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語文教案集合九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語文教案集合九篇
語文教案 篇1

目的:

1、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課時:

一課時 。

重點:

加強朗讀,品味語言。

難點:

課文朗讀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步驟: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劃分段落

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三、品味語言,體會意境

1、討論分析“破屋秋色圖”。(出示投影片2)

(1)聽錄音,找出描寫對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動作(出示投影片7)

(2)反覆誦讀,體會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

1:找出關鍵詞語。

2、討論分析“街頭落蕊”圖。(出示投影片3)

(1) 聽錄音,找出關鍵詞語。

(2)品味“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句。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2:比較不同句式。

3、討論分析“橋頭秋雨”圖。

(1)學生朗讀、品味。

(2)歸納品味語言方法3:體會深層含義。

四、歸納總結,佈置練習

1、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品味語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語言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 等等。

2、歸納品味語言的四條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關鍵詞語;比較不同句式;體會深層含義;誦讀精彩文段

3、要求學生課後誦讀,繼續品味其他精妙語言,並總結出更多品味語言的方法。

附板書:

理清思路 品味語言

思秋 方法1:找出關鍵詞語

繪秋 方法2:比較不同句式

議秋 方法3:體會深層含義

戀秋 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學習難點: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知識鏈接:

課文中講到一位阿姨爲老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等老奶奶過去後才鬆開手,“她爲什麼會這樣做呢?”問題一提出,一位同學這樣回答:“阿姨的媽媽和這位老奶奶的年齡差不多,她只希望自己的遇媽媽到這種情況也有人爲她開門,阿姨這樣的目的(1)能喚起人們多一份關心和一份關愛,(2)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從這位阿姨的言行舉動和平淡的話語中說明了什麼呢?一位同學回答:“說明阿姨心靈純潔,心地善良,是多麼的善解人意、關心他人啊!”與此同時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裏,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將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預習任務:

1。我會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並用“√”表示。

沉 重( chénchéng ) 涌 到( tōngyōng )

輸 液( sūshū ) 尊 重( zūnzhūn )

2。自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我能找出“我”所經歷的兩件事。

4。找出閱讀過程中的疑難,用筆做上記號。

自主、合作、交流: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課文寫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我能複述文中的兩則小故事?

3。通過自學,談談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意思

達標檢測:

1、抄寫詞語:

道謝溫暖沉重扎針抱怨鼓勵患者

寬容尊重增加眼神將心比心

2、按課文內容填空。

(1)如果我們生活中能___________,就會對老人_________________,對孩子________________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具體寫了兩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收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拓展:

讀背有關“將心比心”的名言。

a。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b。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c。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因爲每一個人都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

d。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e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任務:

1.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民族感情。

2。通過鑑賞,整體感知這篇詩歌的內容大意,理解作者對民族生存力的謳歌。

教學安排:1學時

目標實施:

一、讀導入:這首詩規模宏大,自始至終,澎湃着火熱的激情,誦讀時須注意兩點:

一是體會蘊藏在詩行裏的強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愴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

每節詩末尾一句“一個民族已經起來”反覆吟唱的深厚意味,這是作者發自肺腑的帶血的呼喊。

二.作者和寫作背景介紹:

穆旦,原名查良錚,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師生從長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邊城昆明.1940年畢業後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這些經歷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抗戰以來他的心靈和肉體受到了雙重考驗,長沙至昆明的艱苦之旅,在詩人眼前展開的是烽火連天、山河破碎的現實,使他產生對民族生存現狀的痛苦記憶。這種見聞和經理引起詩人對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讚美》充滿了對中華民族堅韌的生存力的禮讚。

三.鑑賞分析全詩

1.第一節

①第一節詩人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遼闊美麗的大地,走不盡的起伏的山巒,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美麗的河流草原,動聽的雞鳴和狗吠,但這是一片呼嘯着乾燥的風的荒原土地,低壓的暗雲下,滾滾東流水唱着單調的歌,表現的是詩人複雜的精神世界。

②詩人描寫觀察有什麼特點?

明確:詩人彷彿站在歷史的高度,鳥瞰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羣來充分展現眼中所見。

③如何理解“荒涼的亞洲的土地上”一句?

明確:點出了時代的環境,字裏行間流露着對這片土地既愛且怨的感情。詩人對土地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擁抱的人民是在恥辱裏生活的佝僂者。但“我”是和這土地一起受難呻吟着過來的,對土地充滿着愛,而且從這愛的力量中他感受到——個偉大的史實:“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2.第二節和第三節: ,

①詩人重點寫了“他”——一個農夫。如何理解?

明確:這個農夫是千百萬中國人民的縮影,他勤勞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慣於隱忍,安於苦難,然而在日寇鐵蹄的踐踏下他畢竟起來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鋤頭”,走上了抗戰的.行列。這是覺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這意味着他們除了忍受飢寒、疲勞外,還要面臨流血和死亡。這是多麼偉大的人民啊,所以詩人要“擁抱每一個人”。

3.最後一節;

詩人以兩種相互交叉的感情,寫了他複雜的內心感受。如何體會這種複雜的內心感受?

明確:“悠久的年代的風”,年復一年吹過“傾圮的屋檐”,給人帶來了“無盡的呻吟和寒冷”;吹過“枯槁的樹頂”“荒蕪的沼澤”,與“蟲鳴”及“烏鴉的聲音”相應和。這一切使詩人感到無言的痛苦,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所以“我”並不失望,仍有勇氣生存下去。

四.朗讀全詩,總結其賞析要點:

1、這首詩歌有廣大的包容性,如何理解這種廣大的包容性?

明確:這首詩並不想以小見大,而是力圖對所見所聞所感作整體的把握,以表現複雜深刻的感情,重要處不吝惜筆墨,敞開思路大膽鋪排。儘量寫出了中國人民苦難的生存境況。

2.有人說這首詩是民族生命力的謳歌,你怎樣理解評價?

明確:全詩儘管流露了低沉悲愴的情調,但貫穿全詩的是一種強烈的愛。作者從“恥辱裏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時代的閃光,民族的轉機。詩人把希望寄託在舍家保國、義無返顧的農夫身上。當戰爭打破了鄉村的安寧,農夫便聽從時代的召喚,踏上一條征戰之路。他是單個人,又是一羣人的代表,甚至象徵着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全詩表達了作者對“一個民族已經起來”的堅定信念。

3、詩歌中的“我”指什麼?詩人究竟“讚美”什麼?詩歌美一節都以“個民族已經起來”作結,有怎樣的意味?

明確;指抒情主人公自己。贊中華民族忍辱負重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此聲音成爲詩歌的主旋律,凝結着詩人對民族生命力的讚美,充滿一種鼓舞人心的內在力量。

五.討論:先對《斷章》進行朗讀,然後學生自己賞析,討論這首詩的主題。

教師提示:這首短詩玲瓏精巧,是短詩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見物、眼前景創造了象徵性的畫面,爲讀者想象留下開闊的空間。有人認爲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裝飾”二字上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並理解古詩的意思。

2、認識10個生字,學會5個生字。

(二)、能力目標:

1、能用生字口頭組詞。

2、能獨立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5個生字。

重點、難點:

掌握5個生字的筆畫特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背誦古詩: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聽故事對嗎?我們就先來聽一個小故事。(課件出示古詩插圖,播放古詩譯文。)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到什麼?(學生自由發言,引出《鋤禾》這首古詩)

二、指名讀古詩。學生評價。

三、自己練習讀,自學不認識的字娃娃。

四、彙報自己識字情況。

五、指導朗讀,練習背誦,集體背誦。

六、鞏固識字:

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還與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讓我們開動智慧小火車,

師:火車,火車,開起來。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由“檢修員”來幫助讀字。

2、我們的火車開到了蘋果園。看,樹上結着又大又紅的蘋果,你們想幹什麼?要摘蘋果吃有個要求,仔細聽:摘下來的蘋果上的字能和哪個盤子上的字組成詞,就放進哪個盤子裏,聽明白了嗎?誰想來幫大家摘蘋果?(指名摘蘋果)蘋果都摘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勞動成果,蘋果是誰摘的,就來帶大家讀一讀詞。(這裏增加識字量,讓學生說說“飯、求、吃、通、識”這五個字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七、老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誦讀、評價。

1、師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的節奏與韻律。

2、生讀。自評,指名請小夥伴評一評。

配樂朗誦。請其他同學閉目遐想。

二、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到愛惜糧食?

三、寫字:

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生字朋友,你們想把他們漂亮的寫出來嗎?

1、出示“當”:

(1)這是哪個生字朋友?請學生跟生字朋友一起書空(演示“當”的書寫筆順)。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在寫這個字的上半部分時應注意哪一筆;寫下半部分時應注意些什麼。

(3)教師範寫,邊寫邊說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後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請“小評委”說說自己的意見。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寫“汗、知、午、禾”。

四、練習冊作業: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吆喝”的民俗風情。

2、理清思路,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感情。

3、品味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感受老北京“吆喝”的民俗風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及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感情。 教學方法

1. 情景教學法

通過吆喝的視頻、音頻營造一種老北京民間文化氛圍,讓學生直觀感知吆喝藝術。

2. 多媒體輔助教學

利用課件介紹作者蕭乾生平及創作,引進蕭乾其他作品閱讀,拓展視野。

課前準備:

收集、整理“吆喝聲”,製作成幻燈片;並利用網絡、電視等信

1、速讀4-14段課文,找出作者介紹了老北京的哪些吆喝聲?勾畫出來。(1-3組回答5-8段裏的吆喝聲,4-6組回答9-14段裏的吆喝聲)

5-8段:

(5)大清早賣早點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賣青菜和買花兒的

(6)賣餛飩的;(7) 賣硬麪餑餑的;(8) 唱話匣子的;

9-14段:

(9)盲人算卦的;乞丐行乞的;(10)賣大小金魚兒;賣蛤蟆骨朵兒(蝌蚪);賣雪花酪的;賣柿子的;賣糖葫蘆兒的;賣烤白薯的;(11)賣秫秸杆製成的玩具的;賣燒麥的;賣滷煮、炸豆腐的;賣蘿蔔的;賣山裏紅(山楂)的;(12)賣荷葉糕的; 賣蕎麥皮的;(14)賣冰棍兒的

2、這些吆喝是按怎樣的順序來介紹的?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勾畫出關鍵詞。)

時間順序:(1)“從早到晚”順序:清早、白天、夜晚(2)“一

年四季”順序:春、夏、秋、冬從第四段看出來的

3、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

深厚的喜愛和懷念之情,也包含着對老北京民俗風情和對無憂

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吆喝這種北京記憶的逐漸消失而感

到惋惜。

(二)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獨立完成後,師友交流。)

1、讓學生閱讀11-13段,思考:吆喝的作用是什麼?吆喝聲有什麼特點?

(提示:可以用原文回答)

作用:廣告 吸引顧客

特點:(1)聲調(12段)有變化 (2)節奏(13段)合轍押韻

2、給學生放一些吆喝聲音,並讓他們嘗試模仿幾個吆喝,體會老北京吆喝的特點。模仿吆喝

3、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來寫的,語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1)對比下列兩個句子,說說哪句的表達效果更好,爲什麼?

(甲)只要兜裏還有錢,一聽到賣烤白薯的聲音,就買一塊。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來吃。

(乙)只要兜裏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呀真熱乎”,就非買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裏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通過對比總結出本文的語言特點:表現力強 。

(2)讀一讀,注意劃線詞語的特點。

(甲)一頭兒是一串小抽屜,裏頭放着各種半製成的原料:皮兒、餡兒和佐料兒,另一頭是一口湯鍋……講究皮要薄,餡兒要大。

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

文中有很多類似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語言特點:有兒化音。

(乙)有個賣蘿蔔的這麼吆喝:“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蔔一個大。”

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編起快板:“老太太(那個)真行好,

給個餑餑吃不了。東屋裏瞧(那麼)西屋裏看,沒有餑餑賞碗飯。”

文中有很多類似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語言特點:合轍押韻。

另外本文語言還具有運用輕聲;方言詞語等特點。

1、讓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勾畫出最能反應吆喝人生活處境的關鍵詞句。

2、讓學生閱讀第六段,回答問題: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吆喝人,雖然利潤微薄,處境艱難,但他們面對生活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讓學生完成課堂總結,並談談收穫。師友互相做出評價。 種類繁多,本文按(時間)順序介紹

吆喝 作用(廣告,吸引顧客 )

特點:聲調有變化;節奏(合轍押韻 ) 我的收穫:

師友評價:

(1)本文是散文體裁,選自《北京城雜憶》,作者是 蕭乾 。

(2)吆喝的作用是什麼?吆喝聲有什麼特點?

作用:廣告,吸引顧客;吆喝聲 特點:聲音有變化、合轍押韻

(3)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表現力強、有兒化音、合轍押韻、運用輕聲;方言詞語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萬能膠水發明的過程。

培養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讓學生懂得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明創造的源泉,培養自覺實踐,大膽創新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聰聰是怎樣想到要發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從題目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綱:

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講誰發明萬能膠水?他是怎樣想到要發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三)反饋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交流自學提綱的問題。

(引導學生理解聰聰是在遇到很多困難的情況下想到萬能膠水的,他爲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資料,設計了很多方案並精心地做了不少實驗;啓發學生認識到聰聰在發明過程中,十分認真。)

討論: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而電視新聞卻說:“小發明家聰聰成功地發明了萬能膠水。”這是怎麼回事?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四)總結

從這個故事中,你們想到些什麼?你認爲聰聰的想法最終能夠實現嗎?爲什麼?

(五)佈置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小夥伴聽。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激發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和志向,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意,激發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和志向。

一、從歌曲入手,引出課題,學習串字。

1、你們剛纔唱的是哪個動畫片中的主題曲?那你們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歡動畫片中的主人公藍貓吧!

(藍貓)先給大家出一個字謎:門裏一張口學生說謎底,老師出卡片.

2、老師想知道,在家裏的時候,你遇到問題,喜歡問誰?(問爸爸、問媽媽,讀卡片)

3、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有兩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仰望銀河,產生了很多想象,於是他們就--------出示詞卡:問銀河。誰想讀讀?

4、誰知道這個詞中的第2個字念什麼?(銀—板書拼音和生字)

a、這個音節可以拼讀嗎?爲什麼?

b、你看,這個字的哪部分比較熟悉?藍貓老師出的第二道題就是與金字旁和艮字有關的內容,請看大屏幕。(出題)發小組合作單。

A 你認識的帶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組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B 帶有“艮”的字,你認識幾個?能不能寫下來。(很狠恨跟根銀)

喜歡做哪道題就做哪道題。

彙報A題:

1、看了這些帶有金字旁的字你發現了什麼?(帶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與金屬有關)

2、對,我們學的這個“銀”就是哪個銀?(白銀、銀子、銀圓、銀錢)

彙報B題:

1、小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銀

二、學習課文。

1、範讀課文 2、學生自讀

三、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讀前兩行詩時,你發現了什麼?隨機出示第一段書面形式和詩歌形式(一個詞重複出現了兩次)

討論:1、在你學過的課文和詩歌中,發現過這樣的句子嗎?說出來給大家聽一聽。

2、討論這兩個同樣的句式重複出現你突出了什麼?(爲了突出強調自己要說的話。)

3、怎麼讀才能達到這種效果?你找一句讀一讀。(第二句加重語氣)

4、說說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銀河提了提了哪兩個問題?

板書:魚兒水草小朋友

出示銀河圖:根據板書誰來試着問問銀河?

5、出示句子比較:

(1)在你清澈的河水裏,有戲水的小朋友嗎?

(2)在你清澈的河水裏,有沒有戲水的小朋友?

6、練習說話

銀河啊,在你()裏,有()嗎?有()嗎?

7、看板書試背第一節。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輕聲自讀,思考:接着小朋友又向誰提了哪兩個問題?

2、讀後指名對對着銀河問一問,練習感情朗讀

板書:客輪、貨船、航標燈

出示“南來北往”的場景,說說什麼是南來北往。

3、它們指的是什麼?你知道航標燈有什麼用嗎?

4、朗讀第二段,各自讀,齊讀。

5、練習說話:銀河啊,在你()裏,有()嗎?有()嗎?它們()嗎?

看板書試背第二節

6、對比第一、第二節。

五、自學第三、第四節。

1、自學第三、四節。要求弄清每節中的小朋友向銀河問了哪兩個問題?

2、用線劃出來。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詞語,請在旁邊畫上小問號。

3、分小組交流

4、說說老師該板書些什麼?隨機在電腦裏出示斜拉橋、攔河大壩、葛洲壩水力發電站。

5、說話練習

6、試背第四第五節。

六、學習第五節。

1、文中的小朋友對着銀河問了這麼多問題,其實他還有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你能猜猜他還會問些什麼?你也有問題嗎?來試着問問。

2、所有問題你能解答嗎?爲什麼?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銀河裏到底有什麼,於是他怎麼說的?“總有一天是什麼意思?

4、齊讀第五小節,說說你讀了那個小朋友的話後有什麼想法?板書:總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書,試背。

七、總結,激發探究大自然的奧祕。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平時我們只能從書報或電視上看到一些世界著名城市的特色風光,極少出外旅遊,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外國旅遊,好嗎?

2.好!現在我們已下了飛機,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請同學們用你的攝像機——眼睛把威尼斯的風光攝下來,待會告訴老師你們都拍攝了什麼景物?

3.(CAI課件)播放圖片、音樂。

4.遊覽了威尼斯,你們有什麼感受?(美極了!)

5.你們都見到了什麼?看誰的攝像機最好,攝入的景物最多。(石橋,古建築,河道,小艇……)

6.這些啊,大作家馬克吐溫也都見到過,而且進行了仔細的觀察,並寫下了一篇文章,什麼文章啊?(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提出要求。

1、過渡:可是,爲什麼作者在這衆多的事物中,只選擇“小艇”來寫呢?請大家帶着這個問題,自由地讀一讀他的文章,邊讀邊思考。(學生讀)

課件出示)思考題:

(1)讀準課本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威尼斯的小艇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寫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

(4)小艇和威尼斯城市關係密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瞭解小艇的樣子和特點:

2、學生根據思考題,自學課文,圈點、勾畫,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三、檢查自學,相機點撥。

1、同學互相提出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挺:壬;寂:不要多一小豎。

2、過渡:好,作者爲什麼選擇小艇來寫呢?(因爲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3、說到交通工具,我記得文中有句話說“小艇等於大街上的汽車”。你說這“大街”指的是什麼?(河道)“汽車”呢?(小艇)

4、課前,我們預習過,剛纔又讀了一遍,你記不記得文中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男女老少各類人”都離不開小艇?(記得)都有寫了誰?(商人、婦女、老人、小孩)

5、是啊!可見它確實是那裏的——(主要交通工具)。從這裏,我們知道了小艇的這一特點,(小艇作用大)正因爲小艇有這個突出特點,所以作者選擇小艇寫。

6、你認爲還有其它的原因嗎?(結合同學的發言。由老師板書:樣子奇特、船伕技術高超)

 四、總結:同學們學習很認真,從整體上認識了小艇和它的特點。下一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並抓住小艇的特點進行精彩描繪的。

語文教案 篇9

學生視角:

《畫楊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師,在畫畫時教會他怎樣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

難點:

能聯繫全文內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並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師思考:

課文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所不同。這正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堅持自己正確觀點的契機。

重點:

邊讀邊思,體會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設計特色:

指導自學,精講深化。

信息資料:

1.課文中生字新詞卡片。

2.楊桃不同角度圖的投影片

3.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繫。

4.培養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l、學會讀、寫本課13個生字。,聯繫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麼事?

3、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麼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爲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來解決。

(2)讀後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麼事?

2.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彙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爲什麼笑?

老師爲什麼要嚴肅地說那一番話?

四、學習第1

自然段。

1.指名讀第1

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畫楊桃這部分(25自然段)。

1.默讀第2自然段,畫出作者看楊桃和怎麼畫的句子,,

2.理解作者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什麼?

3.聯繫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說說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爲什麼會笑小作者畫的楊桃?

5.老師的神情有什麼變化?

請讀讀相關的句子。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會怎樣想?

六、激活經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

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2.那麼我們究竟應持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他人的嘲笑呢?

學完一課,大家一定會有啓發的。

七、課堂練習。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後讓他們向其他同學彙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二、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幾個省略號的語氣。

2.你發現同學們又有什麼變化?

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3.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師說了幾句話?

你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嗎?

2.投影出示老師的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內容感悟老師說話的含義。

重點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讀,並試着背誦下來。

四、小結學習,思想昇華。

1.什麼是教誨?

爲什麼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2.父親和老師是講畫畫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樣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六、教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七、課堂練習。

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八、實踐活動。

1.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

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和父母聽。

2.寫一篇《畫楊桃》的讀後感。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