿都是個問題!

他們每個人一個房間,在二樓有一個公共電視,順便說下,樓梯間沒有燈。若是房間裏的燈壞了也要自我買自我裝,天啊,七八十歲的老人自我裝燈,萬一摔了下來呢,後果難以想象啊!我們在菜園的角落發現有人搭了一個棚,爺爺說,那是個私人廁所,因爲沒有肥料施肥,所以就搭了個廁所。

既然老人們無子女,那麼政府們是不是就應做點什麼呢?當問到有沒向政府反映要求增加補貼時,爺爺說肯定是有的啦,但是反映沒有用啊,還是這樣。也許你們會問老人家們平時吃完放是不是下下棋聽聽收音機啊的,錯了,上方說了只有一個公共電視,除此外沒有其他的任何娛樂工具,老人們的生活是極其單調孤獨的,平時八九點睡覺,早上六七點起來,吃完飯就在街上慢慢地移動着,也就是所謂的散步,從街頭移動到街尾再移回家,就這樣過了一天。

雖然我們大家都很傷感都想爲老人們做點什麼,有人說給他們錢,但是,我們給的這一點錢也不能有什麼用,我們不能長期供應他們,後天我們就離開這,他們的生活還是那樣的。我想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推薦中國小每個月組織一次活動到老人院慰問老人,推薦政府提高補助等,只可惜這一切我們都沒能做到。最後我想到的是,這一代,下一代,男女比例如此失調,能夠找到自我的另一半的,那麼就好好珍惜好好相處好好生活,不管怎樣,至少到老的時候,有人相伴,有子女孝敬,不至於孤孤單單一個人在老人院孤獨寂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