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專題講座感恩教育觀後感

週六早上八點十分,我準時打開電視,收看于丹老師感恩教育的專題講座。于丹老師語言妙趣天成,一個個小故事被她娓娓道來,而這些有趣的故事又都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關孝心的部分讓我感觸很深。

于丹專題講座感恩教育觀後感

“什麼是孝呢?”,于丹老師首先發問,然後講述了一個《男孩與蘋果樹》的寓言故事:男孩小時候很喜歡和大樹玩耍,大樹每天都等待着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時期,大樹讓他摘取果子換取學費和玩具;青年時期,大樹又把樹枝給了男孩蓋房子和娶新娘;後來大樹貢獻出樹幹給中年時期的男孩做獨木舟去周遊世界。可以說大樹爲男孩付出了一切,最後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樁。當男孩成爲老人時,他想去的地方已經去過了,想看的東西也已經看過了,現在他只想和樹樁在一起曬曬太陽。

故事中大樹和男孩的關係多像爸爸媽媽與我的關係呀!都說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父母的愛,它只求奉獻不求回報。而作爲子女又應該如何呢?“正爲本,孝爲先。孝爲德之本。”作爲子女要有感恩的心,即孝心。古時候就有孔融讓梨的故事,現代有敬愛的周總理吃飯時總是先給父親餵飯;田世國爲救母瞞着她偷偷捐腎;臺灣企業家賴東進跪着給失明的父母餵飯。看看我自己,在家是個“小公主”,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平時要什麼有什麼,可一遇到不滿意、不順心的事我就會對爸爸媽媽大發脾氣,怨東怨西的,甚至有時對他們的說教不屑一顧。

記得不久前我和媽媽一起去商店,媽媽原本是準備給我買筆記本,可是到了商店,我就被裏面琳琅滿目的小商品所吸引,看看這支筆、摸摸那支筆、再試一試,哎呀!這些可真漂亮。媽媽已經選好要買的東西,我笑眯眯地對媽媽說:“給我買這套鋼筆吧”,媽媽說:“你都有那麼多筆了,還要,不買。”一聽這話,我的臉一下子就變了,小嘴翹的老高,之後,媽媽再問我還有什麼東西沒買嗎?我就愛答不理的。事後我靜下心來想了想,自己確實已經有很多筆了,要它也只是因爲好看,正像媽媽說的買就買確實需要的,不要貪圖好看。想想在生活中媽媽對於我確實需要的東西,無論它多貴,媽媽也從不拒絕,總是很痛快地答應。而可有可無的東西,媽媽就會讓我考慮到底需不需要。我當時卻因爲媽媽的拒絕而生氣,現在想來十分慚愧。

生活中爸爸媽媽總是在一點一滴地關心着我。好吃的、好喝的都是讓我先吃;而剩飯剩菜從不讓我吃;髒了的衣褲、襪子只有我脫下來放在一邊,媽媽總是第一時間將它們洗乾淨;每天下班後他們又總是第一時間衝進廚房爲我準備可口、豐盛的飯菜;我有不開心、不順心的事總是向他們述說,他們會爲我排憂解難,而他們卻從未對我講述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難事和不快,因爲他們總希望我每天快快樂樂地、健健康康的。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後讓我知道孝敬父母,懂得珍惜父母之愛,師長之愛;讓我知道抵抗挫折、自立、自強、自信的重要意義。所以,從這一刻開始 ,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