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史》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史》讀後感

今年的寒假出奇的漫長,在這漫長的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我不怎麼喜歡的書——《數學史》,爲什麼不喜歡呢?是因爲我很多不懂,但是讀着讀着我就喜歡上了,《數學史》記錄着人類數學歷史發展的進程,讀了它,我有一點膚淺的體會。

體會一:數學源自於與生活的需要與發展。

書中寫到:人類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具有識辨多寡的能力,從這種原始的數學到抽象的“數”概念的形成,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人們爲了方便於生活便有了算術,於是開始用手指頭去“計算”,手指頭計數不夠就開始用石頭,結繩,刻痕去計計數。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數字;巴比倫的楔形數字;中國的甲骨文數字;希臘的阿提卡數字;中國籌算術碼等等。雖然每種數字的誕生都有不同的背景與用途,以及運算法則,但都同樣在人類歷史發展和數學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前進。

體會二:河谷文明和早期數學在歷史的長河一樣璀璨奪目。

歷史學家往往把興起於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和印度等地域的古文明稱爲“河谷文明”,早期的數學,就是在尼羅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黃河與長江,印度河與恆河等河谷地帶首先發展起來的。埃及人留下來的兩部草紙書——萊茵徳紙草書和莫斯科紙草書,還有經歷幾千年不倒的神祕金字塔,給後人詮釋了古埃及人在代數幾何的偉大成就,也給後人留下了輝煌的文化歷史,而美索不達米亞在代數計算方面更是達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三次方程,畢達哥拉斯都是它創造的不朽的歷史,在數學史上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古人云:讀史使人明智。讀了《數學史》讓我明白: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最終服務於生活,運用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